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站在渭城的渭城萬年縣神禾原,清心觀的樓頂,看着寥廓的秦地,想到和种師道生前的幾次接觸,心底頗爲不是滋味。

自己和他,還有他背後的西軍,關係十分複雜。

自己是一手拯救他們的恩人,歷史上的西軍,被朝廷的文官集團拆的七零八落,金兵打來的時候,种師道手裡只有一萬五千人,就去汴梁勤王了。

他們三年無餉,也是自己解決的,童貫壓榨秦隴民夫,又是自己一手解救。

自己還娶了种師道的孫女,算是一種意義上的聯盟。

但是自己也毫不留情地打壓了西軍的將門世家,將他們的權力限制的死死地,折家現在還在密州做富家翁,徹底退出了西北的舞臺。

西軍從上到下,雖然也有藩鎮的意思,但是除了折家降金,其他的幾個家族在靖康浩劫之時,表現還是值得稱道的。

對於西軍,楊霖的情緒很複雜,但是對於种師道這個人,自己還是很欽佩的。

老將,死在了戰場,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遠處傳來幾聲鐘響,一個道人恭敬地鞠躬,道:“赤陽師叔祖,種相公入墓了。”

楊霖點了點頭,邁步走了下去,準備前去給這個老將鞠一躬。

收回雲內之後,整個大宋的版圖,已經恢復了幾分盛唐之風。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潛心把這個巨大的帝國身上的毛病,一點點地除掉。

自己也沒有什麼信心,無非是摸着石頭過河,一步步地來。

首先第一步,就是把幽雲十六州的防線,重新構築起來。

大戰的突然結束,將會有很多的物資被運到這裡,正好用來重建雲內。

那些被自己坑來的書生,運送完物資之後,正好參與到這一浩大的工程中來,得到的鍛鍊又比僅僅運送行路大得多。

參與到一個地方的重建,很多做官時候要面對的事情都可以見證它從無到有的過程,對他們來說更是善莫大焉。

種氏陵園前,人山人海,許多渭城百姓也紛紛趕來。

種家軍爲了這一片土地,戰死的人何止兩百,在這許多的西北將門世家中,也數他們名聲最好。

种放、種世衡這些人,本身就是造詣很深的大儒,家風一直很正。

巨大的橫幅兩側,是楊霖寫的一副輓聯:

平西夏收雲內朝中皆稱爲老秦名將

宣青澗撫秦鳳百姓都道是陝西青天

楊霖帶着呂望和花榮,上前作揖祭拜,然後走到一旁。

种師中帶着子侄,道:“少宰能來,足以告慰家兄。”

“老種勞苦功高,我必上奏天子,保他追封一個郡王。”

种師中臉上悲愁更甚,低聲道:“謝過少宰。”

“應該的,你們也要保重身體,節哀順變。接下來還有大把的事,要種家兒郎奔走操勞呢。”

幾個年輕的子侄一輩,還有他們身後站着的種家如今的第三代,都紛紛稱是。

種家至此,清貴至極,還有什麼好爭得。種家雖然功勞最大,但是從未有過裂土一方的想法,自始至終也是爲大宋剖肝瀝膽,爲什麼要和折家、楊家攪在一塊,平白污了門楣。

---

楊少宰親自撰文,發行於邸報,號召廣大的士子書生,參與到雲內的重建當中。

通政司連續三版,都是讚頌此等舉措的文章,中書門下首席宰相白時中親自提筆,直言此乃:重修漢家舊屏藩。

剛被忽悠着,身體力行,掩卷出門的書生,還以爲運到雲內就算是完成任務了,心中還有些失落。

馬上新的目標又來了,重建漢家舊屏藩,一聽就讓人熱血沸騰。

書生們大多表示願意繼續留在雲內,尤其是一些家境貧寒的學子,意外地發現自己做什麼,都是有工錢拿的。

這些人就留在雲內,在各地設立書院,教習當地的百姓。

此地割讓出去,已經百年有餘了...

沒有任何一個雲內人,曾經是漢家王朝的子民,他們生下來就是遼人。

無數的書生擼起袖子,開始大幹起來,很快他們就明白,一時的激情退去之後,這事挺苦的...

在他們的身後,還有許多迫不及待的書生,正急吼吼地趕來。

當然,這其中也確實有人樂在其中。家中端坐,讀聖賢書,是教不出聖賢來的。

楊少宰的楊學,纔是衆生皆可成聖。

而發出這個號召的楊霖,此時正在京兆府長安城,舒舒服服地泡着溫泉。

一個月內,一睜眼就要奔波的日子終於過去了,不用再忍受那些折磨。

熱氣蒸騰,泡在池子中的楊霖捧着一本手抄的書卷,一頁頁翻閱。

在他身邊,是党項七羌的四個首領,他們奉命撤回夏州和銀州,途中特來見楊霖。

楊霖手裡的書卷就是喀喇汗王朝的風土人情,以及如今的西域商道的描繪,還算是比較詳盡易懂。

蘇珂野笑道:“少宰,西域都護府成立這麼久,都沒有見到一個胡人反抗,您儘管放心就是。”

楊霖心中輕笑一聲,他們這些羌人,已經把自己劃爲漢人了。

在他們心中,那些喀喇汗人反倒成了胡人,這是好事一件。

不過至於說沒有一個胡人反抗,楊霖是不信的,黒廝宋江在西域,帶着一羣西北各族軍漢,不可謂不狠。

不過喀喇汗人,也算是報應不爽,當年他們侵佔奴役了于闐王朝,手段更是毒辣。

于闐人信佛,而喀喇汗是伊S蘭,這些人打敗了于闐之後,在王都大肆屠殺擄掠,焚燒寺廟。

當時路上跟趕羊一樣拿繩子一串一串綁的全是身份高貴年輕貌美的于闐貴婦和女尼,在集市上當街售賣。

遍佈于闐的寺廟幾乎都推平了,喀喇汗人還在佛像頭上拉屎拉尿,把和尚僧侶挨個拉過來讓他們自己的那個神,不肯拜的先砍手再砍腳然後砍頭。

這些都在書中寫的很詳盡,看得楊霖肚子裡一陣反胃。

楊霖看着笑吟吟的四個羌人首領,也知道他們的溫馴,只是在自己跟前。在西域他們的手段,不比當初的喀喇汗人差多少,很多甚至猶有過之。

但是要徹底鎮住西域,就需要這些聽話的狠人,他們的根基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無數的羌人生活在銀州、夏州,幾乎和當地漢人沒有兩樣。

他們的族人,就是他們的勢力的源泉,都在自己的手裡。只要銀州夏州在手,他們比狗還聽話。而銀州和夏州,又都是被漢人勢力包圍,沒有獨自成立系統的可能性。

楊霖赤着膀子,捧了一把泉水,澆在臉上。輕輕招了招手,四個首領馬上靠了上來。

“我不要看到大的動亂,其他的無所謂,不過最多兩年的時間,朝廷需要一個安定的西域,需要一羣聽話的子民。”

四個首領一齊單膝跪倒,道:“少宰放心。”

少宰這句話一出來,自己等人在西域都護符,就有兩年的免死金牌,不要太過分怎麼鎮壓都行。

環佩輕響,七個羌女端着各種皁角、毛巾、衣物進來,這些都是橫山七羌,七個部落精挑細選出來的,容貌堪稱絕美,身材更是誘惑十足,更重要的是一個個十四五歲,青春可人。

楊霖使了個眼色,四個首領一笑,一齊會意地離開浴房,別失野離還識趣地順手把房門帶上。

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九十三章 搶了一對雙生兒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力收糧緝事廠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將軍一戰補天難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夏王宮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當道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十一章 淺談大宋風月場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穩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三百四十章 榮耀屬於英雄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太尉痛失手足第七十章 是真小人自風流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三百二十五章 羣魔亂舞禍上京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七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父母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同過節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關無征戰,要塞充客商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相之才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五百六十九 爲王稱霸第六百四十七章 誰是獵物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七百三十六章 想不通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七百零一章 能治殘忍的,只有更殘忍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時機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似人間繁華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五百八十一章 雷霆破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三百五十一章 衝冠一怒殺金使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四十六章 疊石爲山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謀斷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四百四十八章 楊卿今欲弒君耶?第六百八十一章 遷都構想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三十六章 區區省元何足道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
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九十三章 搶了一對雙生兒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力收糧緝事廠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將軍一戰補天難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夏王宮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當道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十一章 淺談大宋風月場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穩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三百四十章 榮耀屬於英雄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太尉痛失手足第七十章 是真小人自風流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三百二十五章 羣魔亂舞禍上京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七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父母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同過節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關無征戰,要塞充客商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相之才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五百六十九 爲王稱霸第六百四十七章 誰是獵物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七百三十六章 想不通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七百零一章 能治殘忍的,只有更殘忍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時機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似人間繁華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五百八十一章 雷霆破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三百五十一章 衝冠一怒殺金使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四十六章 疊石爲山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謀斷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四百四十八章 楊卿今欲弒君耶?第六百八十一章 遷都構想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三十六章 區區省元何足道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