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傳單

第276章 傳單

宣傳戰操作起來並不困難。

一張張這麼抄寫完之後疊在一起再捲起來,就可以塞進竹筒及挖空的原木中,或是平攤藏在馬車裡,夾在帳蓬夾層中等等。

藏的方法多到數不勝數,只需稍用點心思就可以。

但如果是竹簡那就完了……不是說竹簡不能藏,其實紙可以藏的地方竹簡大多也可以。

問題是那夾層、那竹筒,藏個一、兩份竹簡就差不多了,累死也帶不了多少。

帶不了多少就意味着很難形成羣體效應。

接着沈兵就讓兵士化妝成楚民攜帶着這些傳單混進楚境。

原本沈兵還想費點事讓楚民來做這些。

要做到這一點也不難,秦軍佔領淮北收穫大片土地之後同時也獲得大批楚民,這些楚民都可以爲秦軍所用。

需要的只是用點小錢接着再以其家人爲質……這時期以人爲質是得平常的,國家之間建立什麼友好關係之後都要以王子爲質。

不過沈兵派人往楚境一偵察,發現似乎沒這必要。

原因是楚國戶籍管理十分混亂,比如昭、屈、景三大族戶籍就自有系統沒有整合……這當然不會整合,各自封地都是私有財產包括百姓也是,於是沒必要將戶籍與其它貴族整合在一起。

這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

比如屈氏管理下的百姓要前往昭氏經商,昭氏懷疑他是秦國奸細想要查其戶籍等詳情,就必須要到屈氏那查。

甚至到屈氏那查還不夠,因爲在屈氏那查無此人之後,不能保證他是景氏的人,然後還是鬥氏、成氏、班氏、孫氏等小族。

一個個查完了都沒有,似乎還不能證明其是秦人,因爲還有被滅的淮北一帶流民,這戶籍又到哪查去?

由此就可知此時秦朝郡縣制優越之處。

其全國戶籍是整合在一個系統裡的,只要報出自己是哪哪人,尋着由郡縣往下查,若是確有其人就一定能查得到,是不是奸細就一目瞭然。

楚國沒有這麼嚴密的戶籍系統,於是對外來百姓的盤查只能止於“聽其言觀其行”的層面上。

查什麼驗、什麼傳都是假的,瞄一眼就過去了。

主要是盤問從哪哪來的,然後搜查下有沒有藏有兵器。

楚軍最擔心的就是藏有兵器的奸細混進來然後裡應外合將城池給奪了。

若是沒有兵器……那還能翻出什麼大浪來?於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沈兵派出去的這些“奸細”可全是不帶兵器的,然後再帶上幾個地道的楚民指引尋個合適的藉口,輕易的就進城了。

當夜這些人就展開了活動。

確切的說不是當夜,而是宵禁解除的那一刻……

戰爭狀態下爲了便於管理,各國都會實施宵禁。

宵禁時在牆上粘貼傳單是很危險同時也沒有意義:一貼上就會被巡邏的兵士發現,然後在天亮前被撕完,有貼跟沒貼一樣。

但在宵禁解除的那一刻,街頭的兵士和路障都已撤走,街頭百姓也是稀稀啦啦,誰也沒發現有人在街頭到處貼傳單。

甚至在人羣密集的菜市口還有人將傳單由高樓往下灑,便像雪花一般飄落滿地都是。

更要命的還是這些傳單是用紙書寫的。

要知道一張紙在楚地可是值三十錢,六斤米。

就算是書寫過的那背面勉強還可以用,打個折也能值個八錢、十錢吧。

於是這不就是天上灑錢麼?

立時就有楚民到處哄搶,不久便是那些還在屋裡躺在牀上的百姓都出來爭相搶奪。

搶了之後自然就會翻看內容,其上的簡畫清晰易懂,很多楚民一看就明白了……只要到淮河降秦就能有地有房,還給發農具過上好生活

這對楚民而言可是了不得的事。

秦國之所以能統一六國原因之一就是給了百姓一定的權力。

比如當兵作戰獲得軍功就能晉爵成爲地主甚至進入高爵者籍成爲貴族。

就算不當兵在家種田,也因爲秦國實行的郡縣制將百姓的管理權收爲國有而不是貴族的私有財產……

這表面看起來沒什麼區別,國有和貴族私有,百姓都沒有權力。

但往細裡一想那區別可就大了。

貴族私有也就是貴族的奴隸,貴族讓你幹啥就幹啥,甚至剝奪生命。

但是國有……那是山高皇帝遠,皇帝只有一個,且皇宮裡那些人侍候着就差不多了,他不會天天在你面前晃來晃去呼喝着讓你幹活甚至要你命。

如果說百姓對貴族有什麼責任,那就是交稅,於是就更自由且權力也大得多。

在此之前楚國百姓並不知道這些。

這或許有些匪夷所思,但其實一點都不奇怪。

因爲楚王及貴族都知道讓百姓知道這些都他們是沒有好處的,就像魏國一樣,鄰近秦國百姓一旦知道秦國這些制度便紛紛逃往秦地。

於是魏國就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自身也如秦國一樣改革,要麼等着百姓越來越少等着滅國。

魏國有進行改革,但步伐跟不上秦國,最終還是滅了國。

楚國因爲其自身原因無法進行改革,也是七國中改革最淺的一國,於是就只有選擇第三條路:封鎖消息。

封鎖消息在這通訊極爲落後的時代是很容易做到的,偶爾有幾個商人來往說了些不該說的話……抓起來就是,之後再來的商人就不敢多嘴了。

於是百姓稀裡糊塗的活着,王公貴族繼續喝酒吃肉。

如果不是秦國來攻,楚國這情況還會繼續下去。

但秦國來攻了,不僅來攻且來的還是沈兵。

沈兵只需去問問壽春的楚民,馬上就知道秦楚兩國之間的信息極度不對稱……楚國絕大多數百姓對秦國更優越的制度一無所知。

或者就算知道一些,也只當作是謠言半信半疑。

這麼一來沈兵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紙啊,有這麼好的宣傳工具爲什麼不用?

這玩意在這時代妥妥的是最好、最方便、最廉價的宣傳工具。

擁有並壟斷這宣傳工具就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擁有了話語權!

(本章完)

第243章 壽春第196章 昌平君第269章 狼 鹿 花第312章 探礦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126章 水網第138章 兵行險着第272章 動搖第108章 求放過第300章 牀弩兵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140章 楚軍第466章 出兵第367章 偷襲第185章 牽城第420章 城牆第12章 身卑力微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35章 馬頭山第173章 天意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549章第198章 求降第52章 李牧亡第223章 準備第27章 以逸待勞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51章 錯有錯着第36章 暗箭難防第142章 大水第351章 五原第460章 聯軍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359章 通道第402章 勸降第375章 野人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96章 宵禁第441章 問題第239章 奸細第291章 二選一第44章 通敵第130章 鄭國第221章 回師第408章 難題第446章 巧合第71章 落幕第391章 炒麪第285章 議和第396章 陷馬坑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286章 難題第318章 售賣第384章 烏氏倮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11章 上坡下坡第437章 人心第87章 翻車第368章 制高點第232章 補給第425章 交河第260章 水力第199章 蒙武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126章 水網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04章 狼羣第331章 補給第53章 軍心第277章 結果第495章 嫁衣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126章 水網第276章 傳單第402章 勸降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81章 交易第477章 分割第49章 許昌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444章 沙塵暴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82章 許應第8章 公士第43章 知己第102章 絆馬索第33章 王柏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311章 工業區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230章 汝陰第297章 牀弩第47章 變數第235章 伏擊第333章 圍三厥一
第243章 壽春第196章 昌平君第269章 狼 鹿 花第312章 探礦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126章 水網第138章 兵行險着第272章 動搖第108章 求放過第300章 牀弩兵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140章 楚軍第466章 出兵第367章 偷襲第185章 牽城第420章 城牆第12章 身卑力微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35章 馬頭山第173章 天意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549章第198章 求降第52章 李牧亡第223章 準備第27章 以逸待勞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51章 錯有錯着第36章 暗箭難防第142章 大水第351章 五原第460章 聯軍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359章 通道第402章 勸降第375章 野人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96章 宵禁第441章 問題第239章 奸細第291章 二選一第44章 通敵第130章 鄭國第221章 回師第408章 難題第446章 巧合第71章 落幕第391章 炒麪第285章 議和第396章 陷馬坑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286章 難題第318章 售賣第384章 烏氏倮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11章 上坡下坡第437章 人心第87章 翻車第368章 制高點第232章 補給第425章 交河第260章 水力第199章 蒙武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126章 水網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04章 狼羣第331章 補給第53章 軍心第277章 結果第495章 嫁衣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126章 水網第276章 傳單第402章 勸降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81章 交易第477章 分割第49章 許昌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444章 沙塵暴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82章 許應第8章 公士第43章 知己第102章 絆馬索第33章 王柏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311章 工業區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230章 汝陰第297章 牀弩第47章 變數第235章 伏擊第333章 圍三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