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

追溯兩代,戰死沙場,這已經不是家世清白了,這就是根正苗紅。

這在西北,並不罕見,當年的宋夏百年對峙,西軍中多有這等子弟。

其實大宋的戰將,並不比他人遜色,趙構南渡之時,手下的大將都是些狠角色,可惜的是兵員素質跟不上,文官遙控指揮,武將掣肘太多。

楊霖臉色凝重,起身朝着西北方向遙遙一拜,道:“你可到我身後聽講。”

楊沂中一看他對祖父和父親這般敬重,眼圈一紅,這種漢子就是這樣,即使他再欽服楊霖,楊霖給他多少好處可能也就是心懷感激。

但是對他們父輩的尊重,才能換來這般的極深感觸,馬擴輕輕撫着他的雙手,一起認真聽楊霖繼續講課。

這個時候,是中華大地上,學術和思想的一個重要的轉折期。

究其原因,就是程朱理學在此時的興起,幾乎扼殺了漢人的進取精神。

程、朱理學,兩程已經死了,朱熹還有幾年纔會出生,楊霖開壇講學的時機,恰是時候。

務實、昂揚、進取,是他絞盡腦汁想要推廣開來的思想,真到了這個時候,楊霖纔會發現自己的學識不足。

這種程度的立言大業,非是大賢不能完成,好在楊霖的官職地位高,可以利用這一點,集思廣益。

他的學生和學生的學生,可以在他的主旨思想上,發散加深,著書立說,爲他傳道。

楊霖也可以利用手裡的權勢,儘可能地爲他們鋪路,廣開方便之門。

楊學的傳播,靠的就是這個模式,偶爾的講課,反倒是點綴一般的錦上添花。

---

兩折省,杭州府。

一盤棋局上,殺意凌然,慘烈無比,執子雙方都盯着棋盤,尋找着一絲絲的破綻。

張叔夜輕輕落子,那邊的殷慕鴻卻長舒胸氣,一鼓作氣收拾殘局。

“哈哈,望舒兄棋藝果然高我一籌。”張叔夜搖頭笑道,開始一顆顆地收起棋子。

殷慕鴻眼簾低垂,道:“你我棋藝不分伯仲,不過嵇仲你還是有些猶豫,當斷不斷不夠果決。”

張叔夜知道他是別有所指,兩個人自從來到江南之後,彼此間默契十足,攜手共進,友情也是突飛猛進。情誼到了,有些話就可以大膽說出來,不用藏在心裡了。張叔夜聽了這話有些不服氣地說道:“我不夠果決,你倒是夠狠,可是少宰已經下令我是這兩浙省的巡撫兼任總督,你卻還是提舉都尉府。”

殷慕鴻也不着惱,淡然一笑:“大宋開國至今,到了大觀年間,風流天子在位,國事實則已經糜爛不堪。冗官冗兵,積貧積弱,懶政怠政,貪腐成風。楊少宰便與官家議立都尉府,金樑橋上殺得人頭滾滾,汴梁城內都尉府的名字,可止小兒夜啼。”

張叔夜放下棋子,認真聽了起來,殷慕鴻繼續道:“剷除禁軍將門世家,牽連不止萬人,公侯將相,人人自危。都尉府是一把兇刀,一旦出鞘,便是鋒芒畢露,血光沖天;若嫌刀利,便要藏鋒斂銳,免遭忌恨。

如今新政施行,人心安穩,我這都尉府,當然是藏刀入鞘了。”

張叔夜眼色一轉,低聲問道:“難道望舒覺得,還有再出的那天?”

兩個人對視一眼,都是面沉似水,殷慕鴻心中暗道,早完有那麼一天...或許就是改天換地的時候。

張叔夜卻有些矛盾,說不出的難受,讓他糾結不止。

這時候,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打斷了兩個人的對視。

劉錡進來之後,抱拳道:“張巡撫,殷提舉,汴梁傳來消息,調我前往交趾助戰,特來辭行!”

新政推行之後,兩浙省的兵權,已經盡歸總督張叔夜。京營禁軍本來就是來救場的,眼下也無須再駐留杭州。

雖然早就知道有這麼一天,但是張叔夜還是有些不捨得,劉錡這個人作爲一個武官,是所有上司都想要的大將。

在後世的歷史上,南渡之後的趙構想從前線把劉錡調到行在臨安府,被當時的大將王似拒絕,理由很充分,沒他擋不住金兵。

第二年二月,趙構又傳旨命劉錡赴行在,被大將張浚中途截留,趙構不得不再次下旨,讓劉錡必須赴行在。

就這樣,你爭我搶的,劉錡到了行在,很快就被被趙構調到身邊,任爲帶御器械、江南東路馬步軍副總管等職。可惜的是,這員猛將,被趙構活活用的累死了,吐血而亡。

趙構追贈他爲開府儀同三司,賜諡“武穆”,是成爲南宋第一個諡號“武穆”大將,其後纔是岳飛。

杭州又沒有什麼大的戰事,張叔夜雖然愛才,卻不敢和楊霖對着幹,不無遺憾地道:“交趾戰事不甚緊急,何必如此匆忙,不如等我設宴爲你們送行。”

“承蒙總督厚愛,不過軍令如山,容不得遲疑,等某得勝歸來,必來杭州補上此宴。”劉錡在京營禁軍中,每日操練之餘,就是灌輸軍令的重要,肯定不肯違抗。

別說交趾戰事不緊急,就算讓他去交趾趕集,他也不會耽誤片刻。

殷慕鴻起身,和張叔夜一道,送到城門外。

一萬禁軍兵馬,俱是騎兵,早就整裝待發。這些兵馬,實在是有些亮眼,每一個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再加上風雨不停的操練,自有一股氣勢。

張叔夜依依不捨地送他們離開,杭州城外的官道上,所有的馬車和行人,紛紛讓開道路。

在人羣中,有一夥軍士護送的車馬,其中一個的簾子緩緩掀開,馬車內的婦人一臉憔悴,但是穿着雍容華貴,氣度不凡。

她望着這些兵馬,眼中神色複雜,呢喃道:“這就是不堪一擊的大宋兵馬?”

這時候,一個年紀十分小的少年,騎着高頭大馬,嘴裡叼着一根樹枝,肩膀上扛着一柄大刀,似乎有他半截身子那麼長。

提着繮繩來到馬車前,少年不悅地敲了敲馬車,語氣十分不耐煩:“關上,關上,說了多少次了,少胡亂張望,到了汴梁乖乖聽俺義父發落。”

蘭英皇后心裡一苦,趕緊放下車簾,一句話也不敢說,正是這個少年把自己從牢中救了出來,他們從地道里鑽出來的那一刻,自己驚叫出聲,害的他手下死了兩個人。

正因爲如此,這少年對自己一直不怎麼待見,動輒打罵。堂堂李朝皇后,在營中如同囚犯,尤其是他奉命送自己去汴梁之後,更是戾氣深重,說一句話就嚇得蘭英皇后心驚肉跳。

扛刀的少年就是楊天寧,他斜着眼看着這一萬多將士,又想起死的兩個手下兄弟,心裡煩躁異常,將嘴裡嚼爛的細枝吐掉,低聲道:“元寶,元浩,看見沒,咱們的人馬又增兵了。早晚把李陽煥那狗賊片成肉沫,讓升龍城給你們陪葬。”

第一百五十一章 取名鬼才第一百二十六章 順藤摸瓜第二百七十一章 順逆天下幾人清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往死裡讚頌我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九十三章 搶了一對雙生兒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夜東風吹腥羶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賭,幫韓世忠上岸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四百一十二章 查人老底笑呵呵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鋒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五百三十一章 那就打吧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四十章 一日看盡汴梁花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決戰也是決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騎夜入燕京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軍切切求騎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二百一十五章 西征之利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五百八十一章 雷霆破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十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四十七章 男兒有仇,九世必報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風華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遷都構想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四百九十八章 本宮不是那樣的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六百八十五章 赴會飲宴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贏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七百一十九章 墾荒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七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五百四十三章 赤陽子在神仙中也算是厲害的角色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三百一十章 自古道勝者爲王第六百五十三章 山川變色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
第一百五十一章 取名鬼才第一百二十六章 順藤摸瓜第二百七十一章 順逆天下幾人清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往死裡讚頌我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九十三章 搶了一對雙生兒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夜東風吹腥羶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賭,幫韓世忠上岸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四百一十二章 查人老底笑呵呵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鋒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五百三十一章 那就打吧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四十章 一日看盡汴梁花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決戰也是決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騎夜入燕京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軍切切求騎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二百一十五章 西征之利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五百八十一章 雷霆破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十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四十七章 男兒有仇,九世必報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風華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遷都構想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四百九十八章 本宮不是那樣的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六百八十五章 赴會飲宴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贏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七百一十九章 墾荒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七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五百四十三章 赤陽子在神仙中也算是厲害的角色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三百一十章 自古道勝者爲王第六百五十三章 山川變色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