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名聲

趙鼎覺得很奇怪,爲什麼張正書看起來“不學無術”的樣子,很多經書典籍,甚至都瞠目結舌說不上來,但他用大白話說出來的道理,趙鼎甚至覺得可以比古之聖賢更爲透徹?以往,趙鼎有這個念頭的時候,他還以爲自己是瘋了,一個“不學無術”的富家子,怎麼可能比古聖先賢領悟的道理更深?

但是,趙鼎越是思索,越覺得張正書說的話,更接近這個世界的真相。

但凡是文人,一生都在追求着一個“道”字,這是他們認定的,要孜孜不倦追尋的真理。

孔子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屈原也說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但不同的是,每個人追求的道不一樣。從司馬光的角度看,他追求的三代之治,人人盡堯舜,有錯嗎?沒錯,因在他看來,蕭規曹隨就是最好的,一切不變就能達到最好了。王安石有錯嗎?他的道,是富國強兵,是讓大宋再次崛起,一改積貧積弱的局面。看樣子,也沒錯。

那誰有錯呢?

就是他們沒有達到一個共識,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有坐下來談的興趣。

這就是儒家定下來的基調了,始終貫穿儒家的前後——道不同,不相爲謀。甚至因爲道不同,孔子誅殺了少正卯。口頭上我辯不過你,就肉體上徹底消滅你。儒家靠着自欺欺人的伎倆,在漢武帝時終於竊取了權力,開始展露它極爲排外的一面,影響一直到宋朝,甚至在宋朝到達了巔峰。黨派之爭,沒有斡旋的餘地,沒有商量的餘地,上來就是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終宋一朝,都是不斷的在黨爭。這裡面,要說沒有皇帝的默許,是不可能的。這就是所謂的帝王之術,平衡嘛!

趙鼎先前,很明顯的就是被這種言論給影響了。但是他接觸了張正書之後,跳出黨爭的桎梏,從全局看問題的時候,他居然發現了很多以前看不到的東西。比如,什麼是國家。在這時候的宋人看來,國家是皇帝的,家纔是自己的。國家倒了,換一個皇帝而已。家沒了,人就沒了。可張正書不這麼看,要是沒有外敵環伺,這種想法是沒錯。但是現在,看看宋朝的境況,遼國、西夏、吐番、交趾,甚至高麗都敢陽奉陰違,對宋朝有好感的,居然是孤懸海外的東瀛。諷刺嗎?很諷刺,但這就是事實。

當張正書說出“弱國無外交”時,給趙鼎的衝擊,簡直就是直透心靈的。趙鼎第一次深深的察覺到了宋朝的積貧積弱,深深的意識到了宋朝的危機。

於是,趙鼎開始轉而相信了張正書,因爲張正書給出來的數據,資料,都可以說明了一件事——宋朝積貧積弱太久了。

“唉!”

趙鼎微微嘆息了一聲,等到契約擬好之後,他才擡起頭問道:“那小官人,我們爲何要辦報紙?”

“當然是要引導輿論了,要是做得好,我們甚至能影響朝政,力挽狂瀾。”張正書可是知道報紙的影響力的,當然,如果統治者要賴皮,便是再多的報紙也沒用。不過,《京華報》只要提出了正確的建議,想必宋朝統治者只要不是眼瞎的,蠢到不會照搬的,估計都會有點改進吧?

“嗯!”得知了自己做的事是有意義的,趙鼎心中就舒暢了很多。

然而,張正書卻陷入了沉思之中。

以輿論影響朝政,看似很美好,但其實一點用都沒。因爲朝中盡是士大夫,沒有一個商賈的代言人。沒有利益代言人,商賈想要登上政治舞臺,發出自身的利益訴求,那是不可能的。然而,張正書也知道,宋朝對這個防範很嚴,而且手段很高明。

你商賈不是有錢嗎?行,輸捐夠了,給你一個官,但只是寄祿官,俸祿低得可憐,還沒什麼特權,只是名字上叫得好聽一點。想要升官?對不起,幾乎沒可能。除非你文采過人,或者立了軍功。但是商賈哪裡可能去讀書啊,賺錢都來不及了。

“看來,是要培養一個新興的利益集團了,不然宋朝根本就沒機會扭轉乾坤……”

張正書還沒來得及多想,酒閣子的門被打開了。

範員外領着一個秀才進來了,笑道:“小官人,這保人範某找來了。”

張正書有些好笑,範員外現在已經是迫不及待了。

想想也是,作爲樊樓的店主,哪裡可能讓和樂樓騎在他的頭上?

先前是沒辦法,範員外只能認了,等李師師的風頭過去,樊樓還能憑藉着整體的量反超。可是這樣一來,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日。那時候,又不知道和樂樓趁勢擴大了多少規模了。要是和樂樓店主的魄力再大一點,重新裝潢什麼的,說不定樊樓這汴梁城七十二正店之首就永久易主了。

範員外是絕對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所以他真的是別無選擇了。

哪怕張正書開價到千貫一期,他恐怕也要捏着鼻子認了。

因爲酒樓的名氣,就等於是酒的銷量!

要知道,範員外可是跟官府簽了保底酒稅協議的,酒稅沒達到保底的量,他自己要拿錢去填。爲什麼樊樓之前的店主破產了呢?就是酒稅連續幾年達不到這個量,花錢去填,填到最後,資不抵債了,只能把樊樓賣了填債。

別看在宋朝開酒樓好像很好賺錢的樣子,其實有苦自家知啊!

“範員外,不急不急,你可真的想好了?”張正書笑道,“雖然我有信心把樊樓這‘眉壽’、‘和旨’酒的名聲打出去,可終歸還是有些風險的……”

範員外苦笑一聲,說道:“小官人,做甚麼沒有風險?”

張正書點了點頭,也是,開酒樓看似風光,其實朝廷的酒稅越徵越多,風險也越來越大。怪不得範員外急病亂投醫,原來他這幾日也不好受啊!

“那行,契約在這,範員外要是看了沒意見的話,就簽字畫押吧!”張正書其實不在意這幾百貫的廣告費,他在意的是《京華報》的名聲能不能隨着廣告也打出來。把《京華報》做大做強,做到能影響朝局,纔是張正書的目標。

第八百二十五章:不擇手段第六百二十二章:一輩子就一次的事第三十九章:營造匠第九百八十一章:最瘋狂的事第八百三十七章:心動了第八十九章:胸襟第五百二十六章:石家第八十八章:忠良之後第一百六十一章:銷量驚人第一百五十六章:皇城司第四百九十八章:願打願挨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五百八十三章:將計就計第八十八章:忠良之後第三百八十章:艱難的決定第六百七十七章:即將離別第六百一十三章:老奸巨猾第五百八十二章:設局見面第三百一十七章:猜對了一半第九百七十六章:豁出去了第六百五十五章:走海路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六百七十章:兩季稻第一百五十八章:不隱瞞第六十章:邀請第四百五十一章:喜聞樂見第九百二十二章:修路第兩百九十一章:好人第三十三章:婚約第兩百五十五章:如夢似幻第九百七十三章:這是一條毒蛇!第六百三十一章:很傻很天真的蘇軾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六百九十一章:水庫的作用第一百九十五章:香水出爐第六百三十一章:很傻很天真的蘇軾第一百三十八章:輿論戰第三百四十四章:天下之大第六百四十三章:閒不下來第兩百一十九章:鑄幣工匠第一百六十三章:擔憂第十一章:神解釋第七百六十五章:決心大小第七十六章:格格不入第九百八十二章:戰略大迂迴第五百七十六章:流落汴京第九百七十二章:千鈞一髮第七百六十六章:窩裡鬥第六百八十八章:拿出實證第五百二十九章:財大氣粗第一百零二章:大善人第八百一十六章:瞎指揮第一百五十七章:有些意外第八百五十二章:背黑鍋第五百二十一章:西夏困境第七百三十五章:授人以漁第四百五十三章:確認過眼神第九百章:不能讓你過得太輕鬆第八百六十六章:認錯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五百一十八章:西夏境況第兩百六十四章:漕糧之危第六百六十三章:運氣太“好”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五十三章:報紙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敵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七百八十五章:新產品第兩百三十章:妙到巔毫第七百四十章: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四百三十四章:白馬非馬第七百四十七章:敲山震虎?第四十一章:密不透風第三百七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六百四十章:錙銖必較第兩百五十一章:真兇疑雲第八十五章:佳人來訪第七百九十一章:各國形勢第三百一十三章:汴河碼頭第四百九十章:定下基調第八百三十八章:不知己也不知彼第四百零七章:討教第八百九十二章:軍心可用第三百七十五章:虹橋之上第五十五章:刺激經濟第五百九十六章:糊塗了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一百零七章:爲政績第六百七十五章:造儒家的反第九百四十七章:貴客上門第三百章:運氣太差第一百五十六章:皇城司第五百六十八章:坐實了第八百三十九章:互相扯後腿第四百五十二章:寬進嚴出第兩百四十一章:兩難第三百四十三章:眼波如水第一百零二章:大善人第一百一十章:各懷機心(上架五更,第三更)第兩百四十章:密信
第八百二十五章:不擇手段第六百二十二章:一輩子就一次的事第三十九章:營造匠第九百八十一章:最瘋狂的事第八百三十七章:心動了第八十九章:胸襟第五百二十六章:石家第八十八章:忠良之後第一百六十一章:銷量驚人第一百五十六章:皇城司第四百九十八章:願打願挨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五百八十三章:將計就計第八十八章:忠良之後第三百八十章:艱難的決定第六百七十七章:即將離別第六百一十三章:老奸巨猾第五百八十二章:設局見面第三百一十七章:猜對了一半第九百七十六章:豁出去了第六百五十五章:走海路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六百七十章:兩季稻第一百五十八章:不隱瞞第六十章:邀請第四百五十一章:喜聞樂見第九百二十二章:修路第兩百九十一章:好人第三十三章:婚約第兩百五十五章:如夢似幻第九百七十三章:這是一條毒蛇!第六百三十一章:很傻很天真的蘇軾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六百九十一章:水庫的作用第一百九十五章:香水出爐第六百三十一章:很傻很天真的蘇軾第一百三十八章:輿論戰第三百四十四章:天下之大第六百四十三章:閒不下來第兩百一十九章:鑄幣工匠第一百六十三章:擔憂第十一章:神解釋第七百六十五章:決心大小第七十六章:格格不入第九百八十二章:戰略大迂迴第五百七十六章:流落汴京第九百七十二章:千鈞一髮第七百六十六章:窩裡鬥第六百八十八章:拿出實證第五百二十九章:財大氣粗第一百零二章:大善人第八百一十六章:瞎指揮第一百五十七章:有些意外第八百五十二章:背黑鍋第五百二十一章:西夏困境第七百三十五章:授人以漁第四百五十三章:確認過眼神第九百章:不能讓你過得太輕鬆第八百六十六章:認錯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五百一十八章:西夏境況第兩百六十四章:漕糧之危第六百六十三章:運氣太“好”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五十三章:報紙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敵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七百八十五章:新產品第兩百三十章:妙到巔毫第七百四十章: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四百三十四章:白馬非馬第七百四十七章:敲山震虎?第四十一章:密不透風第三百七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六百四十章:錙銖必較第兩百五十一章:真兇疑雲第八十五章:佳人來訪第七百九十一章:各國形勢第三百一十三章:汴河碼頭第四百九十章:定下基調第八百三十八章:不知己也不知彼第四百零七章:討教第八百九十二章:軍心可用第三百七十五章:虹橋之上第五十五章:刺激經濟第五百九十六章:糊塗了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一百零七章:爲政績第六百七十五章:造儒家的反第九百四十七章:貴客上門第三百章:運氣太差第一百五十六章:皇城司第五百六十八章:坐實了第八百三十九章:互相扯後腿第四百五十二章:寬進嚴出第兩百四十一章:兩難第三百四十三章:眼波如水第一百零二章:大善人第一百一十章:各懷機心(上架五更,第三更)第兩百四十章: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