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進入七月

銀行,是釋放資本這頭怪獸的閥門。

張正書把這道閥門打開了,把怪獸放出來了,肆虐天下之後,趙家皇室肯定要找一個人來背黑鍋的。

嗯,就算趙煦在明年掛了,換了個皇帝上臺。比如趙佶,那張正書沒話可說,只能自認倒黴。但如果歷史改變了,趙煦愛惜身子,沒有旦旦而伐,成功延壽幾載,直到資本這頭怪獸已經徹底改變了大宋,趙煦就會琢磨了。

其實不用趙煦琢磨,大宋境內不乏有識之士,只不過他們被眼界所限,看不到張正書那麼遠而已。一旦他們回過神來,自然明白銀行是罪魁禍首。那時候,銀行已經深入百姓生活方方面面,支撐起大宋的經濟,已經無法可以取代了。

那怎麼辦?還是需要有一個替罪羊啊?

好吧,張正書就是這個替罪羊。宰了張正書這隻肥羊,立馬可以使得國庫多一筆橫財。

這個邏輯是不是很搞笑?

但這就是大宋,這就是人治。

皇帝一言而興,一言而滅。普通百姓也好,甚至臣子也罷,基本權利都無法保證。但這,也正是人治的真實面目。只不過之前一向溫文爾雅,沒有撕破錶面披着的外衣罷了。

有時候人的煩惱,就是看得太清楚。張正書倒是挺羨慕曾瑾菡的,最起碼她的聰明才智能用在正確的地方。

“姝兒,如有一天,你我不得不避居海外,你會不開心嗎?”

張正書突然問道,看似無心隨意的一問,其實背後隱藏着張正書的試探。

“那正好啊,郎君說天下之大,我早就想去看看了!”曾瑾菡也隨口這麼一答。

張正書笑了:“天下確實很大,但危險的地方也不少。不過啊,如果我能把火炮造出來,倒是可以帶你去歐羅巴看看了……”

“火炮?”曾瑾菡有點奇怪,“是武器麼?”

“嗯嗯……”張正書也沒有隱瞞,“沒有強大的武力,在異國他鄉是很危險的。不過啊,時機未到,怕是要等個三五年,甚至上十年都有可能……”

“我相信郎君!”

“嗯!”

……

時間飛逝,很快進入了七月。

開封府的七月,熱得不行。可黃河流域,卻時不時來一場大雨,等同是在下開水。內黃口決口處,已經漸漸退去了洪水。可黃河的水位,一直都維持在比較高的地步,這都要歸功於黃河流域的大雨不斷,徑流量比往年大了一倍不止。

不過這樣也好,總算是能體現出張正書治水的功勞了。

隨着報紙的宣傳,再加上六月底兩季稻已經成熟了,一路沿着汴河進入了黃河各個支流,然後迅速平息了關於糧食短缺的謠言。

甚至,張正書還驚訝的發現,隨着兩季稻的傳入,他不僅沒有虧錢,甚至還賺錢了!

沒辦法,這漕糧本身就是大有油水的。要不然那些轉運使爲什麼能賺得盆滿鉢滿?就是這樣上下其手,導致汴梁城的官倉都嚴重虧空了。

可張正書這麼一插手,得,油水沒了。可是宋朝的官倉呢?卻因此填滿了一半。像什麼廣濟倉、廣盈倉、富國倉、萬盈倉、永豐倉……之類的官倉,再現了民夫扛米來往不絕的景象。順城倉橋上,還因此用上了滑輪組起吊糧食。這樣的景象,倒有點像後世的河港了。

可惜的是,汴河再寬敞,這臨時港口還是太小,搬運的效率還是低了點。不過嘛,現在兩季稻還沒有大量鋪開。就算是張正書在江南的佈局,也不過是數千畝田地罷了。這些田地雖然都算是良田,種的也是優選的占城稻,收成也是不錯的,可基數還是太小了點。

不過嘛,即便是如此,張正書收糧的價格,再加上自家田地的出產,居然賺回了幾千貫,填平了虧空不說,還略微有盈餘。

要知道,這還是官倉以“市場價”鬥米一百二十文錢收去的糧食價格!

得知了這個消息,張正書就知道兩季稻必然會在大宋掀起一陣糧食改革。

沒辦法啊,你那一季稻再高產,能比兩季稻還高產?

兩季稻的推廣,不僅僅是糧食產量的提升,更是耕種方式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農具的改進、水利工程的修造、肥料的選擇、插秧技術、稻花魚、稻花鴨……甚至,沼氣池的技術傳到了江南,那更是形成了一個生態農業的循環。

這也是張正書早就預料到的了,兩季稻的威力有多厲害?沒有人比張正書更清楚了。別的不說,單單是“蘇湖熟,天下足”這句民諺,就足以體現出來了。

只要試點成功,自然會有農民跟着種兩季稻的了。

再加上張正書極力推廣的梯田技術,甚至可以說只要可以種田的地方,那就是中國人施展種田天賦的所在。

糧食充足了,大宋的根基纔算穩固了下來。事實上,中國因爲人口太多,所以遲遲不能進入工業時代不是沒有道理的。不解決土地、糧食和人口的矛盾,是永遠無法進入工業時代的。

兩季稻的推廣,再加上耕作方式的改進,農具的升級,可以解放大量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將漸漸投身到作坊裡面去。首先嘛,自然是棉紡織作坊了。別的不說,單單是張正書的棉花作坊,在今年之後一定會成爲別人羨慕嫉妒恨的對象。爲何?因爲棉花在宋朝,實在太賺錢了。

物以稀爲貴嘛,棉花又是好東西,甚至比絲綢更貴!在宋朝這會,確實是這樣的。想想看,江南絲綢多產,連汴梁城的守城士卒都穿得起絲綢了,這樣的絲綢有多便宜?雖然上等的綢緞平民還是消費不起,可絲綢並非是什麼貴重物品。尋常人家總該有一套穿出去的衣裳,歷朝歷代以來,也就是宋朝能做得到了。

而此時的棉花,只有在嶺南、福建一帶種植,產量稀少不說,還沒有紡織技術,自然不利於推廣了。

但是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之後,最先醒悟過來的人會發現:啊,原來棉花可以紡織出這麼美的布啊?

再然後一瞭解,棉花種植也不難嘛!

什麼,紡織機還能出售?

那還等什麼,投身進去!

於是,棉花就可以推廣開去了。

第八百零五章:世上還是聰明人多第一百一十二章:沒想到(上架五更,第五更)第六百二十八章:毒計第六百九十七章:夯實基礎第八百七十三章:主要矛盾第三百五十一章:曲線救國第七百五十六章:無妄之災第七百四十六章:無官不貪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八百六十三章:太燒錢了第兩百一十三章:退路第五百三十二章:做一番事業第九十九章:金釵爲憑第三百四十四章:天下之大第四百零七章:討教第五百一十六章:淪陷了第六十六章:三位一體的灌溉系統第八百七十三章:主要矛盾第八百六十三章:太燒錢了第一百一十二章:沒想到(上架五更,第五更)第兩百零八章:何方神聖第八百四十章:鶯鶯燕燕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簡單的胖子第五百零四章:都是後腦勺第九百零五章:不捨第四百零六章:裝窮第九百三十章:民心所向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標之法第五百五十七章:超級吸金獸第四百七十二章:俠之大者第五百二十四章:身份的象徵第兩百七十二章:邀請入股第四百九十九章:提上議程第八十四章:洗腦第九百二十五章:早晚能回本!第六百五十六章:天下之大,哪裡去不得?第九百五十七章:人質第五百六十九章:心酸第六百一十六章:積攢第五百一十四章:世間奇女子第一百八十九章:又火了第四百三十六章:被仰慕了?第六百四十五章:技近於道第八百四十章:鶯鶯燕燕第九百七十章:兵力空虛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四百二十六章:理念不同第兩百七十五章:用錢砸第七百七十一章:君前失儀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一百四十七章:名聲第一百四十八章:飄然欲仙第八百三十一章:養馬場第九百一十章:魄力第八百一十五章:意想不到第七百七十五章:達到目的第七百七十七章:新聞署第四十三章:三用磨坊第三百二十三章:利益驅動第七百三十三章:不破不立第五百二十八章:捆綁銷售第四十九章:大相國寺廟會第七十六章:格格不入第九百二十七章:特製馬車第四百五十五章:就是消遣你第兩百九十四章:爭人口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受益第四百七十章:驚天動地第五百七十二章:算計三國第三百三十九章:安排妥當第七百七十四章:一腔孤勇第兩百六十三章:大宗貨物第三百五十八章:極品仙醁第七百六十章:應對之策第四百四十九章:坑一把第四百三十五章:盤活經濟第七百六十一章:對付皇權第三百七十八章:開門見山第九百八十六章:準備棄城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九十八章:願打願挨第六百七十五章:造儒家的反第四百九十五章:索求太過第七百零六章:外柔內剛第八百八十九章:利益之爭第七百六十章:應對之策第一百四十九章:被挾持了第九百三十三章:水碓第七百二十四章:黃河決口了!第六百零八章:沙盤模擬第七百七十三章:傳閱第九百一十三章:可憐兮兮第五百五十一章:陷害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第七百一十四章:糧食和治水的關係第八百七十五章:事必親躬第八百三十六章:討價還價第七十六章:格格不入第三百八十三章:推諉第五百七十一章:癬疥之疾
第八百零五章:世上還是聰明人多第一百一十二章:沒想到(上架五更,第五更)第六百二十八章:毒計第六百九十七章:夯實基礎第八百七十三章:主要矛盾第三百五十一章:曲線救國第七百五十六章:無妄之災第七百四十六章:無官不貪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八百六十三章:太燒錢了第兩百一十三章:退路第五百三十二章:做一番事業第九十九章:金釵爲憑第三百四十四章:天下之大第四百零七章:討教第五百一十六章:淪陷了第六十六章:三位一體的灌溉系統第八百七十三章:主要矛盾第八百六十三章:太燒錢了第一百一十二章:沒想到(上架五更,第五更)第兩百零八章:何方神聖第八百四十章:鶯鶯燕燕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簡單的胖子第五百零四章:都是後腦勺第九百零五章:不捨第四百零六章:裝窮第九百三十章:民心所向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標之法第五百五十七章:超級吸金獸第四百七十二章:俠之大者第五百二十四章:身份的象徵第兩百七十二章:邀請入股第四百九十九章:提上議程第八十四章:洗腦第九百二十五章:早晚能回本!第六百五十六章:天下之大,哪裡去不得?第九百五十七章:人質第五百六十九章:心酸第六百一十六章:積攢第五百一十四章:世間奇女子第一百八十九章:又火了第四百三十六章:被仰慕了?第六百四十五章:技近於道第八百四十章:鶯鶯燕燕第九百七十章:兵力空虛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四百二十六章:理念不同第兩百七十五章:用錢砸第七百七十一章:君前失儀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一百四十七章:名聲第一百四十八章:飄然欲仙第八百三十一章:養馬場第九百一十章:魄力第八百一十五章:意想不到第七百七十五章:達到目的第七百七十七章:新聞署第四十三章:三用磨坊第三百二十三章:利益驅動第七百三十三章:不破不立第五百二十八章:捆綁銷售第四十九章:大相國寺廟會第七十六章:格格不入第九百二十七章:特製馬車第四百五十五章:就是消遣你第兩百九十四章:爭人口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受益第四百七十章:驚天動地第五百七十二章:算計三國第三百三十九章:安排妥當第七百七十四章:一腔孤勇第兩百六十三章:大宗貨物第三百五十八章:極品仙醁第七百六十章:應對之策第四百四十九章:坑一把第四百三十五章:盤活經濟第七百六十一章:對付皇權第三百七十八章:開門見山第九百八十六章:準備棄城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九十八章:願打願挨第六百七十五章:造儒家的反第四百九十五章:索求太過第七百零六章:外柔內剛第八百八十九章:利益之爭第七百六十章:應對之策第一百四十九章:被挾持了第九百三十三章:水碓第七百二十四章:黃河決口了!第六百零八章:沙盤模擬第七百七十三章:傳閱第九百一十三章:可憐兮兮第五百五十一章:陷害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第七百一十四章:糧食和治水的關係第八百七十五章:事必親躬第八百三十六章:討價還價第七十六章:格格不入第三百八十三章:推諉第五百七十一章:癬疥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