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虛實之間

衆人最終在策略上取得了一致。

先攻楚,以攻楚來誘使齊軍進入中原。

因爲攻楚難度相對較小,而且可以攻城掠地,戰績顯著,相比起來,與齊軍在中原決戰,戰火不但在中原腹地燃燒,而且勝負難料,所以衆人一致把主攻方向放在了南邊。一旦攻楚得手,威懾了齊國,遏制了齊軍的攻擊慾望,那同樣可以實現戰前的預定目標,也就是可以在確保中原無憂的情況下北伐趙國。

此策實際上推翻了武烈侯的設想,不過最終戰略目的一樣,武烈侯當然願意以這種勝算更大更符合大家利益的攻擊策略。

寶鼎即刻擬寫奏章,急報咸陽,同時成立以護軍府爲主體、五軍和五郡爲輔的中原戰場統率部。

魏起兼領護軍府中護軍一職,全面負責統率部的日常事務。

當天深夜,統率部就拿出了具體攻擊部署。

第一步就是在中原集結大軍,在大梁建立十里連營,做出今年咸陽把主戰場放在中原的假象,從而欺騙齊國,迫使齊國不敢輕易出擊。爲此,蒙武、楊端和、桓齮三支大軍在未來一個月的主要任務就是大範圍調兵,各部在函谷關、南陽、河東到大梁之間的大道上往返行軍,僞裝成從各地趕赴中原戰場的軍隊。

第二步則是利用各種渠道散佈秦軍在中原集結三十萬主力即將攻打趙國的假消息。這個假消息傳開之後,會讓東方四國尤其是齊國失去對中原戰局的正確判斷,從而會做出錯誤的決策。

第三步就是發動各郡和中原巨賈們向大梁運送“糧草輜重”。郡縣和巨賈們當然沒有糧草輜重,但三十萬大軍集結中原,要打大戰,糧草輜重的運輸當然不可或缺。做假就要做全套,否則極有可能弄巧成拙,一旦機密泄『露』,那就自取其禍了。

咸陽火速下令,同意武烈侯和五軍統率所奏,命令他們按照既定策略發動攻擊。今年大秦肯定要兩線作戰,中原被動防守的難度很大,既然打算以攻代守,那麼在攻擊的時侯就要堅決果斷,不要有任何猶豫。

秦王政親自給寶鼎寫了一封書信,對他到了中原後馬上就能協調軍政官長們拿出防守策略給予了高度評價,但策略的實施需要實力爲後盾,目前中原只有十萬常備軍,糧草輜重嚴重短缺,即便是攻打楚國也是步履維艱,所以秦王政非常擔心,告誡寶鼎要小心謹慎,不要紙上談兵,更不要驕橫自大,在中原緊張而混『亂』的局勢下,務必保持清醒的頭腦。

另外秦王政還提到了一件事,老太后病入膏肓,就連鬼醫橘奴都束手無策,估計時日無多了。秦王政說老太后經常唸叨寶鼎,請寶鼎給老太后多寫一些信,以安慰病重中的老人。

寶鼎當夜就給隗清寫了份信,其中夾帶了一段自己寫給老太后的話,把自己對熊氏的未來和對王統的安排做了詳細的說明,再一次向老太后承諾,他答應過的事,一定會做到,決不食言。

這封信剛剛送出去,隗清的書信就到了。隗清字裡行間透出一種無助之感,足見她在咸陽承受的壓力之重。

隗氏大兄的作用在關鍵時刻終於發揮了,秦王政直接向他發出了訊息,請他站好隊,也就是說,秦王政準備對楚系外戚下手了。

昌平君熊啓和一些熊氏重要人物也使出了渾身解數力圖自保,其中最讓咸陽吃驚的就是昌文君熊熾以病重爲由留在了南陽。熊熾已經先期辭去了御史大夫一職,現在又自覺地離開了咸陽歸返熊氏根基之地,看上去是一退再退,其實卻是以退爲進,在老太后辭世之前先把東南兩郡給牢牢控制了。東南兩郡對咸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巴蜀的物資必須經東南水路轉運,咸陽如果沒能控制東南,那就必須對熊氏做出一定的妥協。

寶鼎考慮良久,在回信中明確告訴隗清,自己在外,能幫助熊氏的時侯絕不會袖手旁觀甚至落井下石,但作用有限,只能給熊氏保存一定的力量,無法從根本上扭轉熊氏的命運。隗氏大兄在內,他一直想讓巴蜀人崛起,一直想取代楚系,秦王政正是因爲他的野心而暗中接納,所以這次熊氏是否在老太后薨亡後度過危機,關鍵還在隗氏大兄是否願意伸以援手。

從原有的歷史來分析,隗狀在老太后薨亡後可能背叛了熊氏,招攬了楚系的殘餘力量,取代了楚系,這可能是他贏得秦王政的信任並長期擔任大秦第一丞相的重要原因。

寶鼎不知道隗狀是否還像原有歷史那樣做出決策,假如隗狀還是義無反顧地背叛了熊氏,直接倒向秦王政,那麼熊氏必遭重創,而楚系的殘餘力量則會整體逃向東南,繼續追隨熊熾和熊庸父子。因爲所有人都知道,這對父子得到了武烈侯的幫助,熊氏依舊有希望贏得王統,然後東山再起。

寶鼎在書信中直言不諱地告訴隗清,我相信你,但很難相信大兄,如果姐姐能說服大兄,在這個關鍵時刻給予熊氏一定的支持,那麼我們必將贏得這最爲關鍵的一局。寶鼎在書信的最後說道,王統的事遲早要解決,秦王政總不會至死不立太子,所以從巴蜀人的未來出發,此刻隗氏大兄最好的選擇是不要背叛,否則,他的敵人太多了,將來必定連累所有的巴蜀人。

秦軍在中原開始大範圍調遣、大規模集結,在通往大梁的幾條主要大道上,急速行進的軍隊和運輸糧草輜重的車隊如長龍一般綿延不絕。

大戰來臨的緊張氣氛突然籠罩在中原上空。

秦國的戰略讓東方四國大『惑』不解,對秦軍大規模集結中原的事實他們唯一的解釋就是秦國已經強大了足以支撐兩線作戰了。

代北戰場,秦軍在固守雁門中南部的基礎上,與匈奴人在陰山東南麓一線反覆交戰,戰線犬牙交錯,戰局難分難解。與此同時,北部軍集結完畢,大上造羌瘣率五萬精銳北上支援王翦,而大上造白覽則率其餘兵力鎮戍太原,一邊固守上郡長城一線,一邊對趙國的河北保持威脅。

秦國在整個北方戰場的兵力滿打滿算沒有超過十五萬,但因爲交戰區遠在陰山東南麓,糧草輜重的運輸極其困難而且途中消耗極大,綜合比較下來,秦國在北方戰場的投入並不比中原戰場少。

秦國的國力已經強大到如此地步?東方四國持懷疑態度,各國秘兵紛紛趕赴中原打探消息,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拿出正確的對策。

魏國的寧陵君帶着他的軍隊停止了攻擊,而齊國也暫停了在薛郡的兵力集結,與秦國的談判也重新開始。

楚國的政局也因此變得更爲混『亂』。以令尹陽文君熊嶽爲首的公卿大臣堅持連橫之策,主張驅逐韓魏兩國的逃亡貴族,把韓國的橫陽君交給秦軍,而陳侯李園、上將軍景纓等大臣則認爲秦國名爲攻趙,實際上有攻楚的可能,因此他們奏請太后,趕快調集大軍趕赴淮北,確保上蔡、陳、泗水三郡的安全。尤其是陳,陳一丟,秦軍順着潁水呼嘯而下直殺壽春,六百里轉瞬即至,壽春危矣。

楚國的主戰派因爲中原戰敗而失勢,太后和楚王對主戰派已經不再信任,但主和派的勢力如果太強,對太后和楚王會形成反制,所以主戰派的作用還是很大。李園的令尹一職雖然被免,但他還是陳侯,又是太后的親哥哥,繼續留在中樞參與決策。至於上柱國景纓和柱國項燕,不過象徵『性』地做了一些懲罰,依舊統率軍隊。

太后不相信主戰派,對主戰派的建議不予採納,而是聽信了主和派的建議,下令項燕從邊境撤軍,並馬上驅趕避難於楚國的韓魏逃亡貴族以及這些人的手下,還要求項燕儘快解除韓國橫陽君的武裝,把橫陽君等一幫人全部交給秦軍。

命令送達陳郡,屯兵邊境的項燕陽奉陰違,根本不予執行,相反,他還幫助橫陽君和張良等人再一次召集逃亡韓人,準備從汾陘塞方向發動第二次攻擊。

南山子悄然出現在樑囿行轅。

“我估計近期你肯定要來一趟。”寶鼎請南山子坐下後,馬上笑道,“壽春那邊情況如何?”

“情況比武烈侯想像的複雜。”南山子皺眉說道,“很多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這是當然。”寶鼎說道,“這種事不但需要嚴密的謀劃,更需要時機和運氣。”

“但我們現在既沒有時機也沒有運氣。”南山子冷笑道,“武烈侯突然在中原集結大軍,到底打算幹什麼?當真要違揹我們之間的約定,攻打趙國?”

“你還是不相信我?”寶鼎反問道。

“這麼說,你要打楚國?”

“壽春對局勢的判斷很準確嘛。”寶鼎笑道。

“這還需要判斷?”南山子嗤之以鼻,“你要打趙國,齊楚必定予以牽制,所以你在打趙國之前,肯定要先把齊楚兩國打得無力動彈。齊國休養生息四十年,兵強馬壯,要打就是兩敗俱傷之局,所以你肯定要避其鋒芒,先打楚國,乘着楚國傷痕累累之際再予其以重創。楚國奄奄一息,齊國就等於失去了羽翼,只能獨自面對秦軍,到了那個時侯齊國就要考慮能否接受兩敗俱傷的結局了。”

“高。”寶鼎輕輕拍了一下巴掌,“那麼,壽春如何應對?”

“壽春不敢打,也打不起這一仗。”南山子說道,“所以陽文君說服太后主動退讓,以便保存實力,儘快恢復元氣,但李園和景纓等人認爲楚國即便退讓,秦國也要打,因爲中原形勢擺在這裡,秦國肯定要打楚國,爲此他們建議太后馬上集結大軍,傾盡國力,決一死戰。”

“李太后主戰還是主和?”

“主和。”南山子遲疑了片刻,繼續說道,“你既然肯定要打,幾十萬大軍呼嘯而下,壽春無論主戰還是主和,都沒有太大意義。陽文君爲此憂心如焚,認爲秦軍此次攻擊將給壽春的主和派以沉重打擊,扶持公子負芻的難度將無限增大。”

寶鼎稍加沉『吟』後問道,“你代表陽文君而來?”

“陽文君希望我來,他曾特意召見我,與我談到了咸陽的一些事。”南山子說道,“聽說華陽太后病入膏肓了。華陽太后一旦薨亡,楚系必定遭到打擊,熊氏再無可能控制王統,這時候你要打楚國,到底目的何在?對你本人來說有什麼好處?”

寶鼎笑了起來,“你總是想挽救趙國,但我早就告訴你了,趙國日暮西山,無『藥』可救。天意如此,人力豈能挽救?”

“老天已經懲罰了趙國。”

“你以爲老天就懲罰一次?”寶鼎說道,“天災要麼不爆發,要麼就是接踵而至。”

“你這是在詛咒趙國?”南山子語含怒意。

“我們還是不要爭了,反正我今年不會打趙國。”寶鼎搖手道,“我信守諾言,你也要信守諾言。到了明年,你要把黑衣完整地交給公主。”

“我不會背棄諾言。”

“但你年紀大了,隨時可能會死。”寶鼎笑道,“人就像王國一樣,若想活得長久,運氣非常重要。趙國的運氣就很差,而楚國的運氣同樣不好。”

南山子嘆了口氣,忽然變得有些沮喪,“你這時候打楚國,對咸陽的熊氏沒有任何幫助。”

“當然有幫助。”寶鼎說道,“秦楚最終還是要議和。”

“那你的底線是什麼?”

“你回去告訴陽文君,上次我和他合作很愉快,這一次我希望再次合作。我需要拿下陳,而他則需要扶持公子負芻,各取所需。”

南山子沒有聽明白,眉頭深皺。

“我有實力一直打到淮水北岸,兵『逼』壽春。”寶鼎正『色』說道,“但議和之後,秦楚可以以陳爲界,淮北大部分郡縣依舊屬於楚國。”

南山子略感吃驚,“武烈侯準備出動多少軍隊?”

“三十萬不夠就四十萬。”寶鼎說道,“我已說服咸陽,今年的主戰場在中原,而目標就是楚國。等我把楚國打得遍體鱗傷,齊國還有膽子攻擊中原?”

南山子駭然心驚。三十萬到四十萬?再加上代北戰場的兵力,秦軍拿下中原後,竟然一次『性』可以調動六十萬大軍,這個實力太可怕了。當今東方四國,無論哪一個都不是其對手,中土統一似乎真的已經成爲大勢所趨。

秦軍在中原集結,齊楚兩國的使者則日夜兼程趕赴咸陽以連橫結盟爲藉口打探虛實。

趙國也非常緊張,李牧親自趕赴邯鄲坐鎮,嚴陣以待。

三月,代北戰場出現轉機,王翦、公孫豹和羌瘣以八萬步騎大軍與匈奴人在岱海附近決戰,秦軍擊敗匈奴,穩固了雁門。

與此同時,隴西『毛』子睿出使大月氏歸來,與月氏王達成約定,雙方將聯手出兵,威脅匈奴人的側翼,以策應代北戰場。

考慮到中原戰場的兵力嚴重不足,王翦命令曝布帶着虎烈軍急速返回大梁。

虎烈軍一人雙馬,以最快速度疾馳中原。寶鼎接到消息非常高興,馬上召集五軍統率商議攻擊部署。

現今蒙武和司馬鋅的大軍在鄢陵一線,桓齮和王賁的大軍在陽夏一線,八萬大軍在鴻溝東西兩岸已經完成了攻擊準備,隨時可以發動攻擊。

軍議上,五軍統率的神情都很嚴峻,完全沒有大戰即將開始的興奮。以八萬軍隊攻打淮北重鎮陳,這實在有些兒戲。更嚴重的是,八萬大軍一旦南下,中原只有楊端和兩萬守軍,雖然這兩萬軍隊基本上集中在陶,可以阻御齊國,但兵力畢竟太過薄弱,對這些動輒指揮幾十萬大軍作戰的統率們來說,兩萬人馬根本不堪一擊。

在這之前,武烈侯公子寶鼎常常強調,常備軍的戰鬥力遠遠超過了臨時徵調的地方軍,以一當十不可能,以一抵三絕對沒問題,這樣算起來,八萬大軍就相當於二十多萬軍隊。幾位統率承認寶鼎說得有道理,野外決戰,這八萬大軍放出去就是一羣老虎,威力十足,但攻城戰要的就是人多,兵力沒有五倍於敵,攻城戰基本上就可以不要打了,而這次南下攻楚,偏偏就是攻城戰。

“這次打得不是攻城戰,而是心理戰。”

寶鼎說出了一個讓衆人感覺非常新奇的名詞。心理戰是什麼?寶鼎解釋了一番,衆人幡然醒悟,這就是兵書上所說的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玩得就是智慧和膽量。

“我們不攻城,以騎軍爲選鋒,大軍沿着鴻溝、潁水呼嘯南下,直殺淮水,兵『逼』壽春。”

寶鼎手指地圖,從大梁用力一劃,直指地圖上的壽春。

衆人震駭。這不是找死嗎?項燕的淮北軍必定尾隨追擊,而淮南方向的楚軍必定雲集壽春,如此一來,秦軍豈不被楚人團團包圍?秦軍外無援軍,內無充足糧草,必定全軍覆沒。

第64章 紈袴小少主第370章 熊氏外戚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171章 我不怕對手多第386章 相聚洛陽第265章 擊掌爲誓第43章 魏人張耳第38章 武安君白起引發驚天風暴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382章 拭目以待第90章 恐怖一擊第127章 夜郎國公主第243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76章 打發叫化子啊?第360章 傳承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346章 青陂第190章 救贖未來的秦三世第447章 理想至上第278章 借刀殺人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114章 同車夜遊第430章 翻雲覆雨第410章 誰是獵物?第339章 亡國之痛第138章 黑衣之困第169章 撈一票就跑第272章 選擇第296章 尋找史祿第140章 引火燒身第113章 致命弱點第35章 痛扁第286章 在瘋狂中翩翩起舞第42章 我沒有家第4章 最大內奸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151章 渡河之困第99章 動靜太小了第52章 這是一場決戰第265章 擊掌爲誓第152章 大薩滿第400章 選擇蒙氏第410章 誰是獵物?第235章 坑殺?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205章 相信你第82章 我將爲君侯第14章 再殺一人第225章 蓋聶第395章 詭異戰局第84章 初見麃公第308章 勢如破竹第68章 《呂氏春秋》第91章 狂風暴雨第415章 我白癡啊?第136章 趙高出現了第78章 無間道第383章 底線第55章 琴氏大匠第30章 人間蒸發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125章 誰是目標?第266章 秦王政的改變第52章 這是一場決戰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445章 決裂第228章 牛刀第284章 生死與共第154章 匈奴人來了第28章 我要吃肉,大塊肉第190章 救贖未來的秦三世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223章 打造新人第252章 畏懼第315章 師生相見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149章 與鉅子論道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410章 誰是獵物?第1章 李牧?荊軻?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219章 誰做統率第137章 鼓風機第364章 序幕第78章 無間道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384章 不歸路第308章 勢如破竹第357章 大秦直道第280章 公子扶蘇第165章 到了家門口第197章 開府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167章 有人要滅我烏氏第275章 中原非久留之地
第64章 紈袴小少主第370章 熊氏外戚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171章 我不怕對手多第386章 相聚洛陽第265章 擊掌爲誓第43章 魏人張耳第38章 武安君白起引發驚天風暴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382章 拭目以待第90章 恐怖一擊第127章 夜郎國公主第243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76章 打發叫化子啊?第360章 傳承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346章 青陂第190章 救贖未來的秦三世第447章 理想至上第278章 借刀殺人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114章 同車夜遊第430章 翻雲覆雨第410章 誰是獵物?第339章 亡國之痛第138章 黑衣之困第169章 撈一票就跑第272章 選擇第296章 尋找史祿第140章 引火燒身第113章 致命弱點第35章 痛扁第286章 在瘋狂中翩翩起舞第42章 我沒有家第4章 最大內奸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151章 渡河之困第99章 動靜太小了第52章 這是一場決戰第265章 擊掌爲誓第152章 大薩滿第400章 選擇蒙氏第410章 誰是獵物?第235章 坑殺?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205章 相信你第82章 我將爲君侯第14章 再殺一人第225章 蓋聶第395章 詭異戰局第84章 初見麃公第308章 勢如破竹第68章 《呂氏春秋》第91章 狂風暴雨第415章 我白癡啊?第136章 趙高出現了第78章 無間道第383章 底線第55章 琴氏大匠第30章 人間蒸發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125章 誰是目標?第266章 秦王政的改變第52章 這是一場決戰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445章 決裂第228章 牛刀第284章 生死與共第154章 匈奴人來了第28章 我要吃肉,大塊肉第190章 救贖未來的秦三世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223章 打造新人第252章 畏懼第315章 師生相見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149章 與鉅子論道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410章 誰是獵物?第1章 李牧?荊軻?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219章 誰做統率第137章 鼓風機第364章 序幕第78章 無間道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384章 不歸路第308章 勢如破竹第357章 大秦直道第280章 公子扶蘇第165章 到了家門口第197章 開府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167章 有人要滅我烏氏第275章 中原非久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