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決戰也是決戰

“爲了河北百姓,爲了中原安危,我等誓死追隨少宰,與敵酋決一死戰!”

居庸關內,宗澤的話鏗鏘有力,但是帳中響應的卻只有一兩個親腹。

居庸關,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餘脈軍都山地,西山夾峙,下有巨澗,懸崖峭壁,地形極爲險要。

可以說扼死這一道關卡,就相當於扼守住了半個幽燕。也正因有這種易守難攻的雄關要塞,宗澤的兵馬相對其他兩條防線是最少的。

完顏阿骨打也看清了這一點,所以留下宗望和希尹在易州,親率一路人馬,狂攻居庸關不止。

居庸關守軍背靠雄關,和兇名震天下,掀翻契丹的女真皇帝打的難解難分,雙方早就殺紅了眼。

楊霖要他們集結兵力,與敵酋決戰,是要大家放棄這來之不易的僵持局面。在場的都是知兵的,眼下戰事雖然殘酷血腥,每天都是搏命的廝殺,但是總的局勢是偏向着宋軍的。楊霖的那番持久戰的說辭深入人心,幽燕將士無不秉信,只要拖下去,就能完勝。

這種衆志成城,本來對於幽燕宋軍來說,是天的的好事,也是楊霖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現在卻成了他拼死這一戰、爲中原免遭賊酋胡虜的荼毒的障礙。

宗澤環視大帳,才發現手下好像並不買賬,不禁怒道:“我等身爲大宋將士,難道坐視中原被踐踏在女真的馬蹄下麼?緣何一提決戰,便低頭蔫腦,莫非是未戰先怯不成?”

宗澤治軍極有威嚴,他這一發怒帳下的部將全都一震,前軍都統制王彥抱拳道:“制使何故發怒,我等並未怯戰,只管發號施令便是。”

這句話軟中帶刺,宗澤受楊霖的大力舉薦提拔,從治河司來到河北河間府已經三年了。三年的時間,他招募、訓練了麾下這支兵馬,第一次感覺不到如臂指使,反而出現了一些生分的感覺。

諸將也是領命之後,怏怏而散,全無半點戰前該有的精氣神。

拼死殺出來的局勢,正在一步步朝着勝利傾斜,這時候放棄所有的佈置,想要一戰決勝負,實在是有些讓人不甘心。

宗澤嘆了口氣,看着沙盤上河北一帶的山川,眼中目光始終堅定,少宰的決斷沒有錯,一定要拯救中原。

---

易州府,聽着傳令兵的話,楊霖低着頭沉默不語。

щщщ● Tтkā n● C○

身邊的小將們義憤填膺,吳璘更是高聲道:“韓世忠不從調令,按罪當斬!”

“斬什麼。”楊霖瞪了他一眼,嘆道:“按理說他是邊關大將,統籌幽燕兵馬,我是個來此地公幹的文官,按律當論罪的反倒是我。”

“可是...”吳璘剛想說話,被哥哥拽回來,他一甩袖子,將大哥的手甩開,繼續道:“可是少宰,那潑韓五可是您。”

“住嘴!”吳玠一看弟弟如此無禮,趕緊阻止道:“韓帥是邊關大將,其實你可以侮辱的,給我滾回來。”

吳玠平日裡不苟言笑,要求自己和別人都是一樣的嚴苛,唯獨對弟弟比較寵溺。如今一向笑眯眯的大哥發了真火,吳璘還真不敢再頂嘴,不服氣地退了回來。

“嘿,幫我戒賭,好一個韓五。”楊霖一扶膝蓋,站起身來,已經幾天沒有睡超過兩個時辰的覺的楊霖,臉上的疲憊之色一掃而光。

易州的兵馬集結的速度十分快,楊霖按劍道:“韓世忠說的沒錯,一個個的小決戰,照樣能起到決戰的作用。幽燕將士大抵都不願放棄好不容易打出來的局面,那就從我開始好了,傳令下去擂響召將鼓,今日和宗望小兒,決一生死。”

太寧山的山谷兩側,一隊隊騎兵結陣,完顏宗望看着從易州城附近緩緩趕來的宋軍,冷笑連連。

事實上,號稱無敵的女真鐵騎,還沒有靠近到易州城下,連護城河都沒摸到過。

沿途的軍寨和工事堡壘,成了雙方反覆爭奪的戰場,如今宋軍終於不再龜縮寨內,要主動出擊了,這正和女真人的心意,他們求戰,尤其是求野戰的心,已經急得快瘋了。

楊霖嘶吼着的大聲號令下,令旗揮動,指揮着數百騎軍,一半下馬,結成箭陣,面向西方。而剩下一半,策馬稍稍後退,還留人看住空置的坐騎,隨時準備進行反衝擊。

西面煙塵大起,馬蹄聲如雷轟鳴,正不知道有多少胡騎正將馬速提起,拼命向着此間衝來。

楊霖看了一下捲動的煙塵,斷然下令:“兩面夾射胡騎!另讓前軍站定了腳,不許頭頂這些韃子壓下來!”

“是契丹兵。”吳玠在一旁提醒道。

楊霖掃了一眼,就知道了他們的戰鬥力不行。這些韃子陣列不成,就胡亂衝沙過來,一片混亂,空有兇蠻剽悍又濟得什麼事?

喪心病狂的女真韃子,正是狗改不了吃屎,逢戰必用炮灰衝陣,可惜這些契丹騎兵都是王國之奴,還要被仇人驅使,便如傳說中那被虎吃掉成倀的人一般可憐。

山上涌下的契丹騎兵,如山洪一般翻卷着跳蕩着傾瀉而下,雖然箭雨不斷的從宋軍甲士組成的小小陣列中有節奏的潑灑而出,每一輪箭雨,都射翻十餘名契丹兵。可他們早就被女真人馴化爲麻木的牲畜一般的奴隸生口,衝勢還是沒有半點停頓,終於越過這箭雨封鎖的死亡區域,一頭撞上了如山一般站定的宋軍甲士陣列之上。

兵刃甲冑碰撞之聲大作,站在前面遮護住自家射手的甲士前足弓而後足撐地,重心放低,騎盾擋在身前。頓時就感覺到不知道多少沉重的軀體,狠狠撞上了他們手中的騎盾!

楊霖凝神仔細觀察着戰場,巨大的碰撞讓前排的甲士陣列頓時就有崩散之勢,而最先撞下來的契丹兵也是頭暈眼花的倒地。此時就是長兵刃顯威的時候,長槍從盾牌後插出,天下第一的大宋步卒方陣列陣而刺。契丹附庸騎兵也根本沒有和對面的重甲步戰之士列陣持長兵刃互相對刺的想法。

山頂的女真人打的主意也就是豁出這些附庸契丹兵的性命撞開陣列,然後後面人涌進去亂砍亂殺。

眼見大宋的重甲步卒佈下的堅固的陣型被撞得有一些鬆散,雙方最前面一排都是人仰馬翻。後列契丹騎兵就互相推擠着要涌進來,但是眼前又翻卷起一排大宋的兵馬。原來正是剛纔射完最後一輪箭退後的軍士,他們飛快丟弓,挽盾揚刀,十餘人排成一列。仍然是標準刀盾步戰甲士接敵的動作。

這一套行雲流水的操作,是幾年如一日的風雨無阻的操練,加上不斷地實戰累計出來的臨戰經驗,和汴梁那些儀仗隊般的京營禁軍大有不同。涌上來的刀盾兵重心放低,左手盾向上掀開敵人兵刃,進步,長刀刺出!刀光翻卷,用盡所有力氣快速刺出三刀,這陣列卻仍然維持整齊。三進三刺,整齊劃一,如同一部部殺戮機械一般,面前頓時就開出了十餘條血路!

契丹兵長聲慘叫,響徹山間,宗望營中的契丹人和漢人附庸軍,全都是心懷驚懼。前面的人死光了,就輪到他們了,女真人則冷眼看着,不時露出一絲蔑視的殘忍獰笑,跟鬼一樣。

楊霖心懷激盪,不知不覺間,自己的以戰練兵養將的策略已經見了成效,從南到西再到北,繞着巨大的疆域打了一圈下來,這夥人馬比之當年趙匡胤開國時候最爲珍貴的十萬禁軍戰力,也差不了多少了吧。

“少宰,這夥韃子實不經打,末將請命衝上大營,活捉完顏宗望!”

你他媽是興奮過度,腦子發熱了吧,年輕人就是不行,雖然有衝勁,也容易犯楞,楊霖一巴掌拍在他的頭盔上,罵道:“滾蛋,你沒看到這只是韃子的炮灰麼?”

忽然一陣角聲嗚嗚響起,在狼煙瀰漫的戰場上,突然生出一絲寒意。山頂的宗望指揮着女真韃子列陣,楊霖舉起千里鏡,只見黑色的龍旗到處移動。

在他身後,幾個品階高的部將全都舉着一個木製的長筒千里鏡,往山上望去。

黑龍旗是阿骨打起兵之後,設計製作的女真軍旗更是金國的國旗,附庸兵事不被允許打着黑龍旗的。也就是說,女真的主力騎兵,正在集結準備出戰。

緊張到嗓子幹到冒煙的楊霖,幹啐了一口,罵道:“他孃的,開始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五百六十七章 暗流洶涌,潤物無聲第七百一十章 掃清外圍北安州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葩悍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七十九章 虎口奪食李師師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一百八十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六十七章 兇蠻初露第三十三章 隻手動汴梁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風初現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興刀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虔誠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驚變起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事成了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三百九十四章 遍地花團錦繡時第七百四十二章 鐵血鎮壓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豈容人起舞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四百四十二章 輕騎快馬下東京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決問蔡京第八章 漫天神佛空瞪眼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一百八十四章 驕兵悍將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一百六十八章 東瀛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七百四十二章 鐵血鎮壓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楊一窩?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三百九十三章 醫心不救禽與獸第五百二十九章 浴火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鴻門宴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爺回府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二百章 征服一國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滾蛋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七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父母
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五百六十七章 暗流洶涌,潤物無聲第七百一十章 掃清外圍北安州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葩悍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七十九章 虎口奪食李師師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一百八十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六十七章 兇蠻初露第三十三章 隻手動汴梁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風初現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興刀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虔誠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驚變起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事成了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三百九十四章 遍地花團錦繡時第七百四十二章 鐵血鎮壓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豈容人起舞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四百四十二章 輕騎快馬下東京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決問蔡京第八章 漫天神佛空瞪眼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一百八十四章 驕兵悍將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一百六十八章 東瀛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七百四十二章 鐵血鎮壓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楊一窩?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三百九十三章 醫心不救禽與獸第五百二十九章 浴火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鴻門宴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爺回府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二百章 征服一國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滾蛋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七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