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戰車

第328章 戰車

歡呼一陣之後王賁就冷靜了下來,他打量了“霹靂火球”一番就問道:

“將軍,此物若是隻能擲出二、三十步,如何能威脅到匈奴騎軍?”

王賁這是問到了重點。

匈奴騎軍那是在百餘步外放箭,難得會有距離秦軍數十步之近,就更別說二、三十步了。

如果是這樣,那“霹靂火球”豈不是隻有炸自己?

又或者粹就是放出點聲音來嚇人?

不過沈兵會將其製出當然就不會只是這樣。

沈兵回答:

“首先,我等撤離時匈奴騎軍便不致追得太緊。”

原因不需要過多的解釋,秦軍撤離時只要隨手往後拋出幾枚“霹靂火球”……在後頭緊追的匈奴騎軍就要被炸翻。

這一來就基本上不存在“打又打不着逃又逃不了”的情況,至少想逃還是能逃得掉的。

然後沈兵又補充了一句:

“何況,我等還有三弓牀弩!”

王賁及衆人不由“哦”了一聲都明白了,紛紛點頭稱道。

答案很明顯,用手投擲的確只能擲二、三十步,但三弓牀弩就並非如此了……把三弓牀弩和“霹靂火球”結合在一起,那就妥妥的是具榴彈發射器,這要炸百步開外的匈奴騎軍那還不是小事一樁?

不過說起來容易真要做起來卻並非想像那麼簡單。

首先就是點火的問題。

古時可沒有現代這樣隨身帶着個打火機。

又或是將“霹靂火球”製成像現代那樣拉弦式的……

沈兵的確也想這麼做,手榴彈的拉火裝置也不復雜,只是在這生產力還十分低下的秦時想要批量生產則十分困難,於是只能暫時放一旁。

解決的方法就是火摺子。

此時還沒有火摺子,生火就用火刀火石……把這些東西帶上戰場肯定是行不通的。

所以沈兵順便將火摺子也發明出來。

製作火摺子的原料都是現成的,就是用紙張……也難怪此時沒有火摺子,沒有紙張想要製出火摺子就十分困難。

把紙張加上一些消石粉、硫磺粉這些易燃物,當然是少量而且均勻的抹開,這樣紙張就會變得十分易燃。

要是抹多了這的玩意就變成個小火藥筒了。

然後再將紙捲成一團緊緊的塞進一小節竹筒或是木筒內,先將其點燃,蓋上蓋子使其隔絕氧氣而熄滅。

此時竹筒內的紙卷還保留有許多火星,且因爲這紙卷加了消石粉等物十分易燃,只是因爲沒有氧氣無法燃燒。

需要火的時候只需將其取出,然後輕輕吹氣,火摺子很快又會重新燃起火頭。

據說這玩意在古時還十分昂貴,必須是有錢人家才用得起。

沈兵猜想或許是因爲古時紙較貴的原因。

不過這對於雲中郡來說就算不上什麼,兵士人手備上一個,騎兵甚至還可以綁在胸前,隨時要用只需在馬上把蓋子一摘……就可以用來點霹靂火球的導火索。

這東西整出來的時候就可把王賁等一干人樂壞了,簡直就比看到火藥還稀奇:

“將軍,有如此好物事怎生要此時才製出?”

“此物倒也有趣,卻可將火藏在竹筒裡頭一吹就着!”

“枉費我等以往只是以火刀火石引火,往後有了這……”

“火摺子!”沈兵解釋道。

“火摺子!好名字!有了此物,隨時隨刻都可引火!”

點火的問題輕鬆解決。

然後就是三弓牀弩的問題。

三弓牀弩本身沒問題,將其與“霹靂火球”結合也沒問題,實在不行就將“霹靂火球”綁在鐵弩箭上就可以了。

問題在於三弓牀弩是步兵使用的重型裝備不適合騎軍使用。

騎軍總不能用幾匹馬拖着一個三弓牀弩然後要用的時候再緊急架設吧。

實際上也沒有這必要,原因是三弓牀弩對“霹靂火球”而言是弓力過剩……三弓牀弩可以將數十斤重的鐵弩箭射出百餘步,而“霹靂火球”只有十秦斤(五斤左右)。

於是用三弓牀弩明顯就是浪費。

沈兵的做法是將三弓牀弩改小……確切的說不是改小,而是針對車兵設計了一張固定弩。

對於弩來說,戰車就是一個很好且很成熟的平臺,且速度也與騎兵不相上下。

若說缺點,那就是對地形要求較高越野能力較差。

但這個問題在河套平原要麼是草原要麼是沙漠的地區幾乎可以忽略。

考慮到這些,沈兵就本着拿來主義的精神直接用戰車改裝。

這就像現代的裝備往往也是用什麼什麼坦克的底盤改裝突擊炮之類的,只要適用於戰場就沒必要重新設計,尤其是兵士很熟悉的裝備,因爲這連訓練都省了。

比如沈兵使用戰車……每輛戰車的編制可以保留,馭手的職責甚至還一樣。

然後什麼車右戟手車左弓手就全廢了。

戰車中間立起一根支架,支架上架起一張弩,這弩是可以旋轉的,就像吉普車上加掛了一挺機槍一樣。

而且這弩還是踏弩,也就是腳踩下方的踏板就可開弩。

之所要用踏弩,是因爲這種開弩方式更快且可以用上自身的重量……如果是用臂張弩,就不能一邊開弩一邊觀察敵情並將弩身轉向目標,踏弩就可以手腳並用節省時間。

戰車上的兩人就一個是弩手一個是裝彈手。

裝彈手負責將“霹靂火球”裝上弩身並點燃引信,弩手負責開弩並瞄準,然後“騰”的一聲,一枚“霹靂火球”就騰空而起飛到一百二十步外……整整比匈奴騎射的距離遠出二十步。

王賁看到這裝備後就放心了,他胸有成竹的對沈兵說道:

“將軍,有了此弩又有‘霹靂火球’,我等足可將匈奴驅出河套!”

唯一的問題就是沈兵置下沒有戰車……

這可以說是沈兵的失策,他總以爲戰車是個要被淘汰的兵種於是沒有裝備。

沈兵沒想到的是:他因爲顧慮匈奴於是不敢裝備馬鞍和馬鐙,但如果不裝備馬鞍和馬鐙就不可能全面淘汰戰車。

現在後悔已來不及了。

不過好在訓練車兵並不是很困難。

(本章完)

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150章 使節第342章 市場化第153章 水德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437章 人心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22章 招工第383章 使者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75章 樂趣第72章 麪粉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44章 通敵第365章 原料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79章 挖坑第332章 騷擾第261章 勞力第405章 市場第121章 蒙良第310章 遷民第241章 援軍第77章 脂膏第79章 挖坑第124章 水攻第103章 逆鱗第101章 荊軻第512章 訓練第322章 招工第380章 火神第190章 降兵第393章 肅州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438章 巴豆第185章 牽城第201章 鴛鴦陣第63章 王翦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356章 奴隸第473章 分裂第19章 爲師老了第70章 番木鱉第535章 先機第530章 茲陽第17章 攻大於守第324章 補貼第402章 勸降第488章 爲難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452章 英明第356章 奴隸第126章 水網第487章 賜婚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474章 西北第154章 謠言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499章 出兵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531章 推測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382章 獵人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101章 荊軻第9章 矛盾第13章 睚眥必報第201章 鴛鴦陣第218章 騎射第322章 招工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217章 項絡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239章 奸細第393章 肅州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66章 礦第220章 撤軍第99章 使節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222章 追敵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42章 撤軍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272章 動搖第403章 月氏王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182章 拍竿第328章 戰車第481章 試探第205章 衝陣第466章 出兵第93章 姬丹第158章 騎兵第181章 打草驚蛇
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150章 使節第342章 市場化第153章 水德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437章 人心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22章 招工第383章 使者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75章 樂趣第72章 麪粉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44章 通敵第365章 原料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79章 挖坑第332章 騷擾第261章 勞力第405章 市場第121章 蒙良第310章 遷民第241章 援軍第77章 脂膏第79章 挖坑第124章 水攻第103章 逆鱗第101章 荊軻第512章 訓練第322章 招工第380章 火神第190章 降兵第393章 肅州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438章 巴豆第185章 牽城第201章 鴛鴦陣第63章 王翦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356章 奴隸第473章 分裂第19章 爲師老了第70章 番木鱉第535章 先機第530章 茲陽第17章 攻大於守第324章 補貼第402章 勸降第488章 爲難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452章 英明第356章 奴隸第126章 水網第487章 賜婚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474章 西北第154章 謠言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499章 出兵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531章 推測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382章 獵人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101章 荊軻第9章 矛盾第13章 睚眥必報第201章 鴛鴦陣第218章 騎射第322章 招工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217章 項絡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239章 奸細第393章 肅州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66章 礦第220章 撤軍第99章 使節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222章 追敵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42章 撤軍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272章 動搖第403章 月氏王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182章 拍竿第328章 戰車第481章 試探第205章 衝陣第466章 出兵第93章 姬丹第158章 騎兵第181章 打草驚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