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狹滄海

安撫好了幽燕,就是最重要的一步,集結西北大軍,進攻草原。

楊霖一早就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再去一次西北,順便派人去汴梁,讓宋江啓程,在銀州相見。

天色還矇矇亮,楊霖打了一盆熱水,洗漱的時候,親兵朱五前來辭行。

楊霖擦了擦臉,道:“你回去之後,把這封信交給宋江,讓他務必按我說的辦,一步也不能有差池。”

盛夏天亮的格外早,很快就有雞叫聲傳來,朝陽剛剛升起,燕州城門外,千餘親衛護送着楊霖,經由河東去往西北的銀州。

銀州曾經是党項人的城池,党項李氏手握銀州幾百年,從唐末開始就是定難五州的主人。

如今西夏已滅,党項李氏和他們的母族拓跋氏被連根拔起,如今掌權的党項人都是以前最窮最苦的橫山七羌。

楊霖要做的,就是去西北,將全民皆兵的党項、回鶻和吐蕃人,動員起來,集結大軍,掃滅草原。

合不勒汗的出現,代表着草原上零散的蒙古部落,有聯合的趨勢。沒有什麼比所有韃靼人團結起來,更值得令人擔憂的了。

楊霖的馬車,選的是比較小的結實的軍中用車,放棄了原本的奢華豪駕。

車內也沒有過多的裝置,填的滿滿的,不是軍情公文,就是地圖。

這次大戰楊霖是冒着險的,站在宗澤的角度,能夠一舉蕩平北虜,當然是百利無一害的。

但是楊霖不一樣,這場大戰,不但要贏,而且要贏得乾淨漂亮。

不然的話,國內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局勢,隨着北方戰局的不利,一定會出現反覆。

若是沒有了大軍的武力威懾,根本無法壓服那些暫時低頭的士紳階層,畢竟楊霖本來就是以力破局,強行壓制已經統治這片土地百十年的士族。

楊霖是不能夠失敗的,他本來可以縮在國土內,繼續穩步向前,取得帝位。如今的局勢已經明朗,女真人縱使在邊境有小勝,也絕對無法打進中原,顛覆他的統治。

他的文治武功都已經到了頂峰,收回了淪陷百年的雲內和幽燕,開闢了吐蕃、大理、交趾、西域新的國土疆域,這些新的國土加起來,比原本的大宋疆土還要大,滅掉了西夏這個宿敵。

但是爲了消弭蒙古女真的隱患,他還是選擇賭一把,楊少宰自來是不缺擔當的。

---

汴梁城,昭德坊。

一衆人圍着朱五,唧唧喳喳的,也聽不清誰說的什麼。

鄭雲瑤一個頭兩個大,最終還是方妙憐看不下去了,嬌叱一聲:“都住口,聽夫人說。”

一衆妻妾這才住嘴,鄭雲瑤緩了緩,問道:“你是說,官人他又要去銀州了?”

“是的,夫人。”朱五趕緊答道,他算是怕了,這個陣仗,楊少宰是怎麼受得了的,這麼多年,他老人家實在是辛苦了。

鄭雲瑤嘆了口氣,道:“不是說幽燕在打仗麼,那地方的人怎麼總喜歡打仗,官人去銀州做什麼?”

朱五當然知道自己解釋不清楚,他也沒有必要跟少宰的後宅解釋,還是抓緊把事情辦了,去銀州和少宰匯合纔好。

這一屋子鶯鶯燕燕,他只待了片刻,已經感覺自己要耳朵要炸了。

方妙憐一看,這位正主夫人,也問不出個正經問題來,只好自己下場,問道:“大郎他要什麼?”

“少宰有令,讓蘇夫人和兩位楊夫人收拾行裝,去往應州相聚。”

此言一出,滿屋子都是酸味,只有蘇伊娜和楊可兒楊沫兒姐妹一臉驚喜。

鄭雲瑤揮了揮手,道:“知道啦,你們三個收拾一下行裝,讓咱們府上的楊三辛苦一趟,送你們去銀州。到了那裡不比府上,不要偷懶耍滑,好生侍奉官人。”

“是,夫人。”三人規規矩矩,斂裾道。

衆女一看人家正室並不喫醋拈酸,自己也不好發作,只能嚥着一肚子氣,各自散了。

朱五道:“這次少宰還點名要樞密院宋太尉前往,三位夫人可以隨軍前往,確保安全。”

“如此甚好,你稍等一下,我讓人給官人準備幾件衣服,你捎了去纔好。”鄭雲瑤雖然呆萌,但是做事頗有大婦風範,畢竟鄭皇后就是個頂級的賢內助。

耳濡目染,加上已經深知楊霖篡位心思的鄭後一心教導,鄭雲瑤近年來也成熟不少。

宋江府上,幾個大漢赤着膀子,正在那耍弄槍棒。

院子裡十分熱鬧,還有小廝圍觀叫好,宋江從外面回來,心情十分不錯。

如今有了蔡京在文教司,汴梁大小事務,處理起來簡單多了。

只要有不決的事,直接去問他,總有妥帖的辦法,讓白時中和宋江都輕鬆不少。

他一進院子,就有花榮笑道:“哥哥,少宰派人來,說是有重要事情要知會你。俺問他,他也不說是個啥事,只要見到你纔開口。”

“既是少宰差遣,必是大事,容我先去看看。”

宋江揹着手,挺胸直腰邁着小步,來到花廳。

只見來的是赤色錦衣的親衛,一看就是萬歲營中的番子,這是少宰嫡系中的嫡系。

一見宋江進來,親衛抱拳道:“見過太尉,少宰特派小人,前來送信。”

宋江笑道:“不必客氣,快快請坐,我看你小小年紀,就能追隨少宰身邊,前途不可限量。一別半年有餘,少宰可還好?”

“回太尉,少宰身強力壯,如今已經去往銀州。”

宋江已經知道了此事,朝廷中也吵翻了天,大部分人都認爲,沒有必要打這場大戰,因爲牽涉實在太廣了。

朝廷好不容易,過了幾天寬裕日子,這一打只怕又要勒緊褲腰帶了。

他展開密信,看完之後,神色凝重。起身道:“這位小兄弟,遠來送信辛苦,管家去支些銀兩,給小兄弟買些酒水解渴。”

親兵剛要推辭,只見宋江神情十分親切,讓人說不出拒絕的話來,想了想便笑着接受了。

他跟着管家走了之後,宋江又展開密信,嘆了口氣。

“量可狹滄海,氣貫天地橫。誰知楊少宰,公心旒冕輕。”

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二百七十四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六百七十六章 言出法隨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四百九十九章 脫困駙馬府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有陰毒計,嘴上甜如蜜第七十章 是真小人自風流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四十章 一日看盡汴梁花第四百三十九章 紛紛亂戰貫南北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與野獸的較量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六十九章 襲擊欽差是謀反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三百四十六章 幾段西風相倚恨第五百九十五回 殷提舉巧使毒計 李居士痛喪佳偶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六百一十章 立地成聖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七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六百章 偶遇第三百三十一章 醫道邁出一大步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四百一十四章 月白風清怨長夜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四百一十二章 查人老底笑呵呵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運輸線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六十五章 鋌而走險惡膽生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七百一十章 掃清外圍北安州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三百二十章 屬下明白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給凝珠漫水加更)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狹滄海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一百章 皈依道教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五百三十五章 北上雲內馭羣豪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十四章 一時孟浪認小弟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七百三十九章 收室韋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話離別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進一步第三百四十章 榮耀屬於英雄第五章 我和姦臣共飲宴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開始謀國
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二百七十四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六百七十六章 言出法隨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四百九十九章 脫困駙馬府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有陰毒計,嘴上甜如蜜第七十章 是真小人自風流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四十章 一日看盡汴梁花第四百三十九章 紛紛亂戰貫南北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與野獸的較量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六十九章 襲擊欽差是謀反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三百四十六章 幾段西風相倚恨第五百九十五回 殷提舉巧使毒計 李居士痛喪佳偶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六百一十章 立地成聖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七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六百章 偶遇第三百三十一章 醫道邁出一大步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四百一十四章 月白風清怨長夜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四百一十二章 查人老底笑呵呵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運輸線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六十五章 鋌而走險惡膽生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七百一十章 掃清外圍北安州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三百二十章 屬下明白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給凝珠漫水加更)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狹滄海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一百章 皈依道教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五百三十五章 北上雲內馭羣豪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十四章 一時孟浪認小弟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七百三十九章 收室韋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話離別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進一步第三百四十章 榮耀屬於英雄第五章 我和姦臣共飲宴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開始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