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怒懟韓琦

提到了裁軍,身爲樞相,狄青覺得有必要說話,沉吟道:“一下子裁去二十萬人,是不是操之過急,一旦影響軍心士氣又該如何?再說了,那麼多弟兄沒了生活來源,會不會出亂子?我以爲應當三思而行。”

韓琦目視前方,根本沒有看狄青,一個賊配軍,也配參加御前會議,和自己坐而論道,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狄漢臣,你也久在軍中,各種積弊數之不盡,我想你心中也有數。西北加上河北東西路,禁軍廂軍,算起來有百萬之巨,有多少空額?老夫說句不客氣的,三成都是保守的!”

趙禎被嚇了一跳,“韓相公,真的會有這麼多?”

韓琦點頭,“陛下,臣這些年在地方看得太多了,領兵將領貪得無厭,喝兵血,吃空餉,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有些地方的廂軍竟然只有三成的實際人員,其中還有很多老弱病殘。一營五百人,能拉出來打仗的士兵不到一百,如此糜爛,何談保家衛國?朝廷每年拿出七成的開支,供應軍卒,結果卻是不堪一戰,一潰千里,嶺南叛亂,可見一斑。”韓琦顧盼自雄,聲音非常洪亮,在大殿之中不停迴盪。

“與其浪費國帑民財,不如索性就裁掉。二十萬人聽起來很多,其實也不過是各軍空餉的一半而已,一面查實人馬數量,一面裁汰老弱,雙管齊下,裁軍必然成功。以臣估算,裁去了二十萬人,至少能給朝廷節約7oo萬貫軍餉,差不多夠彌補去年的虧空。”

“臣提出這個建議,就已經做好了千夫所指的準備,那些貪墨糧餉,敗壞軍紀的碩鼠不除,天理何在?臣提出此項建議,不懼生死,不畏刀劍,情願意親自主持裁軍,如果不成,陛下只管罷了臣的官職就是!絕無二言!”

韓琦這番話,將軍中的許多黑暗都掀了出來,明明白白擺在了趙禎的面前,皇帝陛下的臉色十分難看,他瞧了眼狄青,問道:“狄相公,情形真如韓相公所言的那樣嗎?”

狄青心中一動,他看得出來,韓琦遠沒有他嘴上說的那麼慷慨激昂,正大光明,但是他狄青深受皇恩,哪能撒謊。

“回稟陛下,韓相公所言不虛,但不是所有軍中都是如此,有些要好很多,也有遠遠不如的……”狄青身爲一個武夫,也替自己的同行感到羞愧,不由得低下了頭。

韓琦放聲大笑,稱讚道:“漢臣,這纔是一國樞相的樣子,不能光想着兄弟啊,袍澤啊,不顧國家大事。老夫要裁軍成功,還少不得漢臣的幫忙,你可一定要鼎力協助啊!”

狄青滿臉通紅,諾諾答應。

說來荒唐,狄青身爲樞相,位置遠在韓琦之上,竟然被這位韓相公像是小學生一樣被教訓,太諷刺了!

當然也怪不得狄青,他從軍的時候,韓琦在西北抗擊元昊,狄青就是韓琦的部下,軍中的規矩,身爲下屬,如何敢跟老長官爭論?

再有,韓琦所說的,都是人人皆知的正論,以往大傢伙因爲各種見不得人的原因,不敢端到檯面上,韓琦都講了出來了,還拿出了辦法,要裁軍2o萬,東府不會反對,狄青被擺平了,趙禎有意振作,有所作爲,也是樂見其成。

如此一來,豈不是說韓琦的主張就要順利通過嗎?

王寧安坐在位置上,眼睛不停轉動,他從韓琦的最後一句話,終於聽出了這位的真正打算。

他讓狄青協助裁軍,樞密使掌軍,這是應有之意。可問題是如果狄青協助他,功勞是韓琦的,如果狄青袒護自己的部下兄弟,罪責是狄青的。

而且王寧安敢說,韓琦根本就不想真正裁軍,他不過是以此擺脫文官的不利局面,等裁軍開始,就找個罪名,推到狄青身上,讓他承擔裁軍不利的罪責,最好把狄青從西府趕出去,樞密使的位置就是他韓琦!

看到這裡,王寧安徹底明白了,難怪武將鬥不過文官,在朝政議題上面,完全被人家牽着走,隨隨便便,就落到了別人的套路之中,能贏就出鬼了!

坦白講,如果韓琦是真心要裁軍,王寧安也會支持,但是眼下這個局面,趙禎剛剛狠狠打壓了文官一把,把狄青擡到了樞密使的位置,又增設皇家銀行,文官集團已經被徹底觸怒了。

如果這時候讓韓琦主導裁軍,那根本不是查空餉,也不是裁汰老弱,而是把武夫將門徹底幹掉!這種事情富弼幹不出來,可是韓琦一點障礙都沒有!

王寧安眉頭緊鎖,他知道貿然反對裁軍,肯定會被轟成渣,甚至在趙禎那裡留下不顧大局的印象,既然韓琦想玩裁軍,那不妨就陪他玩,只是他玩的是假的,自己玩的是真的!

想到這裡,王寧安躬身道:“陛下,韓相公一番高談闊論,切中要害,憂國憂民,不畏艱難,堪稱朝臣之表率。皇家銀行願意鼎力協助,替裁軍大計添磚加瓦,出錢出力。”

趙禎笑道:“王卿,你準備怎麼辦?”

“啓稟陛下,韓相公要裁軍2o萬,就算扣除空餉,還要裁掉老弱數萬人,這些人該如何安頓?僅僅是遣散了事嗎?顯然不行,這些人失去了生活來源,又在軍中年深日久,作風剽悍,回家之後,必然鬧事,甚至落草爲寇,不得不防。”

王寧安衝着韓琦一呲牙,笑道:“韓相公,好人做到底,送佛送上天。如果僅僅節約了幾百萬貫的花費,然後鬧出一堆叛亂,也是得不償失。我覺得要給裁下來的弟兄一個去處,不知道韓相公以爲如何?”

韓琦眉頭緊皺,“王大人,裁軍是爲了節約軍費,照你的說法,朝廷豈不是還要揹着包袱嗎,那樣裁與不裁,有什麼區別?”

“不然!”王寧安笑道:“如果韓相公把裁軍僅僅理解爲減去一些員額,節約一些軍費,那就太淺薄了!”

韓琦的臉瞬間就沉下來了,“王寧安,你入仕不過幾年,是陛下的擢,才讓你有了今天!在金殿之上,陛下面前,你如此猖狂,殊無人臣之禮!”

歐陽修不願意聽了,回敬道:“韓相公,王大人說你淺薄,又沒有說陛下!再說了,御前會議,坐而論道,王大人當然有言的權力,憑什麼不能指責你?”

韓琦冷笑了一聲,“好啊,那老夫倒要聽聽,他能說出什麼來!”

王寧安也沒有和韓琦廢話,而是衝着趙禎道:“陛下,我朝冗兵之弊,經年累月,非一日之寒。立國之初,太祖高皇帝便在荒年,徵召青壯從軍,一來防止民變,二來給百姓一條生路,此法之妙,堪稱歷代僅有,也正因爲如此,我大宋立國百年,鮮有動亂,皆是太祖英明所至。”

王寧安先給趙大送了頂高帽子,然後話鋒一轉,“近幾十年來,廂軍數量屢屢增加,佔用朝廷開支,漸漸成爲弊端,臣以爲造成如此原因,皆是沒有真正領悟太祖的真意。”

提到了祖制,韓琦忍不住怒道:“王大人,你還妄圖推翻祖制不成?你也太狂妄了!”

“韓相公稍安勿躁,如果不仔細研究,那纔是不顧祖制的真意!”王寧安朗聲道:“太祖當年大肆徵召廂軍,先是爲了救災,防止民變,而非增強軍力,真正打仗的還是禁軍。如果以廂軍糜爛不能打仗,就質疑我大宋所有將士,顯然非常不公平!廂軍本來就不是打仗用的。”

“那是幹什麼的?”韓琦大聲叱問。

“修河工,修城池,巡邏道路,海堰河塘……說句不客氣的話,廂軍就是我大宋的役丁民夫。”

王寧安道:“貿然裁軍,軍費是省下來了,可是河工怎麼辦,城牆誰去修,糧食誰來運輸……所以臣嚴重質疑,韓相公所謂能爲朝廷省錢7oo萬貫,根本是欺人之談!我要請教韓相公,你們精算過沒有,裁軍之後,會增加多少河工,多徵調多少民夫,老百姓爲此要付出多少代價,裁掉的士兵,又會增加多少地方的不穩定……如果韓相公沒能算清楚這些,怎麼能輕易裁軍?萬一這些的花費過7oo萬貫,裁軍不但沒帶來收益,還增加了負擔,這是韓相公想要的結果嗎?”

王寧安生活的時代,是講究系統化思維,講究統籌兼顧,全面考慮問題,相比起來,古人更喜歡線性思維,把很多事情都單一化,在施政的時候,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論是慶曆新政,還是後來的拗相公變法,從他們的措施裡面,都能看到碎片化思維的痕跡。而且,也正是因爲思維的缺陷,造成了變法失敗……

王寧安站在無數先賢的肩膀上,懟韓相公,實在是有點以大欺小,沒錯,他比韓相公要老了一千年!!!

“啓奏陛下,太祖的真意就是給百姓找活路,找生計。現在廂軍過多,朝廷負擔不起,要裁軍,就要先想好怎麼安頓軍卒,如果一裁了之,棄之不理,勢必會動搖人心士氣,有傷陛下仁慈,而且朝廷極有可能損人不利己,臣懇請陛下聖裁!”

王寧安說完,韓琦怒目而視,就要言駁斥,可一時之間,竟然想不出更好的理由。這時候趙禎突然說話了。

“韓相公勇氣可嘉,王卿思慮周全,朕給你們各自三天時間,拿出一套裁軍方略,朕等着。”說完,趙禎起身離開,而大殿之上,韓琦臉色漲得紫紅,他醞釀許久的一擊,想要贏得一個開門紅,竟然讓王寧安給攪黃了!他的憤怒可想而知,簡直要把王寧安給生吞了!

第613章 弒君大案第1074章 撕破臉第67章 醉翁醉了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264章 可以和趙禎交差了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43章 野狼谷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573章 大勝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320章 重建鐵騎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985章 師父的驕傲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61章 一網打盡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816章 新相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304章 罪己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482章 孩子奴趙禎第447章 兇猛的王寧澤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709章 急需人才的西域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50章 御批三國第429章 告御狀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260章 滇銅來了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306章 財相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121章 吳世誠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289章 王家老大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161章 強兵雲集番外 一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1105章 立憲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1032章 和文彥博算總賬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189章 歡宴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36章 崔氏之死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319章 負荊請罪第32章 線索第212章 絕對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439章 文彥博和狄青的聯盟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50章 御批三國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
第613章 弒君大案第1074章 撕破臉第67章 醉翁醉了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264章 可以和趙禎交差了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43章 野狼谷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573章 大勝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320章 重建鐵騎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985章 師父的驕傲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61章 一網打盡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816章 新相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304章 罪己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482章 孩子奴趙禎第447章 兇猛的王寧澤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709章 急需人才的西域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50章 御批三國第429章 告御狀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260章 滇銅來了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306章 財相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121章 吳世誠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289章 王家老大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161章 強兵雲集番外 一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1105章 立憲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1032章 和文彥博算總賬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189章 歡宴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36章 崔氏之死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319章 負荊請罪第32章 線索第212章 絕對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439章 文彥博和狄青的聯盟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50章 御批三國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