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功過自有後人說(第五更爲鳳盟加更,求訂閱)

呂陶趕緊謝罪道:“回少宰,下官是奉命來抓捕墾荒的罪犯,路過此地有太師府上下人求救,纔過來看看的,望少宰明察。”

蔡京的孫子蔡同,一看自己的幫手都害怕這個兇人,頓時嚇壞了。他不在蔡京身邊長大,而是在老家,缺少人管教,既害怕又委屈,“哇”的一聲又哭了起來。

楊霖搖了搖頭,心道蔡京的幾個兒子,都算是可圈可點的人才。怎麼孫兒輩出了這麼一個劣貨,簡直是家門不幸。

呂陶趁機使了個眼色,蔡府的下人慌忙上前扶起蔡同,逃竄而去。

楊霖望着他們的背影,心道蔡京的面子還是要給啊,不一會轉過頭來,問道:“墾荒的抓了多少?”

“回少宰,郊區荒田充公的聖旨頒佈之後,每日都有人前來墾荒,大多是豪門刁奴。下官這次出來,就帶回去了不下百人,長此以往刑部大牢都要裝不下了。”

楊霖點了點頭,道:“放心的抓,本官已經和陛下進言,主要是抓到的刁奴,審問出是哪一家的來,就派人去叫他們到刑部贖人,每個人贖金兩百貫,不贖人不管什麼門第一律治罪。”

呂陶暗暗心驚,這也太狠了,看來這次新政的三把火,從上到下都燒得十分堅定。

楊霖繼續說道:“這沒人兩百貫的錢財,就由刑部和抓人的禁軍分了,每抓到一個,本官再從萬歲營撥款一百貫,全都用來獎勵抓到人的禁軍或者刑部官差。”

呂陶驚訝的嘴巴微張,他身後的刑部官差早就歡呼起來,這下官差抓人的勁頭,是按也按不下去了。

呂望和陸謙,見到這邊有些熱鬧,不動聲色地帶人趕了過來。

見到楊霖無恙,這才放下心來,楊霖伸手一招,呂望上前道:“少宰?”

左右看了看,刑部官差和圍觀百姓已經撤走,楊霖這才壓低了聲音,附耳對他說道:“回去之後,派人盯着蔡京孫子蔡同,有什麼事都記錄一下最好留存證據。”

呂望輕輕點頭,馬上去安排人手。

楊霖心道現在雖然用不到,但是提前積累黑材料總是好的,萬一有一天用得到呢。

蔡京只要不倒,蔡同就算再怎麼欺男霸女,都是小事情。

但是若是蔡京搖搖欲墜,這個寶貝孫子,就很有可能是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做人難,做官難,做一個長青不倒的官,難上加難啊。

----

大理,羊宜咩城,宋江已經率大軍趕到。

高泰明率領烏蠻三十七寨,背靠蒼山洱海,與宋人相持。

段正淳一口氣斬了高家留在羊宜咩城的滿門,將人頭懸掛在城門,出了一口惡氣。

但是他漸漸發現事情不對勁,宋人牢牢控制着所有的軍權,包括投降的大理將士。

那些頭人領主,全都不被允許跟自己見面,大理皇室現在能指揮的,仍然只有崇聖寺的僧兵。

羣山之間,旌旗招展,甲冑如雲,刀劍如林,段正淳很想率兵衝出去,殺進山谷,把高明泰和他的烏蠻三十七寨十萬人馬殺個乾乾淨淨。

但是宋江卻一動不動,只是守着羊宜咩城,似乎在等待什麼。

他在等宋朝的大軍,臨近大理的幾個州郡,有着源源不斷的將士殺入大理。

宋人現在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皇帝在他們手中,羊宜咩城在他們手中,高國主只控制着蒼山洱海一帶的防線,很快就會因爲缺糧陷入危機。

大理的局勢,實際上已經定了,只剩下時間問題。

等到打着段正淳的旗號,把頑抗的領主殺個血流成河,到時候實施改土歸流,楊霖的大計就成功了。

脫離中原王朝幾百年的雲貴,以及更南的交趾一帶,都將重新收歸。

這是千秋大計,等上多久都是值得的。

大理皇宮內,安安靜靜,只能聽見燭花輕輕爆裂的聲音。段正明低下頭來,將表情隱藏在燈火陰影裡,良久良久,才聽見他低聲問了一句:“看來宋人和高家沒有什麼不同,都是要我們做這個傀儡皇帝而已。”

段正淳嘴裡發苦,道:“是我們太天真了,天下大勢哪有人情可言,大理雖小有良田、番兵、駿馬,連接吐蕃、百越、大海。宋人豈有過境不取而爲我們段氏謀利的道理。”

崇聖寺老方丈,也是兄弟兩人的叔父,嗓音有些嘶啞:“爲今之計,要麼隱忍伺機而動,謀求復國。要麼當一個大宋的順民,至不濟可以效仿吳越國王錢家。”

段正明一拍桌子,道:“祖宗基業!丟在我們手中,死後有何面目見段氏先人。”

如今的大理皇帝段正淳心裡面悠長的嘆息了一聲,擡首迎着兄長和叔父,道:“興衰榮辱,俱是天定,我們段家到此,氣數已盡...”

這句話彷彿抽乾了這個末代皇帝最後一絲力氣,雙手無力地垂下,他可以在高家的淫威下苟延殘喘,心中尚有反盤的希望,不惜送出自己女兒。

潛伏爪牙隱忍,暗地裡籌劃運作,段正淳也算是有梟雄之姿,可惜就是命不好。

但是面對大宋這個龐然大物,段正淳是真的絕望了,時局至此已經清晰明朗,他能做的就是爲大宋衝鋒陷陣,多殺幾個不服的部族,爭取將來到了汴梁能過上好一點的日子。

從這點上來看,夜夜光臨昭德坊,被灌得滿載而歸的段妙貞,所作所爲也能達到這個目的。

夜半皇宮內的鐘聲響起,大理的夜空星光璀璨,白玉盤一般的皎月高懸。

王朝立望着一輪圓月,揹負着雙手,身邊放着一宗密卷。

上面寫着少宰的各路安排,現如今已經全部就緒,到了明日便要在西南大開殺戒。

此事之烈,可以預想,百年之後,千年之後,史書上也會有血腥的一筆,或許讓人讀來仍覺冷血。

“世安,怎麼還不睡?”

宋江披着一件袍子,從大帳中走了出來,就看見巨頭望月的王朝立。

“公明,我在想,明日之後,我們會是什麼形象出現在子孫朗讀的史書中。”

宋江呵呵一笑,道:“王世安啊王世安,大丈夫只管青史留名,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豈是我等建功立業之時所要關心掛念的。”

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書生,曬曬太陽第三百三十二章 鸞鳳棲是梧桐枝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四百五十三章 刀刀見血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六百八十九章 屬意江南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五百零八章 給足面子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進一步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六百七十七章 強啊大石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體力行爲施教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第一百章 皈依道教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七百五十八章 威力驚人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六十五章 鋌而走險惡膽生第七百六十四章 蓬勃向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母十二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六百五十一章 生死相搏第一百八十章第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氣短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七百零六章 徵西軍合縱連橫,復遼城四面出擊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決問蔡京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時機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營中見冤魂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場惡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五十一章 酒桌上的辦事哲學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五百零七章 簡直荒唐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五十一章 酒桌上的辦事哲學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三百八十七章 來而不戰退也難第三百九十三章 癡肥無能楊鹽王第七百三十九章 收室韋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豈容人起舞第三十九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二百七十九章 滿城盡知反悔難第七百五十八章 威力驚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風西漸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培植親信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五百零五章 賣國者即爲賊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
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書生,曬曬太陽第三百三十二章 鸞鳳棲是梧桐枝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四百五十三章 刀刀見血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六百八十九章 屬意江南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五百零八章 給足面子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進一步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六百七十七章 強啊大石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體力行爲施教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第一百章 皈依道教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七百五十八章 威力驚人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六十五章 鋌而走險惡膽生第七百六十四章 蓬勃向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母十二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六百五十一章 生死相搏第一百八十章第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氣短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七百零六章 徵西軍合縱連橫,復遼城四面出擊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決問蔡京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時機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營中見冤魂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場惡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五十一章 酒桌上的辦事哲學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五百零七章 簡直荒唐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五十一章 酒桌上的辦事哲學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三百八十七章 來而不戰退也難第三百九十三章 癡肥無能楊鹽王第七百三十九章 收室韋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豈容人起舞第三十九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二百七十九章 滿城盡知反悔難第七百五十八章 威力驚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風西漸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培植親信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五百零五章 賣國者即爲賊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