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恍若一夢

宴席一直持續到深夜方散。

宴上最耀眼的人物當然是公子寶鼎,由於王賁、王離父子的駕臨,公子寶鼎的份量在北疆軍將領們的心中陡然加重。

興國君與公子弘畢竟已經成爲歷史,昭襄王嫡長子這一支王族子孫對遠離咸陽的軍中將領們來說,已經非常陌生,甚至忘卻了。白氏、司馬氏禁錮已久,在軍方中高級將領中早已失去了他們的身影,雖然他們的影響力依舊,但這種影響力是靠他們的親朋故舊來支撐,在名義上已經大不如昔,所以公子寶鼎頭頂上的光環看上去耀眼奪目,金光燦燦,但光環之下卻沒有任何依託。

沒有權勢,沒有實力,這種光環沒有持久力,很快便會消散,打回原形,最多保留一個神秘的傳奇而已,但左更將軍王賁父子那可是實實在在的當今掌軍隊實權的顯赫人物,頻陽王氏更是老秦武人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出現就是權勢,就是實力,這足以支撐公子寶鼎頭上的光環持續發出金燦燦的光芒。

另外,太原郡守馮劫、左庶長裨將軍蒙恬也各自代表了當今大秦關東外系的兩個顯赫家族。衆人拾柴火焰高,今天大秦三大權勢家族同時出面力挺公子寶鼎,其意義不言而明。對於軍中這些中低層軍官來說,咸陽朝堂上的權力爭鬥距離他們太遠,遙不可及,他們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三大權勢家族實際上代表的是兩大派系。

寶鼎今日的公開亮相實際上是在秦王政的努力下,利用寶鼎在兩大派系中的深厚背景,第一次把兩大派系拉到了一起,目前至少在表面上,秦王政達到了目的,頻陽王氏與老秦武人給了關東外系一個面子,大家坐在了一起,以寶鼎爲紐帶向楚系表明了一個姿態:凡事都有個度,過剛易折,過度易損,在滅亡趙國這件大功績上,還是不要太貪婪了,還是大家均沾,見者有份爲好。

宴席散後,寶鼎和蒙恬把王賁父子,還有馮劫送到轅門外。

王離乘着父親與蒙恬、馮劫說話的時候,悄悄拽了一下寶鼎的手臂,小聲說道:“說好了,明天上午我來接你。”

寶鼎微作沉吟,沒有馬上點頭。

宴席當中,兩人在一起言談甚歡。王離是個少年,但寶鼎心理年齡二十六了,與一個差十幾歲的少年能談什麼?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王離在說,寶鼎在聽。王離畢竟少年心性,喜歡炫耀,因此大肆吹噓他在咸陽的一些“壯舉”。

寶鼎發現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紈袴們的作爲大致相近,不外乎爭強好勝四個字,凡事都要個面子,都要爭個高低,而女人自然是他們最爲投入的一個方面,青春萌動期嘛,情有可原。

女人向來是亙古不變的話題,王離也不例外,他也說到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果然引起了寶鼎的好奇。

王離所說的這個女人來自巴蜀琴氏,是琴氏家主的女兒,與琴氏小少主是一對孿生兄妹。這個叫琴玥(yue)的女孩漂亮聰慧,是咸陽有名的美人,追求她的王孫子弟成百上千,其中追得最緊的就有兩個,一個是公子厲,一個就是王離。

王離風風火火,搞得動靜很大,家中老孃治不住他,向王賁求援,王賁一封書信把王離叫到了晉陽。王離到了晉陽後花心不死,三天兩頭鴻雁傳書,終於感動了佳人,相約北上探視。今天佳人終於到了晉陽,原準備晚上花前月下,誰知又被老爹帶進了軍營。不過這趟收穫巨大,讓他發現了寶鼎這個傳奇級的強力後援,當即打定主意要帶着寶鼎到處炫耀一番,尤其要在那個不愛鮮花愛英雄的佳人面前好好露把臉。看到沒有?這是俺哥,代北驚天一刺知道不?就是俺哥乾的。三箭齊射聽說過嗎?那不稀奇,那是俺哥的拿手絕活。至於那個像牛虻一樣死盯着佳人不放的公子厲,直接讓哥把他打倒,出口惡氣。

王離這麼一想哪還忍得住,死纏着寶鼎,說明天一定要帶他到處轉轉,晉陽有不少尋勝探幽之地,值得一看啦。正好蒙恬也在一旁極力慫恿,王離見有蒙大哥支持,心花怒放,更纏着寶鼎哀求不斷了。寶鼎本想在軍營好好待着,他的求知慾正是旺盛之期,恨不得一天變兩天以便多學東西,哪有玩耍的心思?但礙於面子只好敷衍答應了,原以爲不過一句酒話,酒宴一散也就拋之腦後了。前世寶鼎應酬場合多,隨口瞎掰已經成了習慣,哪知這年代的酒都是米酒,度數低,很難喝醉,一個個自始至終都很清醒,結果一句戲言變成了承諾,推都推不掉了。

寶鼎無奈答應了,相約明天再見。

送走了王賁父子,馮劫也要乘車走了,臨行前,他主動提出來,讀書的時候如果遇到疑惑不解的地方,送個信去郡府,他晚上一定來爲公子答疑解惑。

這話的意思很明顯,第一你要讀書,在咸陽那地方混,沒有學問不行,糾糾武夫終究落了下乘,若想出人頭地,最終還要靠學問。第二我馮某雖不是什麼顯學大家,但教你讀書識字寫寫文章還是可以的。

事前駟車庶長贏豹和國尉尉繚都詳細瞭解過,寶鼎是個癡兒,整天只知騎馬射箭,砍柴練劍,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如今秘密揭穿了,寶鼎雖不是癡兒,但學識有限卻是事實。寶鼎的未來是大秦宗室重臣,是未來君王的輔弼之臣,沒有武技沒關係,但沒有學問那是萬萬不行。馮劫在這個計策中的任務就是在有限時間內教授寶鼎急需要的知識,先應急,以後有時間了再固本。

寶鼎心知肚明自己的要害在哪。死去的兄弟留給了自己一身武技,但學問怎麼辦?這個時代的學問是顯學,是法儒墨兵家等諸子學問,是經世治國之道的大學問。沒有學問就是自己的要害、自己的軟脅,僅憑此一點自己若想上位就難於登天。寶鼎正愁這事,不知如何越過這道坎,結果馮劫馬上就雪裡送炭。

寶鼎大喜,二話不說,撩衣跪倒,行拜師大禮。

他早就存了結交馮劫之念,只是苦無機會,現在如願了,一跪跪出一個師傅來,有了師生之誼,寶鼎就算攀上了馮劫這棵大樹,以後馮劫做了御史大夫,他這個做弟子的在咸陽當然會受到照撫。

寶鼎其實還是前世小人物心態作祟,不知道他這個公子身份、他身後背景的真正價值,他的心理狀態還沒有調整過來,還沒有站在王孫權貴的高度俯視芸芸衆生,所以以其前世小人物的心態,他非常自然的認爲自己要攀附馮氏、蒙氏這種豪門做靠山,非常自然的就跪下行禮拜師。

寶鼎雖然不喜歡這種跪禮,但跪父母、跪師長他還是願意的,畢竟他是在農村長大,農村還保留着一些傳統的禮儀習俗,很多場合還是必須用跪禮。寶鼎這一跪,師傅一叫,倒把蒙恬和馮劫嚇了一跳,沒想到一句話竟然產生這種匪夷所思的結果。

馮劫急忙俯身攙扶,心裡樂開了花。寶鼎的未來是秦王政一手打造的,是爲大秦未來百年的發展做準備的,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寶鼎就是未來大秦的柱石,馮氏靠上這棵大樹,其好處之大不言而喻。即便是現在,憑藉寶鼎在宗室和老秦人兩方面的深厚背景,也足以給馮氏以不可估量的助力。就以他本人來說,只要寶鼎在河北建功順利返回咸陽,那他這個師傅距離走進咸陽權力中樞的時間就很近了,不至於像現在一樣遙遙無期。

馮劫扶起寶鼎,兩人的關係瞬間親密。馮劫喜笑顏開,當即就問起寶鼎的學業。寶鼎也不隱瞞,一五一十都說了,除了認識上千的字以外,一無所知啊。馮劫倒是喜出望外,他就怕寶鼎不識字,一切從頭開始,那就耽誤時間了。現在好了,認識字有基礎,那起步就快了。讀書不在乎年齡大小,關鍵是勤奮努力,這纔是最重要的。

師生兩人談得高興,一邊的蒙恬陪着笑臉,但心裡卻在不停的腹謗馮劫,這個老傢伙賺翻了,不但便宜揀了個公子身份的弟子,還給馮氏開創了一個美好的未來,這都是走了什麼狗屎運?怎麼好事都給他碰上了?

送走馮劫,蒙恬和寶鼎並肩走進轅門。蒙恬執意要送他,寶鼎也有心打聽一些事,於是兩人閒庭信步,邊走邊聊。

歷史上蒙氏祖孫三代的履歷交待的很清晰,但馮氏卻沒有留下什麼資料,這顯然也是一個歷史懸案,大凡歷史懸案自有其產生的原因,比如昌平君、昌文君就是因爲要隱瞞楚系外威這個秘密,那馮氏呢?他們又有什麼秘密?

“左庶長,你能說說師傅家的情況嗎?”寶鼎有意把話題扯到了馮劫身上,“以後常與師傅見面,假如因爲不熟悉,做出什麼失禮的事就不好了。”

“馮氏……”蒙恬哂然一笑道,“說起來可就話長了。”

“洗耳恭聽。”寶鼎暗自竊喜。

“馮氏一族是韓國上黨人,馮劫的伯父叫馮亭,曾任上黨郡守。”

寶鼎聽到馮亭這個名字,霍然止步,吃驚地問道:“就是那個引發長平大戰的韓人馮亭?”

蒙恬點點頭,“既然你知道,那我就長話短說了。”

長平大戰前,秦人攻韓,取河內地,上黨遂被隔於太行山以北,夾在秦趙之間,旦夕不保。馮亭無奈,召集族人商議,是奔秦還是投趙,族人意見不一,但以投趙呼聲最大。馮亭遂投趙。

秦人大怒,發兵攻擊,長平之戰就此爆發。趙國戰敗,馮亭戰死,其家族隨之四分五裂。一部分歸韓,一部分投趙,一部分奔秦。

馮劫這一支奔秦,爲秦重用。在呂不韋爲相期間,馮氏歷任上黨、太原郡守,子弟多在北疆軍中效力,建下功勳,其中三位子弟最爲突出,首推便是這位太原郡守馮劫。此人文武全才,先從軍,後在相國呂不韋府上爲吏,曾參予編纂《呂氏春秋》,其後隨蒙驁征戰。呂不韋罷相前,將其由軍方調到太原郡任郡守。

馮氏另一位俊傑叫馮去疾,是馮劫的堂弟,才華橫溢,曾爲議郎,隨侍秦王政左右,爲秦王政所倚重,現任治粟內史府的右丞。

還有一位是馮劫的侄子,叫馮毋擇,現在麃(biao)公帳下效力,五大夫爵裨將。另外馮氏還有十幾位子弟分別在京都諸府,太原、上黨郡府和軍中供職,不是獨掌一方就是身居要職,所以現在馮氏在咸陽也算是一門新貴。

正如寶鼎先前猜測的那樣,馮氏、蒙氏果然是秦王政的左膀右臂,寶鼎若想贏得秦王政的信任,快速崛起,必定要與這兩姓大族建立親密關係。至於曾經在始皇帝時代顯赫一時的馮氏,爲何湮沒於歷史,從蒙恬這番話裡並沒有找到原因。難道馮氏與司馬氏結有仇怨?太史公作《史記》,雖秉承公平原則,但個人好惡還是存在的,如果在所謂的大義上找不到原因,恐怕只有從個人原因去揭密了。

寶鼎暫時放下了探秘的念頭。畢竟這種家族仇怨說不清道不明,以現在馮氏的權勢,似乎還沒有可能與司馬氏結仇。

蒙恬隨之問及王賁、羌瘣(hui)與他談話的內容。寶鼎無意隱瞞,直接說了。

如今蒙恬不過一個裨將,在北疆軍還說不上話。至於咸陽的秦王政,他位於權力中樞,負責大策略的制定,恐怕在這種具體的攻擊策略上也無法干涉,這是前線統帥的事,所以真正能干涉河北戰場攻擊策略的只有同爲假上將軍的王翦,但王翦會干涉嗎?干涉會有效嗎?戰場上的事瞬息萬變,身處其中的統帥雖然需要情報,但知道情報是一回事,怎麼打又是另外一回事。

此刻就算寶鼎依據後世歷史把宜安大戰的經過說出來,但誰信?寶鼎自己都未必信。因爲那是歷史,不是戰役總結。歷史記載的只是結果,大戰的具體經過除了當事人,又有幾人知道?但現在的關鍵是,假如這一戰真的敗了,以秦軍慘敗而告終,那無論對寶鼎,還是對老秦人,還是對秦王政來說,都不是一個好消息。大秦是整體,大秦的利益受損,攀附上在這顆大樹上的各方勢力難道還能收益?

蒙恬對寶鼎的話深信不疑。李牧雖然至今沒有以趙軍統帥的身份率軍與秦軍正面對決,但其人在代北的戰績非常突出,尤其在對匈奴作戰中更是戰無不勝,這樣一個統帥當然有其厲害之處,想出這麼一個攻擊策略也在情理之中。從目前戰場上的雙方態勢來看,假若桓齮(qi)真的移師打肥下,李牧手上又有足夠的軍隊能夠保證他迅速擊敗宜安城下的秦軍,那桓齮顧此失彼,必敗無疑。

“蒼頭可知道此事?”蒙恬問道。

“我忘了。”寶鼎笑道,“我剛剛纔想起來。”

蒙恬看了他一眼,忍不住失聲而笑。兩人又聊了一些軍營的事,寶鼎提出隨蒙恬學兵法,蒙恬一口答應了。

“你我年紀相仿,以兄弟相稱,就不要行什麼拜師禮了。”蒙恬心裡高興,調侃了一句。見已到寶鼎的軍帳外,揮揮手便轉身走了。

寶鼎望着他的背影,心情複雜,感慨萬分。今天真是神奇的一天,仿若做夢一般。從上午懸翁山初見蒙恬到現在,經歷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情,見到了一連串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恍若一夢,真的恍若一夢啊。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317章 死,也是一種幸福第275章 中原非久留之地第358章 “直道”背後的博弈第387章 回家第199章 這就是所有秘密的根源?第125章 誰是目標?第168章 我命不由天第266章 秦王政的改變第365章 守內?守外?第53章 這年代太難混了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379章 給面子第338章 走投無路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345章 總會有辦法第139章 大秦的慈善團體第444章 大家都是“寇”第450章 獨斷專行第261章 虛實之間第306章 中原變局第188章 屈草自履第180章 大秦是老秦人的大秦第271章 但你得到了我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125章 誰是目標?第94章 就爲這一刻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52章 這是一場決戰第112章 看門去了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351章 死而復生第283章 渾身解數第59章 悍將王賁第25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84章 初見麃公第131章 泡溫泉第301章 昌平君的命運第67章 川主李冰第24章 身陷重圍第355章 出塞作戰第142章 韜晦藏拙第238章 叔侄第290章 開鑿一條大渠第253章 因勢利導第422章 剪羊毛第297章 史祿其人第193章 章邯的機遇來了第380章 否第414章 驅虎吞狼第157章 第一次指揮戰鬥第167章 有人要滅我烏氏第457章 點了一把小火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303章 重回宛城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256章 回家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83章 用生命然諾第88章 麃公危矣第300章 重大變故第196章 真真假假第420章 中土最無恥的大盜賊第116章 拿回老府第17章 蓋聶,大師也第217章 犁第442章 互不相讓第399章 進攻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402章 咆哮洪峰第68章 《呂氏春秋》第25章 太子出事了第193章 章邯的機遇來了第326章 教訓我家小子第357章 大秦直道第138章 黑衣之困第438章 善!善!善!第261章 虛實之間第174章 誰是陰謀家?第356章 扭轉第243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142章 韜晦藏拙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126章 百里母親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451章 這就是陷阱第135章 大王的隱私第42章 我沒有家第348章 給我三年時間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348章 給我三年時間第296章 尋找史祿第57章 再現傳說第91章 狂風暴雨第215章 楚都謀劃
第317章 死,也是一種幸福第275章 中原非久留之地第358章 “直道”背後的博弈第387章 回家第199章 這就是所有秘密的根源?第125章 誰是目標?第168章 我命不由天第266章 秦王政的改變第365章 守內?守外?第53章 這年代太難混了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379章 給面子第338章 走投無路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345章 總會有辦法第139章 大秦的慈善團體第444章 大家都是“寇”第450章 獨斷專行第261章 虛實之間第306章 中原變局第188章 屈草自履第180章 大秦是老秦人的大秦第271章 但你得到了我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125章 誰是目標?第94章 就爲這一刻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52章 這是一場決戰第112章 看門去了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351章 死而復生第283章 渾身解數第59章 悍將王賁第25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84章 初見麃公第131章 泡溫泉第301章 昌平君的命運第67章 川主李冰第24章 身陷重圍第355章 出塞作戰第142章 韜晦藏拙第238章 叔侄第290章 開鑿一條大渠第253章 因勢利導第422章 剪羊毛第297章 史祿其人第193章 章邯的機遇來了第380章 否第414章 驅虎吞狼第157章 第一次指揮戰鬥第167章 有人要滅我烏氏第457章 點了一把小火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303章 重回宛城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256章 回家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83章 用生命然諾第88章 麃公危矣第300章 重大變故第196章 真真假假第420章 中土最無恥的大盜賊第116章 拿回老府第17章 蓋聶,大師也第217章 犁第442章 互不相讓第399章 進攻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402章 咆哮洪峰第68章 《呂氏春秋》第25章 太子出事了第193章 章邯的機遇來了第326章 教訓我家小子第357章 大秦直道第138章 黑衣之困第438章 善!善!善!第261章 虛實之間第174章 誰是陰謀家?第356章 扭轉第243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142章 韜晦藏拙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126章 百里母親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451章 這就是陷阱第135章 大王的隱私第42章 我沒有家第348章 給我三年時間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348章 給我三年時間第296章 尋找史祿第57章 再現傳說第91章 狂風暴雨第215章 楚都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