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通敵
楊婷奇道:
“這王柏的騎兵跟對付李牧又有何干系?”
“你莫不是兩杯酒下肚便醉了吧!”
沈兵不自覺的抽了下嘴角。
開玩笑,這時代基本沒度數的酒幾杯就能讓小爺醉?!
再來幾斤二鍋頭也沒問題。
不過對上楊婷當然不敢這麼說。
“不知校尉可曾記得屬下勸降王柏時所說的離間計?”沈兵問。
楊婷回答:
“當然記得。”
“收買趙國奸細說李牧意圖謀反,借趙王除了李牧。”
說到這楊婷似乎明白了什麼,反問:
“你是想用這離間計?”
“可你也說過,在我軍兵臨城下之際,李牧與趙王均會等打敗我軍再說其它!”
沈兵有些得意的回答:
“確是如此。”
“但我等只需將此計稍加改動。”
“說李牧意圖謀反不行,但是……”
楊婷和柳絮在旁都急得不行,異口同聲問:“但是什麼?”
沈兵回答:“但我等若是說李牧通敵呢?”
柳絮奇道:
“通敵?通什麼敵?”
“趙國此時的敵人是我們……”
“你是說,李牧通秦?”
沈兵點了點頭,很肯定的回答:
“正是。”
“謀反可以等,但李牧通敵,這卻是等不得。”
楊婷表示贊同:
“此言有理。”
“因爲李牧若是通敵……”
“趙王再等下去趙國便要亡了。”
“是以趙王若信了,即便兩軍正交戰正酣,趙王也會當機立斷對李牧下手!”
頓了頓,楊婷又皺眉問:
“可是……”
“在我大軍直逼邯鄲時便是那李牧力挽狂瀾。”
“此時更是圍我主力攻我長城,打得我軍毫無還手之力。”
“說那李牧通敵,趙王又如何能信?”
柳絮在旁附言:
“就是,便是三歲小兒也不信。”
沈兵搖了搖頭:
“三歲小兒或許不信,但那趙王或會相信。”
楊婷奇道:“爲何?”
柳絮不屑的諷道:
“盡是胡言亂語,你莫不是拿我主僕二人尋開心?”
沈兵不慌不忙的回答:
“其一,趙王早就對李牧心存疑慮。”
“若是心存疑慮便極易上當,因爲我等不過是順水推舟。”
“這是此計得以實施的前提。”
這就不用多說了。
趙國的形勢是隻需李牧一句話便能把趙王從寶座上拉下來。
甚至還會受到軍民的擁戴。
這又如何能讓趙王放心?
因此,趙王就很容易也更願意相信對李牧不利的言論。
見楊、柳二人沒有反駁,沈兵就繼續說道:
“其二,便是李牧攻我長城。”
楊婷不解:“這如何能成爲理由?”
沈兵說:
“李牧攻長城不能成爲理由。”
“然李牧攻長城的戰術卻能成爲理由。”
楊婷初時沒聽明白,過了一會兒才雙眸一亮:
“你是說……”
“那李牧以騎兵分擊各處雖說是以動制靜以少勝多。”
“但趙王卻並不這麼認爲?”
沈兵點頭回答:
“正是。”
“李牧以騎兵機動的優勢攻我長城天險,且頗有成效。”
“但在不諳兵法的外人眼中,卻也可以是虛以委蛇、拖延時間。”
“否則爲何不集中兵力發起猛攻?”
“爲何能突破長城卻依舊在長城北面遊蕩?”
“爲何能分割我軍卻要放棄這大好機會?”
楊婷興奮的一拍手:
“着啊!”
“趙王便是那不諳兵法的外人。”
“到時李牧便要向趙王解釋清楚了。”
“可若是趙王對李牧心有成見,無論李牧如何解釋只怕都無法釋疑。”
沈兵擼了擼下巴,雖然那上面沒有幾根鬍鬚:
“校尉所言甚是。”
“而且事實便是北地騎兵可以破長城而不破,可以取勝而不取。”
“至時李牧便是有一百張嘴也解釋不清。”
“如果再加上王柏……”
楊婷不解的問:“王柏又與此事有何干系?”
沈兵笑着回答:
“王柏與此事毫無干系。”
“但我等卻可以讓他與此事有干係。”
……
楊婷都讓沈兵給說糊塗了。
沈兵解釋道:
“王柏是李牧手下得力干將。”
“並且兩人私交甚密,據聞王柏甚至將李牧視爲再生父母。”
“如此……王柏歸降,爲何就不能是李牧的授意?”
楊婷這才明白過來,她愣愣的望着沈兵好一會兒才嘆道:
“有理。”
“李牧授意王柏來降並與我等談判。”
“另一面卻假意進攻長城。”
“這不是通敵又是什麼?”
“卻是好計!”
但頓了下,楊婷又問:
“可我等又如何將這些說與那趙王知道?”
“收買趙國奸臣?”
楊婷皺了皺眉:
“只怕時間不足。”
“且我等隨身並無財物用於收買。”
這的確是個大問題,要知道史上秦國收買趙國奸臣可是用了萬兩黃金……
萬兩黃金!
這些黃金運到趙國並且還能神不知鬼不覺的交到奸臣手中,所需的時間和工夫都不會少。
而此時秦軍的危急卻是迫在眉睫。
這樣下去只怕不出幾天時間,等趙步兵趕到秦軍就徹底完了。
然而沈兵信心滿滿:
“所以我們需要那兩隊騎兵。”
“他們便是替我們給趙王送信的。”
楊婷恍然大悟:
“我等只需對那兩隊騎兵謊稱李牧有心投秦,並輔以王柏信件招降。”
“那騎兵若是從了,便會跟着投秦。”
“若是不從,定會暗自逃跑。”
沈兵點頭道:
“便是如此!”
“我等假作封鎖消息,這會讓騎兵越發相信。”
“等他們逃回趙國後,必會將此事告知趙王。”
“到時……”
接下來的話就不用多說了。
楊婷和柳絮已無話可說。
尤其是楊婷,那心中是一陣翻江倒海。
此計可謂環環相扣、天衣無縫,平空將李牧、王柏與來降的騎兵聯繫在一起。
李牧雖無通敵之心,但這麼一聯繫只怕就再也難逃干係了。
畢竟這王柏的確是他親信,那騎兵也是他制下的北地精騎。
若是還有書信爲證……
楊婷在心裡感嘆:
這是什麼樣的人才能設下這樣的計策?
又是什麼樣的人才有這樣的智慧。
楊婷甚至無法相信此人就站在面前,便是自己的意中人……
等等,哪是什麼意中人?
不過是知己罷了!
對,只是知己。
如此而已。
然而,楊婷不明白自己爲何要盡力說服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