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

交趾李朝,從中原分離出去不久,李公蘊立國之後,很多制度都是沿襲照抄的漢人王朝。

立他媽爲太后,立皇后六人,長子立爲太子,其餘衆子及皇兄封爲“侯”或“王”。又依瓢畫葫蘆,制定官員職級,較重要的職官包括相公、樞密使、太保、太傅、左金吾、左武衛、右武衛等職。

如今的太子李陽煥,已經四十多歲,放在一般的國家,四十歲的太子,總是會生出一些不該有的想法,更別提本來就比較歹毒的交趾人了。

李陽煥也是倒黴,他爹實在太能活了,如今七十歲已經當了五十年的皇帝。

老東西本來就風燭殘年,不知道怎麼想的,一把年紀竟然又娶了李朝第一美人林莞姝,生了一個公主之後,從此更是臥牀不起。

李朝上下流傳風言風語,都說老皇帝被蘭英皇后給吸乾了,但是老皇帝依舊十分寵愛林莞姝,將她冊立爲蘭英皇后,替自己管理一些朝政。

帶着肅殺之氣的東宮,常年蓄養着不少的死士,尤其是老皇帝臥病之後,太子李陽煥更是肆無忌憚。

朝中大臣,稍有違逆就是一通毒打,有一些都被他當街打殺,實際掌政的蘭英皇后性子軟弱,這些年來一直坐視太子愈加驕狂,而沒有任何辦法。

久而久之,大臣們也都知道投靠太子才能活下去,於是乎東宮的勢力越來越大。

若非李朝軍隊,一直效忠老皇帝,李陽煥早就坐不住了。

但是軍隊也只是效忠皇帝,一旦皇帝死了,太子繼位,他們的主人就變了。

東宮的院子裡,烏壓壓的一片,全都是身穿短打勁裝,腰懸鋒利彎刀的侍衛,東宮的侍衛個個手裡都有人命,看上去就十分兇殘。

這些人執行太子的命令,絲毫不打折扣,不知道虐殺了多少非東宮黨的臣民。

“顧北海來到升龍城,不來拜見孤王,竟然先去見那個賤人!”李陽煥一拍桌子,怒氣沖天。

他的嘴脣有些薄,一雙眼睛細又長,長相雖然談不上難看,但是卻有一些詭異,不似善類。

等到他站起身來,才發現這太子原來是個矬子,身高也就是半人高,在交趾都算是矮的,放在中原更是個異類。

正因爲如此,他身邊的人一般都是彎着腰見他,苦不堪言。有一次永泰州知州來東宮不知規矩,站的筆直,第二天就被砸斷了腰椎。

一看太子發怒,底下的人更是跪伏於地,屁股撅的朝天,顫顫巍巍不敢說話。

李陽煥眼神陰冷,呼呼喘着粗氣,突然獰笑一聲:“賤人不就是仗着手裡有兵權嘛,我倒要看看她怎麼調動。”

---

羊宜咩城,楊霖起身之後,已是申時末了,正覺腹中飢餓,聽得門扉聲響。

“少宰可曾醒了,奴婢來伺候少宰用膳。”聲音有些陌生,但是溫馴柔媚,楊霖拍了拍身邊還沒清醒的段妙貞,道:“進來吧。”

隨着房門打開,一個美婦捧着餐盤走了進來,走路還有一些不便:“婢子伺候少宰和夫人用膳。”

楊霖隱約有些影響,昨夜喝的暈暈乎乎,隱約間好像記得不止妙貞一個。

看來就是她了,楊霖伸手一招,美婦溫馴上前,楊霖托起她的下巴,細細看了一番,覺得很是有些眼熟,便問道:“聽你口音不像是大理的人,是方七佛讓你來的麼?”

美婦一臉媚笑:“不是少宰派人找的婢子麼,少宰這般看重,奴家蒲柳之姿,一定盡心侍奉少宰。”

“啊?!”楊霖倒吸一口涼氣,突然覺得有些...刺激。

“你...你是蔡相...”

“以後奴婢只伺候少宰一個。”

“蔡相是我敬重的人,我這輩子都是他的學生,我豈能...唔,手感不錯,手背到後面去,向前挺。”

段妙貞聽到有響聲,迷迷糊糊睜開眼,聲音軟糯:“天亮了麼?”

此時已經是黃昏,楊霖笑道:“沒有,還是黑的,來,一塊乾點黑天該乾的事。”

......

方七佛已經在殿外等了半天,肚子餓的咕咕叫,想了一下少宰一路南下,定時睏乏至極,還是晚點再來吧。

他剛站起身來,裡面傳來一聲大笑,楊霖邁着步子走了出來,見到外面有人趕緊整了整衣袍,道:“你怎麼來了。”

“回少宰,下官已經召集了本地的軍將,等着少宰訓話,然後趕赴交趾邊境。”

楊霖沉吟道:“不到萬不得已,我一時還不想用兵,交趾就像是一個狗皮膏藥,黏上容易揭下來可就難了。”

方七佛笑道:“交趾若是強攻,自然是難,但是下官昨夜召見了一些熟悉交趾的官員,一番問詢之下,倒是有個想法。”

楊霖把玩着一個大理的瓷器,饒有興趣地道:“說來聽聽。”

方七佛一說正事,比較認真,凝聲道:“交趾人奸詐多疑,狠戾暴虐,雖然善戰但是極不團結。

若是貿然興兵,幾十萬大軍壓境,反倒會讓這些人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之下,便如狼羣聚而對敵,極難攻破。

但是若是行分化離間之計,扶持一方交趾勢力,我們大宋作爲強援一起對付另一方,他們殺起自己人來,比我們可狠多了。或許不失爲一個好辦法。”

楊霖眼色一亮,這個計策十分高明,自己一時間都沒有想到。

那交趾人可不就是這般的秉性麼,縱使幾百年之後,也未改分毫。

讓他們自相殘殺,纔是最好的主意,這些人內鬥起來,確實狠得出奇冒泡。

“交趾現在有什麼機會麼?”

方七佛憨笑道:“少宰,要麼怎麼說您洪福齊天,他們國內的皇帝老邁,不能行事,太子和皇后水火不容。”

“挑弱勢的一方扶持,不要給與太多支援,讓他們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楊霖比劃着手:“微妙,懂麼?”

方七佛很誠實地搖了搖頭:“微妙下官不懂,但是少宰的意思,是不是讓他們狗咬狗,打個山窮水盡。”

楊霖撇了撇嘴,有些嫌棄地道:“就是這個意思,看你挺清秀的年輕人,沒事多讀讀書纔好。”

方七佛臉色一紅,有些扭捏:“下官知道了。”

...你也配叫方七佛,方七娘還差不多。

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蒼山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謀斷致書友第六百八十一章 遷都構想第四百一十四章 月白風清怨長夜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一百一十三章 暴雨起遍地洪澤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一百六十八章 東瀛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一百八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風華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賤如草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六百五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七百七十章 大結局!第七百六十章 君臣相知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六十二章 鳳在林中鴉雀驚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二章 奸臣之首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側畔千帆過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二百八十四章 自古聖賢不寂寞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五百四十七章 男兒有仇,九世必報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七百一十章 掃清外圍北安州第七百三十章 破敵第六百八十一章 遷都構想第六百九十一章 示之於民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賭,幫韓世忠上岸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京面聖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七百零二章 再臨艮嶽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人青眼識國將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
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蒼山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謀斷致書友第六百八十一章 遷都構想第四百一十四章 月白風清怨長夜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一百一十三章 暴雨起遍地洪澤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一百六十八章 東瀛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一百八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風華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賤如草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六百五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七百七十章 大結局!第七百六十章 君臣相知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六十二章 鳳在林中鴉雀驚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二章 奸臣之首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側畔千帆過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二百八十四章 自古聖賢不寂寞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五百四十七章 男兒有仇,九世必報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七百一十章 掃清外圍北安州第七百三十章 破敵第六百八十一章 遷都構想第六百九十一章 示之於民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賭,幫韓世忠上岸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京面聖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七百零二章 再臨艮嶽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人青眼識國將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