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簡直荒唐

汴梁街道上,多了一些特殊的人,都是從禁中皇宮出來的宮娥和內侍。

前來迎接他們的家人,也都是趕着馬車,在禁中每個月的月錢不低,往往是養着宮外的一大家子。

這些宮人,抹着眼淚,先是看看皇城,再看看遠處高聳入雲的堆玉樓,滿懷落寞地離開。

與之相對應的,是一批批新的宮娥內侍,從內侍省進入禁中。

一代新人換舊人,這禁中就像是整個大宋王朝的寫照,在鉅變中到處都是新的氣象,也面臨着新的挑戰。

此時已經是春末,宣和元年一冬雪下得很少,戶部早早上報今年糧食收成只怕不會太好。

尤其是荊楚之地,本來是產糧大戶,也說是雨水太少。

楊霖先是派人多挖溝渠水庫蓄水,然後準備糧食,提前運抵荊楚。

汴河上,往來的船隻絡繹不絕,擁擠堵塞,港口碼頭上的推車工,累的汗流浹背,尚且趕不上貨船到來的速度。

不遠處的羅傘下,楊霖皺眉問道:“荊楚來汴梁的商船這麼多,運的都是什麼?”

在他身後,是袖樓的商會會長王運,聞言之後低聲道:“糧食居多。”

楊霖回過頭來,笑道:“你莫非在耍笑本官,這汴梁的糧食一船船地運往荊楚,然後荊楚的再運來汴梁?”

王運陪着小心回道:“小人如何敢欺哄少宰,少宰有所不知,咱們大宋不光是荊楚,糧商都要從汴梁買入,然後再各自運回去售賣。

開封府耕田不多,糧食也都是從外省購入,百年來一直是這個流程。”

這也太荒唐可笑了,把糧食運到汴梁,然後到汴梁來買,再運回去。這不是吃飽了撐的麼。

大宋這個王朝,有很多這樣搞笑的事,要是楊霖再瞭解的多一些,就會發現這還不算什麼...

因爲每年各地運到汴梁的糧食,是有數量要求的,達不到的話,地方官還要到處去買糧食。

徐知常在旁邊,低聲給楊霖解釋了一番。

“就算是有這個律法,也應該因時制宜,懂得變通。荊楚官員,沒有一個上書,指出這個弊端的,荊楚巡撫是誰?”

徐知常一聽他動了怒氣,趕緊道:“中書省酌定原太常少卿李綱,爲荊楚巡撫。”

楊霖哼了一聲,這李綱名頭這麼大,就給他個機會。沉聲道:“回去之後,議定一番,不用再將糧食全部運抵汴梁。如此勞民傷財,所爲何哉?”

後人寫史,把北宋的問題都歸結到昏君趙佶個和蔡京,其實他修個艮嶽,運個花石綱,還真不如文官們制定各種奇葩規定,耗費的大。

將糧食運到汴梁,然後再運回去賣,百年來文官集團看不到其中的荒唐之處?

事實上恰恰相反,大家看的一清二楚,之所以會繼續促成這個荒唐的律法,就是因爲朝中有權勢士大夫階層都在汴梁。

在這倒運的過程中,他們可以謀取豐厚的利益,要是在地方上自產自銷了,根本不經過汴梁,他們就是再有本事,也無法從中賺取大量的錢財。

這些鳥人的後代和弟子,當然不會在史書上點出這些,爲什麼北宋是士大夫的天堂?還不是拿錢堆出來的。有錢的人,在哪都是天堂。

至於那些苦哈哈,要買自己種出來的糧食,還要爲這兩次的運費買單,每斤糧食貴出大半來,則不在官老爺們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汴河畫舫姑娘美的如同仙子,汴梁酒菜精美如瑤池仙宴..身處其中,享受還來不及,誰有閒工夫管你地方上的泥腿子死不死。

徐知常也是瞭解這個曲曲繞的,委婉地提醒道:“少宰,此乃百年的流程,若是擅自改變...”

楊霖火冒三丈,伸腳一踢,被徐知常強強躲過,罵道:“都已經錯了百年,還不及時改正,難道等到亡國以後再改嗎?”

徐知常知道他的脾氣,趕緊一溜煙跑開:“下官這就去安排。”

宋江在一旁,問道:“少宰,這般改革,會觸動汴梁開封府的利益,是不是提前做好準備。”

“無妨,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只要認清了自己的道路是對的,就誰也不怕,誰來咱們幹誰,誰伸臉打誰耳光。”

---

混混且拼流日夜,茫茫不辨天南北。

陰霾密佈,霧鎖汴河。江面上隱隱約約停泊着十來艘帆船,水霧濃處只見着黑簇簇的輪廓。遠眺汴梁城,藏匿在煙波深處,彷彿與雲天連接一片,影影綽綽,似真似幻。

徐進站在船頭,望了半天,才叫道:“這一段汴河上的船隻加起來,只怕是比整個山東都要多。”

在他旁邊,張橫笑道:“等到取直運河,此地船流量當少一半,要俺說也是沒這般道理,天下菁華貨物,沒來由運進汴梁,才能到處流通,着實不便。要是能從咱們密州,直抵江南,北進天津,甚至去更遠的廣州,茫茫大海上,纔是遍地黃金。”

徐進點頭道:“這話不假,照俺看來,你張橫比朝中袞袞諸公還要聰明一些。此番見了我那女婿,你可得好好說一說,也早點讓咱們密州幾十萬人沾點光。”

張橫心道,你這老賊最是精明,說出來大家一塊賺錢,得罪人的卻是俺張橫,你當誰是蠢貨呢。

“嘿嘿,少宰英明,哪裡就需要俺這粗人來聒噪了。說不定,現在正籌劃着修改呢。”

張衡無意中猜到了事實,徐進卻不信,百年的規矩哪能說改就改。他輕笑一聲,不再算計這粗漢,張橫沒什麼了不得,但是他的哥哥宋公明,如今可是炙手可熱,執掌西院兵馬大權,隱隱是楊霖手下第一人。

濟州府這羣鳥人,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阮小七未見得有什麼本事,卻管轄着澄海五萬水師,幾百艘的戰船。

說這話的功夫,已經到了城郊渡口,遠遠就瞧見一大羣人迎了過來。

張橫眼神好,叫道:“那不是少宰和公明哥哥,哈哈,徐莊主面子就是大,少宰親迎吶!”

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書院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培植親信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功過自有後人說(第五更爲鳳盟加更,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五百四十九章 鴻門宴第三百零九章 赤陽真人戰活佛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此乃良配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五百二十六章 劇變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落明星動光彩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一百七十章 蔡京的轉變第七百二十四章 文明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五百二十六章 劇變第七百零七章 身死族滅土司風光不再;北境布武燕然漢騎重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書院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二百二十四章 楊霖都羨慕的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一百一十一章 滾滾財源入帳來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七百三十六章 想不通第一百二十五章 蒼天無眼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力收糧緝事廠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六百四十七章 誰是獵物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七百一十三章 狂風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也有少年慕艾時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七百四十一章 滅女真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關無征戰,要塞充客商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將歸來起狼煙第十四章 一時孟浪認小弟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三十六章 區區省元何足道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關無征戰,要塞充客商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五百七十九章 驕奢之罪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十一章 淺談大宋風月場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夜東風吹腥羶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點紅第一百八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虛誇盛世不如遼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楊一窩?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四十八章 帶惡人楊霖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
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書院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培植親信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功過自有後人說(第五更爲鳳盟加更,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五百四十九章 鴻門宴第三百零九章 赤陽真人戰活佛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此乃良配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五百二十六章 劇變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落明星動光彩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一百七十章 蔡京的轉變第七百二十四章 文明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五百二十六章 劇變第七百零七章 身死族滅土司風光不再;北境布武燕然漢騎重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書院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二百二十四章 楊霖都羨慕的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一百一十一章 滾滾財源入帳來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七百三十六章 想不通第一百二十五章 蒼天無眼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力收糧緝事廠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六百四十七章 誰是獵物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七百一十三章 狂風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也有少年慕艾時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七百四十一章 滅女真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關無征戰,要塞充客商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將歸來起狼煙第十四章 一時孟浪認小弟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三十六章 區區省元何足道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關無征戰,要塞充客商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五百七十九章 驕奢之罪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十一章 淺談大宋風月場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夜東風吹腥羶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點紅第一百八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虛誇盛世不如遼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楊一窩?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四十八章 帶惡人楊霖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