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進攻

武烈侯對咸陽政局的變化保持沉默。

在咸陽人看來,武烈侯之所以默許關東人對司空府的掌控,是秦王政在此事上留下了迴旋的餘地。假如秦王政和關東人決心推進直道的修築,表現出積極支持和發展北疆的姿態,武烈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無疑會與咸陽保持默契的合作,維護秦王政和中央的權威。

既然武烈侯的態度明朗了,大秦內部的激烈矛盾緩和了,一場可怕的風暴消彌於無形,那麼接下來自然就是傾盡全力進行中原決戰了。

冬十月,武烈侯遵從秦王命令,徵召代北、燕南和中山三地二十萬青壯,組建五個軍,在三地展開冬訓。

十一月上,武烈侯在代城召集北疆諸軍統率進行軍議。

在這次軍議上,武烈侯宣讀了秦王政的令書,正式下達了進入中原作戰的命令。

現在北疆總兵力達到了十個軍四十萬人馬,其中五個軍是主力,五個軍是地方預備役。此次咸陽徵調六個軍南下作戰,四個軍鎮戍北疆。在四個留守鎮戍軍中,代北和燕南各有一個主力軍,而另外兩個地方軍則全部部署於代北,以防匈奴人的入侵。

爲了確保決戰的勝利和北疆的安全,秦王政在武烈侯的一再懇求下,把上將軍羌廆(hui)從隴西調回北疆。羌廆奉命留守北疆,代替武烈侯暫領北方三地軍政大權,統一指揮北方戰場。

南下六軍統率,司馬尚、楊端和、辛勝、蒙恬、司馬斷和年輕的代侯公子將閭,其中司馬尚和司馬斷兩軍皆爲騎軍,如果加上太傅府、代侯府和各軍大小統率們的衛軍,此次南下總兵力達到了二十六萬以上。

唐仰宣讀了武烈侯的命令。

六軍統率陸續率軍南下,由中山進入鉅鹿郡,在東武城和靈丘一線駐紮。

東武城東南方向一百多裡外就是大河,渡過大河就是齊國的北都平原城。從平原城再向東南方向兩百多裡就是齊國重鎮西都歷下城。這兩百里路的路程上有兩條大河,漯水和濟水。

由歷下向東三百餘里,就是齊國都城臨淄。歷下和臨淄之間有兩座大城,一是章丘,一是昌國。

歷下和章丘之間大約有一百餘里,這一百餘里與盧齊長城在一條平行線上。盧齊長城的齊軍如果要後撤,必須從平陰要塞撤到歷下,再由歷下撤往章丘、昌國和臨淄。

所以歷下一戰是此仗能否取勝的關鍵所在。

武烈侯的設想是,避開平原城,從靈丘方向渡河,過漯水、濟水,直殺歷下,把齊軍主力包圍在平陰要塞和歷下城之間。只要圍殺了齊軍主力,則臨淄城可一鼓而下。

武烈侯的這一攻擊策略得到了諸軍統率們的支持,於是武烈侯報奏咸陽,北疆大軍將於十一月中開始南下,於十二月中大河封凍之際展開攻擊。

武烈侯又密報王翦,請王翦在中原戰場上給予配合,以策應北疆大軍南下攻擊。

十一月中,中原戰場統率王翦下達了一系列命令,陷入僵持的中原戰局突然發生了變化。

十一月下,公子扶蘇在東線戰場上持續攻擊三個多月,不但未能突破堡壘防線攻克肥城,反而損失慘重,難以爲繼。齊魏聯軍在齊太子安和魏王咎的指揮下,果斷反擊。秦軍三戰三敗,不得不退守陽關。

齊魏聯軍士氣高漲,主力盡出,猛攻陽關,試圖擊敗秦軍,奪回薛郡,反攻中原。

這一消息迅速傳到項燕軍中。項燕下令,全線反擊。楚韓聯軍主力在平輿戰場上向秦軍展開猛烈攻擊,沉寂了三個多月的戰場終於再度爆發。

此刻中原戰場上的秦軍主力被楚韓聯軍牽制在平輿,而公子扶蘇的東線大軍在陽關要隘遭到了二十多萬齊魏聯軍的攻擊,岌岌可危。蒙武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不從彭城戰場後撤,退守豐邑,在確保大梁安全的同時,策應東線戰場。

秦軍在中原戰場上的形勢極度不利,只要齊魏聯軍攻克陽關,殺進中原腹地,此仗秦軍必敗無疑。

十二月上,長沙侯公子高和廣武侯麃公在東南戰場上發動了攻擊,其前鋒軍進入江北,威脅江淮。

幾乎在同一時間,齊王建下令,從臨淄、歷下、昌國等地調集更多的軍隊進入前線,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陽關,收復薛郡,然後直殺中原腹地,徹底擊敗秦軍。

這時候,今年冬天的第一場大雪從天而降,但這未能阻止合縱軍的攻擊,尤其是齊魏聯軍,更是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在陽關戰場上掀起了陣陣“驚濤駭浪”,打得秦軍狼狽不堪,鮮血淋漓。好在公子扶蘇親臨前線督戰,與將士們一起浴血奮戰。這大大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陽關要隘的城樓上始終高高飄揚着大秦戰旗。

北風呼嘯、大雪紛飛之際,武烈侯公子寶鼎抵達東武城。

唐仰稟報最新軍情。

公子扶蘇和章邯已經把齊魏聯軍引誘到陽關。陽關距離歷下城兩百餘里。

辛勝和蒙恬已經率軍抵達靈丘,隨時可以渡河作戰,直殺歷下。靈丘距離歷下城也是兩百餘里。

“安平侯(司馬尚)和司馬斷將軍的騎軍就在靈丘後方六十里外。”唐仰興奮地說道,“只要辛勝將軍和蒙恬將軍在渡河後迅速撕開齊軍的防線,我八萬騎軍就可以以最快速度殺到歷下,斷絕齊軍的退路。”

寶鼎微微點頭,問道,“武成侯可有消息?”

“武成侯從平輿來信,他將在未來一段時間牢牢拖住楚軍,確保項燕無力支援齊國。”

“彭城方向的楚軍可曾出擊?”

“鄭侯(蒙武)來信,彭城方向的楚軍並未主動出擊,依舊龜縮於彭城。”

寶鼎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急書鄭侯,請他火速趕赴陽關戰場與長平侯(公子扶蘇)會合,與我北疆大軍展開東西夾擊。”

唐仰躬身領命,“武烈侯,諸軍統率催問,何時發動攻擊?”

寶鼎俯身望向案几上的地圖,目光在幾個耀眼的標註上稍加停留,然後擡頭問道,“邯鄲的糧草武器已經運抵何處?”

唐仰手指地圖上的貝丘城,“第一批糧草武器和大約十萬民夫已經到達貝丘,距離靈丘不足百里。”

“大河冰凍幾尺?漯水和濟水的冰面能否保證大軍通暢無阻?”寶鼎又問道。

唐仰給予了非常肯定的答覆。

寶鼎沉思良久,斷然說道,“傳令代侯和大庶長(楊端和),加快行軍速度,務必於明日黃昏抵達靈丘。”

“命令辛勝、蒙恬兩位將軍,明日日出,發動攻擊。”

齊國一直密切關注着秦國北方戰場,當秦國在北方邊郡徵召青壯進行軍訓的時候,臨淄就預感到了危機,齊王建更是命令太子安儘快展開反擊,不惜代價擊敗秦軍。假如武烈侯帶着北方大軍南下作戰,首當其衝的就是齊國,爲防患於未然,齊軍必須在戰場上贏得主動,否則後果十分嚴重。

按照臨淄對戰局的分析和預測,武烈侯假如南下打齊國,無非兩條路徑,一是利用冬天大河封凍的機會,從平原津方向發動攻擊,牽制齊軍主力,繼而讓中原秦軍可以集中力量攻打楚國;其次是直接進入中原,會合中原秦軍,這樣秦軍就有了足夠的兵力,贏得了戰場上的主動,向東可以打齊國,向南可以打楚國。

在臨淄看來,贏得此仗的唯一辦法就是搶在武烈侯進入中原戰場之前,擊敗中原秦軍。指望項燕和王翦打個你死我活完全不可能,齊國只能靠自己,只要齊軍擊敗了公子扶蘇,奪回薛郡甚至殺到大梁城下,那時就算武烈侯到了中原也無力迴天了。

正因爲臨淄對戰局有如上判斷,所以當齊王建聽說齊魏聯軍受阻於陽關之後,馬上派兵增援,但他並沒有從北都平原城抽調一兵一卒,他現在就指望平原、高唐一線的齊軍利用大河、堡壘和城池抵禦從北方南下的秦軍了。

齊人自恃有四十年精心打造的堅固防禦,有幾十萬強大軍隊,即便秦國的武烈侯帶着大軍打來了,齊國也有絕對的把握守住疆土。另外從當前的戰局來說,齊國也佔據着相當大的主動,畢竟公子扶蘇的軍隊久戰已疲,對齊國實際上已經構不成威脅,而王翦所統率的主力又在平輿戰場被楚國項燕所牽制,這樣就算武烈侯到了中原,揮軍攻打齊國,所能取得的戰果也十分有限。正是從這一分析出發,齊人雖然在北線全力戒備,但主要精力還是放在西線,試圖儘快擊敗公子扶蘇,扭轉整個戰局。

十二月初,齊國北線鎮戍軍在大河沿岸做好了迎戰準備,而齊軍主力更是聯合魏軍猛攻陽關。齊軍要搶時間,只要攻佔陽關,奪回薛郡,殺進中原腹地,整個戰局就必然改變。

武烈侯一聲令下,北疆大軍開始渡河作戰。

辛勝和蒙恬的選鋒軍越過大河堅實的冰面,向齊國河岸堡壘發動了狂風暴雨一般的攻擊。

齊軍雖有準備,但奈何秦軍在平原津紮下大營,齊軍以爲秦軍的攻擊方向是在平原和高唐一線,結果上當中計了,讓八萬秦軍在短短時間內便突破了大河防線。

當日下午,司馬尚和司馬斷率八萬騎軍穿過大河防線,飛越漯水,再過濟水,風馳電掣一般殺到齊西都歷下城,切斷了臨淄和盧齊長城之間的糧道,斷絕了齊軍主力後撤臨淄之路。

就在司馬尚率軍包圍歷下城的時候,平原城方向的齊北都大軍也殺到了靈丘一線,試圖奪回防線,把秦軍阻截在大河北岸。

齊軍錯誤地估計了秦軍的兵力,當他們正在與辛勝、蒙恬的軍隊奮力廝殺的時候,代侯公子將閭和楊端和指揮各自的軍隊迅速越過大河,把齊軍團團包圍。

當日黃昏時分武烈侯抵達靈丘,命令各軍連夜攻擊,務必以最快速度全殲齊北都大軍的主力。

秦軍近十八萬人,以逸待勞,而齊北都大軍主力不足四萬,急行百里而來精疲力竭,來了就開戰,接着又陷入包圍,戰局瞬息突變,軍心大亂,廝殺到半夜,齊軍死傷慘重,餘者紛紛投降。

武烈侯命令,留一萬人戍守靈丘,保護糧道,看押俘虜,監控平原城,防止平原城的留守齊軍偷襲糧道,其餘各軍馬上起程,火速攻打歷下城。打掃戰場的事情就交給隨軍民夫。

黎明時分,北疆四個軍不顧大戰之後的疲勞,向歷下城急速挺進。

北疆大軍在開始攻擊之後的第四天下午,全部抵達歷下城。

此刻,臨淄已經得到秦軍包圍歷下城的消息,齊王建和文武百官無不震駭,京都大軍匆忙趕往章丘阻截,而齊王建更是十萬火急命令太子安撤軍回援,命令各郡縣、各封國在最短時間內徵召所有可以作戰的男丁趕赴京都作戰。

陽關戰場上的齊魏聯軍也接到了消息,太子安和魏王咎難以置信,這怎麼可能?就算大河、漯水和濟水封凍了,但還有北都鎮戍軍,還有河岸堡壘,還有平原和高唐等堅固城池,秦軍怎麼可能在突然間就殺進了齊國腹地,包圍了西都歷下城?齊國耗費四十年打造的北線防禦難道就如此不堪一擊?

事實上齊國因爲地理原因,的確缺少防禦屏障,尤其在西北這兩個方向,雖有大河、濟水,但一旦到了嚴冬,河面封凍,就根本起不到屏障作用。至於長城、堡壘、烽燧在千軍萬馬面前,又能發揮多少阻御之力?但齊人不這麼想,齊人認爲自己耗盡心血打造了四十餘年的防禦肯定固若金湯,由此太子安和田藩、孫粱等人不願意相信秦人已經摧毀了齊國的防線,他們認爲這個消息不可靠,所以他們繼續攻打陽關,同時等待最新的符合自己意願的消息。

結果讓他們大失所望,更讓他們驚惶失措,秦軍不但突破了大河防線,而且還是幾十萬大軍殺了進來,西都歷下已經被團團包圍,尤其可怕的是,他們失去了臨淄的糧草武器。沒有糧草武器的持續供應,前線幾十萬大軍如何生存?

太子安和田藩等人果斷撤軍,一天之內撤到長城,留下田儋、魏王咎戍守平陰要塞,主力大軍接着直殺歷下城。

太子安率軍趕到歷下的時候,是北疆大軍突破大河防線後的第五天,他們錯過了回援的最佳時間。

秦軍非常兇猛,不待齊軍列好戰陣,其十六萬步軍便從正面展開猛烈攻擊,而八萬騎軍則從兩翼策應,齊軍倉促應戰,雙方血腥廝殺。

齊軍已經連續作戰近四個月,更在陽關苦戰了半個多月,此刻匆忙回援,一路狂飆,不但身體疲憊,士氣低迷,軍心更是不穩,而秦軍以逸待勞,士氣空前高漲,雖然兩軍兵力相當,但高下懸殊太大,交戰不過半日,齊軍便抵擋不住,其側翼率先崩潰。司馬尚的代北騎軍乘機殺進,大肆屠戮。齊軍遭此重創,再也無力抵禦,不得不後撤。這一撤,士氣徹底崩潰,齊軍大敗。

秦軍八萬騎士圍追堵截,瘋狂砍殺,這一殺就變成了大屠殺,二十多萬齊軍將士死傷殆盡,屍橫遍野,最後逃回平陰要塞的不足兩萬,餘者非死即俘,養精蓄銳了四十餘年的齊國大軍一戰盡覆。

北疆諸軍統率殺得性起,紛紛向武烈侯求戰,要求乘勝追擊,拿下平陰要塞。

武烈侯拒絕了。公子扶蘇、章邯、曝布等人苦戰數月,蒙武也正率軍趕來,這攻克盧齊長城的功勞還是給他們吧。

武烈侯下令,調一萬大軍殺奔平陰要塞,配合公子扶蘇和蒙武拿下盧齊長城。一萬大軍包圍歷下城。其餘各軍直殺臨淄。

北疆大軍在展開攻擊後的第七天抵達章丘。

章丘守軍看到浩浩蕩蕩的秦軍,肝膽俱裂,匆忙棄城而逃。章丘是一座小城,根本經不起秦軍的猛烈攻擊。

第八天,秦軍殺到昌國。昌國距離臨淄不足百里,是臨淄的門戶,齊國京都大軍在此設下了第一道防禦。

武烈侯並無攻擊之意,命令司馬尚和司馬斷率騎軍出擊,掃蕩臨淄外圍,爲大軍圍攻臨淄做好準備。

齊王建看到秦軍殺到臨淄城下,大驚失色,連夜把昌國守軍撤了回來,死守臨淄,固守待援。到目前爲止,臨淄還不知道太子安和齊軍主力已經全軍覆沒,他們永遠也等不到援軍了。

第十一天,武烈侯率軍包圍臨淄。

諸軍統率請戰攻城,武烈侯大笑,“還要攻城嗎?”

的確,還要攻城嗎?還有攻城的意義嗎?

公子扶蘇和蒙武會合後,率軍攻打平陰要塞。

齊太子安、魏王咎看到大勢已去,隨即帶着各自的軍隊撤離了平陰要塞,沿着長城向膠東、琅琊逃亡而去。

公子扶蘇輕鬆拿下平陰要塞,攻佔了盧齊長城,與北疆軍會合,這時候,他才知道武烈侯已經指揮北疆大軍取得了歷下大捷,摧毀了齊國軍隊,現正在圍攻臨淄。

齊國敗亡在即。

第144章 初見趙高第338章 走投無路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169章 撈一票就跑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168章 我命不由天第57章 再現傳說第106章 又見黑鷹第191章 超級謀劃第77章 一等黑鷹令牌第350章 威懾第173章 驅虎吞狼第367章 又是深秋第219章 誰做統率第372章 必須拯救第15章 田光來了第453章 關東士人的憤怒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35章 痛扁第200章 歷史把我吞噬了第274章 公開承諾第393章 謀劃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176章 相信我第230章 合縱出擊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378章 決戰開始第210章 獨輪車和翻車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417章 西南遠征第266章 秦王政的改變第145章 替你打開這道門第432章 要出手了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443章 養寇方能自重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40章 上將軍王翦第206章 十年不回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106章 又見黑鷹第427章 輸了一局第325章 退一步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388章 甘羅第55章 琴氏大匠第113章 致命弱點第459章 始皇帝崩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255章 入代作戰第13章 穿越後遺症第218章 兩手空空第129章 武烈侯的雄心第82章 我將爲君侯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283章 渾身解數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161章 敵人在暗第79章 斬首第275章 中原非久留之地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378章 決戰開始第149章 與鉅子論道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317章 死,也是一種幸福第282章 後勝的雄心壯志第429章 痛苦抉擇第48章 大秦噩夢第35章 痛扁第122章 遇刺第130章 匈奴人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90章 恐怖一擊第29章 我是大秦王族第145章 替你打開這道門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225章 蓋聶第123章 韓非是個替罪羊?第118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22章 出事了第131章 泡溫泉第75章 彪悍的豹率第157章 第一次指揮戰鬥第413章 頑固第113章 致命弱點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172章 我想和你做朋友第98章 晉陽要出大事了第132章 我要造紙第312章 變故
第144章 初見趙高第338章 走投無路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169章 撈一票就跑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168章 我命不由天第57章 再現傳說第106章 又見黑鷹第191章 超級謀劃第77章 一等黑鷹令牌第350章 威懾第173章 驅虎吞狼第367章 又是深秋第219章 誰做統率第372章 必須拯救第15章 田光來了第453章 關東士人的憤怒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35章 痛扁第200章 歷史把我吞噬了第274章 公開承諾第393章 謀劃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176章 相信我第230章 合縱出擊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378章 決戰開始第210章 獨輪車和翻車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417章 西南遠征第266章 秦王政的改變第145章 替你打開這道門第432章 要出手了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443章 養寇方能自重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40章 上將軍王翦第206章 十年不回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106章 又見黑鷹第427章 輸了一局第325章 退一步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388章 甘羅第55章 琴氏大匠第113章 致命弱點第459章 始皇帝崩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255章 入代作戰第13章 穿越後遺症第218章 兩手空空第129章 武烈侯的雄心第82章 我將爲君侯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283章 渾身解數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161章 敵人在暗第79章 斬首第275章 中原非久留之地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378章 決戰開始第149章 與鉅子論道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317章 死,也是一種幸福第282章 後勝的雄心壯志第429章 痛苦抉擇第48章 大秦噩夢第35章 痛扁第122章 遇刺第130章 匈奴人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90章 恐怖一擊第29章 我是大秦王族第145章 替你打開這道門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225章 蓋聶第123章 韓非是個替罪羊?第118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22章 出事了第131章 泡溫泉第75章 彪悍的豹率第157章 第一次指揮戰鬥第413章 頑固第113章 致命弱點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172章 我想和你做朋友第98章 晉陽要出大事了第132章 我要造紙第312章 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