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京面聖

辭別了宗澤,楊霖率衆出景山,馬車走了不到七天,汴梁已經在眼前。

城外車馬駢闐,青衣小帽的家人守在城門,迎接楊霖回來。

楊霖帶着一大一小兩個美人下車,府上衆人早就見怪不怪,輕笑着駕車帶他們回到昭德坊。

李芸娘擰着越來越渾圓腴潤的身子,巧笑着迎了上來,給楊霖披上一個黑色大氅。

緊了緊衣襟,楊霖笑道:“我爹呢?”

“老爺他去太平州了,臨行前留下話,說是他等不及參加劉提舉的婚宴了,不過已經讓人備下了一份厚禮。”

楊霖一撇嘴,埋怨道:“天寒地凍的,一個看不住就往外跑,我爹真是的,一把年紀還讓當兒子的不省心。”

楊霖把桃子攬了過來,介紹道:“這是西北老種經略相公的嫡女種歸夷,以後就住在我們府上,給她收拾一間單獨的院子,配上十幾個丫鬟。”

來時種府的婦人已經給她說過一些,再加上這幾天的朝夕相處,天天睡在一個馬車,種歸夷擡眼偏着腦袋,一臉無辜地問道:“哥哥,我不和你睡一塊麼?”

李芸娘秦情情全都掩着嘴偷笑,楊霖一人賞了一巴掌,笑道:“等你長大了,才能和哥哥一起睡。”

種歸夷哦了一聲,小嘴撅着稍微有些委屈,看得楊霖和其他兩個女眷忍不住笑了起來。

李芸娘望着秦情情,道:“這位姑娘?”

“放到我的院子伺候。”楊霖隨口說道。

李芸娘笑道:“知道了,姑娘跟我來。”

來到內院換了一身衣服,稍微休息了一下,楊霖便要進宮面聖。

來到皇城,先是去了禁中緝事廠,楊戩正在喝茶見他進來騰地一下站了起來,道:“老弟,什麼時候回來的?”

楊霖往桌前一坐,道:“到家不足一刻鐘,屁股還沒坐熱就來找老哥你了,我出京這段時間,朝中可有異動?”

“無非是些微末小事,唯一可慮的就是契丹派遣使者,索要安慶公主耶律南仙,倒是沒提西夏的事。陛下交給王黼處理,那孫子天天把契丹使者當祖宗供着,帶着他們在汴梁吃喝玩樂,引起了不少文官彈劾。”

楊霖點了點頭,道:“耶律南仙被西軍好吃好喝的養着,我這就去面聖,讓陛下把他好好送回契丹。”

現在契丹自己一身毛病,萬萬不能在這個時候和他們起了衝突,因爲這些草原上的異族,一旦有了外患,往往能快速地精誠團結起來。

此時就該穩住他們,讓天祚帝和蕭奉先這些人繼續作,甚至自己還可讓大宋給他們加點料,讓他們作的更加起勁纔是正道。

大宋現在有了西北養馬地,連通蒙古和西域,開市之後將不缺馬匹。

大宋只有步卒,缺少騎兵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只要自己保住西軍就行。自己發育好了,管他塞外是什麼牛鬼蛇神,幽燕還不是勢在必得。

楊霖敲着桌子,問道:“童貫回京比我早,他有什麼動作麼?”

“拜訪了蔡相和樑師成,這兩處都是大搖大擺去的,沒有半點遮掩。”

老太監還是有氣魄,楊霖面色一沉,爲了得到西軍的效力,自己和童貫之間的關係勢必破裂。畢竟西軍就那麼一支,童貫想當西北王,就要掌握這支大宋最強的戰力。

楊霖站起身來,道:“行,老哥,帶我去見陛下吧,弟弟這裡一堆事等着面聖解決呢。陛下在什麼地方呢?”

楊戩嘆道:“陛下最近迷上一種六石圖,不用皴法,以水墨生暈,堪稱傳神。”

“什麼圖?”

楊戩笑道:“就是作畫。”

楊霖在心裡問候了一句這位勤勉的藝術家,不過轉念一想這樣也挺好,總比出來一個崇禎那樣的奇葩亂指點來的好。

自凡是帝國,最怕的就是狗屁不懂的君主微操,後世二戰中陸地上最大的戰鬥蘇德戰場,元首和慈父隨便來個微操,最少幫對面解決自己十幾萬戰士。

他愛畫畫就讓他畫去好了,至少不會禍國殃民,至於喜歡大排場,自己的親爹鋪設的萬歲營商業帝國運作起來,修個艮嶽都能賺錢,更不存在勞民傷財了。

乘着馬車,兩個人一道來到艮嶽,現如今的趙佶已經不喜歡住在狹窄緊湊的禁中了,反而搬到艮嶽居住。

這座人類有史以來,修建的最精緻豪奢的園林裡,已經住進來了不少的皇妃和皇子。

楊霖來到園內,遙遙地望見一個氣度不凡的男子,一手抱着一個孩子笑的正歡。

自古皇家溫情,難有此景,趙佶懷裡的是他兩個女兒。

看到楊霖進來,趙佶臉色一喜,伸手招道:“楊愛卿,快到朕身邊來。”

楊霖三步並作兩步,快步上前抱拳道:“臣楊霖,拜見吾皇。”

趙佶笑道:“愛卿此去舟車勞頓,着實辛苦,爲朕平定西北,功不可沒,說吧,想要什麼賞賜?”

楊霖笑道:“臣豈敢貪天之功,此番大功全賴西北諸將用命,二十萬西軍效死,秦隴百萬民夫親冒矢石,運送輜重。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陛下文治興隆,武德齊天,臣不過是一個跑腿的罷了。”

趙佶抱着女兒哈哈大笑,楊霖趁機偷偷看了看,兩個女童都是兩三歲模樣,兩個嬰兒肥的小臉十分可愛,看年齡應該是茂德帝姬趙福金和安德帝姬趙金蘿。

楊霖突然福至心靈,暗道找個空上書讓官家把公主改成帝姬,估計能讓風雅的趙佶高興一把。

這本來是蔡京的主意,看來自己又要提前挖他牆角了。

楊霖趁着皇帝開心,進言道:“陛下,去歲春夏之交,河道崩裂,萬里汪洋。京西諸路民不聊生,汴河內外餓殍遍野,爲免悲劇再次發生,臣提議增設河道總督衙門,設長官一員,全年負責調度治河。從上游到入海口,統一治理,時刻治理,早日使沿途千萬百姓免於水患。”

趙佶想到去年汴梁差點斷了糧食,要不是楊霖手段好,轉危爲安,就出大事了。

心有餘悸下,趙佶點頭道:“此言不差,楊卿曾身體力行,到洪水中治河,治河總督一職愛卿心中可有人選?”

“解州通判宗澤,長於此道,若是擔此重任,定然不辱使命。”

趙佶哪裡知道宗澤是誰,區區通判還是臨時提拔的,但是既然是剛剛立下大功,有沒什麼好賞賜的楊霖提出的,趙佶便痛痛快快答應下來。

接下來,楊霖還要去蔡京那裡走動走動,不然光皇帝同意也沒用。

好在此事牽涉的利益不大,治河總督名頭不小反倒是出力不討好的活,再說了朝中的官員全都有良田在開封府,治河對他們來說也是好事。

估計用不了多久,宗澤就可以上任治河總督了。

趙佶說了幾句,又扯到獻捷的事上來了,言語間含糊其辭,幾次想要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楊霖暗笑不已,這廝想出風頭,竟然能想出一些不錯的點子,比如說他就希望自己的出場能夠與衆不同。

楊霖眼珠一轉,道:“陛下乃是神霄之主,獻捷那天,仙霧繚繞,天降祥瑞,又有何難?陛下就放心交給臣來安排,等着瞧吧。”

趙佶大喜,將剛剛畫完的六石圖,賜與楊霖。

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九十二章 此人子乎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營中見冤魂第二十七章 破廟野哭一尊佛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五百九十六回 衙內教京營新軍 鹽王聚江湖豪客第四百零一章 王爵於我如浮雲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二百四十章 陽謀隨勢而發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七百六十四章 蓬勃向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話離別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六百八十五章 赴會飲宴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聲告訴我,燕地誰說了算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蒼山第二百二十五章 功過自有後人說(第五更爲鳳盟加更,求訂閱)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二百章 征服一國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十七章 捷徑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進一步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決戰也是決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五百三十一章 那就打吧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七百一十六章 火炮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四百零一章 王爵於我如浮雲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二百四十五章 百年屈辱結宿仇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聞烽煙起第六百一十七章 再起禍端第二百零五章 鹽王之威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五十章 小劉貴妃失寵記第十六章 樂趣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當道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三百二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三十五章 北上雲內馭羣豪第六百七十七章 強啊大石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九十二章 此人子乎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
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九十二章 此人子乎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營中見冤魂第二十七章 破廟野哭一尊佛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五百九十六回 衙內教京營新軍 鹽王聚江湖豪客第四百零一章 王爵於我如浮雲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二百四十章 陽謀隨勢而發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七百六十四章 蓬勃向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話離別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六百八十五章 赴會飲宴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聲告訴我,燕地誰說了算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蒼山第二百二十五章 功過自有後人說(第五更爲鳳盟加更,求訂閱)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二百章 征服一國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十七章 捷徑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進一步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決戰也是決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五百三十一章 那就打吧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七百一十六章 火炮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四百零一章 王爵於我如浮雲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二百四十五章 百年屈辱結宿仇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聞烽煙起第六百一十七章 再起禍端第二百零五章 鹽王之威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五十章 小劉貴妃失寵記第十六章 樂趣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當道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三百二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三十五章 北上雲內馭羣豪第六百七十七章 強啊大石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九十二章 此人子乎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