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

白溝河兩岸,茫茫水霧升起。

在這初春之際,河面上凍得結結實實,兩邊都不知道撒了多少的密探。

楊霖對於情報的執着,讓童貫頗爲佩服,畢竟是個文人出身,做事就是精細。

在這白溝河一帶,不知道有多少的萬歲營探子,而且這些人的位置,楊霖也都大大方方告訴了童貫,免得發生誤傷。

童貫心懷激盪,縱馬而行,渾然不知自己的行蹤,已經被告知了遼人。

遠探攔子馬,是契丹兵制中的斥候,遼軍每出征,必將諸軍兵馬分爲護駕軍、先鋒軍和遠探攔子馬三部分,各設將領統率。

其中選慓悍者數十人至萬人組成遠探部隊,深入敵區,探聽敵軍虛實,以保證大軍順利前進。

白溝河一帶是連綿丘陵,極易隱匿行蹤,童貫也不疑有它,這種地形說是提前埋伏,根本不可能。

幾百騎護着童貫,浩浩蕩蕩經行此處,突然遠處傳來一聲刺耳的尖叫。

衆人連忙勒停戰馬,遠遠看去,卻原來是一隻雄壯的白鷹刺空而起。

有個小將臉色一凝,上前道:“父帥,此地無緣無故,怎麼會有白鷹沖天,不是吉兆。更有那楊霖如此奸猾,不如不去。”

童貫捻鬚笑道:“某取幽燕,乃是天賜良機,豈可瞻前顧後。

楊霖雖然奸猾,在朝中蠻橫跋扈,欺上瞞下,憑藉的也不過是陛下的寵信。所以他敢害別人,卻不敢害某童貫,嘿,這小子剛進汴梁,還是某介紹給官家知道他的名字。”

衆人聽完,心下稍定,童貫一聲令下,衆人繼續縱馬前進。

直通到白溝河的官道在丘陵當中蜿蜒曲折,藏在視線不可見之處。山上樹影憧憧,密密麻麻。宋遼對峙百餘年,河北前線,除了幾條道路,其他的地方樹木不能砍伐,河道任其氾濫,就是爲了防止遼人騎兵馳突的。

這裡是到河間府最近的一條小路,是楊霖到了之後,派人開闢出來的。

河東沿線被楊霖砍出一條道路來,這裡卻是剛剛開始,在周圍還未砍去的參天樹木上,此時正潛伏者無數的遠探攔子馬精銳。

他們手持着弓箭,緊盯着這條不算寬闊的小路,就在昨夜摸了過來,伺機而動。

雖然不知道上面的將官怎麼知道今天有人經過,但是服從命令是遠探攔子馬的特性,這些斥候動輒就要冒死來到敵後,從來不會有人對接到的命令追根究底。

更有很多人,在樹上拿着黑乎乎的槍筒,類似後世的火箭筒。

大宋對火器比較重視,北宋剛剛建立時,當局便設立了“火藥作”,開封府更是火器製造重鎮。舉凡軍事重鎮,譬如江南東路之建康府、荊湖北路之江陵府等等,皆設有這類生產工場。其用度十分浩大,根據《宋會要·食貨》記載,爲生產火藥,宋神宗時,當局一次就“募商人於日本國市硫黃五十萬斤”,“每十萬斤爲一綱”,自明州押送開封府。

這產量放在古代,可謂是相當驚人了,比六百年以後的滿清還多數十倍。

宋朝的火藥兵器,大致可分爲燃燒性、爆炸性和管形火器三類。其中前兩類都是需要與拋射類的弓弩或拋石機相結合,利用它們拋射出去或直接燒傷或爆炸打擊敵人。而管形火器,就更接近現代火器了。

宋神宗時,爲佈防熙州、河州,宋廷一次就由開封府送去包括神臂火箭十萬支、火藥弓箭二萬支、火藥火炮箭二千支在內的大批火器,佔所有弓弩箭的一成以上。

儘管大宋處心積慮防止火器落到與之對峙的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手中,爲此先後採取技術封鎖與原料:硫黃、焰硝壟斷的辦法,仍未能避免契丹、西夏、金以及蒙古相繼掌握火器技術。

大遼也早早地竊取到宋人的“火球火藥方”“蒺藜火球火藥方”“毒藥煙球火藥方”。

“毒藥煙球”爆炸後球內毒劑發煙起類似毒氣彈的作用;“蒺藜火球”是利用爆炸的強大推力,把球內的鐵蒺藜撒放開來,藉以殺傷敵人;至於“火炮火藥法”則主要是爆炸後起燃燒作用。

而好巧不巧的,整個契丹的火器製作,都是在燕京完成的。

這些火藥和火器,自然而然地就歸屬到耶律淳手中。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樹上的契丹遠攔子都緊張起來,等待着獵物靠近這片埋伏之地。

前面的人馬他們渾然不管,就盯着隊伍中,搜尋着他們的獵物。

終於,一羣人簇擁着的童貫趕來,他的衣着屬實現眼了些,這些燕地契丹遠攔子,對於大宋的將官服飾熟悉的很,童貫身上穿着御賜的袍服,更顯尊貴。

等到他們靠近,箭雨刷刷落下。童貫和他的親兵,只能聽見一片弓弦顫抖的聲音傳來,羽箭嗖嗖,朝着自己人身上招呼。

毒煙瀰漫,火光四起,熱浪熏天。如此近距離地射擊,將火器的威力發揮到最大,更主要的作用是驚擾戰馬。

幾十個火筒已經從樹上落在地上,焰火猶自亂射,火星四濺,戰馬被驚動,嘶鳴聲連成一片,所有人都已經抽出了兵刃,而破空聲還在亂響,童貫聳然一驚,已經有七八支羽箭,已經帶着勁風直奔他的面門射來!

“保護父帥!”

他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會在這裡遭到伏擊,周圍可都是楊霖派出的斥候,這麼多人的埋伏,他們怎麼會毫無察覺?

是楊文淵小賊要害某!這是一代權閹,臨死之際最後的想法,電光火石之間,他突然想到了五年前...揚州府,倚紅偎翠,紙醉金迷。三人暢談生平之志,引爲知己,結忘年之交。

利箭穿過了童貫的身子,巨大的力量,將他射下馬來,血流如注,直挺挺的顯然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勝捷軍的親兵狀似瘋魔,急切之間,他們連樹上的敵人都夠不到,衆人一看童貫已死,而敵人又在他們夠不到的地方,勝捷軍的這些親兵,紅着眼下馬護住童貫屍體,想要拖他出去。

遠攔子不敢確定童貫是否已死,放下別人不管,專射這些親衛和他們護着的童貫。

這些年輕的親衛,卻不顧箭雨,拼死往童貫的身上湊,用身體護着童貫的屍體。

前仆後繼,如同飛蛾撲火,義無反顧。

樹上的契丹人,爲之動容,他們的人物就是射死爲首的大將,至於其他人無所謂。

箭雨爲之一停,讓這些親衛可以護着童貫的屍體出去,一隻白鷹在密林上空盤旋。

一日後,河間府,滿城素縞。

勝捷軍的幾員小將,扶着童貫的靈柩入城,楊霖在門口等候。

“童貫哥哥!”

嗷的一嗓子,嚇得衆人紛紛側目,只見楊少宰提着袍子,涕淚橫流,衝了上去。

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六百零九章 不眠之夜第二百五十六章 安插一個美麗的二五仔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二十四章 打完你還得賠錢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戰與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二百八十一章 遍地胡草起漢風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二百七十一章 順逆天下幾人清第一百六十八章 東瀛第七百一十九章 墾荒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一百九十六章 欺人太甚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七百一十三章 狂風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二百七十六章 兇蠻兵威凌蒼穹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進一步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三百零九章 赤陽真人戰活佛第七百一十四章 利器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二百二十一章 掃淨天下舊名士第八章 漫天神佛空瞪眼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聞烽煙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一百五十五章 正義聯盟三巨頭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二百九十六章 戰場白骨纏草根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六百零九章 不眠之夜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第二百七十八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擇地築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楊一窩?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二百八十五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太尉痛失手足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六百零九章 不眠之夜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一百章 皈依道教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四十章 一日看盡汴梁花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六百六十一章 改舊換新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事成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五百九十五回 殷提舉巧使毒計 李居士痛喪佳偶第十九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往死裡讚頌我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九十四章 送他個活王八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五百五十章 權勢的味道第一百八十章
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六百零九章 不眠之夜第二百五十六章 安插一個美麗的二五仔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二十四章 打完你還得賠錢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戰與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二百八十一章 遍地胡草起漢風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二百七十一章 順逆天下幾人清第一百六十八章 東瀛第七百一十九章 墾荒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一百九十六章 欺人太甚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七百一十三章 狂風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二百七十六章 兇蠻兵威凌蒼穹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進一步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三百零九章 赤陽真人戰活佛第七百一十四章 利器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二百二十一章 掃淨天下舊名士第八章 漫天神佛空瞪眼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聞烽煙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一百五十五章 正義聯盟三巨頭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二百九十六章 戰場白骨纏草根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六百零九章 不眠之夜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第二百七十八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擇地築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楊一窩?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二百八十五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太尉痛失手足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六百零九章 不眠之夜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一百章 皈依道教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四十章 一日看盡汴梁花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六百六十一章 改舊換新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事成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五百九十五回 殷提舉巧使毒計 李居士痛喪佳偶第十九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往死裡讚頌我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九十四章 送他個活王八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五百五十章 權勢的味道第一百八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