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補給

第331章 補給

定好方略的第二天秦軍就出發了。

首批隊伍有五千人,分別是三千士卒再加兩千騎軍,由剺帶領先行一步朝九原方向進發。

此時的剺已可獨擋一面,他雖說沒學過兵法但卻對匈奴戰術十分熟悉,知道如何應付匈奴的進攻。

以他爲先鋒沈兵還是較爲放心,至於他不懂中原的排兵佈陣……沈兵則讓李箋與其配合。

沈兵則帶領一萬主力緊隨其後,且還隨軍帶着大量的補給輜重,其中相當一部份是弩箭……其實消耗最多的還是弩箭,那一射就幾千上萬枝,“霹靂火球”當然也要帶,但攜帶幾車料想就足夠了。

大軍開拔時雲中郡的百姓那真可以稱作是“十里相送”,一路上又是糧又是物的,還有許多百姓爭相要加入軍隊與大軍一同出征。

這倒是前所未有的景像,就連扶蘇都頗感意外。

沈兵認爲這可能有兩個原因。

一個當然是其中許多百姓是九原人,雖然雲中郡也有地方容納他們,但當然回自己故鄉更好。

另一個,則是沈兵對兵士的補貼制度更能使其接受……當兵衣食無憂還能有補貼,另外要是能立功的話還有爵位另外還有賞賜,何樂而不爲?

當然這個原因秦軍也是如此,所以秦軍作戰總是比它國更爲勇猛。

沈兵原本打算讓扶蘇在雲中郡坐鎮的,畢竟在外作戰箭矢無眼,總是有許多危險。

但扶蘇卻說:

“父王意在讓扶蘇隨將軍歷練,若扶蘇連此戰都回避,又如何能稱得上歷練?”

沈兵一想覺得也是。

這不說是一個歷練機會,同時也是爲扶蘇樹立威望的機會……身爲公子的他親上戰陣,率領大軍大敗匈奴,這是何等的威風。

如果扶蘇沒在場,就算是打了勝仗都沒什麼意義,甚至嬴政還可能會以爲扶蘇膽心懦弱而失望,到時就會影響到雲中郡的發展了。

於是沈兵只得帶上扶蘇,不過爲其增加了親衛保其安全。

秦軍這邊一開拔,匈奴那邊馬上就得到消息了。

其實頭曼單于和冒頓都沒走遠,而是帶着三萬匈奴騎兵在北面陰山一帶駐紮。

他們是擔心沈兵會出兵封鎖匈奴南下劫掠的退路於是在此做準備。

至於九原,他們根本就不認爲沈兵有能力進攻。

所以當探子來報秦軍出城時,頭曼單于第一反應就是秦軍終於要搶佔要道了。

當聽到秦軍是往西進發時就不由一愣:

“往西?秦軍爲何要往西?”

冒頓一看地圖,就說道:

“單于,秦軍往西應該是奪取九原城。”

頭曼單于依舊不解:

“他們爲何要取九原城?那不過是空城一座!”

頭曼單于這是以匈奴人的思維思考中原的兵法。

遊牧民族是以利益爲主而非城池,所以想當然的以爲九原什麼也沒有,奪來幹嘛?

他不知道中原軍隊都是以防禦爲主以土地爲利益……有了土地就有糧,然後就有百姓,就有兵。

冒頓雖知道這些但一時不知該如何解釋,於是只能回答道:

“秦軍佔九原,或是希望阻我後套勇士來援!”

冒頓這麼說頭曼單于就明白了……

九原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九原北面是陰山南面是黃河,以此往西形成一個狹長的走廊直通後套。

秦軍若是佔領了九原不僅擁有了西進取後套的踏板,還能將河套地區的匈奴一分爲二互相無法聯繫。

確切的說沒有一分爲二也可以聯繫,但位於後套的匈奴軍隊就需要繞過陰山,道路爲遠上數倍且十分難行。

長期在草原空曠地區作戰的頭曼單于初時並沒有這類看地形的習慣,此時被冒頓這麼一說發現還真是。

於是趕忙問:

“這要怎麼應付?我軍不會守城,九原也沒有防備!”

冒頓回答道:

“單于莫慌,秦軍全軍上下不過兩萬人,其可以進攻九原的兵力不過萬餘!”

頭曼單于想了想,就問探子:

“秦軍是如何行軍?”

探子回答:

“步兵和騎兵同行。”

頭曼單于嘆了口氣,說道:

“步兵與騎兵同行……上回我軍就敗於這種陣形。”

“秦軍步兵有強弩和索箭,騎兵又在外圍遊走使我軍無法靠近。”

“其三千餘人就足以擊敗我萬餘精騎。”

“如今秦軍一萬,豈不是可以擊敗我三萬大軍?”

冒頓想了想,就指着地圖回答道:

“單于請看,雲中郡距九原四百餘里。”

“同時秦軍大軍又盡數西進……如何還能保證弩箭補給?”

頭曼單于點了點頭,說道:

“你的意思是……”

其實根本不需要多想了,就是匈奴慣用的戰術:沿途騷擾消耗其補給,當秦軍當補給最遠端時再一戰而勝。

沈兵很快就感覺到這一點,因爲出城的第二天就有許多匈奴騎兵往來穿梭在附近,甚至還與秦軍遊騎發生過幾次小衝突。

匈奴看起來很自信,至少對秦軍騎兵是如此。

這或許是因爲上次作戰他們已瞭解神武軍的本領,知道秦騎軍騎射不如他們,於是面對騎軍時就放心進攻。

至於秦步兵,他們就躲得遠遠的。

沈兵從一開始就約束騎兵儘量不要與匈奴發生衝突,一旦與匈奴相遇就退回步兵弩箭的射程範圍內防守。

於是兩軍也相安無事。

直至傍晚時分,匈奴騎兵才蜂涌對秦軍發起進攻。

匈奴騎兵不愧是草原王者,他們選在這時進攻居然考慮到陽光的因素……夕陽西下,刺眼的陽光再加上略顯昏暗的背景,使秦軍一時無法發現從正面攻來的匈奴有多少人,只看到一枝枝箭帶着嘯聲從陽光中飛射而來。

沈兵也沒多想,當即就下令步卒以強弩還擊。

幾波弩箭過去後,匈奴就暫時退走。

不久又返回進攻……

於是沈兵就明白了,匈奴這麼做是爲了消耗秦軍的弩箭。

也就是說,匈奴在打秦軍補給的主意……弩箭這麼消耗下去,等秦軍到九原時就差不多消耗完了,到時就是匈奴主力出動的時候了。

於是沈兵就知道,匈奴中計了。

(本章完)

第92章 家書第4章 工丞第158章 騎兵第386章 屬國第2章 笑話第351章 五原第317章 工人第418章 援兵第80章 薄禮第134章 困難第86章 樣式第113章 軍糧第277章 結果第372章 西套第211章 百越第165章 騎射第72章 麪粉第189章 上將軍第8章 公士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514章 訓練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310章 遷民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163章 藤甲第68章 督陣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4章 勸降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140章 楚軍第48章 定滑輪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97章 狼來了第70章 番木鱉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291章 二選一第72章 麪粉第123章 探子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405章 市場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40章 阻敵第176章 藤甲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364章 偷師第155章 水軍第424章 將在外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415章 引信第382章 獵人第487章 賜婚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303章 獵鷹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249章 神武軍第62章 舉薦第360章 西域第511章 火繩槍第402章 勸降第365章 原料第148章 辦法第32章 變故第96章 宵禁第532章 西域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336章 配方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70章 番木鱉第337章 發展第375章 野人第419章 試射第547章 暴亂第69章 一己私慾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71章 控制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372章 西套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51章 錯有錯着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500章 接敵第143章 降兵第321章 私鬥第466章 出兵第138章 兵行險着第56章 北地騎兵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299章 圈地第198章 求降第195章 力量第468章 目標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464章 練兵第306章 攻守兼備
第92章 家書第4章 工丞第158章 騎兵第386章 屬國第2章 笑話第351章 五原第317章 工人第418章 援兵第80章 薄禮第134章 困難第86章 樣式第113章 軍糧第277章 結果第372章 西套第211章 百越第165章 騎射第72章 麪粉第189章 上將軍第8章 公士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514章 訓練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310章 遷民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163章 藤甲第68章 督陣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4章 勸降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140章 楚軍第48章 定滑輪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97章 狼來了第70章 番木鱉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291章 二選一第72章 麪粉第123章 探子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405章 市場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40章 阻敵第176章 藤甲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364章 偷師第155章 水軍第424章 將在外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415章 引信第382章 獵人第487章 賜婚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303章 獵鷹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249章 神武軍第62章 舉薦第360章 西域第511章 火繩槍第402章 勸降第365章 原料第148章 辦法第32章 變故第96章 宵禁第532章 西域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336章 配方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70章 番木鱉第337章 發展第375章 野人第419章 試射第547章 暴亂第69章 一己私慾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71章 控制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372章 西套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51章 錯有錯着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500章 接敵第143章 降兵第321章 私鬥第466章 出兵第138章 兵行險着第56章 北地騎兵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299章 圈地第198章 求降第195章 力量第468章 目標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464章 練兵第306章 攻守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