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

大夏初立,第一道詔令,竟然是裁軍和組建工程兵。

裁軍與組件工程兵同時進行,難免就要優先從不願意回鄉的士卒中挑選。

這些邊軍,在訓練時,就有築造工事一項。

先前大宋打贏的戰爭,都是採用堡寨推進,蠶食對手,壓縮敵人生存區域的戰術,取得的大勝。

這些人當然是可以勝任工程兵的,邊關幾十萬大軍,計劃是裁撤掉二十萬。

各省都有自己的總督,麾下廂兵按照正規程序操練,而且武備、糧餉不缺,實在沒有必要養着這麼多職業軍人。

這一刀下去,就切掉了邊關一半的兵力,但是如今的北境實在是歷代最弱的時候。

契丹、女真、蒙古挨個沒落,或者蒙古乾脆沒來得及崛起,就被清洗乾淨了。

這一場“聖”戰,出了名字帶着個聖字,其他的跟聖完全不着邊。

殘酷的殺戮,差點讓本來就不是很稠密的蒙古人滅種,各種罪惡簡直將草原變做了人間地獄。

用狂熱的信仰,鼓動起來的軍隊,就是這樣的難以控制。

北邊的異族都納入了統治,有的是時間慢慢融合,短時間內他們卻再難聚集起一支可以南下的武裝。

邊關的壓力,是幾百年來甚至千年來最低的,這也是楊霖有底氣裁軍的理由。

長春州、瀋陽府內,各有幾十個招募點,卸甲回鄉的將士,依依不捨地和留下來的同袍告別。

他們帶着豐厚的獎賞,即將回去家鄉和親人團聚,然後開始自己的人生。

留下的,則領了一套號牌,從此是工程營的兵馬了。

日暮西下,蒼涼的山脈間,一陣突如其來的落雪,平添幾分落寞的感覺。

河面的冰層上,無數人向南而去,不知道有多少爺孃妻子,正在翹首期盼他們迴歸。

不知道是誰起的頭,一陣歌聲在雪天傳來:

“少年配刀劍,從師戍幽州。”

聲音次第變大,終於匯聚成一道合唱,響徹雲霄,於空谷迴盪。

“少年配刀劍,從師戍幽州。燕趙兵馬地,唯見古時丘。長城登北望,萬里夷狄秋。功成凱旋日,征夫已白頭。”

...

----

工程兵營的成立,讓遣返高麗民夫的事,提上了日程。

當初楊霖答應過楊資謙,要把崔洪旭殺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反正也是口頭約定,楊霖現在也不想遮掩,擺明了送回去讓他們內鬥,自己好收漁翁之利。

一時間,十五萬高麗民夫,十萬高麗士卒,被集中起來,通知他們收拾東西,準備回國。

而邊軍裁軍之後的武器,也都如數賣給了楊資謙,這讓兩邊的實力差距,縮小了一些。

楊資謙約法三章之後,奇蹟般地扭轉了高麗將士的軍心士氣,一戰將最早回國,並且直接作亂的民夫擊潰。

現在他正在鴨綠江畔,等着迎接更多的民夫回國。

這些人可不是回來做自己的順民的,他們在那個破落門閥子弟崔氏嫡子崔洪旭的帶領下,要造自己的反。

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隔岸的宋軍,分明是看戲的態度。

其實在滅金戰中,高麗民夫出力甚多,而漢人素來是念舊的,他們心底倒偏向這些民夫多一些。

一片空曠的地帶,是宋軍開闢出來,方便民夫們回高麗的。如今作爲緩衝區,雙方殺氣騰騰,互相死死地盯着。

楊資謙手下的將士,已經張弓搭弦,瞄準了這些闊別故土兩年的子民。

只待宋軍撤走,楊資謙一聲令下,就是一場血腥的殺戮。

崔洪旭撥開身前的人,竟然走在了最前面。他身材高大魁偉,這幾年的民夫生涯,讓他往日裡白淨的皮膚曬得黝黑,更加了幾分英武。

身上穿的,也是普通的民夫衣服,雖然破破爛爛多有補丁,但是乾淨整潔。

他就這樣,在宋軍、高麗官兵、和民夫的注視下,緩緩上前走去。

本來生性怯懦的高麗百姓,如同打了雞血一般,一看出身高貴的門閥之子,竟然願意走在賤民的前面。這種從未有過的怪事,極大地刺激了他們的神經。

似乎是刻在骨子裡的怯懦卑微,膽小怕事,這一刻都短暫地消失了。

一個個人,誇張地喊叫着,快速小跑到他前面,將他死死地護住。

負責護送他們的宋軍小將,已經不忍再看,轉過頭來眼中似有淚花。

他能做的,就是儘量晚點指揮人馬撤走,但是高麗官兵已經來催了三次了。

宋軍小將罵了一聲:“賊廝鳥,催什麼催,那不成俺還能飛過去不成?”

他雖然罵,但是也不能違背上面的將令,舉起大槍一豎,宋軍全部回頭,騎馬離開。

箭雨隨後而至,噗噗的入肉聲,伴隨着一陣陣紅霧,最野蠻的廝殺開始了。

......

---

汴梁,皇城內。

楊霖手捧着書信,看的十分認真,在他跟前,站着宋江、韓世忠和高柄。

看完之後,楊霖沉默了一陣,隨機放下書信,擰眉道:“莫看高麗人處事讓人鄙夷,但是真涉及存亡時刻,還是有些氣象。這場爭鬥,讓朕看清了高麗的實力,若是貿然伸手,他們化敵爲友,想要拿下高麗,又不知要付出多少代價。”

“這場惡鬥,你們看好哪一邊?”

韓世忠道:“怕是崔洪旭能贏。”

宋江深以爲然,微微抱拳,上前道:“那崔洪旭,帶着近二十萬人,這是何等的兵力,咱們和金人對壘,邊關也不過屯兵四十萬。崔洪旭一戰就將楊資謙打出了鴨綠江,就是證明。”

楊霖卻不像他們,單純從戰鬥力上論高下,他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搖頭道:“依朕看,崔洪旭雖然一時獲勝,但是也遠非碾壓之勢。他們二十萬人,吃什麼?高麗可是他們的故土,打着的也是救君王百姓於水火的大旗,劫掠糧草以戰養戰也行不通。”

韓世忠不解地問道:“這麼多人,打下大郡縣,盡得府庫,還怕沒糧食?”

楊霖哈哈一笑,道:“韓五,你是不懂,你以爲到處都是漢家江山?高麗人能有什麼大郡縣,又能有什麼藏糧府庫...”

“總之,我們拭目以待吧,照這樣打下去,很快我們便可以入局了。”

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龍章鳳姿,王霸之氣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二百七十八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六百七十六章 言出法隨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六十六章 懼意濃時怒無邊(給凝珠漫水加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恥辱盡,一掃胸中濁第七百零七章 身死族滅土司風光不再;北境布武燕然漢騎重來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二百二十章 捷報如雲傳汴梁(爲鳳盟加更1/156)第六百六十一章 改舊換新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二百二十一章 掃淨天下舊名士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一百八十八章 偷男楊霖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水殤殤,葬於北邙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一百八十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六百五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二百二十五章 功過自有後人說(第五更爲鳳盟加更,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華夏難相同第八十八章 張嘴要官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有什麼錯,就想吃只雞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三百八十七章 來而不戰退也難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枕邊風吹起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三百四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京面聖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三十六章 區區省元何足道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一百零八章 不報睚眥方爲雄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順藤摸瓜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
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龍章鳳姿,王霸之氣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二百七十八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六百七十六章 言出法隨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六十六章 懼意濃時怒無邊(給凝珠漫水加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恥辱盡,一掃胸中濁第七百零七章 身死族滅土司風光不再;北境布武燕然漢騎重來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二百二十章 捷報如雲傳汴梁(爲鳳盟加更1/156)第六百六十一章 改舊換新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二百二十一章 掃淨天下舊名士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一百八十八章 偷男楊霖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水殤殤,葬於北邙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一百八十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六百五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二百二十五章 功過自有後人說(第五更爲鳳盟加更,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華夏難相同第八十八章 張嘴要官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有什麼錯,就想吃只雞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三百八十七章 來而不戰退也難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枕邊風吹起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三百四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京面聖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三十六章 區區省元何足道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一百零八章 不報睚眥方爲雄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順藤摸瓜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