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圍城

第246章 圍城

沈兵是第三天趕到壽春的。

原本沈兵和黑甲軍不需要再上前線,楊端和的意思是他們一行人留在汝陰甚至撤回大梁養傷,剩下的戰事有他處理。

但沈兵還是有些放心不下,尤其此時大梁軍還在前方作戰,他這個主帥又豈能先撤回大梁。

沈兵及黑甲軍……此時或許更應該稱爲“神武軍”了。

他們一到前線就收穫得前線軍士熱情歡迎,無論是大梁軍還是秦軍。

這是秦軍的一種尚武軍風,他們由於長期處在中原西部與蠻族接觸頗多。

蠻族那是妥妥的殘酷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秦軍相對來說還會文明些,但受影響之下當然也是尊重強者而不問出處。

之前秦軍之所以看不起大梁軍及神武軍,雖有出身的問題,但更多的還是因爲大梁軍及神武軍是魏國降軍。

降軍在秦軍眼裡就是弱者,被瞧不起是當然的。

但是現在,大梁軍及神武軍各自在戰場上證明了自己的價值,這其中尤其是神武軍,更是屢立奇功創下了連秦軍都不敢想的戰績,且得大王賜名,於是秦軍對它們的態度就由此轉變了。

魏呴帶着幾名親衛迎了上來,老遠就拱手笑道:

“副將別來可好?”

“汝陰一戰,副將及神武軍名震天下,屬下及大梁軍與有榮焉!”

沈兵苦笑一聲,回答:

“說什麼名震天下,差點就要名垂千史了!”

魏呴不由哈哈大笑起來: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何況就憑楚軍那區區幾萬人,又如何能取副將性命?”

沈兵一時無語,區區幾萬人?

不過沈兵也沒跟魏呴多費口舌,他第一件事當然是去拜見楊端和。

此時的淮河已搭起了幾座浮橋方便秦軍來回,上下游方向又打下木樁拉起封江鎖鏈以免楚水軍來援,於是這淮河天險也就徒有虛名。

沈兵望了望遠處被河水及秦軍團團圍困的壽春,雖是高大卻像是一座孤島似的形單影隻,就連城頭上的楚字大旗也飄得有氣無力的,透着一種說不出的落寞。

一邊前行,魏呴就一邊向沈兵介紹:

“淮北爲兩萬大梁軍,分守東、西、北三門。”

“淮南爲上將軍親率八萬河內兵,守南側兩門。”

這兵力佈置是合理的。

淮北雖說有三座城門,但這三城門都爲淮水所困,只需要在城門處淮河對岸佈設投石機和弓弩手很容易就能將楚軍封在城門內。

淮南一側的兩座城門卻是連着陸地的。

而且這兩座城門還是大甕城設置……所謂的大甕城就是有面積很大的雙城門,爲的就是能一次多派些兵出城作戰。

另外,城頭的投石機、弓弩手還可以爲出城列陣掩護,於是南面很難被封鎖因此需要的兵力就更多。

魏呴接着說道:

“我大梁軍另有三萬駐守陶城及沿途城邑。”

“大梁軍戰到此時,已折損近兩萬人了。”

沈兵點了點頭。

兩萬人說起來不過只是個數字,但一想起汝陰神武軍不過傷亡一千餘人就排得滿地都是屍體……沈兵心下就感到莫名沉重。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心態。

沈兵以前是個小兵甚至還是工師時,有戰友、部下傷亡雖有感覺但並不深刻。

但是現在,沈兵一聽這傷亡數字就像是一個燒紅的烙鐵在他心裡烙上一個數字。

究其原因,沈兵認爲這或許是因爲以前自己也無能爲力是在隨波逐流,戰場上的死傷跟他沒有多大關係。

但是現在,方略是沈兵定下的,兵是沈兵練的,部隊也是沈兵指揮的……這些人的死傷就與沈兵有直接關係了。

於是沈兵總是忍不住想,如果自己再努力些,或是將計劃制定得再完善些,不知是否就可以避免一些傷亡。

然而想這些都無濟於事,沈兵也知道這過於理想化。

不一會兒兩人就來到了楊端和的帥帳前。

守衛見到沈兵立時便肅然起敬,不用吩咐就趕去通報楊端和。

楊端和快步從帳內迎了出來,就到沈兵就欣喜的拱手道:

“五大夫何不在汝陰多休養幾日?”

“難處由五大夫解決,此等圍城小事就交由老夫來處理便可。”

楊端和有意稱沈兵“五大夫”,也有祝賀沈兵晉爵之意。

說實話,楊端和其實也頗有危機感,他的爵位也不過是右庶長,不過比沈兵高兩級。

若沈兵按這速度晉升下去,超過楊端和也是指日可待。

不過楊端和卻想的比較遠,他不會像陳隗那樣尋思着打壓沈兵。

其實應該說楊端和沒那麼傻……要知道這沈兵晉爵可是大王的意思,尤其還有賞金百兩賜名“神武軍”。

賞金百兩倒還正常,王翦獲勝時也常有此待遇,楊端和跟着王翦東征西討自然知道這個。

但賜名“神武軍”……這可從未有過。

這足以說明沈兵已爲大王所重,甚至說是紅人也不爲過,此時楊端和再去打壓豈不是自討沒趣?

所以楊端和心下清楚,以沈兵的年紀及才華,位在自己之上只是遲早的事。

等將來才巴結倒不如現在就做個好人盡力拉攏。

因此楊端和纔會出帳來相迎,否則身爲上將軍沒道理出來迎接一個副將。

接着楊端和就關心的問了聲:

“副將傷勢沒大礙吧?”

沈兵趕忙拱手回答:

“有勞上將軍關心,只是皮外傷,無甚大礙。”

楊端和點了點頭:

“那就好,回頭我再喚那徐憲給你開上幾副藥。”

“楚地溼氣重,千萬馬虎不得。”

徐憲卻是楊端和的門客……隨軍巫醫通常都是水平不高的庸醫,將軍級別的自然不放心讓他們醫治,所以會帶着“私人醫生”。

沈兵趕忙謝過,心下有些奇怪楊端和怎麼突然變得如此客氣了。

不過沈兵也沒太放在心上,只道是自己汝陰一戰深合楊端和之意且扭轉了攻楚局面才使楊端和有這般態度。

正在沈兵發愣時,楊端和就坐回案前,對着案上的地圖說道:

“副將來的正好。”

“這是我軍佈防圖,副將看看是否有問題?”

(本章完)

第102章 絆馬索第367章 偷襲第140章 楚軍第209章 權力第194章 副將第440章 希望第61章 火彈第120章 承功第476章 勸降第190章 降兵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366章 礦第22章 一雪前恥第155章 水軍第45章 恩威並施第78章 七國第36章 暗箭難防第491章 大宛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28章 能人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453章 拒親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384章 烏氏倮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380章 火神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299章 圈地第389章 沙州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210章 拉攏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475章 龍城第23章 劓刑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299章 圈地第21章 火力封鎖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395章 羊羣第473章 分裂第50章 虛張聲勢第186章 仙人第66章 凳子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218章 騎射第392章 獨輪車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21章 蒙良第381章 交易第405章 市場第480章 請辭第244章 心計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148章 辦法第229章 閃電戰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479章 挑明第321章 私鬥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82章 許應第36章 暗箭難防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52章 李牧亡第543章 楊婷第537章 楊端和第403章 月氏王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136章 紅燒第330章 重點第48章 定滑輪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431章 利益第206章 潰逃第405章 市場第173章 天意第503章 選擇第371章 控制第309章 炫耀第408章 難題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127章 魏獒第287章 分別第46章 不世功勳第147章 戰略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05章 市場第89章 以農治國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367章 偷襲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87章 翻車
第102章 絆馬索第367章 偷襲第140章 楚軍第209章 權力第194章 副將第440章 希望第61章 火彈第120章 承功第476章 勸降第190章 降兵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366章 礦第22章 一雪前恥第155章 水軍第45章 恩威並施第78章 七國第36章 暗箭難防第491章 大宛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28章 能人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453章 拒親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384章 烏氏倮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380章 火神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299章 圈地第389章 沙州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210章 拉攏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475章 龍城第23章 劓刑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299章 圈地第21章 火力封鎖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395章 羊羣第473章 分裂第50章 虛張聲勢第186章 仙人第66章 凳子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218章 騎射第392章 獨輪車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21章 蒙良第381章 交易第405章 市場第480章 請辭第244章 心計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148章 辦法第229章 閃電戰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479章 挑明第321章 私鬥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82章 許應第36章 暗箭難防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52章 李牧亡第543章 楊婷第537章 楊端和第403章 月氏王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136章 紅燒第330章 重點第48章 定滑輪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431章 利益第206章 潰逃第405章 市場第173章 天意第503章 選擇第371章 控制第309章 炫耀第408章 難題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127章 魏獒第287章 分別第46章 不世功勳第147章 戰略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05章 市場第89章 以農治國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367章 偷襲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87章 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