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

莒縣學院一事,風傳整個京東東路,各地的士子喜憂參半。

進學制的改革,讓考試這個形式重回人們的視野,而且關於當日莒縣的對話,被傳成無數個版本,說什麼的都有。

一時間大宋士林人人緊張萬分,生怕真如傳言那般,開始考各種蹊蹺的技法。

欽差船隻由運河拐彎,揚州就在眼前,再回此地的楊霖心情十分愉悅。

走上船頭,眺望遠方,初夏明媚的陽光下,江水悠悠,波光粼粼,兩岸綠草紅花,一片生機盎然。

遠處渡口上,人山人海,楊霖笑着說道:“當年我和蔡京在此,迎接童貫,這廝人高馬大,身軀魁偉,不似尋常閹人。”

陸謙笑道:“童貫老賊確實有些異象,不過心術不正,長得再魁偉,也是個陰毒閹宦。”

楊霖哈哈一笑,也不作答,三艘船在江邊緩緩停下,放下踏板,楊霖匆匆上了堤岸。

周圍的侍衛趕緊上前,將他護住,渡口人太多了些。

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但是自從莒縣的事情之後,便讓其後的淮陰、揚州都有樣學樣,急着竄到楊霖跟前,準備提出一些政見,也能像範宗尹一般平步青雲。

官場學問實在太大了,一張椅子怎麼擺,一杯酒怎麼倒,一杯茶怎麼敬都可以隱含極大的寓意,哪裡會出現如今這樣,摩肩接踵,人擠着人的場面。

楊霖使了個眼色,陸謙等人直接拔出刀來,站立兩側,護出一條道路來。

揚州的街道,雖然也算是繁華,但是還是無法和汴梁、洛陽等地相比。

如今並不是揚州最繁華的時候,因爲蔡京的新政,讓兩淮的鹽商悽悽慘慘,家破人亡。

蔡京的鹽法變革,是他所有爲政舉措中,流傳最廣的。後世的明清兩朝,都在沿用,因爲他的鹽政,讓朝廷的收入大幅增多。

不過朝廷壟斷鹽茶的下場,就是讓民間深受其害,許多偏遠地方的百姓,一粒鹽難求。

而且官方曬得鹽,因爲沒有競爭,常常是摻雜一半以上的沙土。

揚州的欽差行轅,就設在楊霖的府邸,回到這裡之後,所有的下人都湊了上來,喜滋滋地歡迎自家少爺。

回到自己住處,楊霖心情十分舒暢,讓人準備熱水和衣物。徐月奴笑着上前問道:“這就是你以前住的地方,還蠻不錯的。”

楊家就是再有錢,當然也不如走私大戶徐家莊,但是黃玄芝和靈雲就十分滿意了,在小院裡這看看那摸摸,完全閒不住。

楊霖漫步來到書房,擺在上面的,都是些雜七雜八的書籍。

本來的經史子義,反倒不知道扔到哪去了,想到這裡不禁一笑。

翻出一塊墨來,自己輕輕研磨好了之後,提筆給蔡京又寫了一封信。

關於開設多門考試,分別取士的事,事實上已經動搖了幾千年來的選拔制度。

這種科考,已經從選官變爲了選吏,也把精簡官員,落到實處這一項,進行到了極致。

通過這次新政,楊霖也瞭解到了,這個官場生態已經成熟到不能再成熟。

有時候想要循序漸進,反倒不行,必須快打斬亂麻,一步到位。

再用強勢的武力,壓制這些既得利益者的反彈,過去幾年大家反倒擁護起這個政策來。

想到這裡,楊霖輕笑一聲,現在自己站在這個位置,要做的千年未有之大變革。

大勢在我,順我者即爲正義,逆我者就是阻礙大勢,死不足惜,不管他是出於什麼目的。

這次變革的重要性,實則關乎未來的民族發展,能否從這個已經成熟到不能再成熟的體系中獲得一次昇華。在世界之巔,再領風騷千年。

與之相比,什麼仁慈、正義、善惡都是微不足道之事。

秦始皇殺再多人、建阿旁宮、奢靡無度、焚書坑儒,他也是千古一帝,值得萬世讚頌。

如今最怕的,就是自己出了什麼不測,那麼絕對是人死政消,沒有第二種可能。

舊勢力需要自己一直壓制,直到新的秩序成型,有了自己的守衛着和擁護者。

思緒萬千之際,這封信也寫完了,不知道蔡京能不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陸謙。”

外面的侍衛推門而進,笑道:“少宰,陸虞侯歇息去了,如今是屬下當值。”

楊霖點了點頭,道:“你派人去一趟驛站,把這封信交到汴梁文教司蔡京手中,另外去揚州衙署,讓知府召集揚州從五品以上官員,來這裡見我。”

親衛出去之後,楊霖指揮着幾個侍女,搬起小凳子,在院子裡整齊排列出來。

不一會,揚州高官們興高采烈前來拜見,一見滿院的小椅子,紛紛愣在原地。

直到楊霖出來,笑着道:“諸君,各自入座。”

諸位官員哭笑不得地按資排座,一一落座之後,楊霖道:“今天把你們叫來,不爲別的,專爲淮揚鹽榷。”

這可真是半句廢話也沒有,少宰雷厲風行,果然是名不虛傳。

淮揚揚榷,就是當地的重中之重,因爲蔡京的改革,讓淮揚一帶怨聲載道,繁榮程度一落千丈。

當時他爲了得到趙佶的寵信,爲朝廷急劇斂財,把地方上給坑苦了。

而且今後歷代的統治者,都看到了這個斂財妙招的厲害,無不有樣學樣,從此漢人普通百姓吃鹽就是個老大難問題。

楊霖自問不需要這樣的斂財手段,來爲朝廷增加財政收入,便有意徹底革除此舉。

廢除鹽榷、鹽引,讓民間自己經營,讓市場來取優汰劣,既可以讓百姓買到平價鹽,也可以增加地方官府的稅收。

因爲楊霖是先控制了朝廷中央,再來地方推行新政,所以朝中的壓力很小。即使有人不同意,也不敢牴觸楊霖的政令。

所以這一項看起來很難的舉措,實際上很容易就完成了,最怕的就是徹底放開之後,自由市場的這一段時期,形成了不好的風氣或者出現巨頭壟斷鹽業,坐地起價的形勢。

所以楊霖打算,限制鹽井的開發,不允許一個人佔據太多的鹽廠,不允許跨地域戶籍地開採曬鹽。

如此一來,就能徹底根除地方上的私鹽販子,因爲你可以光明正大地做鹽的生意,誰還要偷偷摸摸。

在場的揚州官員,全都被楊霖講的興奮不已,沒想到這種好事都能出現。

朝廷終於不再壓榨地方了,一旦鹽榷廢除,開始和陶瓷、糧食、布匹一樣,改由私人經營了,那麼地方上不知道要多收多少的稅。

更重要的是,如此一來,無數的鹽販子,就會成爲良民,成爲正兒八經的客商。

靖綏地方治安的壓力也驟降,不用隨時擔心被兇惡的鹽販子滅門了,能夠光明正大做生意,誰願意去刀頭舔血。

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力收糧緝事廠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二百八十五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六百三十八章 龍章鳳姿,王霸之氣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滾蛋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興慶府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五百三十八章 開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六百零九章 不眠之夜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五百二十八章 種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驕兵悍將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七百二十四章 文明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四百六十四掌 欲練新軍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話離別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與你不死不休第三百二十五章 羣魔亂舞禍上京第五百九十章 金樽共飲賀歲酒 月夜獨嘗酒家香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清照的離婚官司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風西漸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楊霖第一百三十五章 剪除羽翼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業一場夢第七百零四章 把心挖出來,可能都是黑的吧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七百五十八章 威力驚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脫困駙馬府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四百六十章 歡樂死刑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五十一章 酒桌上的辦事哲學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三百三十三章 悄無人語重簾卷第十五章 星探楊霖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楊霖啊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十七章 捷徑第四百零五章 赤陽真人信徒多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四百零五章 赤陽真人信徒多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南北昏君
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力收糧緝事廠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二百八十五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六百三十八章 龍章鳳姿,王霸之氣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滾蛋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興慶府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五百三十八章 開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六百零九章 不眠之夜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五百二十八章 種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驕兵悍將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七百二十四章 文明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四百六十四掌 欲練新軍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話離別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與你不死不休第三百二十五章 羣魔亂舞禍上京第五百九十章 金樽共飲賀歲酒 月夜獨嘗酒家香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清照的離婚官司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風西漸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楊霖第一百三十五章 剪除羽翼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業一場夢第七百零四章 把心挖出來,可能都是黑的吧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七百五十八章 威力驚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脫困駙馬府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四百六十章 歡樂死刑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五十一章 酒桌上的辦事哲學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三百三十三章 悄無人語重簾卷第十五章 星探楊霖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楊霖啊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十七章 捷徑第四百零五章 赤陽真人信徒多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四百零五章 赤陽真人信徒多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南北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