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

昭德坊內,楊霖穿了一身青色的綢子緞服,質地十分輕盈,說不出的舒服,不過心情卻不甚好。

在他懷裡,是自己的二女兒,今日剛學會叫人,楊霖稀罕地不行,抱着她到處顯擺。

楊天仙也跟自己長臉,只要引着她一說,她就叫一聲“爹爹”。

自己從二月初,就上表出巡,皇帝馬上準了。

結果準備着準備着,已經臨近三月,還沒有弄完。

此時楊霖抱着孩子,在花廳和宋江不停地抱怨,宋江笑道:“少宰稍安勿躁,這次出巡非比尋常,自然要準備萬全。左右也沒什麼事,何必急在一時。”

宋江剛從朝中出來,兩官服都沒換,倒了一杯香茗推到楊霖跟前:“不知少宰準備如何巡視,先去何處?”

楊霖做到桌前,將女兒擺在自己的大腿上,道:“京畿省在我眼皮底下,是不用巡視的,稍有風吹草動我都清楚。這次我想先去河北,張安前些日子來拜訪我,說那運河即將竣工,只剩最後一段。取直運河乃是大事,我要去看一看,能不能通船。”

“不如走汴河到秦隴,經由雲內到河東,屆時運河已通,就順着運河走遍幽燕、河北、山東直至兩淮。”

楊霖想了想,宋江說的也有道理,便笑道:“每次都是你想的比較周全。”

宋江嘿嘿一笑,道:“少宰要總攬全局,這些細微處的,當然是我們來琢磨。”

楊霖心中暗道,這黒廝看似粗人一個,實則最爲心細。不然他能把他的那些弟兄的情緒都照顧到了,讓人家甘願爲他而死?

拋開水滸的胡編亂造不談,此時他的身邊,也充斥着三教九流各類人。這些人都肯爲之賣命,甚至連西北軍中,那些胡人也都被宋江折服,這處關係的本事實則已經被他修煉到了極致。

宋江繼續說道:“少宰到了兩淮之後,我們便派人去知會大理的方七佛,讓他將交趾控制在手中,準備讓張伯玉下臺。等到少宰到了嶺南,便讓他攜交趾國印璽,前去獻國,納土歸宋。”

楊霖點了點頭,道:“交趾我謀劃了四年有餘了,也是時候收回來了,再遲一步我就怕張伯玉那廝,把人給我殺光了。”

交趾內鬥,沒想到是這麼厲害,差點失控。

前幾天傳來消息,那張伯玉派兵圍了蘭英王后的孃家,要把黎氏斬盡殺絕。

後來蘭英王后不知道派人和他說了什麼,才讓張伯玉收手,灰溜溜地把兵馬撤回。

楊霖對此心知肚明,估計是含羞忍辱地把她和自己的關係告知了張伯玉,張伯玉就是殺心再大,也不敢下手了。

交趾現在是沒有軍隊的,不允許他們建軍,境內駐紮的全是宋軍。

這些人的命脈捏在自己的手裡,豈能硬氣地起來,難道靠一羣衙役和軍隊打麼。

“少宰收回交趾,我們便用通政司大肆宣傳一番,然後叫烏蠻三十六族,吐蕃大小領主活佛,一起到羊宜咩城拜見少宰。轉回荊楚之後,西北党項、回鶻、于闐各族長齊至。”

這還沒篡位呢,就已經是萬民來賀,百族共拜了,果然是可以把聲望推到最高。

宋江又將茶盞推了推,道:“回來汴梁之後,當有天下得道高人,齊至汴梁。少宰,莫忘了沿途和這些道觀的人,打好招呼。”

立道教爲國教,作爲自己篡位的理論基礎,這些手下們也已經想好了。

果然有自己的班底就是好,楊霖端起茶來,自己女兒湊了過來,楊霖笑着吹了吹,小心翼翼地喂她。

這時候李芸娘從遠處走了過來,進到廳內,見有客人在,便規矩了起來,盈盈一拜道:“大郎,外面有高麗的李資謙求見。”

“李資謙?”楊霖不知道爲何,嘴角一笑:“讓他進來吧。”

李資謙進來之後,身後還帶着兩個健婦,膀大腰圓,楊霖當即臉色一寒。

“偏遠小國,鄙陋之人,拜見越王殿下,見過宋太尉。”李資謙腰幾乎彎成了九十度,楊霖臉色稍霽,伸手不打笑臉人。

“李使者,不知來見我,所爲何事?”

“高麗小國,上下無不濡慕殿下,今日小臣特來送禮。”

你還真夠直接的,楊霖看了一眼他身後的兩個壯婦,已經準備讓陸謙打人了。

李資謙伸手一拍,這兩個健婦上前,楊霖剛要做遮擋狀,只見她們手裡竟然有一個箱子。

打開箱子之後,珠光寶氣,讓整個大廳生輝。

楊天仙眼珠瞪大,死死地盯着箱子,楊霖不禁啞然失笑。

這女人喜歡珠寶,原來從這麼小就開始了,他笑道:“你這禮物打動了我的小天仙,我就替她收下好了。”

李資謙大喜,楊霖讓人給他搬了張椅子,道:“李使者,坐吧。”

這一下讓他受寵若驚,趕緊千恩萬謝,爲了以示恭敬,他屁股只做了椅子的一邊邊,實在比站着還累。

楊霖笑道:“看李使者的面相,和我們漢人相差不遠,由此可見我們都是一衣帶水,合該永爲宗藩典範。”

李資謙彎着腰道:“殿下有所不知,小臣雖然身在高麗,實則是華夏苗裔。我那祖先,乃是隴西李氏,所娶的是冠軍侯嫡傳女,我...”

“你等等。”楊霖打斷了他,問道:“冠軍侯?你們那也有個冠軍侯?”

“就是大漢大司馬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

去你媽的,楊霖忍無可忍,罵道:“一派胡言,冠軍侯英年早逝,根本沒有後人。你這廝不要信口開河,造謠誰不會?你咋不說你是我們楊氏的後人呢?”

李資謙撲通一聲跪下,大聲道:“都說越王乃是赤陽真人下凡,今日才知道,原來您早就看出我們同族來了。小臣回去之後,便改換姓氏,認祖歸宗。”

楊霖實在受不了他了,高麗雖說天賦技能,把抱大腿一項點滿了。

但是許多高麗的權貴,都是深受儒學影響,雖然骨子裡比較髒,面子上還是要皮要臉的。

像李資謙這樣的另類,還真是比較罕見,一旁看熱鬧的宋江也差點被嗆到。

趕蒼蠅似的趕走了李資謙,宋江笑道:“少宰,這廝回去之後,多半真的會改姓。”

楊霖也笑出了聲,道:“真要是改,我也沒有辦法,人不要臉你能拿他怎麼樣。”

“少宰,下官倒覺得,他還不錯。那高麗國主王氏有一段時間,是侍奉大遼的...”

王氏高麗,在幽燕被割讓之後,從大宋的藩屬國,成爲了大遼的藩屬國。事實上,高麗建國之後,曾經一度主動出兵,攻打契丹。爲的是擴張領土,可以說是十分囂張。

當時契丹面對北周柴榮的強勢北伐,連戰連敗,舉國人心惶惶,都嚇得不行。所以就縱容了高麗的擴張,一味地姑息退讓。

可惜天妒英才,一代英主柴榮在打幽州的時候,突發疾病,不久去世,年僅三十九歲。只當了六年皇帝的他,差一點爲漢家王朝,逆天改命。

柴榮死後,趙匡胤欺負他留下的孤兒寡母,奪了後周江山,建立大宋,決定先南後北,放棄了北伐幽燕。

趙匡胤也是一個雄主,不過比起他的主公柴榮來說,還是相差不少。到後來幾次北伐,也沒能在契丹人身上佔到什麼便宜。契丹也因此騰出手來,三伐高麗,把高麗逼得向契丹納貢稱臣。

楊霖哦了一聲,吸氣道:“你的意思是?”

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七百二十一章 心境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四百六十四掌 欲練新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六百章 偶遇第七百一十三章 狂風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關無征戰,要塞充客商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五百四十七章 男兒有仇,九世必報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騎夜入燕京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二百三十二章 佛前貪戀人世歡第一百零五章 試手補天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六百章 偶遇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四百四十二章 輕騎快馬下東京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謀斷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一百七十三章 爹,快給我娶個媳婦第二百二十一章 掃淨天下舊名士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六百七十六章 言出法隨第七百一十六章 火炮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贏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七百一十九章 墾荒第一百一十一章 滾滾財源入帳來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人青眼識國將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六百四十一章 胡馬南下,決戰開啓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五百三十四章 來了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賭,幫韓世忠上岸第一百七十三章 爹,快給我娶個媳婦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運輸線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清照的離婚官司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三百二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
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三百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英雄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七百二十一章 心境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四百六十四掌 欲練新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六百章 偶遇第七百一十三章 狂風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關無征戰,要塞充客商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五百四十七章 男兒有仇,九世必報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騎夜入燕京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二百三十二章 佛前貪戀人世歡第一百零五章 試手補天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六百章 偶遇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四百四十二章 輕騎快馬下東京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謀斷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一百七十三章 爹,快給我娶個媳婦第二百二十一章 掃淨天下舊名士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六百七十六章 言出法隨第七百一十六章 火炮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贏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七百一十九章 墾荒第一百一十一章 滾滾財源入帳來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人青眼識國將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六百四十一章 胡馬南下,決戰開啓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五百三十四章 來了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賭,幫韓世忠上岸第一百七十三章 爹,快給我娶個媳婦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運輸線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清照的離婚官司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三百二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