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服務業

第374章 服務業

王賁不由奇道:

“若不以農業爲主,難道還以放牧爲主?”

帳篷內的一衆將領也覺得有些意外,這其中尤其是許應。

正如之前所言,秦國是農耕國家,農耕國家就是以土地以農耕爲主,否則中原七國這麼多年打來打去爲的是什麼?

沈兵搖頭回答:

“自然也非放牧。”

扶蘇問了聲:

“莫非大將軍欲在西套發展工業?”

沈兵依舊搖了搖頭。

這更是讓一衆將士摸不着頭腦。

既不是農業也不是工業,還能發展什麼?

沈兵看了一眼楊端和,然後解釋道:

“之前楊將軍所言有理。”

“民以食爲天,如果沒有糧食,那麼百姓無法裹腹兵士無法作戰。”

“於是西套就便不可守。”

“因此若要守西套便要發展農業!”

楊端和奇道:

“那大將軍爲何又說……”

沈兵只反問了一聲:

“問題在於,我軍爲何要守西套?”

楊端和不由啞口無言。

然後他盯着地圖看了看,發現沈兵說的的確是。

西套的威脅主要來自兩個方向,一個是北面匈奴,另一個是西面的西域。

北面匈奴只要有五原在就沒有危險。

而西域……

不說此時西域是匈奴的敵人,就算西域有威脅,首當其衝的也是西面的河西走廊。

於是楊端和就心服口服的朝沈兵拱手道:

“大將軍一語驚醒夢中人。”

“若我等在西套大力發展農業而我大軍卻遠在河西,到時又會有遠送糧草之困!”

“是以大力發展農業之處應是河西走廊,且在河西走廊西段與西域接壤之處!”

楊端和說的也就是沈兵想表達的。

歷史上蒙恬之所以經營西套並在西套築長城,那是因爲當時的秦朝還不知西套之外是什麼地方,以爲外面就是匈奴的地界,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長城圍了起來。

同時如果用長城圍起來就要有駐兵,駐兵就要吃飯,吃飯就要發展農業,於是西套水利灌溉就發展起來了。

這不是說不好,而是因爲對外界地形和形勢的無知而發展得太慢了。

現在沈兵等人已經知道外界的地形,同時河西走廊也都在秦軍的控制下……李巖帶着五萬河內兵跟着剺的商隊一同前進,然後一路佔領一路堪察,能佔多少地就是多少地,直到碰到敵國爲止。

當然,這五萬河內兵帶着大批的糧草,另外還有絲綢、布匹等,這些東西質量輕、體積小、攜帶方便,在西域又價比黃金,可以用它們來換糧食充作軍糧。

這就是壟斷了絲綢製造的好處……要知道此時這玩意可是全球都只有中原會生產,以至它都成了“硬通貨”,全球範圍內都可以當作貨幣用而且極受追捧。

這也是中原一度被稱作“絲國”的原因。

沈兵之所以要派出五萬人進入河西走廊,一方面是爲了開疆拓土,另一方面則是爲了邊境屯田。

如果大軍都不在西套駐守,敵人可預見的會被擋在河西走廊之外,那麼還有必要在西套建長城並大規模屯田嗎?

沈兵又接着說道:

“當然,屯田還是有必要的。”

“就像沈兵之前所說,以牧養耕在西套屯田。”

“不過屯田是爲西套自身的發展需求而非側重。”

扶蘇問:

“如此,大將軍以爲西套該以何爲重?”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

“以商爲重!”

“以服務爲重!”

衆人又是一臉懵。

以商爲重他們明白是什麼,以服務爲重……這就超出他們的認知範疇了。

不等他們問,沈兵就解釋道:

“可以預見,西套將會是各路商人前往西域經商的起點。”

“那麼商人到此之後便會需要住宿、飲食、補充食物……”

“還有馬匹不足、馬車損壞、水袋衣物不足等問題。”

“甚至還需要護商鏢局等。”

“我等爲何不以此爲重點?”

扶蘇“哦”了一聲:

“爲商隊服務,是爲以服務爲重。”

“大將軍所言有理,如此一來,西套很快便會有大批客棧涌現。”

“到時糧草甚至都勿需我等操心。”

沈兵當然聽得明白,但楊端和等人卻是稀裡糊塗的。

王賁問:

“公子,西套缺糧且糧源遙遠,爲何我等卻不需擔心?”

扶蘇笑着解釋道:

“這卻是大將軍教與我的‘市場之道’。”

“我等若是在西套側重屯田,自然就要全面考慮水利、勞力、糧草等問題。”

“然而,我等若是側重商業及服務……”

“比若有人要在西套開家設客棧,那麼酒肉食物便要由掌櫃解決。”

“或買或種或運都由掌櫃打理完全不需我等操心。”

楊端和問:

“若是客棧少而商人多,食物不夠商人所需呢?”

扶蘇回答:

“若客棧少商人多,供不應求,則食物價格必然上漲。”

“於是客棧獲利極多。”

“客棧獲利一多,便會引來無數百姓在此開設客棧,於是食物也跟着增多!”

“用不了多久,便會供需相若。”

“如此同樣不需我等操心。”

楊端和與衆人還是有些不明白,但這麼思來想去……發現還真是那麼回事。

這在現代其實就是很簡單的一個供需關係的問題。

但現代人很容易理解,在重農抑商的秦時卻很難理解這種市場經濟的自我調節,尤其是這些戰場上作戰的武將。

沈兵都有些後悔沒讓雲畋來參與這次討論了,他在這方面應該有些見解。

不過回去再慢慢商量也不遲。

此時的雲畋正在北地和雁門郡開設錢莊。

開設錢莊也不是小事,甚至還可以說是西套能發展起來的必要條件……

尋常百姓連開設客棧的本錢都沒有,所以即便知道在西套開設客棧能賺錢卻也無能爲力。

但有了錢莊就不一樣了。

他們可以憑爵位獲封的土地和宅地貸款,然後用這資金在西套開設客棧發展服務業。

沈兵要做的只是開一個頭提供一些必要的物資和條件:

比如興建一些水利設施。

再比如進駐一支軍隊保護安全。

還有制定開設客棧的規則及收稅制度對其規範化管理併合理引導……

沈兵發現自己總算是站在戰略高度上看問題了。

(本章完)

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537章 楊端和第305章 反包圍第432章 道民君第507章 出逃第475章 龍城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296章 弩第88章 論農第145章 楚軍第16章 變局第66章 凳子第477章 分割第55章 伐木第521章 投石機第24章 矛盾第296章 弩第457章 信任第2章 笑話第449章 改革第56章 北地騎兵第227章 反攻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46章 不世功勳第474章 西北第367章 偷襲第198章 求降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411章 信第422章 樓蘭王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483章 汗血馬第408章 難題第511章 火繩槍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453章 拒親第47章 變數第467章 龍城第84章 桔槔第40章 阻敵第260章 水力第134章 困難第396章 陷馬坑第219章 戰法第343章 資本第63章 王翦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143章 降兵第381章 交易第157章 選兵第241章 援軍第383章 使者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98章 梟首示衆第310章 遷民第75章 樂趣第394章 智慧第276章 傳單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536章 龜茲王第381章 交易第216章 截殺第48章 定滑輪第310章 遷民第112章 浮橋第260章 水力第109章 修橋第261章 勞力第5章 底牌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43章 知己第221章 回師第73章 榨醬面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501章 炮戰第205章 衝陣第380章 火神第157章 選兵第347章 馳道第239章 奸細第123章 探子第266章 喜訊第343章 資本第337章 發展第320章 高人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261章 勞力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546章 水源第239章 奸細第59章 工師第189章 上將軍
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537章 楊端和第305章 反包圍第432章 道民君第507章 出逃第475章 龍城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296章 弩第88章 論農第145章 楚軍第16章 變局第66章 凳子第477章 分割第55章 伐木第521章 投石機第24章 矛盾第296章 弩第457章 信任第2章 笑話第449章 改革第56章 北地騎兵第227章 反攻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46章 不世功勳第474章 西北第367章 偷襲第198章 求降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411章 信第422章 樓蘭王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483章 汗血馬第408章 難題第511章 火繩槍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453章 拒親第47章 變數第467章 龍城第84章 桔槔第40章 阻敵第260章 水力第134章 困難第396章 陷馬坑第219章 戰法第343章 資本第63章 王翦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143章 降兵第381章 交易第157章 選兵第241章 援軍第383章 使者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98章 梟首示衆第310章 遷民第75章 樂趣第394章 智慧第276章 傳單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536章 龜茲王第381章 交易第216章 截殺第48章 定滑輪第310章 遷民第112章 浮橋第260章 水力第109章 修橋第261章 勞力第5章 底牌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43章 知己第221章 回師第73章 榨醬面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501章 炮戰第205章 衝陣第380章 火神第157章 選兵第347章 馳道第239章 奸細第123章 探子第266章 喜訊第343章 資本第337章 發展第320章 高人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261章 勞力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546章 水源第239章 奸細第59章 工師第189章 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