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

趙佶面帶不愉,責斥道:“高卿家,朕已經再三下旨,要配合萬歲營營建壽山,你爲何要阻攔吶?”

高俅嚇得面如土色,他一身的富貴榮華都是來自皇帝的寵幸,若是失去了皇恩,他就是泯然衆人一個,可想而知朝中的清流會把他置於何地。

“臣一時失察,未料此地竟然如此重要,這就回去改防駐軍,爲艮嶽壽山讓地。”

樑師成一言不發,高球偷偷看了他一眼,發現他面無表情,心中暗恨自己這個靠山關鍵時刻不知道幫自己說話。

趙佶點了點頭,笑道:“如此便好,楊愛卿忠心爲朕,朕心甚慰,今後建造艮嶽有什麼需求,或是有人阻礙,皆可直接來宮中奏明於朕。”

楊霖當即開口,道:“陛下,運送花石,需要船隻和車馬行,若是想不耽誤工期還能不花費國庫的錢財,臣請求陛下將市舶司部分職權歸於萬歲營。”

“不可!”樑師成罕見地在皇帝面前插嘴道。

趙佶疑道:“有何不可?”

樑師成平復了下心情,剛纔楊霖開口就要市舶司,讓他方寸大亂,嚥了口唾沫道:“陛下,市舶司乃是國庫來源的重要部分,每年都能爲陛下提供近四十萬緡的銀錢,用於各處花費。若是將市舶司交到萬歲營手裡,專門爲艮嶽壽山供錢,臣只怕契丹的歲幣、前線的軍餉、百官的俸祿都入不敷出吶。”

楊霖冷笑一聲,拍着胸脯道:“樑公公無須擔心,若是下官掌領市舶司,管叫四十萬的收入只增不減。”

趙佶面帶猶豫,他雖然不喜國政,但是也知道市舶司的厲害。心裡也明白這是兩個臣子之間,或者兩股勢力在爭搶這塊肥肉。

樑師成是自己的心腹,楊霖的作爲也很和自己的心思,尤其是艮嶽的修建,可以說建到了自己的心坎上。

市舶司只有一個,不管給誰都讓另一個寒心,趙佶猶豫之際,樑師成和高俅面色緊張,反觀楊霖則是神色平靜。

樑師成心中隱隱有一絲畏懼,難道這滿肚子壞水的王八蛋,還有什麼後手?

果然,沒等趙佶做出決定,楊霖便抱拳道:“陛下,既然樑公公不願意將現有的市舶司交給微臣,臣倒是有一個主意。”

趙佶一聽,喜道:“楊卿主意不少,趕緊說來聽聽。”

“太祖開國之初,在廣州、杭州﹑明州(今浙江寧波)﹑泉州﹑密州(今青島膠州)設立市舶司,如今各處皆已關閉,只有廣州尚存。微臣不要廣州,只要陛下下旨重開其他四處,交由萬歲營管制,則不出一年,不光艮嶽不要錢,臣還會爲陛下的國庫,增添一大筆的收入。”

樑師成面色再也繃不住了,剛想出口反對,就聽到皇帝金口一開:“好!就這麼辦,楊愛卿不愧是朕的狀元郎,有狀元之才,更有宰相之才。”

這句話可是燙手,楊霖還沒狂妄到敢接下來的地步,謙恭地說道:“臣還年輕,還需要磨礪,尤其是和蔡相比,還差得遠呢。”

出了皇宮,高俅還在身後喋喋不休,樑師成半句也沒聽進去。

市舶司是他們這一派的收入來源,守着茫茫大海,日進何止鬥金。

這個時代,一共有五十多個國家在廣州和大宋有生意往來,再加上他們偷偷把一些奢侈品往番邦外國賣,這才確保了樑師成有足夠的錢財,養活下面的一羣人。

在徽宗一朝,誰有門道弄來錢,可以供皇帝玩樂,誰就有無上的權勢。

後來的蔡京能夠獨霸相位十七年,靠的就是利用市舶司來搞錢,現在楊霖這小子一句話輕飄飄的,就重開了四處市舶司,讓樑師成恨到了骨頭裡。

樑師成面色一寒,冷冷地說道:“這小子,留不得!”

正在嘟囔的高俅一聽喜上眉梢,低聲道:“恩相,打算如何處置了他?”

-----

“重開?重開四州的市舶司,都歸萬歲營管制?”

蔡京一臉的不敢置信,楊霖暗暗得意,老子早就看準了趙佶的秉性,他的下限就是沒有下限。

“行啊你,文淵,這下你小子要闊綽了。”

楊霖笑道:“恩相哪裡話,學生不過是爲官家做事,不過江南是個好地方,我們可不能拱手讓給內侍省那羣閹宦。”

蔡京凝視着他,微笑着不說話。

楊霖被這老東西看得心裡發毛,告饒道:“恩相,學生有什麼不對恩相儘可直接訓斥,這麼盯着學生看作甚。”

“你小子運送花石綱,手裡握着的權力多在江南,你能放過這個機會。我看江南不少官員要倒黴了吧....”

楊霖眼珠一轉,上前道:“恩相手裡有人,可在江南拔擢,怎麼也得和我們同心,纔好給官家辦事嘛。”

蔡京唔了一聲,不置可否,楊霖知道這就是默認了,當即從袖子拿出一個履歷表:“這是將作監的一個小官名叫王朝立,勤勤懇懇爲吾皇效命多年,奈何懷才不遇,一直也得不到晉升。”

蔡京看也沒看,道:“放到桌上吧。”

“學生代他謝過恩相。”

楊霖把紙放到桌上,正好瞧見桌上是前些天蔡京臨摹的一副江山漁樂圖,這幅畫作是唐代的,蔡京臨摹的卻是大宋開國時期的仿真圖。

江山漁樂圖是大唐李思訓的畫作,楊霖看到蔡京臨摹過一副,便派人重金購買來。此時卻道:“哎呀!恩相這幅《江山漁樂》圖,意境雋永奇偉、用筆遒勁、風骨峻峭。依學生看來,倒是比真跡也不遑多讓啊。”

蔡京笑罵道:“一派胡言,豈敢和古人爭鋒,不過是閒來磨筆罷了。”

楊霖一臉嚴肅:“這可不是胡言,恩相的這幅畫,在學生看來,確實遠超真跡。這樣吧,學生家中正好有這幅原作,如蒙恩相開恩,願意換您桌上這幅,只求提個落款便可。”

饒是蔡京也不禁動容,這小子可真捨得花錢,若是不答應除非是腦子有問題。

蔡京輕輕拍手,幾個侍女進來,在蔡京的吩咐下將畫卷了起來。

楊霖揣在懷中,如奉珍寶,笑嘻嘻地說道:“過幾天便讓下人將《江山漁樂》送到府上,學生就先行告退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二百九十八章 溫酒一壺待天明第五百零五章 賣國者即爲賊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八十八章 張嘴要官第一百零五章 試手補天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二百八十四章 自古聖賢不寂寞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四百三十八章 將軍一戰補天難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三百五十七章 涼州路途遠,相送人是誰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夜東風吹腥羶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二百八十五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二十四章 打完你還得賠錢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六百三十四章 宰相之才(給盟主蘇銘989加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四百零四章 千難萬阻心志堅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逃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九十二章 此人子乎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滾蛋第六十一章 代天巡狩(爲我還有個地瓜三更)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八章 漫天神佛空瞪眼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師教我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整幽燕舊河山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五百三十四章 來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國賊第七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海佈局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達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一百五十一章 取名鬼才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三百二十章 屬下明白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四百三十八章 將軍一戰補天難第三百七十七章 爲圖幽燕計,臨海築新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五百四十七章 男兒有仇,九世必報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事成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身飼狼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十一章 淺談大宋風月場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體力行爲施教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
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二百九十八章 溫酒一壺待天明第五百零五章 賣國者即爲賊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八十八章 張嘴要官第一百零五章 試手補天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二百八十四章 自古聖賢不寂寞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四百三十八章 將軍一戰補天難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三百五十七章 涼州路途遠,相送人是誰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夜東風吹腥羶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二百八十五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二十四章 打完你還得賠錢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六百三十四章 宰相之才(給盟主蘇銘989加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四百零四章 千難萬阻心志堅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逃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九十二章 此人子乎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滾蛋第六十一章 代天巡狩(爲我還有個地瓜三更)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八章 漫天神佛空瞪眼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師教我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整幽燕舊河山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五百三十四章 來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國賊第七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海佈局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達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一百五十一章 取名鬼才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三百二十章 屬下明白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四百三十八章 將軍一戰補天難第三百七十七章 爲圖幽燕計,臨海築新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五百四十七章 男兒有仇,九世必報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事成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身飼狼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十一章 淺談大宋風月場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體力行爲施教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