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鴛鴦陣

第201章 鴛鴦陣

第二天大梁軍就開始演練陣法。

用的不是“狼筅”而是毛竹……那五萬倒鉤還沒那麼快制好當然也沒法上。

不過其實沒多大區別,至少從外表上看不出什麼。

那模樣還真是有些說不來:

每十五人的前頭就舉着兩根三米長頂部削尖的毛竹,而且還都帶着枝葉,於是整支隊伍就像是躲在密林中似的。

演練也簡單,先分配好劍盾手、長槍手以及弓箭手及位置,然後按平時演練一樣擺出各種陣形。

不過要說麻煩那還是有的。

因爲這鴛鴦陣每隊是三伍,那麼每兩隊就是六伍。

而秦軍編制卻是以伍爲單位,兩伍一什由什長指揮,十伍一屯由屯長指揮。

於是,這鴛鴦陣一隊裡三伍又怎麼指揮呢?

屯長又指揮幾隊呢?

其中免不了就有不合整的情況。

如果分工不明的話就會存在指揮混亂的問題,於是需要改編。

沈兵的辦法是以屯爲單位進行整編。

原本一個屯長指揮五十人,補充進兩伍變爲六十人,正好分成四隊。

然後再擴大什長的指揮人數爲指揮一隊,只不過其中兩什要被拆分。

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事,秦軍最重要的是基層“伍”這個單位,因爲其兵士的戶籍是每伍一冊然後實施連坐制度。

只要保持“伍”的建制其它的也就是換個上級然後熟悉一段時間就可以了。

若是要拆“伍”就麻煩了,全軍的戶籍都要改過,沈兵當然不會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

魏呴見到沈兵這樣練兵就有些奇怪:

“副將,屬下不解……如此便能解決盔甲問題麼?”

沈兵點了點頭:

“正是,你可有更好的方法?”

魏呴一時無語,正要說什麼卻見那楊端和與面色不善的蒙武走了過來。

原來楊端和正帶着蒙武到處巡視,見大梁軍正在操練便進營看了一會兒,卻不想看到大梁軍舉着毛竹在校場比來劃去,一時將蒙武氣得直跺腳。

“這便是大梁軍?”

“這便是那號稱大敗楚國水軍的沈兵訓練出的軍隊?”

“這樣的軍隊如何能上陣作戰?”

“練兵豈能如此兒戲!”

楊端和也是不解,因爲他也從沒見過帶着毛竹上戰場情況,於是就和蒙武一起找到了沈兵。

“副將!”楊端和隔着幾步朝沈兵問道:“你這是……”

沈兵趕忙迎了上去,道:

“上將軍,將軍。”

“屬下正在練兵。”

楊端和知道沈兵會這麼練兵必有原因,所以並不急着否定。

倒是那蒙武按捺不住了:

“荒謬,何曾有過用毛竹練兵?”

“不知副將此舉是何用意?”

沈兵回答:

“蒙將軍有所不知,大梁軍全軍上下皆無爵,是以沒有盔甲。”

“無奈之下屬下只有……”

不等沈兵說完蒙武就打斷了他的話:

“所以你便以毛竹代盔甲?”

“它可是能擋箭矢?亦或能擋刀槍?”

沈兵回答:

“箭矢或不可擋,但刀槍……”

蒙武“哼”了一聲,道:

“我倒想看看它如何能擋刀槍。”

沈兵反問了聲:

“如何試法?”

蒙武也不說話,只朝後揮了揮手,一隊親衛便應聲抽劍上前衝陣。

當然這並不是真的衝陣,而是類似現代的演習。

魏呴見此趕忙打出旗號讓兵士做好準備。

兵士見那隊亮出青銅劍的親衛馬上就意識到怎麼回事,當下將毛竹往親衛方向一架,威喝一聲就做好戰鬥準備。

結果是什麼就不用多說了。

雖說這些毛竹還沒有裝上倒鉤,但毛竹的枝條很有韌性,這些親衛手裡拿的又是短兵器,想要接近大梁軍便只有穿過毛竹茂密的枝葉……

可是他們才只穿行至一半,大梁軍的長槍就已出現在他們面前了。

於是沒過多久,那隊親衛便接二連三的敗下陣去,他們甚至連大梁軍的邊都摸着。

蒙武與楊端和見此不由大爲吃驚。

其實不只是他們,魏呴也是張大了嘴巴半天也沒反應過來。

楊端和問:

“副將,此陣是……”

沈兵回答:

“回上將軍,此陣乃鴛鴦陣,那毛竹其實是‘狼筅’。”

“它看似毛竹,實則卻是一件兵器,其竹枝中藏有鐵製倒鉤。”

“便是屬下前些日子向上將軍討要的鐵鉤,只是此時還未裝上。”

楊端和“哦”了一聲:

“我還道那些鐵鉤是制船器具,不想卻是用來製作狼筅的……”

接着楊端和又吃了一驚,望向蒙武道:

“蒙將軍,若此時那狼筅已裝上倒鉤,你那親衛這麼衝了進去,只怕……”

蒙武臉色一時十分難看。

楊端和說的是,若倒鉤已裝上,這一隊親衛毛毛躁躁的衝了進去便免不了有幾個爲倒鉤所傷。

沈兵接着解釋道:

“上將軍有所不知。”

“大梁軍沒有盔甲便忌諱與敵軍近戰。”

“既不可與敵近戰,便唯有與敵遠戰。”

“此陣前有狼筅阻敵,後有長槍、弓箭傷敵,若敵人僥倖闖過狼筅,便有劍盾手應付。”

“於是便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楊端和點頭讚道:

“好一個以已之長攻敵之短,好陣。”

蒙武勿自不服,在旁黑着臉問了聲:

“若敵人以長兵攻此陣呢?”

沈兵回答:

“楚國長兵大多長一丈一尺,而狼筅則爲一丈三尺。”

“敵人即便以長兵進攻此陣,也必將踏入狼筅枝葉之中。”

“到時有毛竹枝葉障目又有倒鉤要避,且毛竹枝條還能阻止其將長兵奮力刺出……”

“反之我方兵士卻無此弊端。”

“敵人長兵又豈能破得了此陣?”

楊端和聞言不由連連點頭。

蒙武的臉色也凝重起來,他又問:

“若敵以戰車來攻呢?”

沈兵朝蒙武一拱手,道:

“將軍,若敵以戰車來攻,我等只需將長槍立於狼筅中便可。”

那便是在“竹林”中的一道道槍陣,而且戰車上的楚軍還看不到長槍在哪。

這一來蒙武也是服氣了。

他面帶慚色的朝沈兵拱手道:

“副將此陣甚好,卻是老夫有眼不識泰山。”

(本章完)

第33章 王柏第492章 遠征軍第36章 暗箭難防第18章 主動防禦第197章 活路第182章 拍竿第142章 大水第525章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243章 壽春第123章 探子第163章 藤甲第199章 蒙武第246章 圍城第361章 封禪第514章 訓練第276章 傳單第458章 夜襲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461章 改革第366章 礦第30章 禁民二業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304章 狼羣第269章 狼 鹿 花第99章 使節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251章 陷阱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170章 收購第329章 訓練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313章 紡織第385章 保命第314章 織布機第79章 挖坑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452章 英明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75章 樂趣第148章 辦法第440章 希望第289章 北地第415章 引信第85章 水車第154章 謠言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392章 獨輪車第172章 製法第451章 交易第65章 厚禮第21章 火力封鎖第60章 賄賂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41章 雲畋第47章 變數第5章 底牌第241章 援軍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426章 綠洲第549章第126章 水網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194章 副將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266章 喜訊第143章 降兵第361章 封禪第502章 騎戰第98章 梟首示衆第341章 雲畋第261章 勞力第153章 水德第45章 恩威並施第124章 水攻第324章 補貼第56章 北地騎兵第122章 浮力第205章 衝陣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314章 織布機第186章 仙人第454章 大將軍第153章 水德第20章 精銳之師第37章 借刀殺人第437章 人心第360章 西域第393章 肅州第305章 反包圍第249章 神武軍
第33章 王柏第492章 遠征軍第36章 暗箭難防第18章 主動防禦第197章 活路第182章 拍竿第142章 大水第525章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243章 壽春第123章 探子第163章 藤甲第199章 蒙武第246章 圍城第361章 封禪第514章 訓練第276章 傳單第458章 夜襲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461章 改革第366章 礦第30章 禁民二業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304章 狼羣第269章 狼 鹿 花第99章 使節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251章 陷阱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170章 收購第329章 訓練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313章 紡織第385章 保命第314章 織布機第79章 挖坑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452章 英明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75章 樂趣第148章 辦法第440章 希望第289章 北地第415章 引信第85章 水車第154章 謠言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392章 獨輪車第172章 製法第451章 交易第65章 厚禮第21章 火力封鎖第60章 賄賂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41章 雲畋第47章 變數第5章 底牌第241章 援軍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426章 綠洲第549章第126章 水網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194章 副將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266章 喜訊第143章 降兵第361章 封禪第502章 騎戰第98章 梟首示衆第341章 雲畋第261章 勞力第153章 水德第45章 恩威並施第124章 水攻第324章 補貼第56章 北地騎兵第122章 浮力第205章 衝陣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314章 織布機第186章 仙人第454章 大將軍第153章 水德第20章 精銳之師第37章 借刀殺人第437章 人心第360章 西域第393章 肅州第305章 反包圍第249章 神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