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

纔剛過晌午,楊霖便興沖沖地來找蔡京,今日是他出巡的日子,當然要來和明面上的靠山道別。

“楊老弟,恭喜高升啊。”未到二堂便遇見了楊戩和藍從熙二人,如同一尊彌勒佛般的楊戩老遠便開口恭賀。

“這算哪門子高升,不過是多了一件差事罷了,要不是爲皇命奔波義無反顧,我還不願意冒着酷暑出這趟遠門呢。”楊霖笑着說道。

楊戩撇着嘴道:“楊老弟這心口不一的本事,可是越來越高超了,這差事代天出巡,聽他的口氣還擔着委屈了,不行咱家就吃點虧,去宮裡奏請聖上,替你挨一挨這酷暑如何?”

藍從熙笑道:“公公若是也怕熱,下官倒是樂意代勞。”

“哈哈,兩位老哥哥就別拿我耍笑了,恩相呢?”

藍從熙擡頭看了看天色,說道:“此刻太師多半正在午睡,我們可以稍等一會再去。”

楊霖皺着眉頭一想,這天半晌不發的,若是等蔡京睡到自然醒,還不得延誤了出發的時辰。眼珠一轉,楊霖扯着嗓子喊道:“藍兄和我等一等尚可,楊老哥是什麼身份,怎麼能在此久等呢。恩相,恩相,快醒醒,楊公公來啦。”

說完就往蔡京休息的院落裡闖,這院落內的青衣小帽的蔡家僕役,花鈿羅裙的蔡家使女,都大氣也不敢喘的在各處靜立。就連尋常走路也都踮起了腳,生怕發出一點聲響。這一嗓子嚇得蔡府的侍女不輕,蔡京也被吵了起來。

不一會侍女們捧着唾筒、香爐、淨面水、胡梳等物進去伺候,又過了一會蔡京才精神奕奕地走了出來。

“文淵,大中午的你不睡覺來擾老人家清淨,成何體統。”

楊霖嘿嘿一笑:“要是學生自己,說什麼也屏息等待恩相睡醒,這不是有楊公公在此麼。”

楊戩笑道:“你這憊癩小子,就知道給哥哥潑髒水,蔡相爲國勞累,咱家就是等一天也心甘情願。”

蔡京對身邊的侍女道:“文淵說的對,以後但凡楊公公來此,記得叫我醒來。”

侍女點頭答應,楊戩忙擺手道:“不可,萬萬不可。”

“行了,大家先別客氣了,我這次來是要辭行的。”楊霖插話道:“我準備先去山東一趟,把密州市舶司開設起來,然後由此南下,依次安置。”

蔡京點了點頭,沒好氣地道:“你快點出去汴梁避一避風頭也好,現在彈劾你的奏章每日雪花一般,壓的官家龍案都要塌了。太學生每日在坊間傳言,直接將你打作了斯文敗類,本相也只想勸你收斂一些,要知道剛極易折。”

楊霖眼珠一瞪,道:“我等大臣,食君之祿,只要是國家昌盛民安樂,管他娘身後罵名滾滾來。”

蔡京直接站起身來,將慷慨陳詞的楊霖推出門去,烏木的木門關上之後,傳來蔡京的聲音:“你快回去收拾一下,此去巡視,早去晚歸,記得保重安全。”

楊霖不以爲意,在外面大聲道:“恩相、哥哥、藍侍郎,楊霖告辭啦。”

蔡府外,楊家的車隊早就準備好了,這次是萬歲營第一次出門,就是代天巡視,簡直是莫大的殊榮。

靠着兒子成功洗白的鹽王楊通,將手底下剛訓練的精英全部帶上,自己則帶着兩個兄弟繼續回兩淮招兵買馬。

這年頭天下承平,趙氏江山穩固的不像話,有誰不想從匪變成兵,吃一口官家飯。

萬歲營如今兵少將寡,除了楊霖這個提舉,就是從特勤隊挑選出的兩個精英做了兩個虞候。

這些人精氣神跟剛來汴梁時翻天覆地的變化,往那裡一戰自有一股子氣勢,見到楊霖出來全都精神一振。

收起在蔡府的嬉皮笑臉,楊霖眼皮一抹,面沉似水,登上馬車沉聲道:“出發!”

代天巡狩,這麼大的場面,本該是百官相送。

但是楊霖的名聲不好,汴梁和他無過節的官員,大多是蔡京一脈,爲了避嫌也不來。

至於其他派系,尤其是依附於樑師成的,更是不敢前來,甚至要躲得遠遠的。叛徒,在官場上永遠是所有派系最厭惡的角色。李商隱驚才豔豔,就因爲在牛黨和李黨之爭中立場不明,身份曖昧,結果鬧得不管是牛黨上臺還是李黨上臺,他始終是懷才不遇、不受重用。

大宋黨爭這麼多年,新舊兩黨互相之間水火不容,坑害同僚的事更是常見。

汴梁的街頭依舊是繁華熱鬧,滿滿當當地盡是來往車輛,楊霖便讓人掛起欽差旗幟開道,果然沿路的推車、馬車、牛車、驢車...盡皆躲避。

城門口,一身公服的王朝立站在青石板的街道一側,遠遠瞧見欽差儀仗便整了整衣冠,上前作揖道:“下官王朝立,來爲提舉送行。”

楊霖走下馬車,將他叫道一旁,囑咐道:“你在朝中多給我留點心,但有風吹草動,及時派人到汴梁城東萬歲營中,自有人和我聯繫。”

“提舉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

楊霖輕笑一聲,道:“行了,回去吧,我有蔡相照拂,料想也沒人動得了我。”

唯一一個前來相送的王朝立,很快就淹沒在汴梁的人羣中。

出了城門,雄壯的開封府已在身後,高聳入雲的城牆漸漸成爲背影。

楊霖掀開簾子外後看,不論從哪個角度,這都是一座富貴繁華的所在,如果說當世真的有仙境,那麼一定是汴梁。汴梁當時登記在冊的男丁就有四十五萬人,推算出有一百二十萬到一百五十萬人生活在繁華的東京汴梁。

當此時也,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國的城市中心,作爲扼守歐亞大陸的重要港口,當時人口總數是二十萬;吳哥當時是高棉帝國的首都,是東南亞的中心城市,有二十萬人口;西方自認的當時全球知識的中心,知識的創造地巴格達,人口十三萬。

大好城郭怎能被胡風肆虐。

“汴梁百姓百十萬,有誰識得真楊霖。”

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四百零四章 千難萬阻心志堅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三百四十三章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獻給書友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與你不死不休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一百六十八章 把你爹嚇尿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七百六十章 君臣相知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賤如草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三百零四章 赤陽真人招魂術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六十一章 代天巡狩(爲我還有個地瓜三更)第四十章 一日看盡汴梁花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風初現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五百零七章 簡直荒唐第十六章 樂趣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五百四十七章 男兒有仇,九世必報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八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楊霖啊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陽子吃羊總共分三步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十五章 星探楊霖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當道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二百一十六章 古都長安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四百五十三章 刀刀見血第三百三十二章 鸞鳳棲是梧桐枝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一百章 皈依道教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楊一窩?第五百三十八章 崩潰前的爆發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獻給書友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整幽燕舊河山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臘第二百一十二章 隻身求救赴敵營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四百九十三章 小劉貴妃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五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六百六十一章 改舊換新
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四百零四章 千難萬阻心志堅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三百四十三章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獻給書友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與你不死不休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一百六十八章 把你爹嚇尿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七百六十章 君臣相知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賤如草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三百零四章 赤陽真人招魂術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六十一章 代天巡狩(爲我還有個地瓜三更)第四十章 一日看盡汴梁花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風初現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五百零七章 簡直荒唐第十六章 樂趣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五百四十七章 男兒有仇,九世必報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八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楊霖啊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陽子吃羊總共分三步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十五章 星探楊霖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當道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二百一十六章 古都長安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四百五十三章 刀刀見血第三百三十二章 鸞鳳棲是梧桐枝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一百章 皈依道教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楊一窩?第五百三十八章 崩潰前的爆發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獻給書友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整幽燕舊河山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臘第二百一十二章 隻身求救赴敵營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四百九十三章 小劉貴妃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五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六百六十一章 改舊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