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

高麗,開京。

國主王俁迴光返照,於當夜死在了臥榻之上,順德王后李氏護着儲君,在深宮不出。她手裡,有一支忠於王室的侍衛,死死護住王宮。

宰相崔弘嗣等人,一力主張擁護儲君王楷繼位,但是大將尹瓘、吳延寵等人,擁兵進了開京,反對王楷登位。

這些將領,直言先皇是被楊資謙氣死的,怎麼可能讓他的外孫登位。

宰相等人也看不慣楊資謙,但是堅持儲君之位和他的外公沒有關係,並且幾次進宮,想讓儲君下令處死楊資謙,打消武將疑慮。

順德王后自然不肯殺自己的父親,更何況楊資謙原本沒改姓的時候,是仁川李氏的族長。

仁川李氏,長期把持高麗王朝的大權,根深蒂固,不可動搖。而且他們靠近開京,輕易就可以揮師開京城下。

楊資謙被抓,他們派出了私兵,緊逼開京,一時間開京諸方也不敢輕易動手。

高麗亂做一團,這時候大宋使者到來,幾百人從天津港出發,在平壤登陸。

這些人帶來消息,大宋越王檢校司空少宰楊霖,即將親自出使高麗。

如今這個時候,高麗國內如同一鍋亂粥,大宋的親王,實際權柄的執掌者,竟然要出使高麗。

要知道,這些藩屬國雖然自稱皇帝的居多,但是他們的爵位是郡王,而楊霖如今已經是貴爲親王了。

楊霖是什麼人,他是楊資謙的大靠山,一時間高麗各方勢力,都緊張起來。

只有仁川李氏,最爲高興,已經翹首期待楊霖的到來。

天津港前,楊霖看着逐漸成了氣候的澄海水師,心中十分愉快。

阮小七在一旁,笑着說道:“少宰,您帶的這一萬多人,只消三艘船,就可以盡數運到高麗。徐莊主的運兵船,是越來越大了。”

“不要一味追求大,堅固纔是最重要的,要是運兵船出了差池,豈不是自損幾千兵馬。”楊霖囑咐道。

阮小七一聽,笑着說道:“少宰儘管放心,運兵船是最堅固的,而且船上都有救生小艇和抱生木,只要周圍有自己的船隻,是不會有死傷的。”

楊霖這才放下心來,笑吟吟地打量着澄海水師的其他戰船,問道:“小七,澄海水師年前上報的是有四萬將士,一百三十七艘戰船,三百多其餘船隻,這麼多船平日裡都在海面,還是在港口停泊?”

“每日出巡的船隻是有定數的,一般不會超過二十艘,不然船隻修葺的費用太高了。就是有些時候,需要運兵或者運送一些輜重的時候,會派戰船護航,那纔會有船隻在海面漂泊幾十天的情況。”

澄海水師畢竟是第一支海上水師,它的底蘊不是南海水師能比的,但是南海水師的任務很多,敵人也多,澄海水師只需防備女真的船隻即可。

女真人的海上力量,全部繼承自渤海人,這些年沒有什麼進步,已經被密州船塢拉下差距。

一聲角聲過後,天津港內,一萬京營新軍,開始逐漸上船。

楊霖也在阮小七的陪同下,和親衛們上船,很快揚起風帆,出發前往高麗。

楊霖站在甲板上,舉着千里鏡往海面上看去,密密麻麻的一片全是戰船。

海浪平靜的一圈圈涌過,楊霖嘴角微微上揚,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

在海上航行了不到四天時間,天色拂曉,已經到了平壤。

登上岸就是高麗境內,高麗邊軍一見是天朝欽差,不敢怠慢,一邊派大軍護送,一邊快馬將消息報送開京。

說是使團,楊霖卻帶來了一萬新軍人馬,還有三萬澄海水師。在親衛的護送下逶迤前行,掀開車簾,護衛在旁的陸謙催馬靠前,向楊霖詢問的眼神點頭示意無事,楊霖也點了點頭,放下車簾,將身上的輕裘用力拉緊。

舊日的仁川李氏,如今的仁川楊氏,已經早早派人前來迎接,但是羣龍無首的高麗朝廷,並沒有反應。

他們都在靜觀其變,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不請自來的不速之客。

楊霖派人到開京,直言自己和大宋非常關注高麗此次的內亂,高麗和大宋,即爲宗藩,也是兄弟,向來是一衣帶水,睦鄰友好。如今高麗出了亂子,真是親者痛仇者快,所以大宋派少宰楊霖,前來調停。

wWW▪тt kǎn▪℃O

王宮內,高麗羣臣面面相覷,不管是主張廢掉儲君的武將還是主張斬殺楊資謙的宰相等人,都不敢再說殺楊資謙的事。

碧蹄館,距開京以北三十里不到,以往別國的使臣出使高麗,都會在此處驛館暫且停駐,待高麗迎賓禮儀齊備後,再前往開京。

如今雖然遵循舊例,但是楊霖帶來的人實在太多了,將此地佔滿不說,外面還安營紮寨。

從未有這麼多軍隊進入高麗,雖然是宗主國,也不曾有這個機會。不管是哪個朝代,也只有漢王朝的軍隊進入,纔不會引起高麗人的畏懼。

盛唐也好,以後的大明甚至是滿清,都曾經在此地駐紮大量的軍隊,也都曾在這片土地,爲了他們和外敵浴血廝殺。

這裡雖然是一個小國,但是實際上就是漢王朝的門戶,自古都是,絕不容他人染指。

不然的話,從此地直下幽燕,一馬平川,威脅實在太大。

大宋的水師太強大了,在外圍的船隻,已經足夠高麗瑟瑟發抖了。

楊霖在此地的小樓頂上,坐在藤椅上,拿着千里鏡,好奇地觀望高麗的風土人情,宋朝建立後,高麗引進宋朝公服與直腳襆頭,高麗稱“吉服正角”,君主之服也與宋朝類似,故宋使稱其衣冠“一遵我宋之制度”。

女子的髮型則無論貴賤,垂髻於右,餘發披下,服飾則“白紵爲袍,略如男子”。

路面上的高麗女子,除了官宦人家的貴女之外,全都喜歡穿露1乳裝,大宋將士見了無不搖頭。

高麗建立的時侯中原處於盛唐,剛好是民風最開放的時候,作爲附屬國的高麗,一切都是學習唐朝的,因而在女子的服飾方面,他們不但學習,而且更進一步,把個酥胸半露的服飾,發展成了這種露1乳裝。

直到日本佔領朝鮮以後,覺得太過傷風敗俗,才逐漸給他們改了過來。

這幾天的時間,楊霖也瞭解到,在高麗如今也沒被程朱理學所影響,女子的地位十分高。

高麗社會流行入贅,訂婚男子自幼被養於妻家,稱爲“預婿”。家族內部,女兒跟兒子一樣擁有財產繼承權,女性甚至可以成爲戶主。

更神奇的是,這裡的離婚率也很高,“男女?娶,輕合易離”。婦女可以改嫁。高麗的性別比例是男少女多,社會上卻通行比較嚴格的一夫一妻制,蓄妾現象很少見。

曾經有官員建議鼓勵士庶蓄妾,遭到高麗女性的一致唾罵,朝廷也不敢允許。在民間,經常有衆多男女一起在河水沐浴,毫無忌避。

這塊神奇的土地,顛覆了楊霖以往對它的認知,現在這裡十分崇尚楊學。

很多學院內,都擺着楊霖弟子們爲他所著的書籍。

就在楊霖百無聊賴的時候,陸謙終於來報:“少宰,高麗宰相崔弘嗣、御史大夫金玄前來迎接使團。”

楊霖輕笑一聲,道:“終於來了。”

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六百七十六章 言出法隨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濺龍塌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遠多豺犬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聚人口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五百二十八章 種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傑(爲狙擊手耿烈加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五百六十章 萬歲營大文豪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楊霖啊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三百五十一章 衝冠一怒殺金使第三百五十一章 衝冠一怒殺金使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十九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力收糧緝事廠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興慶府第三百一十章 自古道勝者爲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七百零二章 再臨艮嶽第七百四十九章 國士蔡京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三百六十三章 嘆末代帝王,尤醉生夢死第二百零五章 鹽王之威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四百三十九章 紛紛亂戰貫南北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第三百四十三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六百五十四章 狼煙遍地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第七百四十一章 滅女真第六百三十八章 龍章鳳姿,王霸之氣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盡軍又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八十二章 業火三千,心中怨起第七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父母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與野獸的較量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四百零三章 取直運河通民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赤陽子在神仙中也算是厲害的角色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三百三十八章 將門摺子疑雲深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
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六百七十六章 言出法隨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濺龍塌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遠多豺犬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聚人口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五百二十八章 種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傑(爲狙擊手耿烈加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五百六十章 萬歲營大文豪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楊霖啊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三百五十一章 衝冠一怒殺金使第三百五十一章 衝冠一怒殺金使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十九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力收糧緝事廠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興慶府第三百一十章 自古道勝者爲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七百零二章 再臨艮嶽第七百四十九章 國士蔡京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三百六十三章 嘆末代帝王,尤醉生夢死第二百零五章 鹽王之威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四百三十九章 紛紛亂戰貫南北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第三百四十三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六百五十四章 狼煙遍地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第七百四十一章 滅女真第六百三十八章 龍章鳳姿,王霸之氣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盡軍又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八十二章 業火三千,心中怨起第七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父母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與野獸的較量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四百零三章 取直運河通民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赤陽子在神仙中也算是厲害的角色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三百三十八章 將門摺子疑雲深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