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

開封府,汴梁城,御街。

御街不愧是京師繁華地,雖已日暮,仍往來車馬繁多,行人如織。

戶部員外郎耿南仲今日在樊樓做東,邀請一羣失卻官位的汴梁公卿,樓下車馬如織,奴僕如雲。

在樓下就是汴河,波聲隱隱,秋水東流,雅間內香風陣陣,隨處可聞歌舞吹彈的靡靡之音。

大堂內有許多散客,也是衣冠楚楚,倚紅偎翠,說笑無忌,只不過眼睛都不時瞟向堂上高臺,似乎在等候着什麼。

不一會,耿南仲走了上來,衆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他的身上。

耿南仲身爲戶部員外郎,並非是閒職,而且他醉心仕途,一向是按時點卯,甚至經常早來晚歸。

逃過這次清洗的耿南仲,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他費盡心思做到了東宮的教習先生這個位置,要的就是放長線釣大魚。

如今的舊太子趙恆也就是後世的宋欽宗,年紀尚幼才五歲,耿南仲自認得不到趙佶的賞識,一心想着把小太子教大,也混一個宰輔來當。

楊霖的一場政變,讓他所有的希望化爲泡影,所以雖然他沒有被裁官,卻是最失意的一個。

樊樓內,到場的官員互相打過招呼,不管以前有何嫌隙,現在都可以暫時放下,大家同仇敵愾。有什麼過節,能比剝奪了你的官位還要大的,對他們來說顯然是沒有。

耿南仲伸手壓了一下,頓時安靜下來,“諸位,今日把你們請來,不爲別的,就爲了大宋的百年社稷。朝中有人所爲有悖人臣圭臬,想必大家都一清二楚。諸位多年以來公忠體國,口碑載道,爲民宣勞,造福黎庶。

可惜一朝奸佞當道,竟然被逐出廟堂,豈不是笑話?

我等爲國讀書,爲君養性,值此之際當一展所學,爲國紓難,爲君上分憂。”

底下的舊日官僚,有一半已經被他這番話嚇得抖似篩糠,這種事你沒人的時候偷偷說說好不好,這裡可是樊樓,這是沒把都尉府當回事啊。

“耿希道今日做東,邀我等前來,實乃彌天之勇。若是朝中多一些你這樣的官員,何愁他亂臣賊子如此狷狂。”

一個面色有些發黃的中年官員,疾呼一聲之後,便是一陣劇烈咳嗽,呼呼氣喘。

這些文官自從政變之後,尤其是金樑橋之後,一個個更加的放浪形骸,但知享樂,以爲這樣不摻手朝中大事,就可以繼續做官。

誰知道楊霖做的這麼絕,誠如老種所言,禁軍世家、金樑橋官員、內侍省一個個倒下的時候,他們選擇作壁上觀,明哲保身。

現在楊霖騰出手來收拾他們,已經沒有人是他們的盟友了,說起來這算是汴梁疑難雜症裡,做容易切掉的一夥。

底下傳來亂紛紛的聲音,在樊樓的二樓雅軒,裝飾皆是富貴堂皇,門窗桌椅、案几屏風皆仿唐制。壁上掛有幾軸金碧山水,軒外臨堂處都有一方小小露臺,露臺兩面綠蔭覆蓋,盆景簇簇,看不清兩邊情景,便於軒內客人獨處私談。

軒內臨水欄杆下襬着一新月型瓷盆,盆內一簇白瓷蓮花,亭亭凸出,甚是別緻,五六尾金魚擺尾遊動,十分自在。房內兩個人正在對弈,其中一個面色白皙滑嫩,一張瓜子臉,修眉端鼻,手持一柄尺餘長的牙骨折扇,說不出的風流俊俏,就是有些脂粉氣。

另一個氣度不凡,身披軟袍,眉宇間有些戾氣。

“小白臉”穿着一身男子裝扮,一張口卻是婦人的口吻,幸災樂禍地道:“該,看你在士林的名聲,都說你是亂臣賊子哩。”

對面的人冷哼一聲,原來是當朝少宰楊霖,他給柔惠帝姬保留下了樊樓,所以今日特意把她叫來樓上,要情分來了。

誰知道正和帝姬下下棋,談談心,誇耀自己的本事,竟然來了這麼一出。

這大庭廣衆之下,竟然會在汴梁出現這種集會,都尉府的人真不知道是幹什麼吃的。

楊霖伸手一招,從他背後來了個一身琥珀色錦緞長裙的侍女,楊霖沉聲道:“燃一柱香。”

侍女不明所以,還是到身後的小櫥櫃裡,拿出一支凝神香,在案几上點燃。

楊霖對着簾子外說道:“陸謙,不要派人去報信,這柱香燒完之前,都尉府的人沒到,就讓殷慕鴻滾去密州管碼頭。我倒要看看,他的探子是不是一羣酒囊飯袋。”

陸謙聽到楊霖話裡的冷意,心中知道他動怒了,畢竟都尉府惡名在外,人都說他們無孔不入,誰知道楊霖出來吃個飯,都能聽到這種集會。

不得不說,汴梁的官實在是太多了,楊霖清理了一批又一批,這些人就像是割不完的韭菜一樣,一茬接一茬地冒了出來。

一縷縷煙嫋嫋升起,柔惠帝姬託着腮,好整以暇地等着看他的笑話。

眼前這個男人比自己年紀還小,但是他太強勢了,讓柔惠帝姬更加有一種羞恥感。如今能看到他吃癟,心裡別提多開心了。

她一顯露這小兒女姿態,鳳眉彎曲細長,明眸皓齒,朱脣外鮮,整個人彷彿白玉雕成一般,不可方物,當真是煙輕月瘦,雪韻花嫣。

柔惠帝姬身份高貴,所以潘意對她又敬又怕,在外面倒是蓄養了不少的妾室,能給他一種臣服與他、依偎於他的快感。

久而久之,他們夫妻互相敬重但是情分就淡了許多,柔惠帝姬自打成婚也沒跟潘意同房幾次,還要給他養外面的女兒,心中未嘗沒有委屈。

直到楊霖出現,一腳踹開了駙馬府的大門,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俯瞰着這個天潢貴女,給了她從未有過的歡愉和恥辱,讓她又愛又恨。

楊霖回頭看了一眼香爐,只見一根沉香已經燃的只剩半根,突然一樓的大堂內砰地一聲,門板應聲落地。

“都尉府奉命擒拿亂黨,所有人雙手抱頭,蹲在地上,反抗者格殺勿論!”

這些官員都曾聽說過都尉府的惡名,但是百十年來養成的士大夫天下第一,文官就是這個大宋主人的觀念根深蒂固。

在軒室的楊霖,也真正的明白了一個道理,不來一場徹底的清洗,無法改變這個時代的沒落和腐朽。

自古強權崛起,無有不流血者,軟綿綿沒點骨頭的大宋,是時候讓這些鳥人退出舞臺了。

底下的都尉府番子,點起了人數,暗暗點頭,突然朗聲道:“在場的八十四個,皆是亂黨,聚衆禍亂朝廷,陰謀顛覆大宋社稷,現已驗明正身,就地問斬!”

“且慢!”

二樓傳出一個聲音,讓都尉府的番子詫異的同時,拔刀往上竄。

樓梯口陸謙摸出腰牌,幾個惡狠狠的番子,頓時站在原地,抱拳壓低了聲音道:“上面是...”

陸謙輕輕點了點頭,笑道:“且聽少宰吩咐。”

楊霖站起身來,走到欄杆口,底下的都尉府幹辦一看,馬上抱拳行禮。

點了點頭,楊霖凝聲道:“此乃我一個相好的產業,不要在這裡殺人,須得有散不去的血腥。”

柔惠帝姬白皙的臉一下子變得紅彤彤,低着頭面皮發燙,啐了一口。

底下頓時罵聲雷動,都尉府的人用刀柄猛打,壓制憤怒的人羣。

剛剛安靜了沒幾天的汴梁,又有八十多人被當街問斬,如此一來開封府汴梁城內衙門口的冗官是徹底解決了。

血光沖天,腥羶縈繞,百姓們津津樂道,衆官員撫額慶幸。還有一些舊官僚,在府邸內仰天長嘆,高呼暴虐黑暗。

三天之後,一場大雨沖刷,汴河的血跡已經沒了蹤影。

舉國州縣,陸續有人上表辭官,中書省全部批了通過。

以前還有人覺得,只要大批的官員一起辭職,就能嚇住這個新朝廷,結果發現只要你敢辭官,他們就會同意。

大宋多餘的官吏,足足有五六倍之多,這些衙門的職能還各自重合,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在大宋的官場就是常態。

“江浙宣撫使上官凌稱病請辭。兵部議江浙宣撫使並非常設擬不再派員接任。

楊霖倚在黑漆嵌螺鈿花的軟塌上閉目養神,耳聽着王朝立一本本念着明堂呈送來的各部奏疏。直到聽到這裡,才張嘴道:“江浙一帶,是國家賦稅重地,既然宣撫使撤了,可以上報官家,擬開一個江南十府巡按。”

王朝立眼珠子都紅了,低聲問道:“少宰覺得,什麼人去合適?”

“非張叔夜不可。”

坊間傳聞張叔夜是楊霖跳大神救回來的,雖然是無稽之談,但是也可以看出兩個人關係匪淺。

王朝立一聽這個位子少宰的心中已經有了人選,便有些可惜地繼續念道:“河北諸路兵馬總指揮韓世忠上奏,宗澤、王稟、吳玠等二十八員將佐各有奇功,請朝廷封賞。”

楊霖眉心一蹙,道:“狗日的潑韓五,怎麼沒有寫呼延通,把奏章拿過來我瞧瞧。”

王朝立拿着奏章過來,楊霖用手指按住,一個個看來,果然沒有呼延通。

那呼延通在涿州城下,帶着百十將官,赤膊破城,好似天神一般。

太寧山下,又是他率衆衝陣,和女真甲陣硬碰硬,力斬女真大將蒲家奴。

自己又不是瞎子,這呼延通當不起一個封賞麼?

他卻不知道,那韓世忠在幽燕大權獨攬,楊霖一走他就是當之無愧的幽燕軍帥。

可是呼延通是見過潑韓五落魄時候樣子的,那時節大家各自髒言穢語什麼事都見過,說話也沒個把門的。

如今韓世忠官大了,呼延通依舊是往日做派,慢慢地就惹惱了他。

這次就是故意不報,想着坑他一把,誰知道楊霖對幽燕戰將的功勞,瞭如指掌,盡在心中。

王朝立見他面色陰沉,還以爲他不同意大肆封賞武將,便試探性地問道:“少宰,這是留中不發還是駁回申飭?”

楊霖搖了搖頭,道:“這上面寫的,都是真實的功績,讓兵部酌情封賞。如今是用兵之計,國家又不缺錢財,官職空缺的也多,可以適當加大封賞力度。”

王朝立點了點頭,記在心裡,楊霖說道:“我說你着筆,給韓世忠寫一封信,以我私人的名義發給他。”

王朝立趕緊起身,早就有侍女在桌邊研磨,展開一張宣旨。嬌笑道:“王尚書,請。”

“謝過情情姑娘。”

楊霖坐直了身子,沉聲道:“開始寫吧:潑韓五,你這打脊潑才,沒信義的破落戶,精賊猢猻也想瞞老子,正是魯般手裡調大斧。呼延通沒有功勞,你是放你孃的狗屁!老子一雙眼,卻似琉璃葫蘆兒一般,什麼鳥事看不清楚。

幽燕將官,都是老子的親腹人馬,你要是再敢顛倒打,老子讓你滾回延安府當你的大頭兵。識相的好好寫一封信來,論功請賞,再敢打壓同僚,看老子饒不饒你。”

韓世忠潑皮出身,私德一直很差,只是這一次被楊霖抓了個正着。

王朝立汗如雨下,頻頻擦額,一封密信寫完,卻似一口氣跑了幾裡地一般。

這些話他這個讀書人,平日裡一年也說不了幾句,少宰似這般張嘴就來,還能高中狀元,果然不是一般人啊。

楊霖火氣被韓世忠打壓異己的行爲給激了起來,乾脆做起了身子,也不管各地的奏章了,直接乾綱獨斷:“方今百姓無異於往時,錢糧軍需無加於舊額,爲何各類職官比舊時加倍?

中書令、侍中、尚書令不與朝政,侍郎、給事不領有職,左右諫議無言責,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執記筆之事,居其官不知其職者十常七八。

從今往後,各衙門添設兵備、提學、事關文教皆不可以留存。另各州府立三衙分轄民生、刑名、軍務。其餘官員,一律裁撤,回京述職聽調。”

王朝立已經被嚇得面無人色,這是有多少的官員要失去官位啊,楊霖還沒有說完,繼續說道:“進學制也應該改一改,每年只取三十人!”

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十四章 一時孟浪認小弟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七十九章 虎口奪食李師師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運輸線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九十四章 送他個活王八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五百四十二章 擔當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六百八十二章 擇地築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八章 漫天神佛空瞪眼第八十八章 張嘴要官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場惡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汴梁一起殘忍兇殺案的背後,隱藏着怎樣的秘密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蒼山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三百四十章 榮耀屬於英雄第一百八十章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二百八十九章 昏君佞臣舉世無第三百四十九章 手到擒來楊解饞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七百三十二章 根除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順逆天下幾人清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五十二章 出了一個明白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夜戰挽時危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六百七十六章 言出法隨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風華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三百九十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濺龍塌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二百零九章 傀儡皇帝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致書友第一百零八章 不報睚眥方爲雄第五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四十五章 培植班底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六百五十四章 狼煙遍地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
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十四章 一時孟浪認小弟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七十九章 虎口奪食李師師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運輸線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九十四章 送他個活王八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五百四十二章 擔當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六百八十二章 擇地築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八章 漫天神佛空瞪眼第八十八章 張嘴要官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場惡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汴梁一起殘忍兇殺案的背後,隱藏着怎樣的秘密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蒼山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三百四十章 榮耀屬於英雄第一百八十章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二百八十九章 昏君佞臣舉世無第三百四十九章 手到擒來楊解饞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七百三十二章 根除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順逆天下幾人清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五十二章 出了一個明白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夜戰挽時危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六百七十六章 言出法隨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風華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三百九十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濺龍塌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二百零九章 傀儡皇帝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致書友第一百零八章 不報睚眥方爲雄第五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四十五章 培植班底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六百五十四章 狼煙遍地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