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三角函數

“先生!幸不辱命,圓規成矣!”

就在衆人議論量角器的當口,由養肩扛着一枚巨大的圓規興奮地跑了過來,李恪一喜,敢忙推開圍觀,爲圓規讓出通路。

由養和墨者們齊齊站到李恪面前,直成行,橫成列,神色之中全是期待,像極了等着被大人誇獎的一羣孩童。

明明年歲都不小了啊……

李恪硬着頭皮從由養手上接過圓規,清了清嗓子,低沉一聲:“甚是得力。”

墨者們歡欣鼓舞。

李恪這纔有時間大量這枚臨時趕製的超級圓規。

這是枚很大的圓規,雙足修長,高約七尺。

規足的頂部嵌在雙環型的奇型連結當中,接口用榫頭扣住,可以做百八十度的旋轉,小心一些,也不太容易滑脫。

底部開槽嵌入銅劍,劍刃衝外,又在鑲嵌位置纏了細密麻繩,做工精良,不顯臃腫。

後世的圓規大多是一端針一端筆,眼下找不到足夠粗大的針,也不需要描線的碳筆,兩端皆劍的設計和李恪初始的想法基本一致,唯一稱得上不同的,是他本打算直接把劍綁在規足上,墨者們卻憑着精湛的木工技藝,開出凹槽,直接把銅劍嵌了進去。

這是個加分項。

李恪覺得滿意,擡起頭,誠心實意地又說了一聲:“甚是得力!”

於是墨者們更興奮了。

安撫好衆位勞苦功高的墨者,李恪揮着圓規趕開衆人,清理出空間,把其中一端戳在圓心,另一端打開,以正方形邊長爲直徑,刺啦一聲,在板上剌出淺淺的刻痕。

他滿意地看了看,覺得剌出來的刻痕溜圓,便順着刻痕,連劃五圈。

劍尖終於深深地沒進了木板當中。

李恪拍了拍手,放開圓規,令由養接着畫圈,直到徹底分割出整圓爲止。

喘了口氣,李恪擡頭看向儒:“測距索可是完成了?”

“測距索易制,我命靈姬一人在東院製作,如今過去大半個時辰,想來早已制畢!”

“靈姬?”李恪歪着頭想了一會兒,怎麼都沒想起來這是誰的名字。

儒輕聲解釋道:“靈姬乃由養君師妹,本在太原遊學,此次是得了由養君的信箋,這才特地趕來的。”

李恪恍然大悟,原來他不在的這段時間裡,不僅有精匠齊聚,就連墨者都有增加,怪不得方纔聚衆說事的時候,他總覺得當中混進了好些生面孔……

一羣老爺們中混進一個女墨者,自己居然沒有馬上發現,李恪心中汗顏,故作沉穩道:“勞煩儒君去將測距索取來,此外,請泰君與由養君一道,沿着標註爲零的角度,將量角器鋸作兩半。”

“唯!”

✿ttkan ✿¢o

……

圓規,量角器,測距索,只花了大約四分之三個時辰,李恪就在墨者們的幫助下把所需要的工具全部備齊。

墨者們與他的合作越來越流暢,差使起來恭順異常,不僅沒有折扣,還能時不時帶給他一點驚喜,這種如指臂使的感覺讓李恪格外滿意。

眼看約定的時間將至,李恪重又檢查一遍工具,又在腦海當中將正弦表憶了一遍,這才擡起頭,高聲問道:“敢爲諸位可是準備好了?”

精匠們早就準備好了,一個個摩拳擦掌,只等着對博開始,便要好好教訓教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囂張小子。

於是對博就此開始。

“泰君,牽着測距索上房,到最高點拋下絞盤。儒君,你負責將繩索拉至由養君腳下,切記扯緊,貼住地面。由養君,你負責測量角度,有甚不懂的隨時問我。”

李恪擺了擺手,輕聲說道:“各自忙活去吧,靈姬,爲我取幾片木牘來,還有筆。”

衆人齊齊抱拳:“唯!”

真舒坦啊……

李恪感慨着擡起頭,遠遠地看向房舍對角,也就是精匠們測距的場所。

那裡如今格外熱鬧。

十五六人相互配合,體壯着在地上支起竹竿,身輕者扛着木板爬上房頂,搖搖晃晃,正試圖把木板架在杆上。

李恪一眼就看出了他們的想法,從幾何解題的角度來講,他們顯然是打算從高點拉出一條與地面平行的輔助線,以此來回避屋頂的斜面,自高向低測出標高。

乍聽起來,這似乎是個不錯的法子。

然而好好一羣技藝精湛的工匠,推舉出陶匠爲主,畫工和雕匠爲輔的代表隊伍,商量了整整一個時辰,臨了居然亂哄哄地架杆搭臺,竄高爬低,使用的手段既與陶匠無關,又和畫工雕匠全無干系,真是……丟死人了。

李恪懶得再看下去,回身望向自家方向。

所謂測距索就是大小兩個連接在一起的絞盤,大盤的繩索較長,每丈作一道標記,小盤的繩索只有一丈長,上面標記密集,由尺至寸,一直精確到分。

泰已經從屋頂上拋下了絞盤,手握長繩固定在屋頂高點。儒接過絞盤,一路鬆繩直至由養腳下,貼地拉直。他從一旁的小絞盤裡扯出短線,一比便測出繩長。

還有由養,按照李恪教他的用法,擡着半圓形的量角器,以繩索與地的交點爲圓心,比對測出銳角的角度。

靈姬雙手捧着筆和牘來到李恪身邊:“先生,諸事已畢。”

“繩長几許?”

儒高聲迴應:“七丈又四尺六寸三分。”

“角度幾何?”

“標度略超過二十五,遠不足二十六。”

李恪擡筆在木牘畫下一個直角三角形,且在三個交點標上甲乙丙三個記號,又在圖形下方寫到,【已知直角三角形甲乙丙中,角丙爲九十度,角甲爲二十五度,甲乙長七丈四尺六寸三分,求乙丙長度】

“就好像突然回到了初中……”李恪自我一嘲,換塊木牘提筆解題。

【以,角丙刻度九十,角甲刻度二十五,甲乙爲弦,甲丙爲股,乙丙爲勾,弦長七丈四尺六寸三分,則角甲餘弦爲股除弦,角甲正弦爲勾除弦。】

【故,股長爲弦長與角甲餘弦相乘之數,勾長爲弦長與角甲正弦相乘之和。】

【角甲正弦點四二,角甲餘弦點九一,兩相乘之,得勾長三丈一尺三寸四分,股長六丈七尺九寸一分】

寫完,李恪把筆一拋,高喊一聲:“小子已將房高測出,不知諸位如何?”

屋舍那頭,正忙着固定竹竿的鑄匠子衝把手一抖,以至於好容易架穩的木板登時滑落,在一片驚呼聲中,哐噹一聲,砸在地上。

子衝呆立着喃喃自語:“這小子……莫非真通巫術不成?”

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四四七章 同牢合巹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七六二章 武關之四,老羞成怒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七一五章 劍指邯鄲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七一九章 愣頭青,們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三四一章 恪與熊掌不可兼得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四七九章 人行於道,有犬吠聲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二零六章 陰陽神爐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六八二章 長子當王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晉左庶長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加更特告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盪風雲》卷尾感言
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四四七章 同牢合巹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七六二章 武關之四,老羞成怒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七一五章 劍指邯鄲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七一九章 愣頭青,們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三四一章 恪與熊掌不可兼得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四七九章 人行於道,有犬吠聲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二零六章 陰陽神爐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六八二章 長子當王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晉左庶長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加更特告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盪風雲》卷尾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