第385章 兄弟同心

寶鼎的情緒一度很低落,然而拯救帝國的理想還是讓他很快振作起來,他必須從重圍中殺出一條血路。

在寶鼎拿出國策變革策略的時候,他已經估計到其中的難度。人性貪婪,尤其反對中央集權制的豪門貴族在變革過程中,極有可能主導變革,繼而把帝國推向分裂的深淵,所以中原決戰失敗後,寶鼎旗幟鮮明地維護秦王政和中樞的權威,事實上也就是維護秦王政和中樞的國策變革主導權。

寶鼎一直試圖利用武力來脅迫咸陽,掌控國策變革的主導權,但事實證明,這是錯誤的,也是不切實際的,它將給大秦帶來可怕的災難。

秦王政和中樞絕不會放棄國策變革主導權,這是原則性問題。中央的權威不容挑釁,君王的尊嚴不容褻瀆,假如中央失去了權威,君王失去了尊嚴,中央還是中央,君王還是君王嗎?

寶鼎的想法是好的,但他一個人推動不了國策變革,他需要一個志同道合的龐大的貴族羣體與他齊心協力,然而眼前的事實很殘酷,所謂的“志同道合”是有條件的,圍繞在他身邊的貴族羣體有他們自己的利益追求。當寶鼎在藉助他們的力量推動國策變革的同時,他們也在藉助國策變革來掠奪自己所需要的利益,最終,兩者因爲利益目標的不同,不可避免地要分道揚鑣。

寶鼎反覆思考,推衍,還是認爲自己的拯救策略沒有錯誤,局勢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歷史上秦王政在這段時間驅逐了熊氏外戚,昌平君熊啓先是遭到罷黜,貶謫,接着在中原大戰中叛亂,逃亡。與此同時,巴蜀人隗狀和老秦人王綰出任左右丞相,蒙武和李信指揮中原決戰。這場決戰秦王政打敗了。不得以的情況下,秦王政請老將王翦出山,請他到中原戰場指揮決戰。

從這些政治事件中不難看到,歷史並沒有因爲寶鼎的出現而發生多大的改變。由此可以推測,在這段時間裡,秦王政試圖集權中央的策略遭到了巨大的阻力,爲了統一,他不得不向枝繁葉茂的楚系,向強悍的老秦人妥協,朝堂之上隨即形成了以隗氏爲首的楚系、以王綰、王翦爲首的老秦人和以蒙氏、馮氏爲首的關東系三足鼎立的局面。

既然歷史發展的主脈絡沒有變化,咸陽政局的發展自然也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那麼不難想像,寶鼎的出現不過是增加了宗室力量,擴大了豪門貴族的實力,讓秦王政在中央集權的過程中遭遇到了更大的阻力而已。

歷史上王翦贏得了中原決戰,中土命運的轉折就此完成。在其後的三四年時間裡,秦王政在複雜的政治局面下,鎮制了豪門貴族,擊敗了“分封”的反撲,神奇般地完成了中央集權,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這其中的過程已經湮滅於歷史,但可以想像,秦王政爲此付出了多少心血,又用盡了多少手段,打擊和摧毀了多少對手。

然而,寶鼎來到這個時代的蝴蝶效應竟然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就在中土命運走向轉折的時候,出現了,而且勢頭兇猛,擋者披靡。

這些年寶鼎的所作所爲就像涓涓細流不停地流淌,匯合,到今天終於形成了一條滔滔大河。

歷史軌跡的主脈絡沒有變,統一進程也沒有變,但枝節脈絡在寶鼎的努力下改變了,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中土大勢出現了兩種迥異於歷史的變化,一個是齊國進入了抗秦戰場,齊楚合縱大大增加了統一決戰的難度,一個是匈奴人進入了代北戰場,南北戰爭的大幕提前拉開,龐大的北疆防禦體系因此不得不提前建設。

這兩個變化導致大秦在中原決戰中處於劣勢,咸陽已經無法在決戰戰場上投入六十萬大軍,更嚴重的是,即便投入六十萬大軍,由王翦去指揮決戰,也無法像歷史上一樣擁有絕對的勝算,如此一來,寶鼎和北疆鎮戍軍就成爲決定這場決戰勝負的關鍵因素,也就是說,寶鼎主宰了中土命運的轉折點,主宰了大秦的統一大業。

正因爲寶鼎佔據了中土戰略上的制高點,導致他在中土政治上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本來秦王政和大秦豪門貴族是決戰前的政治博弈對手,現在變了,博弈雙方變成了秦王政和寶鼎。“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那些反對中央集權的豪門貴族反而變成了“旁觀者”,變成了坐收漁翁之利的第三者。

寶鼎認定當前的政治危機是歷史的必然,那麼對策就很簡單了,退一步海闊天空,讓歷史繼續行進在它固有的軌跡上,讓秦王政和那些豪門貴族去做你死我活的鬥爭,而自己冷眼旁觀,坐收漁翁之利。

寶鼎回書秦王政,爲了大秦,爲了統一大業,爲了王兄,我願敬獻頭顱。

秦王政看到這封信,呆坐無語。他突然冷靜下來,想到了自己可憐的母親,想到了飽受苦難的弟弟成蛟。秦王政連夜急書寶鼎,寡人要見你,要立即見到你。

第二天秦王政下令,出京北巡,去離石要塞。

隗狀、王綰等人知道秦王政北巡的目的,很簡單,要和武烈侯面對面的談判了。

半個月後,秦王政抵達離石要塞。武烈侯寶鼎已經先期抵達,兄弟相見,自是把臂言歡,但誰都能看出來隱藏在他們笑容背後的重重殺機。

大帳內只有秦王政和寶鼎兩人。

秦王政仔細打量着寶鼎,良久,展顏笑道,“你終於長成了國之鼎柱。”

寶鼎淡然輕笑,“謝謝王兄的信任。”

秦王政沒有召他回京,而是以北巡爲藉口,與其相見於離石要塞,看上去是示弱,但實際上卻是向寶鼎表明自己對他的信任。你可以把頭顱給我,我還有什麼理由懷疑你的忠誠?

“王兄親赴北疆,等於把我架在烈火上炙烤。”寶鼎笑道,“王兄不怕烤焦了我?”

秦王政臉色頓時冷峻,不屑地揮揮手,“你敢揚言割據稱霸,讓咸陽陷入被動,寡人當然要把你放在火上烤一烤。告訴我,準備何時南下?”

“十一月或者十二月。”寶鼎說道,“我帶二十五萬大軍南下,一戰可定。”

秦王政微微皺眉,“你擔心北虜?”

“速戰速決。”寶鼎說道,“匈奴人非常強悍,東胡人在饒樂水一線難以支撐,假如金秋匈奴人佔據饒樂水,那麼今冬的局面對北疆就大爲不利,所以我不能久戰,只能集結主力,一擊而中,中之即退。”

秦王政鬆了口氣。寶鼎能做出這個承諾在他的意料當中,而寶鼎的自信更是讓他意識到決戰基本上算是勝券在握,但此行的目的不是要取得決戰的勝利,而是要與寶鼎在政治上達成妥協,他期待的最好結果就是建立兄弟間的信任,兄弟攜手共創未來。

“既然如此,你爲什麼還要把頭顱給寡人?”秦王政冷聲問道,“威脅寡人?”

“我需要王兄的信任。”寶鼎言辭懇切地說道,“王兄顯然對我有很深的誤會。”

“誤會?”秦王政嗤之以鼻,“封君之上再建王,這是誤會?”

寶鼎笑了起來,“難道在王兄看來,是我點燃了這把大火?”

“這把大火遲早都會自燃,但現在的事實是,是你點燃了這把大火。”秦王政的語氣陡然凌厲,“你想讓寡人背上兄弟鬩牆的惡名?”

“如果沒有這把大火,王兄是否會親赴北疆?”

秦王政冷笑,但眼裡掠過一絲讚賞之色。如果寶鼎沒有點燃這把大火,讓咸陽陷入危機,他的確不會親赴北疆,他不到北疆,兄弟之間也就沒有互相解釋的機會,重建兄弟間的信任也就成了一種奢望。

“寡人滿足了你的願望,但你是否願意滿足寡人的願望?”秦王政直言不諱地問道。

寶鼎搖頭。在政治理念上,他絕對不會動搖。

“王兄說了,這把大火遲早都要自燃,那麼王兄的對策是什麼?是‘疏’還是‘堵’?”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秦王政用力一揮手,“這種時刻,沒有必要猶豫,就要用雷霆手段。”

“雷霆擊下,受到傷害的不僅僅是對手,還包括無辜生靈,包括大秦的根基。”寶鼎直言相諫。

秦王政冷笑,“你可以試着說服寡人。”

連續兩次中原決戰,對大秦國力的損耗之大可想而知。

決戰之後,武烈侯要帶着北疆軍返回,吞滅齊楚兩國的重任就落在王翦、蒙武等人的身上。

齊國的中心在臨淄,攻佔臨淄,奪取五都之地,齊國就完了,但楚國疆域太大,攻佔了淮北之後,還要渡淮打淮南,打完了淮南還要渡江打江東。打完了江東,楚國是滅了,但楚人是否都投降了?不會,楚人會不斷地後撤,翻越南嶺撤進百越之地,會持續反攻江東和江南。

也就是說,決戰之後,大秦事實上就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境。大秦的軍隊要在北方鎮戍,抵禦匈奴人,還要防備遼東燕人的反撲,而南方戰場同樣遼闊,秦軍沒有三四年的時間拿下不江東,拿下江東後又要與楚人、百越人交戰於南嶺,戰事恐怕要拖延很多年。

這兩個戰場距離中土腹地都非常遙遠,大秦一邊要穩定和鞏固佔據的關東六國疆土,一邊要支撐南北兩個戰場,可想而知其中的難度之大。

決戰之後,咸陽會越來越困難,咸陽要進行統一後的一系列國策調整,要穩定整個中土疆域,要在南北兩個方向進行戰爭,形勢會陷入混亂,假如咸陽控制得好,這個混亂的時間很快就能結束,反之,混亂持續的時間越長,形勢就越惡劣,比如六國餘孽叛亂,比如功臣割據,等等,稍有不慎,中土就會崩潰。大秦完成了統一大業,但因爲自身力量的不足,很快便會被統一拖進敗亡的深淵。

對策是什麼?在政治上提前完成國策變革,讓咸陽具備強大的力量,在統一後牢牢控制局勢的發展。

在軍事上以最快速度結束南方戰爭,讓咸陽從兩線作戰的窘境中擺脫出來,讓咸陽有足夠的武力鎮懾中土,由此讓咸陽在最短時間內穩定和鞏固中土,讓中土蒼生休養生息,安居樂業,讓中土迅速恢復生產,恢復國力。

在這個對策中,軍事上的勝利顯然是決定性因素,沒有軍事上的勝利,咸陽就沒有足夠的威力推動國策變革,更沒有足夠的力量在統一後穩定和鞏固中土。

目前大秦在軍事上已經陷入被動,不過大秦掌握了扭轉被動局面的機會。

首先在北方戰場上,大秦正在構建北疆防禦體系,秦趙燕三國長城正在連接,代北的墾荒屯田正在初見成效,北疆鎮戍軍的建設正在進行之中。

其次在南方戰場上,大秦已經先期拿下江南,對江東形成了直接威脅,而更重要的是,大秦已經完成南嶺大渠的開鑿,遠征西南的條件已經具備,大秦有能力在最短時間內結束南方戰爭。

大秦只要贏得了中原決戰,然後在三四年內結束南方戰爭,那麼大秦就可以集中國力支持北方戰場,就此徹底扭轉軍事上的被動局面。

假如大秦在統一之初就贏得了軍事上的主動,那麼在政治上就可以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尤其財經制度的變革,完全可以遵循“與民休養”的基本原則。國力恢復了,王國富強了,中土必然穩定,中央必然贏得無上權威,而中央集權制的推行也就水到渠成,任何阻礙都將在強權面前化作齏粉。

軍事上的勝利取決於很多因素,但人的因素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何激勵士氣?拿什麼凝聚戰鬥力?給予足夠的利益無疑是最好的最直接的最有效的辦法。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就是這麼簡單。

修改爵秩等級制度,重建世襲制,給予普通國民和寒門貴族最大的好處,讓他們享受到中土統一帶來的巨大利益,這可以增加秦軍的戰鬥力,幫助秦軍贏得軍事上的一系列勝利。

現在重建世襲制最大的受益者是普通國民和寒門貴族,但將來呢?將來中土是長久的和平,在和平環境下以軍功授爵的機會越來越少,那麼依靠世襲而存在的大小貴族將始終享受權力和財富,也就是說,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由此帶來的矛盾也會越來越激烈,這顯然不利於大秦的長治久安。

秦王政的擔心讓寶鼎十分無語。

“大秦的長治久安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統一中土,夯實基礎,給後輩子孫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寶鼎望着秦王政,無奈地問道,“王兄,你不會當真相信世上有長生不老藥吧?”

秦王政不理睬寶鼎的揶揄,他沉思良久,問道,“分封呢?”

“分封是暫時的,而且此分封非彼分封,我們所擬製的分封和當年周武王所建的分封不是一回事。”寶鼎不以爲然地說道。

秦王政對寶鼎的態度十分不滿,“只要條件許可,一夜之間,此分封就會變成彼分封。”

“我說了,只要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咸陽牢牢控制了軍隊,此分封就不會變成彼分封。”寶鼎冷笑道,“不管那些人如何努力,最終在絕對實力面前,都是一場空。”

“咸陽控制軍隊?”秦王政盯着寶鼎,眼裡露出懷疑之色,“寡人拿什麼相信你?”

“王兄必須無條件地相信我,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相信我。”寶鼎正色說道,“我到目前爲止所做的一切到底是有助於大秦還是不利於大秦,王兄應該一目瞭然。我是你的兄弟,我們的身體裡流淌着同樣的血液,就是因爲這一點,我纔會毫無怨言地給你頭顱,而你纔會毫不猶豫地趕來北疆。難道,你要帶着希望而來,帶着失望而去?”

這句話不痛不癢,讓秦王政異常難受,臉色不禁有些難看。

“咸陽甚囂塵上……”

寶鼎微微一笑,“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秦王政默誦了一遍,微微頷首,臉上慢慢露出一絲笑意。

“寡人是不是要帶着失望而去?”秦王政不得不逼着寶鼎做出承諾。

“在我而言,國策變革的方向已經確定,郡國制,土地私有化,重建世襲。”寶鼎淡然笑道,“至於國策變革如何深入,如何持續推進,那是王兄的事,是中樞的事,與我已經沒有太大關係。”

秦王政眉頭微挑,等待着寶鼎最終的承諾。

“統一後,在國策變革的方向上,王兄是否會堅持?”寶鼎鄭重問道。

“你已經說服了寡人。”秦王政毫不猶豫地說道,“決戰結束後,寡人會立扶蘇爲儲君,而北方戰場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由你負責,但你必須保證,你要給寡人建設一支強大的軍隊,以此來保證中土的穩定,保證大秦的強大,保證中樞的絕對權威。”

寶鼎微笑點頭,向秦王政伸出右手,“王兄,從此刻起,我不再幹涉朝政。”

秦王政伸手與其重重相擊,“寡人把軍隊交給你,把大秦的長城交給你。”

第147章 其實我不想背叛第4章 最大內奸第412章 大敗而走第42章 我沒有家第34章 淚水背後的殺機第121章 再見黑衣第238章 叔侄第330章 打算動手了第356章 扭轉第44章 回到秦國第90章 恐怖一擊第402章 咆哮洪峰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3章 自作聰明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131章 泡溫泉第179章 殘月四絕第244章 馬兒要吃草第217章 犁第309章 不戰而退第404章 能否回京?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451章 這就是陷阱第451章 這就是陷阱第173章 驅虎吞狼第400章 選擇蒙氏第202章 無法拒絕的**第101章 弱肉強食第201章 我非常需要你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167章 有人要滅我烏氏第340章 代北之地第391章 到江南第319章 禮遇范增第430章 翻雲覆雨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190章 救贖未來的秦三世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29章 我是大秦王族第76章 打發叫化子啊?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218章 兩手空空第9章 被你害了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247章 我要救人第156章 機遇來了第110章 烹第97章 最後一刻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72章 極度誇張第337章 太大了第457章 點了一把小火第99章 動靜太小了第399章 進攻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82章 我將爲君侯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351章 死而復生第31章 她是我的人第408章 我不再是我第357章 大秦直道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154章 匈奴人來了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294章 武烈侯的困局第76章 打發叫化子啊?第303章 重回宛城第309章 不戰而退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343章 反擊中原第252章 畏懼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240章 換帥第332章 趙高的恐懼第423章 新變化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114章 同車夜遊第136章 趙高出現了第157章 第一次指揮戰鬥第139章 大秦的慈善團體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224章 張良計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94章 就爲這一刻第158章 襲擊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444章 大家都是“寇”第425章 何謂統一?第382章 拭目以待第141章 做大做強
第147章 其實我不想背叛第4章 最大內奸第412章 大敗而走第42章 我沒有家第34章 淚水背後的殺機第121章 再見黑衣第238章 叔侄第330章 打算動手了第356章 扭轉第44章 回到秦國第90章 恐怖一擊第402章 咆哮洪峰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3章 自作聰明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131章 泡溫泉第179章 殘月四絕第244章 馬兒要吃草第217章 犁第309章 不戰而退第404章 能否回京?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451章 這就是陷阱第451章 這就是陷阱第173章 驅虎吞狼第400章 選擇蒙氏第202章 無法拒絕的**第101章 弱肉強食第201章 我非常需要你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167章 有人要滅我烏氏第340章 代北之地第391章 到江南第319章 禮遇范增第430章 翻雲覆雨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190章 救贖未來的秦三世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29章 我是大秦王族第76章 打發叫化子啊?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218章 兩手空空第9章 被你害了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247章 我要救人第156章 機遇來了第110章 烹第97章 最後一刻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72章 極度誇張第337章 太大了第457章 點了一把小火第99章 動靜太小了第399章 進攻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82章 我將爲君侯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351章 死而復生第31章 她是我的人第408章 我不再是我第357章 大秦直道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154章 匈奴人來了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294章 武烈侯的困局第76章 打發叫化子啊?第303章 重回宛城第309章 不戰而退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343章 反擊中原第252章 畏懼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240章 換帥第332章 趙高的恐懼第423章 新變化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114章 同車夜遊第136章 趙高出現了第157章 第一次指揮戰鬥第139章 大秦的慈善團體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224章 張良計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94章 就爲這一刻第158章 襲擊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444章 大家都是“寇”第425章 何謂統一?第382章 拭目以待第141章 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