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楊端和

第537章 楊端和

在無憂公主的一番勸說下,龜茲王的態度果然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原本甚至都不敢接待沈兵擔心受牽連的他,從後堂出來時就一臉的笑容,便大將軍長大將軍短的問候,話中還隱隱有將沈兵內定爲婿的意思。

至於扶蘇和茲陽,那就更是被奉爲上賓以大秦公子的待遇侍候着。

事兵沈兵問無憂公主:

“公主就不怕,沈兵若是敗了連累你父王乃至整個龜茲嗎?”

無憂公主對龜茲王說的那些雖然也沒什麼大錯,趙高若是成功扶持胡亥上位,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陰狠的趙高當然會將西域納入版圖。

但是……

若龜茲王站在趙高一邊,趙高至少會過一段時間尋個藉口纔好下手。

但如果龜茲王站在沈兵一邊,趙高連藉口都不需要找了,打敗沈兵馬上就會拿龜茲開刀。

無憂公主回答道:

“早些遲些又有何區別?不過是多苟延殘喘些日子罷了。”

“是以茲陽也並非欺騙父王,龜茲的生路的確只有一條,那便是與你沈兵爲伍!”

“你若不希望無憂負了父王負了龜茲,只需打敗趙高便可!”

沈兵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顯然,無憂公主的眼光要比龜茲王長遠得多。

龜茲王站在沈兵一邊的好處,就是沈兵手下多了兩萬龜茲騎兵。

不過其實不能稱作是“多”,因爲兩萬龜茲騎兵原本就是分爲幾城駐守,每城不過數千人。

這點兵力用於守城還略顯不足,更不用說將其抽調出去作戰了。

所以這些兵其實是動不了的,包括周邊聽命於龜茲的小國也是如此。

其實沈兵拉攏龜茲也不是爲了那些兵,說實話沈兵也看不上這些兵……語言不通、指揮困難、戰鬥力也值得懷疑。

沈兵更需要的是以龜茲爲大本營,得到它的補給和水源,以及龜茲在西域的聲望和影響力。

否則,沈兵這數萬騎軍在西域連個立足的地方都沒有,更別說與楊端和的二十萬大軍一戰了。

沈兵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遊騎四處打探楊端和的消息,最後得到的一個字,就是“穩”。

楊端和沒有急進。

他原本可以用聖旨加部隊的方法拿下更多城池,但他卻沒有這麼做。

楊端和在拿下姑師和樓蘭兩城後,就在沙洲與這兩城之間的路線上構築補給點,尤其是水源處,就更是建了城寨以重兵防守。

這是一種很高明的戰術,以退爲進,沈兵看着地圖不由皺起了眉頭。

楊端和那邊,李巖還看不懂楊端和的做法,他有些奇怪的問:

“將軍,我等原本可以兵臨龜茲城下給龜茲王壓力使其不敢接納沈兵。”

“爲何我等卻坐視沈兵進入龜茲而按兵不動?”

楊端和回答道:

“沈兵此人智計百出用兵變化無常,且善用騎兵偷襲。”

“若我等短時間內佔了許多城,看似得了不少便宜,但卻是處處是漏洞處處都需提防。”

“而沈兵在西域又頗有聲望,到時難保不遭其偷襲而後院失火。”

“第一戰尤爲關鍵。”

“若第一戰沈兵贏,則西域各國便對其抱有莫大的希望,於是我等便難以在西域立足。”

“反之亦然,若沈兵第一仗敗了,情況便對其極爲不利。”

李巖不由“哦”了一聲,微微點頭。

同時心下暗歎,楊端和與沈兵兩位高手過招,他這個婢將連看都看不懂。

在沈兵這邊,看到的就是楊端和幾乎是連成一體的像鐵三角似的防禦體系,三個點分別是沙洲、樓蘭、姑師。

據說楊端和還在城內佈設了大量的弩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弩手所配的就是沈兵研製的前端加了鐵環的秦弩。

秦弩乃守城利器,以它再加上城牆守住水源,攻城部隊又能堅持幾天?

何況沈兵所屬的部隊還是擅長野外作戰不善攻城的騎兵。

更厲害的還是,自姑師起到沙洲有一千多公里,這其間的水源均被楊端和以城寨控制,沈兵若是要長途奔襲的話,人馬所需的水又從何而來?

於是這鐵三角就像一把叉子似的頂在沈兵的脖子上讓他動彈不得。

沈兵找了個時間,到陣前與楊端和見了個面。

“老將軍別來無恙?”沈兵一見到楊端和就恭敬的朝楊端和拱了拱手。

楊端和只微微點頭,道:

“大將軍,不想你我也有對陣沙場之日,實是造化弄人。”

“不過事已至此,我楊某也只得全力以赴,望大將軍海涵!”

沈兵表示理解。

其實很多話不需要說得太清楚,楊端和是個明白人,他心裡知道是怎麼回事。

他絕不會相信扶蘇會在這時候謀害皇上……皇上對扶蘇越來越滿意,要立扶蘇爲太子之心天下皆知,扶蘇在此時加皇上豈非與自己過不去?

若扶蘇沒有謀害皇上,那沈兵又豈會謀反?

然而,聖旨就是這麼寫的。

家人又在大秦,一旦抗旨就是滿門抄斬之罪甚至誅連九族之罪,誰又敢忤逆?

“沙場之上身不由己!”沈兵回答:“沈兵深知這道理。沈兵此來只是想告訴老將軍,此戰沈兵沒有餘地,只能全力一戰,請老將軍小心!”

楊端和哈哈大笑起來:“能讓名震天下的沈兵全力一戰,我楊端和也是此生無憾了!”

說着兩人拱了拱手,便各自轉身回到己方陣營。

回到軍營後,茲陽公主見沈兵一副信心十足的樣子,就奇怪的問了聲:

“大將軍難道已想到破敵之策了?”

沈兵搖了搖頭。

“那爲何大將軍自信滿滿?”茲陽公主疑惑的問。

沈兵回答:

“楊端和以二十大軍控制兩千餘里水源,並且以守代攻,使我騎兵毫無用武之地。”

“此局無法可解。”

“但是……”

“或許趙高可以幫我一個小忙!”

茲陽公主一陣疑惑,然後突然就明白了,她瞪大了眼睛點頭道:

“此計甚妙!”

“難怪大將軍會有意來此見上楊端和一面。”

“楊端和……只怕要被迫出兵了!”

(本章完)

第58章 錦囊妙計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393章 肅州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501章 炮戰第24章 矛盾第275章 宣傳戰第395章 羊羣第504章 援軍第126章 水網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143章 降兵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99章 使節第394章 智慧第322章 招工第191章 點兵第131章 淳于越第15章 釜底抽薪第98章 梟首示衆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166章 錢第356章 奴隸第252章 消息第543章 楊婷第27章 以逸待勞第380章 火神第140章 楚軍第110章 任務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323章 利潤第483章 汗血馬第143章 降兵第537章 楊端和第84章 桔槔第292章 涅石第210章 拉攏第158章 騎兵第429章 榜樣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535章 先機第353章 學習第547章 暴亂第281章 稅率第12章 身卑力微第227章 反攻第188章 軍魂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499章 出兵第316章 工業化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157章 選兵第88章 論農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361章 封禪第151章 破冰第71章 落幕第384章 烏氏倮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488章 爲難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41章 福禍相倚第485章 遷移第98章 梟首示衆第392章 獨輪車第52章 李牧亡第93章 姬丹第146章 配給制第438章 巴豆第69章 一己私慾第200章 狼筅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140章 楚軍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539章 嚀泉第188章 軍魂第360章 西域第359章 通道第395章 羊羣第427章 矛盾第241章 援軍第38章 調虎離山第217章 項絡第177章 黑甲軍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507章 出逃第241章 援軍第294章 礦石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229章 閃電戰第295章 高爐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196章 昌平君第461章 改革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155章 水軍第326章 命令第366章 礦第256章 新王
第58章 錦囊妙計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393章 肅州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501章 炮戰第24章 矛盾第275章 宣傳戰第395章 羊羣第504章 援軍第126章 水網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143章 降兵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99章 使節第394章 智慧第322章 招工第191章 點兵第131章 淳于越第15章 釜底抽薪第98章 梟首示衆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166章 錢第356章 奴隸第252章 消息第543章 楊婷第27章 以逸待勞第380章 火神第140章 楚軍第110章 任務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323章 利潤第483章 汗血馬第143章 降兵第537章 楊端和第84章 桔槔第292章 涅石第210章 拉攏第158章 騎兵第429章 榜樣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535章 先機第353章 學習第547章 暴亂第281章 稅率第12章 身卑力微第227章 反攻第188章 軍魂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499章 出兵第316章 工業化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157章 選兵第88章 論農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361章 封禪第151章 破冰第71章 落幕第384章 烏氏倮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488章 爲難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41章 福禍相倚第485章 遷移第98章 梟首示衆第392章 獨輪車第52章 李牧亡第93章 姬丹第146章 配給制第438章 巴豆第69章 一己私慾第200章 狼筅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140章 楚軍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539章 嚀泉第188章 軍魂第360章 西域第359章 通道第395章 羊羣第427章 矛盾第241章 援軍第38章 調虎離山第217章 項絡第177章 黑甲軍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507章 出逃第241章 援軍第294章 礦石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229章 閃電戰第295章 高爐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196章 昌平君第461章 改革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155章 水軍第326章 命令第366章 礦第256章 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