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選擇蒙氏

公子扶蘇、蒙武、章邯、曝布等人飛馬疾馳,趕到臨淄城下拜見武烈侯。

北疆大軍摧枯拉朽一般摧毀齊國,讓扶蘇、蒙武等人非常震驚,對武烈侯更是極度敬畏。

武烈侯倒是不以爲然,似乎理所當然。

他首先說到了樂毅。當年樂毅帶五國聯軍攻打齊國,也是摧枯拉朽一般擋者披靡,連下七十餘城,攻克臨淄,最後齊國就剩下即墨和莒城兩座孤城,但齊人就憑着這兩座孤城堅守五年,最終田單在即墨城以火牛陣擊敗燕軍,收復實地,重建齊國。

樂毅攻齊和武烈侯攻齊都選擇了從齊國北線發動攻擊。齊國北線的防禦就是以大河、漯水和濟水爲依託,其防禦力較爲薄弱,尤其隆冬時分,河面封凍,齊國北線基本上就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樂毅當初在濟水北岸擊敗齊國主力,就此勢如破竹,而今日武烈侯在歷下同樣摧毀了齊國軍隊,順利殺到臨淄。

齊國再一次重蹈覆轍,造成這一後果的原因除了其北線防禦存在致命缺陷外,就是臨淄對其耗費四十年心血打造的防禦線過於自信,其次就是對秦北疆軍的實力做出了錯誤的估計,當然這也有情報上的失誤,再次就是臨淄對當前戰局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導致齊軍主力在歷下大敗。

公子扶蘇率軍攻打盧齊長城達三個多月,其目的就是把齊軍主力吸引到盧齊長城,最後把它拖到陽關,讓齊人誤以爲秦軍支撐不住了,只要齊軍再努力一下就能擊敗秦軍殺進中原,繼而贏得戰場上的主動權。齊人上當了,大軍連續作戰數月,疲憊不堪,尤其在攻打陽關的半個多月裡,在知道北疆秦軍已經南下要攻打齊國的時候,更是傾盡全力作戰,結果可想而知。

當初武烈侯和王翦在洛陽商討決戰策略的時候,對是否把公子扶蘇做爲誘餌,是否限制公子扶蘇的兵力,兩人曾有過爭論。王翦擔心公子扶蘇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攻不能形成威脅,而守不能阻御齊人,假如讓齊軍殺進中原腹地,那此次決戰就必敗無疑了。

武烈侯堅持己見,王翦最後妥協,把蒙武放到了泗水河一線,讓蒙武在關鍵時刻給公子扶蘇以支援,確保把齊軍主力拖在陽關或者阻擋在薛郡,從而給北疆大軍的攻擊贏得時間和有利條件。

現在決戰穩操勝券,公子扶蘇這個誘餌做得非常成功,完全實現了戰前統率部的設想,所以當着諸軍統率的面,武烈侯極力誇獎公子扶蘇,並把此仗的最大功勳送給了公子扶蘇。

諸軍統率對此毫無異議。倒不是因爲公子扶蘇獲此功勳後,大大增加了問鼎大秦儲君的機會,而是公子扶蘇的確應該享此殊榮,假如沒有公子扶蘇帶着七萬秦軍將士做誘餌,連續奮戰近四個月,嚴重消耗了齊軍主力的體力和士氣,北疆大軍絕無可能在歷下一戰中摧毀齊軍主力,就此確立了吞滅齊國的絕對優勢。

齊國是不是再無抵抗之力?是不是再無轉敗爲勝的可能?不是,這有前車之鑑。

當年樂毅帶着五國聯軍橫掃齊國,半年內連下七十餘城,但在接下來的五年內,齊愍(min)王在琅琊莒城,田單在膠東即墨城卻堅守了整整五年。樂毅爲什麼沒有一口氣拿下琅琊莒城和膠東即墨?這是有原因的。

在齊國的版圖上,膠東和琅琊都位於東南,兩郡之間雖有沂山相隔,但水陸兩道暢通,兩郡既可以互爲支援,又可以依託沂山保全實力,當時齊國的君王、貴族和軍隊就全部撤到了這個地方繼續堅持。

燕國伐齊的最初目的是報仇,五國聯軍也沒有想到能攻克臨淄,所以當樂毅拿下臨淄後,局勢就變了。燕國想滅掉齊國,吞併齊國的疆土,而秦趙魏韓四國,尤其是趙國,當然不想看到燕國就此強大,假如燕國吞併了齊國,那麼燕國就能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趙國,趙國的安全將受到極大威脅,所以五國聯軍就在臨淄停了下來,五國重新商討瓜分齊國的方案。

趙魏兩國與齊國接壤,當然要瓜分齊國的土地,而秦韓兩國和齊國之間隔着趙魏,不可能瓜分到齊國的土地,最多也就是獲得一些錢財,再說這兩國參戰的目的純粹是從自身安全出發,他們是希望趙燕齊魏四國打得頭破血流,這會給秦韓兩國帶來難以估量的好處。

這種情況下,秦韓兩國當然不願意看到齊國滅亡。齊國滅亡就增加了趙魏燕三國的實力,趙魏燕三國實力增加了,當然對秦韓兩國就不利了,所以他們不願意再打,找了個理由果斷撤軍,帶着戰利品回國了。

秦韓兩國撤軍,趙魏兩國就不安了。大家都在中土爭霸,心裡想什麼一清二楚。當初秦韓兩國積極參加攻齊大戰,就是想讓趙魏兩國沒有後顧之憂,放手攻擊。現在秦韓撤軍,聯盟解散,秦韓兩國隨時可以攻打趙魏,假如趙魏腹背受敵,這仗還怎麼打?

所以趙魏兩國仔細權衡後,也不打了,各自瓜分了一些齊國的城池,撤軍了。

看上去燕國佔了大便宜,可以獨佔齊國大片疆土,但實際上這是趙魏兩國設下的陷阱,燕國進退兩難了。

燕國隔海與齊國相鄰,但在陸地上卻要通過趙國的鉅鹿郡才能進入齊國國境,也就是說,燕國雖然佔據了齊國國土,但燕國的咽喉卻被趙國卡住了。這是其一。其二,以燕國一國的實力,既要防備東胡人入侵,又要時刻提防趙國,那麼它能投到齊國戰場上的兵力實在有限,靠這些有限兵力,燕軍吃不掉齊人。燕軍既然無法徹底摧毀齊人,那就等於給了齊人喘息的時間,雙方的實力此消彼長,戰爭會長久持續,持續的戰爭會給燕國造成重大損耗,甚至會拖垮燕國。燕國和齊國兩敗俱傷,便宜了誰?當然是其他諸侯國,尤其是趙魏兩國。

燕國因此進退兩難。繼續打吧,前景不明,不打吧,又捨不得到嘴的肥肉。

樂毅於是給燕昭王出了個主意,對琅琊的莒城和膠東的即墨圍而不攻,先穩定已佔領地區,以武力鎮懾齊人,以利益收買齊人,以齊國之地的財賦來強大燕國,這樣幾年之後,燕國強大了,齊人也給收服了,而齊國的抵抗力量越來越弱,不堪一擊,如此則齊國之地和齊國之民盡歸於燕,而後燕國足以稱霸中土。

燕昭王採納了此策。這就是齊人憑藉兩座城池堅守五年的原因。其實齊人在這五年裡擁有的不僅是兩座孤城,實際上還包括膠東和琅琊兩郡的大片土地,這纔是他們在五年後擊敗燕軍,並收復失地的重要原因。

試想,假如齊人只剩下兩座城池,城裡的人吃什麼喝什麼?城裡的軍隊靠什麼打仗?當田單以火牛陣擊敗燕軍後,田單又拿什麼去收復失地?就算燕人被打敗了,還有在一旁虎視眈眈的趙魏兩國,假如齊軍沒有一定的實力,趙魏兩國的軍隊完全可以乘機殺進來,瓜分齊國。另外在這五年裡,齊燕兩國也是戰爭不斷,燕國就曾經聯合楚國夾擊琅琊郡,結果齊軍擊敗了燕楚兩國,守住了琅琊。種種事實都表明,齊國在這五年裡始終保存着一定的實力,這足以證明齊國最困難的時候依舊固守着膠東和琅琊兩郡土地。

燕昭王死後,燕惠王最害怕什麼?害怕樂毅割據稱霸。樂毅是趙國中山人,先祖是魏國大將樂羊,假如樂毅要在齊國之地割據稱霸,趙魏兩國肯定支持,樂毅有足夠的實力和條件割據稱霸。燕昭王對樂毅有知遇之恩,君臣互相信任,而燕惠王拿什麼信任樂毅?所以燕惠王毫不猶豫地剝奪了樂毅的軍權,逼迫樂毅轉投了趙國。齊國趁此機會展開反攻,一戰擊敗燕軍,重建齊國。

由這段歷史不難看出,秦國若要吞滅齊國,攻佔臨淄只能說是確立了優勢,只有拿下膠東和琅琊,攻佔了齊國所有的疆土,擊殺了齊國君王、貴族和殘餘軍隊,秦國纔算徹底吞滅了齊國。

武烈侯在這個時候不厭其煩地重述當年的歷史,分析和推斷那段歷史背後的秘密,其目的很明顯,希望諸軍統率們不要輕視齊人,要乘勝追擊,在最短時間內拿下整個齊國疆土。

唐仰拿出了武烈侯所擬製的攻擊策略。

臨淄圍而不攻。

蒙武、章邯、曝布率十萬大軍從薛郡出發,日夜兼程趕赴琅琊郡,攻打琅琊重鎮莒城和治府琅琊城。

楊端和、辛勝、司馬斷率十萬大軍從臨淄出發,日夜兼程趕赴膠東郡,攻佔膠東治府即墨城。然後大軍一分爲二,辛勝率軍攻打東萊郡,而楊端和和司馬斷率軍南下,與蒙武會合,攻打琅琊郡治府琅琊城。

按照武烈侯的推斷,齊太子安和魏王咎肯定要逃到膠東和琅琊,爲防止他們逃往楚國,武烈侯要求曝布率虎烈軍以最快速度攻佔琅琊郡的開陽城,先把太子安和魏王咎逃亡楚國的路線切斷。

諸軍統率轟然領命。現在統率們對武烈侯極度尊崇,就連蒙武都不敢在攻擊策略上有任何質疑。

蒙武、章邯和曝布連夜離開秦軍大營,快馬加鞭飛馳平陰要塞,率軍趕赴琅琊作戰。

楊端和、辛勝和司馬斷則率軍急赴膠東戰場,攻城掠地。

公子扶蘇留了下來,寶鼎與他商議鎮戍山東事宜。

齊國滅亡後,中原決戰就算結束了,接下來就是鎮戍山東的事情。按照秦王政和寶鼎的約定,中原決戰結束後,他就要立扶蘇爲大秦儲君,但具體時間沒有確定,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公子扶蘇暫時不會回京。寶鼎打算讓他暫時鎮戍山東,安撫齊人,穩定山東局勢。

公子扶蘇雖然答應了,但他的心思已經轉到了咸陽,言辭之間透漏出對未來的憂慮,對大秦儲君的渴望。

立儲是一件大事,秦王政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但從目前錯綜複雜的局勢來看,早立儲比晚立儲好,更有助於政局的穩定,有助於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而如果秦王政一直在立儲一事上遲疑不決,無疑會助長封國的王子們對儲君位置的渴望,這種渴望會迅速轉化爲野心,而封國的王子們一旦與致力追求分封的功臣們聯手對抗咸陽,那大秦政局不是複雜,而是危機重重了。

寶鼎把這一錯綜複雜的形勢做了一番分析,希望公子扶蘇能夠正確認識到危機的嚴重性,

希望他能全身心投入到穩定山東的事務中,不要把過多的心思放在咸陽。秦王政既然做出了承諾,那麼公子扶蘇這個大秦儲君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未來公子扶蘇建下的功勳越多,越對他問鼎儲君有利,而唯一影響到立儲的就是中土局勢,只要中土局勢穩定下來了,秦王政就必然立儲,這一點毋庸置疑。

公子扶蘇看清了未來局勢的發展,再加上有叔父這個強大的後盾,他心中的憂慮纔有所減少,不過他考慮再三,還是問了一句,“父王爲什麼不同意在山東建封國?”

“四個封國足矣。”寶鼎說道,“山東距離咸陽並不算遙遠,無須建立封國,而咸陽一旦控制了山東,可以確保河北、中原和兩淮三地的穩定,這一點對咸陽來說至關重要。”

“所以叔父打算馬上返回北疆?”

“我必須馬上率軍返回北疆。”寶鼎笑道,“這與我是否直接控制山東沒有任何關係。”

“父王接到你包圍臨淄的消息後,恐怕最擔心的就是你藉機控制山東了。”扶蘇想到自己父王和叔父之間那層永不消失的隔閡,不禁暗自嘆息。

寶鼎笑了起來,“我希望你能控制山東,藉此機會擴展自己的力量,這對你立儲有好處。”

扶蘇沒有說話。

“燕南你是回不去了,雖然你父王會一直讓你遙領封國,但你隨時可能回京,所以不會有機會重返燕南了,就安心待在這裡吧。”

扶蘇微微皺眉,問道,“我回京之後,父王會不會乘機撤藩?會不會就此撤消燕南封國?”

寶鼎微笑點頭,目露讚許之色,“雖然撤藩很困難,但我支持你父王。能否撤藩關鍵在時機的把握上,但未來幾年,我看不到撤藩的好時機。強行撤消燕南封國必然會激化矛盾,而你父王和中樞卻未必不敢迎難而上,一旦矛盾激化,恐怕就有兵戈之禍,這是我最擔心的事情。”

扶蘇的臉色更爲凝重,稍加猶豫後,又問道,“叔父願意把章邯留在山東嗎?”

寶鼎搖頭,“我不同意,你父王也不會同意。”停了片刻,寶鼎看到扶蘇的神情有些難堪,於是笑着問道,“你從未來中土局勢的發展來考慮一下,如果你是大秦的君王,以咸陽的利益爲出發點,你認爲把章邯放在什麼位置最合適?”

扶蘇思考良久,遲疑問道,“江南?”

寶鼎連連點頭,“繼續想一想,由誰來鎮戍山東最爲何合適?”

扶蘇稍加思索,突然目露恍然之色,“蒙氏?”

寶鼎欣慰而笑,用力拍拍扶蘇的肩膀,“蒙氏的價值甚至超過了你的想像,將來你一定會慶幸今天的選擇。”

蒙氏是齊國人,這是適合鎮戍山東的理由之一,而最重要的理由是蒙氏手握軍權,手裡有軍隊,是秦王政的股肱之臣,扶蘇如果能把蒙氏拉進自己的勢力,對他問鼎儲君和繼承大統的好處可想而知。這不僅僅可以讓秦王政更爲欣賞和信任扶蘇,還爲扶蘇的未來打下了基礎。

“叔父爲什麼沒有選擇老秦人?”扶蘇心裡裝滿了疑惑,忍不住問道。

在他看來叔父的第一選擇應該是老秦人,雖然老秦人對他身體裡流淌的楚人血統並不認同,但也並沒有反對他繼承大秦的王統,雙方至今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關係。扶蘇的背後有宗室和楚系兩大勢力,而之前宗室、楚系和老秦人一直聯手結盟,假如沒有寶鼎的暗示和提醒,讓扶蘇自己選擇,他會選擇老秦人,而不是選擇蒙氏。

寶鼎笑而不語。他不想把自己和老秦人之間越來越深的裂痕暴露出來,更不想讓扶蘇知道老秦人正在有意扶植公子高,並試圖讓公子高來繼承大秦王統,繼而謀圖功臣分封。未來老秦人的謀劃會不會成功,扶蘇和公子高這對兄弟會不會手足相殘,他已經不敢確定了。

現在歷史軌跡的改變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快,寶鼎所倚仗的先知先覺的本事漸漸喪失,他目前唯一能做出的判斷是蒙氏和馮氏應該不會背叛秦王政,雖然他們也想功臣分封,也想在這個劇變的大時代獲得最大的利益,但關東系完全是依靠秦王政而生存,關東系依附的是秦王政這棵大樹,任何背叛秦王政的舉動都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所以蒙氏和馮氏在秦王政和咸陽宮的權威依舊強大的時候,在他們自身的生存還沒有遭受重大威脅的時候,絕不會背叛秦王政。

有了對蒙氏的這一準確判斷,寶鼎就敢於向咸陽妥協,讓蒙氏鎮戍山東,以此來解決這一關係到大秦能否儘快穩定大河流域的棘手難題。

第93章 再無退路第315章 師生相見第59章 悍將王賁第419章 吃人老虎第105章 計然之策第179章 殘月四絕第24章 身陷重圍第30章 人間蒸發第7章 小小爆發第226章 出發第127章 夜郎國公主第31章 她是我的人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440章 艱難的起步第43章 魏人張耳第310章 不打了第245章 操控第281章 價值幾何?第330章 打算動手了第214章 我要和項燕交手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33章 大秦相國是誰?第59章 悍將王賁第63章 如此大兄第111章 還有沒有王法了第171章 我不怕對手多第433章 反擊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260章 攻楚?第118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74章 昂昂虎烈第75章 彪悍的豹率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57章 再現傳說第184章 韓非有難第407章 魚死網破第427章 輸了一局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430章 翻雲覆雨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165章 到了家門口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343章 反擊中原第94章 就爲這一刻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144章 初見趙高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37章 割發代首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41章 大秦相國昌平君第87章 立威第132章 我要造紙第419章 吃人老虎第279章 黑暗中的張良第431章 博士就是加速器第248章 公開反間第17章 蓋聶,大師也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231章 定計第295章 逼迫第337章 太大了第271章 但你得到了我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449章 養虎爲患第309章 不戰而退第389章 伸向咸陽的手第244章 馬兒要吃草第102章 我要爲君侯第134章 我的師傅是韓非第457章 點了一把小火第372章 必須拯救第178章 牢籠?第367章 又是深秋第353章 白馬教誨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457章 點了一把小火第364章 序幕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415章 我白癡啊?第438章 善!善!善!第135章 大王的隱私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217章 犁第427章 輸了一局第141章 做大做強第274章 公開承諾第101章 弱肉強食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150章 現實很殘酷第337章 太大了第366章 兵制變革的背後第380章 否第395章 詭異戰局第188章 屈草自履
第93章 再無退路第315章 師生相見第59章 悍將王賁第419章 吃人老虎第105章 計然之策第179章 殘月四絕第24章 身陷重圍第30章 人間蒸發第7章 小小爆發第226章 出發第127章 夜郎國公主第31章 她是我的人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440章 艱難的起步第43章 魏人張耳第310章 不打了第245章 操控第281章 價值幾何?第330章 打算動手了第214章 我要和項燕交手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33章 大秦相國是誰?第59章 悍將王賁第63章 如此大兄第111章 還有沒有王法了第171章 我不怕對手多第433章 反擊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260章 攻楚?第118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74章 昂昂虎烈第75章 彪悍的豹率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57章 再現傳說第184章 韓非有難第407章 魚死網破第427章 輸了一局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430章 翻雲覆雨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165章 到了家門口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343章 反擊中原第94章 就爲這一刻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144章 初見趙高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37章 割發代首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41章 大秦相國昌平君第87章 立威第132章 我要造紙第419章 吃人老虎第279章 黑暗中的張良第431章 博士就是加速器第248章 公開反間第17章 蓋聶,大師也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231章 定計第295章 逼迫第337章 太大了第271章 但你得到了我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449章 養虎爲患第309章 不戰而退第389章 伸向咸陽的手第244章 馬兒要吃草第102章 我要爲君侯第134章 我的師傅是韓非第457章 點了一把小火第372章 必須拯救第178章 牢籠?第367章 又是深秋第353章 白馬教誨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457章 點了一把小火第364章 序幕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415章 我白癡啊?第438章 善!善!善!第135章 大王的隱私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217章 犁第427章 輸了一局第141章 做大做強第274章 公開承諾第101章 弱肉強食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150章 現實很殘酷第337章 太大了第366章 兵制變革的背後第380章 否第395章 詭異戰局第188章 屈草自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