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兩手空空

鼎的才智讓魏起驚歎。而魏起踏實的作風也讓寶鼎辦。雙方彼此看重,合作就有了基礎。

晚宴過後,魏起與寶鼎、甘羅、章邯等人高談闊論,從農商到國策,從中原形勢到統一大業,雙方各抒己見。魏起有意全面瞭解寶鼎和幕園一系,而寶鼎則有心摸摸這位長期外放的楚系重臣的老底,所以雙方雖然保持戒備,但在交談過程中常常就一些重要問題深入探討,清晰地向對方傳遞自己所持的觀點和態度。

寶鼎很快發現,魏起在國策上非常務實,在堅持“法治”的同時,也傾向於儒家的“仁政”和“王婆”同時還兼採墨家的“兼愛。”這與其“以民爲本。的理念有直接關係。魏起在南郡實施了很多“爲民。之策,這些舉措一度遭到了咸陽的批評,但他依舊堅持,這也是他無法進入咸陽中樞的原因之一。

魏起的治國理念與寶鼎的強國之策大同小異,很多地方觀點一致,而寶鼎因爲有前世豐富的歷史經驗,對治國理念有更深的理解,尤其當寶鼎提出“外儒內法”這個概念的時侯,更是讓魏起肅然起敬,再也不敢把寶鼎當作一個誇誇其談的年輕公子來看了。

在統一後的治國策略上,兩人的分歧很大。寶鼎堅持黃老學術中的無爲而治,經濟上要放任自由,而魏起卻堅持“法治”經濟上要適當地集中官營。不過在中央集權上,兩人倒是態度一致,魏起非常看重地方權力,認爲這有利於王國的穩定和發展。

夜過中,甘羅等人知道寶鼎和魏起還有重要的事討論,先後告辭離去。

寶鼎把自己的中原策略詳細闡述。既然與楚系要長期合作,而魏起又是楚系裡的中堅人物,那麼贏得他的支持就非常關鍵了。

魏起暗自驚駭。對秦國來說,關東諸國的合縱一直是秦國的噩夢,合縱軍一次次阻擋了秦國東擴的步伐。如今在秦國兩次戰敗於河北形勢十分不利的情況下,武烈侯不是秉承咸陽的決策竭力破壞合縱,而是蓄意促成合縱,以便爲自己建功立業。這不僅是狂妄無知之舉,更把楚系拖進了危險的境地。

“武烈侯,你面對的不是幾個權貴,而是幾十萬合縱大軍魏起苦笑,“以你之力,刺殺幾個權貴猶如探囊取物,但要擊敗合縱大軍根本就是癡心妄想。當年齊、趙出面五國合縱,即便是我祖父樓侯和你外祖父武安君聯手,也被合縱軍打得退回關西。後來秦、趙主謀六國合縱,差點把齊國打得亡國滅種,由此可見合縱之威力。邯鄲大戰之後,王醚、王陵和蒙驁三次敗於合縱軍之手。這都是血淋淋的事實,你不是不知道魏起說到這裡,拱手爲禮,“武烈侯,有雄心壯志固然好,但凡事也要量力而行啊。長平大戰的時侯,趙國以趙括代替廉頗,結果四十萬趙軍全軍覆沒。趙括是不是紙上談兵的無能之輩?當然不是,他比他父親趙奢還厲害,之所以敗,就是敗在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啊。武烈侯難道想做第二個趙括?。

寶鼎當然不想做趙括,但他也不能把擊敗合縱軍的希望寄託在楚國內部的矛盾上,他現在只能竭盡所能,在決戰之前贏得優勢。歷史軌跡正在改變,原有的歷史正在失去參考價值,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爲此他需要軍隊。需要充足的錢糧。而錢糧從何而來?當然需要魏起的絕對支持,否則錢糧肯定不夠。

“我已經對老太后做出了承諾,我和王夫人已經上了同一條船,我沒有退路了。”寶鼎面露無奈之色”“破壞合縱,讓合縱無法成功,其功績根本無法與擊敗合縱軍相提並論。我沒有足夠大的功勳,拿什麼去兌現承諾?”

魏起神色凝重,連連搖頭,“你的確有創造奇蹟的能力,但這一次你的對手是幾十萬合縱大軍,你拿什麼創造奇蹟?你知道這一仗打敗了意味着什麼?。

“好,就依你的思路來推斷,我在中原破壞合縱,努力維持了中原局勢,那麼,當老太后不在了,咸陽局勢將如何變化?” “武烈侯,你的背後是老秦人,老秦人和我們熊氏聯手,一個在外控制軍隊,一個在內控制朝政,即使老太后不在了,咸陽局勢依舊可以控制,大王根本沒有辦法把我們熊氏趕出咸陽。

“如果三年後,秦軍攻克了邯鄲,滅了趙國呢?”寶鼎冉道。

“三年滅趙?。魏起笑了起來,“武烈侯,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當年我大秦幾十萬大軍圍攻邯鄲,整整打了兩年,最後在合縱軍的救援下功虧一簣。我們再說齊國,當年齊國只剩下即墨和苕城,但樂毅帶着幾十萬合縱軍整整打了五年都沒有拿下。這說明什麼?任何人,當他面臨死亡的時侯,都會絕地反擊。趙國亡了,齊燕的屏障就沒了,就要與秦國正面對壘,齊燕會眼睜睜地看着趙國滅亡?魏楚當年爲什麼要救援趙國?原因也是一樣,趙國亡了,秦國佔據河北,成爲中土第一強國,其它王國馬上趙國!後以,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二年內,“略凹入小了趙。”

“如果韓魏傾覆,楚國遭到重創,秦國能否在三年後滅趙?。寶鼎又問道。

魏起想了一下,搖搖頭,“韓國不堪一擊,但魏國尚有實力。魏國一旦滅亡,齊楚兩國不但直接面對我大秦,更失去了爭奪中集的機會,所以齊楚兩國絕不會讓我大秦攻佔大梁。”

寶鼎一時無語。魏起分析得很有道理,但歷史事實是,當秦國攻克邯鄲的時侯,無論齊燕還是魏楚,都沒有出兵救援,這是爲什麼?當真是秦國的姚賈或者頓弱憑一張利嘴和幾車黃金就說服了各國的王公權貴?

寶鼎苦笑,把腦海裡紛繁複雜的念頭暫時拋棄,集中精力說服魏起。“在你看來。我和老秦人利益一致,關係密切,老秦人會聽我的,是不是?”

“老秦人一直守護你,目的就是爲了崛起魏起說道,“現在白氏和司馬氏解禁了,老秦人復出了,重新控制了軍隊,你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將來你還能帶給他們更大的利益,所以我看不出來你和老秦人之間有什麼衝突。

“人的慾望永無止境。”寶鼎說道,“白氏和司馬氏解禁了。老秦人接下來就是爲武安君翻案,而熊氏爲了牢牢控制王統,必然在這件事上給老秦人以幫助。說到這裡,我們來看看當初武安君一案爆發的原因。你知道昭襄王爲什麼要利用範睢對付武安君?”

魏起臉色微變,若有所思地望着寶鼎。

“我父親爲什麼蒙受不白之屈遠走北疆?”寶鼎繼續問道,“以當時的形勢來說,以我父親和老秦人的關係來說,只要我父親一往無前,那麼武安君一案還會爆發嗎?老秦人還會遭到無情的打擊嗎?”

魏起已經想明白了,對寶鼎也更加了解了,這位年輕的公子站得高看得遠,有大智慧,老贏家出了一位罕見的天才。

“我不會重蹈我父親的覆轍。我更不會像我父親一樣們弱,我會一往無前,我要讓大秦統一中土寶鼎說道”“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我必須和熊氏重建信任,就像當年我外祖父武安君和你祖父攘侯一樣,彼此信任,如此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魏頭,然後輕輕嘆息。

大秦是老秦人的大秦,這是老秦人根深蒂固的觀念,他們創造了大秦,他們理所當然要享受大秦的權力和財富,但時代變了,在爭霸兼併的過程中,在強國的過程,君王和持有先進理念的士卿們走到了一起,君王需要更大的權力和財富小士卿尤其是那些起自寒門的士卿願意爲君王衝鋒陷陣,願意幫助君王贏得更大的權力和財富,而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削弱和錄奪貴族的利益,宗室貴族和軍功貴族就成了首要目標,於是矛盾開始了,激化了,爆發了。 誰對誰錯?君王和士卿有錯嗎?宗室貴族、軍功貴族,包括外戚貴族有錯嗎?權力和財富是一切矛盾的根源,根源永遠存在,矛盾便永遠存在。

寶鼎已經把話說得很明白了,他的崛起導致老秦人東山再起,而老秦人的東山再起必將導致大秦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但君王和士卿絕不會修改律法,給予老秦人更多的權力和財富,於是矛盾必然激化,而那時寶鼎會做出選擇,這個選擇可以對君王和士卿不利,也可以對熊氏不利,但前提是,他首先要確保自己的權力和財寄,於是就有了即將開始的中原大戰。

中原大戰打敗了,寶鼎凋零小那麼一切謀劃全部失敗,反之,謀劃 成功,咸陽局勢牢牢控制在既得利益集團手中,那麼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將對既得利益集團非常有利,對既得利益集團中的熊氏尤其有利。

這就是老太后和君王夫人願意與寶鼎冰釋前嫌全力相助的唯一原因,而做爲主掌地方的魏起。他站得沒有那麼高,也看不到那麼遠,他不敢把所有的本錢拿出來孤注一擲。

“我必須留一條退路。”魏起說道。

寶鼎失敗了,楚系還要生存,還要確保南郡這塊根基之地,魏起的要求合情合理。

寶鼎微微點頭”“我可以滿足你的所有要求

“我要蔡園的冶鐵之術。”魏起毫不猶豫,目標直奔水力鼓風。這個時代的權貴豪門大都經營鹽鐵,水力鼓風是提高治鐵技藝的關鍵,有了水力鼓風技術等於擁有了取之不竭的財富。魏起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寶鼎一口答應了。

“這一仗假若打贏了,我想去咸陽魏起提了第二個要求。

寶鼎遲疑了片刻,說道,“我覺得你留在這裡更好。如果這一仗打贏了,接下來我們就要打韓魏,打趙國,然後打齊楚,直到統一中土。你可以帶着軍隊攻城拔寨,建下顯赫戰功停了一下,他又說道,“咸陽有昌平君、昌文君,還有熊瑁、熊布,朝堂上的熊氏子弟太多了,你即使回咸陽,也不過就是個。口”千石的大員。很難做到二公九卿的位 凹※

魏起沉吟不語。

“我和大王有約定,中土不統一,我就絕不回咸陽。”寶鼎笑道,“在你看來,我或許再也沒有返回咸陽的機會了,但假如我成功了呢?大秦統一了中土呢?那時候你隨我一起回咸陽,身份地位將完全不一樣,甚至封君拜侯也不是沒有可能。”

誘惑,這絕對是誘惑。對於魏起來說,他最大的夢想就是重建祖辜的功勳,封君侯,權傾一時。

“打完這一仗再說吧。”寶鼎不待魏起回答,接着說道,“如果那時你堅持回咸陽,我鼎力相助小這是我的承諾。當然了,如果你願意與我並肩作戰,一統中土,我也給你一個承諾,我保證你封君拜侯。”

“再說吧。”魏起沒刃法說服自己,他實在看不到寶鼎取勝的機會,現實一點的做法還是儘快把蔡園的冶鐵技藝搞到手,那纔是實打實的財富。

“武烈侯需要什麼?軍隊?糧草?武器?民夫?”魏起問道。

寶鼎笑了起來,“你就不問問我這一仗怎麼打?”

“你剛纔說了,先打韓國,把中原戰場的戰火點燃,迫使咸陽向中原戰場派遣援軍和提供物資,然後與合縱軍決戰。”魏起說道,“我認同這個計策,雖然咸陽給你增兵的可能不大。提供的糧草也非常有限,決戰的勝算微乎其微,但我現在也沒有退路,只能竭盡所能了。”

寶鼎拱手感謝,“我們來具體談談。這一仗能否打贏,關鍵就在你南郡能給我提供多少軍隊和錢糧了。”

蒙武來得非常快,日夜兼程趕到宛。

蒙武急需一場勝利來重新贏得秦王的信任。從戰績上來說,蒙武不算差,十幾歲就跟隨父親蒙驁征戰沙場。立下無數戰功,可惜他被父親的光芒所掩蓋,聲名不顯。蒙驁死後,他出任上將軍,統率大軍,並且成功擊退了合縱軍,但可惜的是,這個功績又被呂不韋拿去了。

前有蒙驁,後有呂不韋,蒙武的功績和才能就這樣被埋沒了 但秦王一清二楚,軍中將率對他也是非常敬重。可惜,當他好不容易獲得一個機會,獨自指揮大軍攻打趙國的時侯,又碰上了強悍的李牧,結果大敗而歸,飲恨沙場。

秦王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蒙武。蒙氏是秦王的左膀右臂,股腦之臣,一場戰鬥的失敗無足輕重。當年蒙驁爲秦軍統率的時侯,也打過不少敗仗,甚至最終敗死於疆場。哪個將軍不打敗仗?當然,武安君是個例外,他是戰神,從無敗績。

蒙武已經從弟弟蒙嘉的書信裡獲悉了咸陽政局的變化。秦王和武烈侯在三年之約的基礎上又定了個十年之約。不管這個約定多麼荒誕,也不管武烈侯能否成功,秦王都已經下定決心支持武烈侯,讓武烈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用統一大業把武烈侯牢牢牽制在關東戰場上。

由此可以推測,未來關東戰場烽煙四起,而蒙氏能否重建輝煌,就在於武烈侯能否吞併六國完成統一,所以,蒙氏要秉承秦王的命令,全心全意幫助武烈侯贏得戰場上的勝利。

寶鼎率相府、郡府官員出迎。給足了蒙武面子。

寶鼎姿態很高,但手下一幫官員卻暗自腹謗。蒙武戰敗於河北,降職爲將軍,鎮戍三川郡。這明顯就是賞罰不公。

祖腑戰敗於河北,貶爲庶民,手下將率全部受到連累。反觀蒙武,不過降職而已,手下將率沒有受到絲毫的連累。原因無他,蒙武是秦王的親信,親信的待遇就是與衆不同,律法的公正在特權面前根本就是笑話。

隨同蒙武前來的是他的次子蒙毅。蒙毅身材削瘦,相貌英俊,與蒙恬比起來雖然勇猛不足,但更有儒雅之氣。蒙恬獨自在北疆打天下,而蒙毅則一直跟在父親身後。就像當年蒙武更在蒙驁後面一樣,賊功不少卻聲名不顯。

一番宴請招待之後已經是深夜了,蒙武無意休息,與寶鼎連夜商談。

“趙弗魏楚四國的合縱已經成功了?”

“肯定。”

“武烈侯是否奏報了大王?”

“當然。”寶鼎把秦王的書信遞給了蒙武。秦王的回書雖然寥察數言,但意思明確,武烈侯實際主掌中原地區的軍政大權。

“武烈侯打算如何應對?”

“即刻攻打韓國。”

“打韓國?”蒙武略感吃驚小“合縱大軍尚未出現,武烈侯用什麼理由發動攻擊?”

“理由充足。”寶鼎把自己的計策詳細述說,“將軍回到洛陽後,馬上集結軍隊,陳兵於秦韓邊境,做出攻擊態勢,以吸引韓軍主力,掩護我偷襲葉城、舞陽一線。”

蒙武點頭認可,“武烈侯有多少聳隊?”

寶鼎尷尬地笑笑,“目前兩手空空,尚沒有一兵一卒。” ,

,D

第198章 誰是魚肉?第207章 兩位老將軍第303章 重回宛城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445章 決裂第160章 公孫老爹有秘密第171章 我不怕對手多第108章 心狠手辣第353章 白馬教誨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193章 章邯的機遇來了第370章 熊氏外戚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第163章 月氏王庭第315章 師生相見第381章 世襲第309章 不戰而退第76章 打發叫化子啊?第267章 大災?第20章 徐夫人劍第452章 不當言論第376章 武烈侯的利劍第107章 再起波瀾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388章 甘羅第206章 十年不回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59章 悍將王賁第189章 李園不死第445章 決裂第193章 章邯的機遇來了第261章 虛實之間第397章 陳祿的選擇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294章 武烈侯的困局第194章 爲什麼是章邯第147章 其實我不想背叛第78章 無間道第25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41章 做大做強第415章 我白癡啊?第192章 我是一滴水第319章 禮遇范增第273章 那片蠻荒之地第362章 來得快,走得更快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49章 初見蒙恬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140章 引火燒身第277章 老天一定會懲罰他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3章 自作聰明第184章 韓非有難第168章 我命不由天第209章 有人搶我的錢第457章 點了一把小火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40章 上將軍王翦第300章 重大變故第280章 公子扶蘇第404章 能否回京?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29章 我是大秦王族第311章 大王東巡第57章 再現傳說第413章 頑固第381章 世襲第111章 還有沒有王法了第71章 三方會談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105章 計然之策第112章 看門去了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303章 重回宛城第48章 大秦噩夢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230章 合縱出擊第180章 大秦是老秦人的大秦第101章 弱肉強食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316章 神仙家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455章 焚書第450章 獨斷專行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300章 重大變故
第198章 誰是魚肉?第207章 兩位老將軍第303章 重回宛城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445章 決裂第160章 公孫老爹有秘密第171章 我不怕對手多第108章 心狠手辣第353章 白馬教誨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193章 章邯的機遇來了第370章 熊氏外戚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第163章 月氏王庭第315章 師生相見第381章 世襲第309章 不戰而退第76章 打發叫化子啊?第267章 大災?第20章 徐夫人劍第452章 不當言論第376章 武烈侯的利劍第107章 再起波瀾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388章 甘羅第206章 十年不回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59章 悍將王賁第189章 李園不死第445章 決裂第193章 章邯的機遇來了第261章 虛實之間第397章 陳祿的選擇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294章 武烈侯的困局第194章 爲什麼是章邯第147章 其實我不想背叛第78章 無間道第25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41章 做大做強第415章 我白癡啊?第192章 我是一滴水第319章 禮遇范增第273章 那片蠻荒之地第362章 來得快,走得更快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49章 初見蒙恬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140章 引火燒身第277章 老天一定會懲罰他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3章 自作聰明第184章 韓非有難第168章 我命不由天第209章 有人搶我的錢第457章 點了一把小火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40章 上將軍王翦第300章 重大變故第280章 公子扶蘇第404章 能否回京?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29章 我是大秦王族第311章 大王東巡第57章 再現傳說第413章 頑固第381章 世襲第111章 還有沒有王法了第71章 三方會談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105章 計然之策第112章 看門去了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303章 重回宛城第48章 大秦噩夢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230章 合縱出擊第180章 大秦是老秦人的大秦第101章 弱肉強食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316章 神仙家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455章 焚書第450章 獨斷專行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300章 重大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