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信息革命

第168章 信息革命

樹皮一收攏,沈兵就讓兵士們把它剁碎。

用的是短斧,放在鋸下的圓木段上剁,就像剁水餃餡似的。

兵士們還以爲這是爲了練他們的力道,所以個個都剁得歡。

直到沈兵將這些剁碎的樹皮全都裝到大木桶裡用石灰水泡着,他們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魏呴有些好奇的問了聲:

“校尉,這些樹皮……”

沈兵也不好明說。

因爲這是他頭一回造紙,雖然知道流程但不確定能否成功,於是只回了句:

“我自有妙用。”

沈兵打定了主意,萬一要是做不成就胡編一個藉口混過去。

接着沈兵還投了些同樣剁成小塊的破布、麥梗、赤藤還有魚網進去攪在一塊。

接着就開始製漿。

製漿這過程實際上跟制藤甲的原理差不多,目的就是將其雜質去掉只留下纖維。

區別在於藤甲要的是整段可編織盔甲的纖維而造紙要的是碎、短、小能打成漿的纖維。

這個過程耗時最長,古人有一種耗時長的土法制漿方法:

將稻草等剁碎浸泡灰水後,再將其一坨坨的拍在向陽的石板上。

然後讓它經受自然風吹、日曬、雨淋以及腐敗、氧化等過程,幾個月後它就成漿狀了,再搓打兌水便可以製成草紙。

此法雖然方便也不耗勞力,但時間過長,沈兵等不了那麼久。

更快的方法就是用蒸煮高溫的方式使其木纖維分散而不是結成塊。

這有些像現代用的高壓鍋,煮的時間久了那什麼豬瘦肉、雞肉等便一夾就碎,然後搗爛烤去水分就是肉鬆……

造紙要的也是這效果,將那些依舊結成塊的樹皮木纖維煮碎成漿。

這時間雖然快上許多卻依舊還要十幾天。

確切的說應該是十六天。

先蒸煮八天,然後乘木纖維還未化開、碎開時將樹脂、泥、沙等雜質洗掉……這能提高紙的品質和色質。

然後再泡石灰水接着煮,煮它個七七四九天……這句劃掉,那是煉丹用的。

日夜不停的蒸煮十五、六天就差不多了。

這時就進入下一步:將蒸煮好的原料放在舂米的石臼裡搗爛。

再把搗爛的東西放在木桶裡看情況兌點水攪啊攪,攪啊攪……攪成糊狀。

這是爲了讓短小的木纖維充分交錯在一起,這樣製出的紙厚度更均勻、更有張力。

此時本應該還有個漂白的過程,這可以讓紙看起來更舒服。

但沈兵的要求沒那麼高,於是這一步直接省略。

最後把這糊狀的漿往抄板上刷一層,或曬或烘,幹了後揭下就是一張紙了。

還別說,曬紙、揭紙時沈兵還是蠻緊張的。

原因是他想了這麼多天還是沒想出什麼好的藉口,而且其中還讓兵士輪流看着火,又是煮又是洗的折騰這麼許久,說是鬧着玩的有點說不過去。

這要是失敗了可是有損他這個校尉的威望啊!

早知道就不應該這麼高調而應偷偷的弄,到時就算失敗了也沒多少人知道。

不過沈兵還是很幸運。

那紙幹了後往下一揭……雖然中間斷了一截而且紙質還發黃,但還是成形了。

這可把沈兵給高興壞了,總算是有紙用了。

魏呴看着沈兵手裡的一張紙片發愣,他有些不明白沈兵折騰了那麼久製出的這東西有什麼用。

沈兵也不多說,拿起筆來沾了點墨就在紙在劃了幾劃……沈兵不敢寫字,開玩笑,在古人面前寫毛筆字那還不是班門弄斧嗎?

或許是因爲木纖維不夠緊實,墨汁很快就擴散開。

沈兵暗道,下次製漿應打得濃一些。

魏呴看着這一幕就愣了:

“校尉,此物……居然可以寫字?”

沈兵回答:

“不然你道我花這些功夫弄這東西作甚?”

“你來試試?”

說着沈兵又揭下一張紙,這回因爲有經驗揭下了整張的。

魏呴應聲接過筆,稍一遲疑就一通揮灑,寫的卻是屈原的九歌。

不想魏呴這武將居然也有這文采。

那寫得是龍飛鳳舞、力透紙背、靈活舒展……沈兵一臉尷尬偷偷的把自己試筆的那張捲成一團塞進袖裡。

過了好一會兒,魏呴才暢快的收了筆,滿意的看着自己的作品嘆道:

“此物甚好,便如那絲帛一般……”

“不,屬下以爲比那絲帛更好。”

“尤其此物還是由樹皮所制,那豈非……”

想到這裡魏呴便瞪大了眼睛望向沈兵。

沈兵點了點頭,大造紙的時代就要來臨了。

造紙術這東西表面看起來只是會使寫字方便、廉價。

但其實細究起來遠沒有那麼簡單,它的出現甚至比現代計算機的重要性都有過之無不及。

原因是古時因爲沒有合適的記載文字的載體,便極大限制了信息、知識的傳播和學習。

比如農家想要將沈兵水車、翻車的製法詳細記載下來並傳播出去,那就要將文字和圖片儘量簡化。

因爲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在竹簡上書寫的難度和時間。

文字和註解要是一多,僅僅只是水車的製作只怕都要一袋竹簡了。

即便是這樣,許應那也要數十人連夜趕製,再數月之久纔夠將《論農》制好分發到全國。

而且圖文簡化後還有一個問題:艱澀難懂。

即便是看了也不知道該怎麼做,僅僅只是知道有這麼一個東西而已。

這也是當時有許多人要親自到沈兵的工兵營裡現場學習的原因。

就算有人學會了,想將製法記載下來傳給後人,依舊會有簡化的問題,於是往往傳個幾代就因爲信息越來越少而失傳了。

但有了紙之後就不一樣了。

紙有輕便、易攜帶、廉價、記載信息量大等優點。

於是可以將製作過程詳細的記載下來,只要你願意,要多詳細就多詳細。

後人看到這製法後就能一步步跟着做,於是很容易就能學會。

於是知識和技術便能輕易完成空間和時間傳播……空間指在同一時期的廣度,時間指時間跨度。

所以,造紙術絕不僅僅只是弄出一張紙這麼簡單,而是一次信息革命,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信息革命。

(本章完)

第461章 改革第382章 獵人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304章 狼羣第191章 點兵第450章 控制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443章 改革第14章 水路第20章 精銳之師第460章 聯軍第277章 結果第315章 定價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109章 修橋第406章 騎軍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454章 大將軍第404章 教育權第453章 拒親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223章 準備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477章 分割第222章 追敵第305章 反包圍第287章 分別第464章 練兵第392章 獨輪車第501章 炮戰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542章 補給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41章 福禍相倚第518章 局勢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165章 騎射第388章 月氏王第439章 降軍第283章 仁君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103章 逆鱗第151章 破冰第114章 首級第433章 復國第218章 騎射第189章 上將軍第176章 藤甲第34章 勸降第287章 分別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120章 承功第392章 獨輪車第414章 炮彈第63章 王翦第242章 撤軍第179章 牽城第378章 交集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148章 辦法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218章 騎射第356章 奴隸第173章 天意第272章 動搖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330章 重點第385章 保命第227章 反攻第316章 工業化第45章 恩威並施第59章 工師第11章 上坡下坡第220章 撤軍第9章 矛盾第322章 招工第96章 宵禁第121章 蒙良第381章 交易第499章 出兵第12章 身卑力微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531章 推測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49章 許昌第294章 礦石第304章 狼羣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194章 副將第474章 西北第318章 售賣第297章 牀弩第98章 梟首示衆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468章 目標第281章 稅率
第461章 改革第382章 獵人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304章 狼羣第191章 點兵第450章 控制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443章 改革第14章 水路第20章 精銳之師第460章 聯軍第277章 結果第315章 定價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109章 修橋第406章 騎軍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454章 大將軍第404章 教育權第453章 拒親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223章 準備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477章 分割第222章 追敵第305章 反包圍第287章 分別第464章 練兵第392章 獨輪車第501章 炮戰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542章 補給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41章 福禍相倚第518章 局勢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165章 騎射第388章 月氏王第439章 降軍第283章 仁君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103章 逆鱗第151章 破冰第114章 首級第433章 復國第218章 騎射第189章 上將軍第176章 藤甲第34章 勸降第287章 分別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120章 承功第392章 獨輪車第414章 炮彈第63章 王翦第242章 撤軍第179章 牽城第378章 交集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148章 辦法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218章 騎射第356章 奴隸第173章 天意第272章 動搖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330章 重點第385章 保命第227章 反攻第316章 工業化第45章 恩威並施第59章 工師第11章 上坡下坡第220章 撤軍第9章 矛盾第322章 招工第96章 宵禁第121章 蒙良第381章 交易第499章 出兵第12章 身卑力微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531章 推測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49章 許昌第294章 礦石第304章 狼羣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194章 副將第474章 西北第318章 售賣第297章 牀弩第98章 梟首示衆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468章 目標第281章 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