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會

章惇一字一頓,生怕蘇軾沒聽明白。

“那啥……要是讓周敦實得逞了,咱們的日子可就沒得過了,無論如何,必須請師父出山才行!”

“這事很重要嗎?”

章惇用力點頭,“非常重要!”

“難道比棕色熊貓還重要?”蘇軾隨口道。

“什麼棕色熊貓?”章惇不解。

蘇軾解釋,“是這樣的,我姐姐說,半年前,誕生了一隻棕色的熊貓,在一大堆黑白的滾滾之中,多了個彩色的……你知道不?我姐夫可高興了,天天盯着,寫記錄,他準備研究一下,棕色熊貓之謎……所以,朝廷沒什麼事,就別煩他。其實,我也想去看看,子厚兄你去不去?”

“我去你個頭!”

章惇抓狂了,“蘇子瞻,你腦子是不是進水了?理學推出了周敦實,他們是沒安好心,如果這一次讓他們拿走了議政會議,那就壞事了,要我說多少遍,你才能明白?”

蘇軾翻了翻眼皮,“我能明白就怪了?章惇,四年前我姐夫把大權交給了你們,還組建了新政學會,現在政事堂,六部,各個行省,上上下下,都是你們的人……周敦實不過是一個糟老頭子,他有什麼本事?你們連他都害怕,我姐夫真是瞎了眼睛,怎麼栽培你們一幫廢物飯桶?你說說,你能幹得好什麼?還有臉坐在天官的位置上嗎?我看你趁早滾蛋,別丟人現眼!”

這一頓臭罵,把章惇弄得一愣一愣的。

貌似還真有道理啊!

周敦實不是官了,又一把年紀,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對,不是的!

章惇連連搖頭,他神色凝重,“子瞻兄,你別裝糊塗,眼下的大宋,和以前不一樣了……這些年光是讀書人就增加了3000萬,你應該明白,這書讀多了,道理知道多了,就,就不好管了!”

“是不好欺負了吧?”蘇軾譏誚道。

章惇也不跟他辯論,“你隨便怎麼說,這麼多讀書人,從下往上,這股力道太大了,萬一讓理學掌握了民心,後果不堪設想!”

……

蘇軾在地方混了這麼多年,親眼見證了太多變化,他的心裡能沒數嗎!

很多事情,都是始料未及的。

比如當初,王寧安推動全民教育,蘇頌繼任之後,繼續加大投入,眼下每年花在教育上的經費高達8000萬,還不算地方的投入。

結果就是大宋的識字率一舉突破六成,逼近七成,按照人口折算,識字的人應該差不多一個億。

這是什麼概念呢?

目前世界上,除了大宋之外,所有識字的人加起來,恐怕都不到一千萬,甚至會更低!

比如阿拉伯的很多王公,他們就是文盲,管理領地,處理公文事務,全都靠着特別訓練的馬木留克。

至於歐洲,英語才誕生一百多年,要到三百年之後,英國王室的藏書室才擁有三本書!

就這麼說吧,我們有了唐詩,西方出現了英語,我們修永樂大帝,英王只有三本羊皮卷。文明的差別,是沒法用道理計的。

當然了,祖宗再了不起,子孫不頂用,也會敗光家業的……只是王寧安的出現,把原本就懸殊的差距,拉得更大了。

教化大興,人人讀書明理,這不是聖賢追求的境界嗎?

應該大書特書,高興慶祝啊!

別忙!

事情可不是這麼簡單的。

識字的人多了,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對律法感興趣,他們研讀刑律,找出各種規矩,保護自己……朝廷的差役再也別想隨便抓人,也別想作威作福。

誰要是幹了,立刻就有人在報紙上公佈出去,然後就是輿論大譁……當然了,這不是說就沒有胡來了,在一些偏遠的地方,包括保守的鄉村,人們依舊恐懼朝廷,害怕當官的,但是在大城市,顯然情況改變了很多。

一言以蔽之,就是治理難度大了,而且是大了無數倍!大到天上去了!

你面對一羣文盲,可以打罵,逼着他們聽話……可面對一羣讀書人,就要講道理,就要說服……可問題是人家比你還會說,這就很尷尬!

章惇很無奈,“子瞻兄,這幾年朝廷是做了不少事情,可做多多錯,做少少錯,不做不錯……既然做了事,就難免爭議。那些報紙又慣會胡說八道,穿鑿附會,極盡挖苦嘲諷之能事。你知道的,我們處境挺難的。”

蘇軾冷笑了兩聲,“什麼很難,說白了,就是民心不在你們這一邊,你們怕了!”蘇軾不客氣地批評,“我早就說了,前些年要找能做事的官員,可接下來就要找能把事情最好的官員……可問題是你們不聽啊,你們關起門,覺得自己了不起,位高權重,一言九鼎。陛下在外面親征,我姐夫也不在京城,沒有人能管着你們,你們就由着性子折騰……這回好了,惹禍了吧?沒招了吧?還想讓我姐夫出來替你們背鍋,做夢去吧!我就算能幫忙,也不會幫忙!自己做的孽,自己想辦法!”

章惇的臉一陣紅,一陣白,嘴角的肌肉不停顫抖,半晌憋出一句話:“蘇子瞻,你沒有以前好了!”

“是沒有以前好糊弄了!回見吧!”

說完,蘇軾夾起一筷子羊肉,浸透醬汁,全都吞了下去,一點也不剩,轉身揚長而去,他走的時候,甚至有唱一曲的衝動,真是痛快,終於出了惡氣!

章惇卻只剩下哭了。

更讓他哭的還在後面,周敦實進京之後,只休息了兩天,就登壇講學。

老頭子聲音洪亮,條理分明。

第一天,他主要講自己的《太極圖》《通書》等文章,闡發一大堆,諸如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慾、順化……等等概念。

說實話,這些玩意感興趣的人真不多,但架不住老先生名氣大,也只能聽着。

但是到了第二天,勁爆的就來了,周敦實在第一天的基礎上,開始講解王道,仁政,愛民,簡政,言語之間,不乏對朝廷做法的抨擊。

等到第三天,老頭子直接甩開了膀子,他強烈攻擊,認爲朝廷不順應天道變化,肆意胡爲,搶奪民財,濫用民力,法律嚴苛,殘害生靈……在周敦實的攻擊之下,整個政事堂,幾乎一無是處。

幸好老先生還算剋制,沒把趙曙的對外用兵也算進去……顯然,他也清楚,可以攻擊政事堂,但是皇帝絕對不能碰!

不但不能碰,周敦實還讚頌趙曙開疆拓土,勝過秦皇漢武……陛下英明睿智,更應該總攬大權,任用賢臣,體恤百姓,照顧生民,整頓朝綱,力挽狂瀾。

周敦實的這番見解,在有心人的推動之下,迅速傳播,速度之快,簡直前所未有。

還有許多人,也寫文章,揭露各種問題,把矛頭所指,都對向了政事堂,對向了新政學會。

對於這股浪潮,蘇頌看得很清楚。

“這些年來,我們的施政的確有不夠細膩的地方,有時候急功近利,總是靠着力量強推……還有,我們忽略了宣傳,忽略了教化,以爲把事情做好了,一俊遮百醜。殊不知,在民間已經積累了太多的怨氣和不滿,他們未必支持理學,支持周敦實,但是他們卻希望有人站出來,罵我們,替他們出口氣!”

章惇很無奈,“首相講得都對,可問題是如果讓周敦實和理學把握了這股民氣,我們的處境就很困難了。”

這時候呂惠卿開口了,“陛下的意思,是傾向於設立議政會議……但是誰能統帥議政會議,又有多少權力,還沒有定論……但不管怎麼說,議政會議都要順應民心民氣,如果讓理學把握住了民意動向,他們站在道德高處,肆意抨擊,我們的施政就會很困難,甚至會影響到全局。”

“這就是我建議請師父出山的原因,唯有他老人家能壓得住周敦實!。”章惇又一次建議道。

司馬光擺手,“不可能,年末的時候,我去拜會了師父,他連新政學會的事情都想推了,又豈會接下議政會議,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司馬光沒有明說,但是大家都清楚,議政會議代表百姓,和皇帝,和朝廷是天生的對頭,王寧安和趙曙,還有在場諸位都是師生,他能跑過來,和自己的學生作對嗎?

“唉,師父不來,那誰能成啊?介甫相公如何?”曾布建議道。

蘇頌搖了搖頭,“介甫相公身體一直不好,而且他專心立法和政策,不願意蹚渾水的。”

大家找了一圈,愣是沒有合適的人選。

這時候鬼主意最多的呂惠卿突然想到了一個人。

“你們覺得文相公如何?”

“文彥博啊?”

大傢伙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這老貨倒是能壓得住周敦實,只是會不會養虎爲患啊?

……

“二郎,這是老夫最新的學習體會,你瞧瞧。”

文彥博把厚厚的一摞紙送到了王寧安的面前。

王寧安懷裡抱着棕色的滾滾,索性拿小傢伙圓滾滾的後背當書桌,翻看着文寬夫寫的東西,小東西不時發出哽哽的聲音,似乎在表示抗議。

“我說寬夫兄,連它都看不下去,你這一大把年紀了,非要加入新政學會,到底是爲了什麼啊?”

文彥博探着身體,正色道:“老夫以往做官執政,都有太多疏漏的地方,我加入新政學會,是要從頭做起,重新做人!”

“如果我不同意呢?”

“我會堅持不懈!”文相公更堅決了。

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439章 文彥博和狄青的聯盟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224章 罷相第295章 人心所向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922章 抓!抓!抓!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659章 天兵至第572章 底牌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51章 世代忠良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36章 崔氏之死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1146章 九錫第954章 民心在我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469章 有用的小人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1043章 復興文家的使命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215章 反撲第932章 用酷吏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396章 鎖定趙允讓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39章 王家的旗幟第220章 皇室奇葩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182章 新鮮出爐的王縣令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34章 大遼武士第920章 漕運不安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311章 大裁軍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388章 中毒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1026章 銀行不能倒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307章 勝利果實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389章 致命殺手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
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439章 文彥博和狄青的聯盟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224章 罷相第295章 人心所向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922章 抓!抓!抓!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659章 天兵至第572章 底牌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51章 世代忠良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36章 崔氏之死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1146章 九錫第954章 民心在我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469章 有用的小人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1043章 復興文家的使命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215章 反撲第932章 用酷吏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396章 鎖定趙允讓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39章 王家的旗幟第220章 皇室奇葩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182章 新鮮出爐的王縣令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34章 大遼武士第920章 漕運不安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311章 大裁軍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388章 中毒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1026章 銀行不能倒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307章 勝利果實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389章 致命殺手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