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夜東風吹腥羶

銀可術作爲殿後的,這次就沒打算活着回去,當然他也走不掉。

這韃子手裡拿着的武器是一雙錘子,左右揮舞之下,打得宋軍盾牌木屑亂飛。

作爲宗翰手下的勇將,銀可術知道上次殿後的是婁室,如果自己每次都逃避,將會成爲女真的笑柄,爲人唾棄。

伐遼之戰開始之後,他和同樣是拼殺上位的婁室常常被拿來比較,而婁室什麼地方都壓他一頭。

不管女真人爲什麼撤兵,姚平仲肯定是不會放過他們的,宋軍擂響了戰鼓,號角聲蒼涼雄壯,在這夜色下的涿鹿山,兵主蚩尤折戟之地,追殺擁有當世最強的武力的女真兵馬。

銀可術眼看着一個宋軍挺刀衝來,只用一捶就砸爛了他的面門,錘上的刺深深嵌入頭骨,這個空檔便有另一個宋軍,一刀斬在他的腿上。

銀可術慘叫一聲,提起錘子的手臂稍有延遲,這短短一瞬,身上便負創多處,更有一矛紮在他的小腹,銀可術都感覺腸子在甲冑中都流出來了。

雙拳難敵四手,饒是銀可術勇猛異常,也擋不住山上似乎無窮無盡的宋軍。自己麾下這點兵馬,已經快完全交待在這裡了。

此刻女真,一個謀克能戰軍馬,多的過兩百,少的百餘人。銀可術的手下,不過十幾個謀克,都是銀可術一階階的戰功積攢下來的。

若是沒有其他變故,這廝十幾年後,也是女真宗翰這一派的主力猛將,盤踞山西陝西多年,權勢滔天。

但是現在,一切都是夢幻泡影,不知道是哪個宋將,高喊一聲“宰了他”,兩個小兵的長矛順着胸甲的縫隙刺穿了他兩肋,一柄血跡斑斑的長刀割下了這顆頭顱。

在遠處,三百多個女真遊射手,正在山中隱蔽處張弓射箭。藉着火光,幾乎每看見一個宋軍都能射殺。

銀可術死了,但是他的手下阻擋的時間已經夠了,宗翰帶着吳乞買的屍體,逃出了這片山谷。

走了沒幾步,便是一個寂靜的山村,宗翰指着遠處道:“到這村裡,找點吃的和水喝。排好陣勢,不管是誰伏擊俺們,出了山谷俺都想和他決個高低。”

他說的是找,對於這個小村落來說,可就倒了血黴。

在他身後,幾十個女真騎兵,提着繮繩出來,往村內奔去。

走到半路,一陣箭雨,在黑夜中,收割了這羣韃子的性命,只有幾個仗着皮甲厚實,逃回了本陣。

完顏婁室高喊一句:“不好,宗翰,這裡也有埋伏!”

黑暗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村中往外射箭。女真人憑藉着射來的力道和方向,大體判斷出是哪裡的敵軍,便躲在櫓盾後面還射。

夜色籠罩下,絃聲響動一片。楊霖這邊的兵馬,並非是老兵,而是最近三年招募的新兵。

他們的弓藝少有純熟的,幸虧大宋有的是弩箭,弩這個東西,不需要多大的力氣,就能發射很強的箭矢。

弓箭手與弩手對射,很難說哪一方有確定不移的優勢。

從力道而言,自然是弩強弓弱。可是從射速而言,弓箭快了十倍不止,一場戰事當中,也很少單以弓弩對射來分出勝負的。

今夜這一戰,不僅在射手數量上,女真遠遠超過,幾個謀克湊起來足有百多名射士。加上弓箭的射速優勢,宋軍小兵發一弩,女真軍馬足可還出十箭去。而且女真射士身周圍,還有旁牌櫓盾遮護。縱然是弩矢力強,也不是穩穩就能殺傷對方。

可是宋軍的優勢在於,他們躲在暗處,依託村口四周的大石樹木,遮擋着身子亂射。

宗翰陰沉着臉,道:“銀可術用命給我們換來的時間,不能浪費在這個地方,再不走身後的敵軍就追過來了。”

婁室點了點頭,回頭去到後軍,不一會戰場上突然傳來一陣吶喊呼喝之聲。女真軍陣當中,組織起一支步戰甲士隊伍,這個時候正越過射手陣列,頂着木盾直逼山村古道。

一向自視甚高,對女真人的勇武心存懷疑的韓世忠,也不禁咋舌。從黃昏打到了現在,然後逃了這麼長時間,竟然還可以衝鋒陷陣。這些人就算是現在立時轉換物種,做一個牲口,都是綽綽有餘。

宋軍這邊,只是趕路追擊,卻沒有經歷過山谷的廝殺,韓世忠召集人馬,嚴防死守。

這一夥重陣的女真步卒,大部分都是上京府附近投降的遼兵,之所以這麼牲口,是因爲有女真的刀抵在他們身後,現在這些僕從軍已經快拼光了。宗翰眼睛一眯,抱着吳乞買的屍身,大叫道:“列陣,衝過去。”

女真精騎,將所有的貴人護在中間,冒着箭雨也不再還擊,直接衝陣。打到現在,他們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敵軍,恐懼往往來源於未知。

出兵之後遭遇的最大失敗,已經讓曾經戰無不勝的女真人心裡出現一絲鬆動。他們今夜本來有兩次機會,一是在山谷時候,真的衝到山坡,大軍主力就在原地和姚平仲血戰,未必沒有機會。

可惜那時候,被坑了一手的吳乞買,渾身氣血一激,加速了毒素運轉,終於暴斃身亡。

第二是銀可術爲他們爭取到時間內,宗翰到了這個時候,若是擺好陣勢,燃着火把和古道上的宋軍一戰,這十幾萬兵馬未必能擋住女真人。畢竟這些宋軍戰陣經驗和搏殺經驗都不如女真遠矣。

但是對敵人的一無所知,讓宗翰喪失了定心指揮的勇氣,而是選擇突圍逃散。

很快,兩軍相持又成了追擊戰,宗翰帶着幾員悍將,抱着吳乞買的屍身在親兵們的掩護下,藉着茫茫夜色奔逃,丟下了大軍不管不顧。

這對女真兵馬來說,後果是災難性的,無從阻止有效的抵抗,只是各自爲戰。所謂的烏合之衆,就是現在的這個情況。

一夜時間,雙方廝殺的精疲力竭,太陽慢慢升起,照耀着這片亂戰過後的大地。

濛濛的晨霧,沾溼了眉毛,鐵甲上涼意甚濃。橫眼掃視過去,遍地都是屍首。

一夜之間,南征的女真大軍加上僕從軍一共十萬餘人,幾乎全軍覆沒,只逃出不到一千多的精騎。女真人爲他們的貪婪和狂妄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也成功地把自己的頭號敵人,從契丹變成了大宋。

宗澤也成功擊敗了護送器械的女真小股人馬,全殲這支女真兵馬,運回的器械不到十之一二。整個西京道的道路上,屍橫遍野,血流遍地。

楊霖和姚平仲會師一處,等待着新的戰爭到來,一場自己挑起的曠世之戰。

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七百三十二章 根除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五百七十九章 驕奢之罪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三百九十三章 醫心不救禽與獸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四百六十二章 謎底揭開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醫心不救禽與獸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二百三十二章 佛前貪戀人世歡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七百一十四章 利器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二百七十二章 焉能妄議萬年憂第七百六十章 君臣相知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七百六十章 君臣相知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一百一十章 互踢皮球宋朝堂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三百零四章 赤陽真人招魂術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四百一十四章 月白風清怨長夜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七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父母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一百八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三百五十七章 涼州路途遠,相送人是誰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五百二十八章 種子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二百一十五章 卑劣有效的打擊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同過節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六百章 偶遇第七十九章 虎口奪食李師師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清照的離婚官司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六百四十一章 胡馬南下,決戰開啓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戰場白骨纏草根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六百五十四章 狼煙遍地第二百四十五章 百年屈辱結宿仇第四十五章 培植班底第六百一十七章 再起禍端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
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七百三十二章 根除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五百七十九章 驕奢之罪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三百九十三章 醫心不救禽與獸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四百六十二章 謎底揭開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醫心不救禽與獸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二百三十二章 佛前貪戀人世歡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七百一十四章 利器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二百七十二章 焉能妄議萬年憂第七百六十章 君臣相知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七百六十章 君臣相知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一百一十章 互踢皮球宋朝堂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三百零四章 赤陽真人招魂術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四百一十四章 月白風清怨長夜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七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父母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一百八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三百五十七章 涼州路途遠,相送人是誰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五百二十八章 種子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二百一十五章 卑劣有效的打擊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同過節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六百章 偶遇第七十九章 虎口奪食李師師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清照的離婚官司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六百四十一章 胡馬南下,決戰開啓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戰場白骨纏草根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六百五十四章 狼煙遍地第二百四十五章 百年屈辱結宿仇第四十五章 培植班底第六百一十七章 再起禍端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