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

數十名騎兵蝟集在小小的長城上,刀來劍往,呼喝亂戰。

不時有騎士被利刃砍中,慘叫着跌落馬下,還有更倒黴的因爲身處在城牆兩側,被前後擠壓,連人帶馬墜落高聳的長城,化作插在枝椏尖頭的恐怖塑像。

司馬欣和巴特都在咬牙堅持。

長城很寬,但再寬也是農耕民族用作城守的建築,城頭寬度五步有餘,平素可供五車並駕,但真要展開陣勢,三匹戰馬便早已將其堵塞得滿滿當當。

所以突前的騎士幾乎就是在送死,秦軍如此,匈奴亦是如此。

但雙方都找不出更好的辦法。

因爲擁擠的騎陣之後,更密集的步卒正在集合!

司馬欣手下是李恪偷偷調撥過來的重盾民軍,巴特旗下是下了馬的牧民遊騎,雙方頭頂飛箭如蝗,根本找不到任何躲閃的空間。

長城上哀嚎片片。

哀嚎聲中,盾陣被由養強行組織起來。

十數重盾頂在最前,魚鱗狀交疊一體,然後是兩丈長的步兵長矛,傾斜着駕於盾上,再然後是投矛,是彎弓,他們佝着背混雜在盾手當中,落在後頭的盾手則不管不顧地把大盾扛過頭頂,用完全稱不上正規的動作爲遠程方陣加上蓋子。

匈奴一輪箭畢。

身處陣中的始成一揚令旗,高聲嘶吼:“撤盾!拋射!”

盾牌被慌忙收了起來,擲矛手拼命投矛,弓手抓住空隙,向着天空射箭。

重矛利箭飛射入陣,匈奴一方慘呼連連。

緊接着便是還擊!

始成略微貪心了些,直到匈奴射箭才慌忙讓盾手起盾,片刻之差,讓秦軍暴露在箭雨之下。

李恪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他緊了緊鶴氅,哈口熱氣,扭頭問旦:“還想去軍侯那兒麼?”

旦嚇得臉色慘白,撥浪鼓似拼命搖頭。

猛將兄畢竟也是要命的。

所謂榮耀、勇氣、勝負、追求……一旦見着真正無花哨的戰陣衝殺,總會生出恐懼和忌憚來。

眼前的戰場與個人豪勇全無關係,不過幾個呼吸的時間,最早交鋒的數十位騎士便死絕了,一個個奇形怪狀地躺在城牆上,與自己的寶馬良駒一道抽搐。

旦看到一個黑馬騎士,在短兵交戰中格外勇猛,手刃四人,自身不傷。

然後,雙方後陣大成,黑馬騎士衝得太勇,先是被己方的投矛紮下戰馬,又被對方的箭雨射成刺蝟……真是吭也不吭,徑自倒下。

他心有餘悸道:“若是我此刻在城牆上,此刻怕是也與那位猛士一般無二……”

李恪斜着眼看着他,認真說:“早先要你學文,你總是推脫。須知猛士策馬,可敵十人,戰技無雙,或戰百人,你若想勝定千軍,唯有做統軍之將,而非是猛士戰卒。”

旦不服氣道:“我欲萬人敵!”

“那便先將《孫武十三篇》背誦出來,明明連虛實之道都看不明白,你在我這兒胡吹什麼大氣。”

旦被教訓得顏面全無,指着當前戰場道:“虛實之道,小伎爾!眼下白刃對接,匈奴勢大,我看軍侯怕是無力奪下城牆。你手中兵不過兩三百,倒是虛實一場,與我看看!”

李恪靜靜地看着他,突然說:“若是我三日內奪下城牆,回去後,你便將《孫武十三篇》和《尉繚子》背誦出來,如何?”

“噫?”

“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乃是說從君子嘴裡說出的話,連良駒都追不上,絕不會反悔。所以旦吶,開口之前且要思慮清楚,須知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旦隱約覺得李恪有事瞞着他。可這幾日,他與李恪皆在城上,城下皆是民夫做工,也不像藏着奇兵的樣子……

更重要的是,李恪都把激將兩個字寫在臉上了,旦如何能在這時候認慫!

不就是背書麼!猛將兄連句注將軍的下巴都擰了,還怕背書不成!

思及至此,旦一臉決然:“三日,我且等着!”

李恪心滿意足地笑了起來,輕聲說:“集合你的騎卒,近幾日在城下日夜守衛,不可懈怠。”

“誒……不是,嗨!”

李恪緊了緊鶴氅,轉過頭目視戰場:“令,亭長亨領民夫在前,三班守禦,凡匈奴開城出擊,依序點燃火馬戰爭,不必再報!令,儒即刻揭開木城圍擋,備戰攻城!”

……

沉寂多日的木城動了起來。

先是旦和他的兩百騎卒牽馬而出,在火馬與木城的空場勒馬駐足,緊接着一班精力旺盛的民夫在呼喝聲中竄入火馬羣中,替下了疲累的鄉里。再然後,木城表面的圍擋遮攔流水般傾瀉落地,露出木城空空蕩蕩的骨架。

八日時間,儒和各方工匠,以及苦酒裡工坊的鄉里們日夜忙碌,各色木料拉進好幾十車,居然完全沒能在木城的表面體現出一星半點。

所有的材料都被用來製作四架特殊的攻城器械,飛石車。

時間緊迫,李恪腳下的飛石車製作的並不精密,兩側護欄四尺高,綁定增加彈力的寬大皮索。粗大的竹竿斜靠在皮索上,底部固定在車上,頂部則連着木質的兜勺,竹竿上三分之一處綁定繩索,繩索的另一頭緊連絞盤。

長城上激戰正酣,沒人注意到李恪這面的動靜,四架飛石車穩穩推出木城,並排停於城下。

有民夫上來,在輪轂處打入固定地盤的卯,將輪子固定,緊接着,絞盤被四人合力拉緊,有人捧着捆滿枯枝敗葉的油甕上來,費力擡上兜勺。

儒撐着木拐,在蛤蜊的攙扶下走到車邊,高聲喊道:“絞索六,向正前,一發試射,點火!”

點火的民夫舉着火把小跑上來,依令將油甕外的枯枝點燃。

儒望着熊熊的火球,深吸一口氣:“放!”

力士持錘猛力揮動,一用力,砸開了絞盤的固鎖。

火球高高飛了出去,如隕石般斜拋過百五十步的距離,恰好落在城頭之上,匈奴陣中!

油甕落地,滿甕的桐油濺灑,燃燒,持弓的匈奴步卒渾身燃火,慘嚎着從城頭跌落,運氣好的直接摔斷脖子,當場死去,運氣不好的摔斷了腿,燃着火,抽搐,掙扎,直至氣息漸弱,聲息全無……

酣戰的城頭霎時靜止,再聽不見酣戰的聲音,只剩下烈焰燃燒的噼啪聲,還有燃火者的哀嚎與死者的絕望。

飛石車後的儒似乎並不滿意投擲的結果,他走到第二輛車,命令將絞索緊到八,再次投射。

又一枚火球高高飛了起來,在戰場衆人驚恐的注目下越過城牆,砸落在關城正中。

烈焰引燃了某座儲糧房屋,火焰竄起兩丈之高,似涌泉勝驕陽,將衆人的臉色映成橘紅……

許久,許久……

“伽拉!”

城內驟起一聲慘呼,備戰的匈奴登時亂了,他們再也顧不得上城,一個個丟掉短劍彎弓,尋找容器、簸箕,用手邊一切能滅火的工具撲向火場。

城上的戰鬥早已停了,雙方默契地脫離接觸,軍陣蜷縮。

水火無情,無人敢在隨時會從天而降的火球下交戰,戰士們擡頭望着木城頂端的鶴氅少年,臉上只有驚懼,沒有半點血色。

沉寂多日的李恪用誰也沒有料到的方式介入戰鬥,一出手,便是天火流星!

戰場迴盪着儒沉穩的嗓音……

“四車奇偶輪替,絞索八至十,向正前,自由投射!”

“點火!放!”

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五零三章 大道啓夏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八零零章 兒大不由爹第二九五章 祖龍第六章 神奇樹杈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六八三章 背刺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一零六章 力能扛釜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四五六章 扶蘇千秋,則墨千秋第二二五章 越野馬車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三一一章 殺盜者,非殺人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七一一章 請建太學書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八零零章 兒大不由爹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五零九章 趙高不愛財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五一七章 造紙術只有看起來美好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六四五章 殺!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一章 人窮志短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六十章 夜論動力第七三六章 死戰之五,破釜沉舟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七六四章 武關之六,死戰如約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二八八章 將行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六四五章 殺!
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五零三章 大道啓夏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八零零章 兒大不由爹第二九五章 祖龍第六章 神奇樹杈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六八三章 背刺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一零六章 力能扛釜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四五六章 扶蘇千秋,則墨千秋第二二五章 越野馬車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三一一章 殺盜者,非殺人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七一一章 請建太學書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八零零章 兒大不由爹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五零九章 趙高不愛財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五一七章 造紙術只有看起來美好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六四五章 殺!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一章 人窮志短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六十章 夜論動力第七三六章 死戰之五,破釜沉舟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七六四章 武關之六,死戰如約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二八八章 將行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六四五章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