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謠言

第154章 謠言

此戰楚軍大敗,三十萬人被淹得死的死傷的傷只有十餘萬殘軍逃回。

甚至不只是這三十萬人,還有曹州一帶的良田耕地以及百姓都受災嚴重。

項燕是僥倖撿了一條命。

是時他正在帳蓬中與部將討論如何招攏魏軍和趙兵及各國百姓。

這其實才是項燕不惜派出二十五萬大軍與秦軍大動干戈的真正目的……此時的他站在秦國對立面就可以號令各國,甚至連新近被滅的韓國也不例外。

然而,就在這時就聽親衛在帳外叫道:

“將軍,大事不好!”

“上游洪水來襲,再不撤便遲了!”

項燕“哼”了一聲回道:

“此時正是上游封凍之時,哪來的洪水?”

然而話音未落就聽到帳外的楚軍一片大亂。

項燕眉頭一皺帶着部將走出帳外,看到的情景讓他驚愕當場……不知哪來的洪水正一波又一波的往楚軍營地涌來。

這裡可是大梁西側,楚軍宿營地還是地勢高處,若洪水都漫到這裡那也就意味着……項燕暗道不妙,這洪水只怕是秦軍搞的鬼。

正在項燕遲疑時,水勢變得更猛而且還夾雜着冰塊,猛地就將幾個帳蓬撲倒。

部將護着項燕道:

“將軍快走,我等在此斷後……”

這不過是慣語罷了。

如果後方有追兵那還能斷後,此時後方追上來的卻是洪水……又如何個斷後法?

項燕心下清楚,知道此時不走除了留下性命外也於事無補,當即帶上幾名親衛往高處撤。

但此時才撤卻已太遲了,又是一道大浪打來將帳蓬與項燕滾在一起沖走。

親衛驚呼一聲就要搶救,但在洪水中卻哪還由得他們,各自被衝得七零八落。

也合該項燕命不該絕,項燕沒被衝出多遠帳蓬的麻繩就被一棵樹掛住,項燕抓住帳蓬掙扎着往上爬才得以露出水面喘上幾口氣,最後還讓他爬上了樹梢直至洪水退去。

然而,等項燕從樹上下來時已是魂不守舍了。

他並不是因爲差點被淹死才如此表現。

項燕身爲楚國老將早已將生生死死視爲家常便飯。

但項燕戎馬征戰數十年卻從沒有遇到現在這樣的情況:在樹上看着自己的部下被衝潰卻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這一切發生。

接着項燕又想起了駐守在邯鄲與大梁之間的楚軍主力……若是大梁都被淹了,主力又豈能倖免?

果然,親衛在找到項燕後,第一件事就是向項燕報告:

“張將軍發來烽火求援,他們或是遭到攻擊。”

項燕沒有回答。

他知道這烽火是什麼意思,他們不是遭到攻擊,而是被水淹了。

可是……現在這情況項燕又怎麼能去救援?拿什麼去救援?

項燕死黑着臉,考慮了一番就下令道:

“傳我命令,全軍撤退!”

部將聞言不由大驚:

“將軍,我軍有許多部隊被困在高地上無法撤退。”

“若我軍一撤,那他們……”

項燕舉手打斷了部將的話。

部將說的或許是對的,但項燕卻知道如果此時再不撤只怕所有人都走不了了。

項燕的決定是正確的。

因爲很明顯這次洪水不是黃河正常的泛濫而是秦軍有意爲之。

如果是秦軍有意爲之,那麼秦軍就會有所準備,而且還會乘着楚軍受災士氣嚴重受損且潰不成軍時四處出擊。

此時的楚軍能抵擋住秦軍的反攻嗎?

顯然不能,即便項燕還能勉強收攏十餘萬軍隊也不能。

因爲這十餘萬軍隊是被大水衝過連身乾衣都找不到的軍隊,他們立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或許連劍都拿不穩,他們又如何能與秦軍拼命?

所以,最明智的選擇就是逃,用最快的速度逃離這片是非之地。

項燕做下決定後就很乾脆的執行,他帶着殘兵往南面退去,此時只有南面的陳城還算安全。

撤退之前項燕還有些不甘心。

項燕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也想知道自己是輸在誰手裡。

於是他就留下一批探子假扮魏國百姓在這裡探聽消息。

這個任務並不難完成,因爲此時沈兵的事蹟已經在全軍甚至在魏國百姓中都傳開了。

這其實是楊端和有意傳出去的。

因爲楊端和認爲豎立起一個英雄對秦軍將來統治魏國更有好處,同時秦軍也需要這樣一個英雄振奮士氣。

於是楊端和有意透露出更多信息、更多細節,甚至還胡編亂造了些進行美化和神化。

比如沈兵掐指一算,算準了楚軍會將主力佈設在哪裡哪裡,然後有意不撤而選擇攻下大梁。

這些消息在百姓口耳相傳之下很快就越傳越神越傳越玄乎。

說是沈兵有雷神相助劈開上游的冰層,於是才能水淹楚軍。

還別說,這招真有用,古人很吃鬼鬼神神這一套。

這使得秦軍也以爲自己有神相助而楚軍卻更加心虛,結果就士氣進一步拉開了距離。

然後項燕還沒逃回陳城就得到了相關的消息:

“沈兵?這都是那個沈兵的計策?”

探子回答:

“回將軍,千真萬確。”

“就是那個發明水車、翻車治趙國旱情的沈兵。”

“他們說……”

項燕問:

“他們說什麼?”

探子回答:

“他們說沈兵是神仙派來助秦國統一六國的!”

“所以沈兵才能先在攻趙時立功,後又在趙國治旱,接着又伐燕、攻魏……”

最後一個探子就不敢說了,還有一個淹楚。

項燕哪裡會不知道這個,他只“哼”了一聲氣得直咬牙。

項燕當然不信這什麼鬼神之說。

但這東西是信則有不信則無。

項燕不信卻阻止不了別人信。

只要別人信了,那麼秦國統一六國就會變成天經地義、無法阻擋的事。

尤其重要的是嬴政信了。

這“謠言”傳到邯鄲嬴政耳朵裡時,他就一拍大腿:

“着啊!”

“若那沈兵不是神仙派來助寡人統一六國的,又如何能計殺李牧?”

“要知道那李牧可是秦國上下用了十餘年也無法清除的障礙,卻讓沈兵一下就除了。”

“還有他如何能發明諸多物事?”

“又如何能屢次借美食點醒寡人?”

“又如何能……”

(本章完)

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202章 棄城第16章 變局第112章 浮橋第43章 知己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519章 火器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289章 北地第246章 圍城第239章 奸細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271章 敵人第220章 撤軍第333章 圍三厥一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353章 學習第317章 工人第380章 火神第396章 陷馬坑第141章 陷阱第124章 水攻第289章 北地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174章 親衛第152章 破冰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477章 分割第257章 奇人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101章 荊軻第331章 補給第488章 爲難第432章 道民君第536章 龜茲王第448章 聯軍第536章 龜茲王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73章 榨醬面第375章 野人第473章 分裂第107章 合縱第412章 試炮第71章 落幕第235章 伏擊第31章 火攻第508章 霍木桑第69章 一己私慾第10章 摩擦力?第450章 控制第483章 汗血馬第125章 心理第12章 身卑力微第323章 利潤第352章 心態第460章 聯軍第500章 接敵第2章 笑話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244章 心計第232章 補給第198章 求降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60章 賄賂第336章 配方第76章 簡在帝心第499章 出兵第136章 紅燒第211章 百越第209章 權力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183章 水戰第53章 軍心第48章 定滑輪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477章 分割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531章 推測第384章 烏氏倮第12章 身卑力微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241章 援軍第107章 合縱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104章 好奇心第451章 交易第71章 落幕第105章 真相第184章 包圍第532章 西域第167章 良商第88章 論農第288章 請降第360章 西域第371章 控制第81章 高田第349章 直道第490章 重甲騎兵
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202章 棄城第16章 變局第112章 浮橋第43章 知己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519章 火器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289章 北地第246章 圍城第239章 奸細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271章 敵人第220章 撤軍第333章 圍三厥一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353章 學習第317章 工人第380章 火神第396章 陷馬坑第141章 陷阱第124章 水攻第289章 北地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174章 親衛第152章 破冰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477章 分割第257章 奇人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101章 荊軻第331章 補給第488章 爲難第432章 道民君第536章 龜茲王第448章 聯軍第536章 龜茲王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73章 榨醬面第375章 野人第473章 分裂第107章 合縱第412章 試炮第71章 落幕第235章 伏擊第31章 火攻第508章 霍木桑第69章 一己私慾第10章 摩擦力?第450章 控制第483章 汗血馬第125章 心理第12章 身卑力微第323章 利潤第352章 心態第460章 聯軍第500章 接敵第2章 笑話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244章 心計第232章 補給第198章 求降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60章 賄賂第336章 配方第76章 簡在帝心第499章 出兵第136章 紅燒第211章 百越第209章 權力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183章 水戰第53章 軍心第48章 定滑輪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477章 分割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531章 推測第384章 烏氏倮第12章 身卑力微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241章 援軍第107章 合縱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104章 好奇心第451章 交易第71章 落幕第105章 真相第184章 包圍第532章 西域第167章 良商第88章 論農第288章 請降第360章 西域第371章 控制第81章 高田第349章 直道第490章 重甲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