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

作爲一個優秀的獵手,必須審時度勢,用最少的付出,獲得最大的收穫.

一路走來,每一次對戰之前,王寧安都仔細盤算過,至少有幾套的腹案,把握足夠,纔會下手,這一次他更加小心。

崔家號稱千年世家,有隱藏了這麼多年,究竟有多少勢力,是深不可測,還是虛張聲勢,必須看清楚。

而且西北不同別的地方,還有一個西夏虎視眈眈,如果鬧得不好,給西夏趁虛而入的機會,那可就成了千古罪人。

王寧安在睡醒之後,反覆權衡,他把整體大局盤算清楚,然後立刻去面見趙禎。

從趙禎那裡回來,王寧安又把文彥博找了過來。

“文相公,你或許得到了風聲吧?”、

“什麼風聲?老夫不知道。”

“哈哈哈,文相公,你我之間,用得着裝糊塗嗎!”

文彥博不好意思笑了笑,“老夫也是沒想到,居然他們會摻和進來。”

“是沒想到,還是有意隱瞞?想要驅虎吞狼,看我栽一個跟頭?”王寧安饒有興趣問道。

“可別胡說!”文彥博連忙擺手,“王大人,你不要把老夫想得那麼壞!崔家我的確知道一些事情,但一鱗半爪,我也萬萬料不到,他們居然還有這麼龐大的力量。”

文彥博生怕王寧安誤會,弄得他裡外不是人,連忙把知道的情況說了一遍。

從兩漢以後,直到唐代,近千年的時間,一股龐大的力量主導着天下大勢,那就是世家大族!

和後世所認爲的大家族完全不同,漢唐時期的豪門大族,儼然就是一個個的小朝廷,自成一系,實力雄厚,連皇帝的賬都不買!

大族的崛起要多虧了漢代的察舉制度,這項制度是由地方長官推薦有才能,品行端正的人,經中樞考覈錄用。

最初的時候,的確選拔出一批德才兼備的人選。

可是漸漸的,察舉制就淪爲了一些大族的專利,人才全都出自大族,通常幾個大姓,就壟斷了朝廷的官職。

當然,這種情況出現也和教育資源把持在大家族手裡有關,經過複雜的過程,等到唐代初年,就形成了七宗五姓的關隴門閥集團。

這幫人權勢滔天,氣焰不可一世,甚至看不起李唐皇室,由此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爭鬥。

一代大帝李世民修氏族志,強行將李家排到了第一位,七宗五姓淪落到第三等,可這招並沒有產生效果,豪門大族在民間的影響力更加龐大,根深蒂固。

直到李世民的兒媳婦武則天登基之後,纔拿出了對付豪門的策略。

那就是科舉!

擴大科舉人數,提高進士科地位,引進寒門的力量,去平衡大族。

而此時又有一些客觀條件幫忙。

比如造紙術成熟,比如雕版印刷廣泛應用,還有盛唐經濟繁榮,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知識傳播,讀書人增加,文化變得廉價。

豪門大族壟斷官場的局面受到了嚴重衝擊。

到了安史之亂以後,寒門士人和豪門大族掀起了曠日持久的牛李黨爭,嚴重損耗了大唐的元氣,直到黃巢起義,瘋狂殺戮,許多豪門大族被屠戮一空,他們引以爲傲的家譜傳承也被付之一炬!

接着五代十國,戰亂不斷,世家大族連連受到重創,這些龐然大物纔開始退出歷史舞臺。

到了大宋,文教興旺,科舉錄取人數更多,比世家大族更有代表性的士紳集團取而代之,眼下在朝廷還有些影響力的豪門,只有河東柳氏,還有琅琊王氏的一脈,至於其他家族,全都銷聲匿跡。

“唉,要說起來,老夫也是耳聞。當年黃巢作亂,殺得世家大族血流成河,當時崔家暗中和黃巢有勾結,故此保住了大部分族人,只是損失了一些財產。

黃巢失敗之後,大唐滅亡,進入五代十國,戰亂紛爭,崔家的人改姓更名,混入了官場,他們恪守教訓,不再趾高氣揚,而是收斂鋒芒,小心維繫,故此沒有什麼崔家的人展露頭角,但是他們不但守住了龐大的財富,還把手伸到了整個西北。

太祖皇帝立國以來,曾想過遷都洛陽,或者長安,當時太宗反對,還有就是擔心關隴集團重新崛起,故此就遲疑了。真是想不到,崔家過了這麼多年,終於還是按捺不住,跳了出來。”

文彥博把他知道的事情都說了一遍,除了讓王寧安知道崔家的情況之外,他們有多少力量,是一無所知。

“我說王大人,崔家能傳承千年,必有過人之處,又處心積慮,突然發難,老夫以爲不可小覷啊!老百姓常說強龍不壓地頭蛇,王大人,你看是不是……”

“那銀行的事情你不想做了?”王寧安輕飄飄道:“崔家傳承千年,你們文家就不想?別的不敢說,拿到了銀行股份,你們至少一兩百年的興旺是能確定的,文相公,你就忍心拒絕?”

“老夫當然不忍心!”

文彥博恨得牙根兒癢癢的,王寧安這傢伙畫大餅的本事太強了,明明知道凶多吉少,還要跟着他一起玩命!連退出的機會都沒有。

老夫這一世英名啊,算是毀於一旦了。

“王相公,你直說吧,要老夫怎麼辦?”

“這出大戲請文相公務必唱好,你現在要從各地調運食鹽,竭盡全力,打壓鹽價,引誘崔家一亮出底牌,然後我會給他們致命一擊,徹底剷除這個禍患!洛陽是未來的新都,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不允許有這麼牛逼的家族存在!”

王寧安殺氣十足,文彥博眼珠稍微轉了轉,心裡有數了,王寧安這個壞小子,他先去見了趙禎,肯定拿到了尚方寶劍。

沒有一個皇帝能忍受恐怖的世家大族,就算沒有食鹽之爭,趙禎也要打壓崔家,這是皇權的本能。

罷了,站在皇帝一邊,老夫就不會吃虧!

……

文彥博是個不要臉的,王寧安和他談,是堅定老東西的心,接下來的日子,雙方的較量不斷升級。

缺鹽蔓延整個西北,司馬光和西夏又談成了0萬石青鹽的生意,首批10萬石率先運過來,延安府,秦州,華州等地,鹽價立刻下降。

可是沒持續多有,投放下來的食鹽,就全都消失了。

有一隻大手,在背後不停運作,有多少食鹽,都能輕鬆吞下去,市面上始終維持着非常緊張的局面。

偏偏還沒有商家停業。

要說起來,崔家出手之後,就比劉幾他們高明多了。

直接關門,那朝廷就順理成章,直接給封了,讓你都沒地方喊冤去。

現在半死不活最好,朝廷沒有理由查封,店裡的貨源不夠了,又能如何?要不朝廷就給送鹽過來,如果真的送來了,這些鹽又會快速消失一空。

崔家精準地操縱着供應,在他們的主導之下,西北的鹽價緩步上升,已經陸續升到了0文!

個別地方,還要更高,和之前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這些日子光光明顯瘦了一大圈,要去和西夏人談判,要去地方勘察,別提多忙活了,腮幫都縮進去了,看起來腦袋顯得格外大。

鹽這個東西和別的不一樣,甚至和同爲調味品的糖都不同。

菜沒有鹽不好吃,鹽多了,更沒法吃。

你能吃掉一包糖果,卻沒法一次吃掉一包鹽!

鹽的消費是非常穩定的,甚至能用來計算人口。

“光是從西夏輸入的青鹽,就有百萬石之巨!”光光怒衝衝說道:“這裡面有官鹽,也有私鹽,如果是正常使用,足夠西北百姓用半年以上,結果這才三個月,各地鹽價就恢復了昔日的局面,崔家真是好大的手筆!好大的力量!”

王寧安笑道:“他們的力量是不小,不過只要咱們的力量更大就行了,你那邊可有把握,西夏的青鹽還有多少?”

光光得意一笑,“先生,西夏的鹽湖一大堆,咱們這邊已經設立了榷場,每天都有上萬牲口,馱着青鹽過來。崔家就算有花不完的金山,也買不下這麼多的青鹽。以弟子看,他們是自作聰明,肯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王寧安連連搖頭,“不可大意,他們既然敢發難,就一定有十足的把握,你還是要小心謹慎。”

光光覺得先生有些過分擔心了,但他並沒有反駁,只要努力做好不就行了。

只是光光想不到,原本板上釘釘的事情,居然出現了變故!

而變故就出在了西夏人身上!

“大人,西夏方面送來了公文,說是暴雨突然,路途中斷,要求暫停青鹽半個月!”

“什麼?”

光光悚然一驚,連忙拿了過來,仔細看了看,的確上面是這麼說的。光光的臉色一下子難看起來,現在西北的鹽價就指着西夏的青鹽維持,如果青鹽斷絕了,那可就麻煩了。

光光更急於知道,這是意外,還是蓄謀已久的!

“黒木使者,你們一直希望大宋敞開國門,增設榷場,如今大宋已經做到了,你們爲什麼反覆無常,不能按照約書作爲?”

西夏的使者沒藏黒木呲着大板牙,嘿嘿一笑,“司馬大人,這不怪我們,老天爺下雨,誰有辦法?”

“那我願意出高價呢?”

“多高?”

“0文一斤,兩貫錢一石!”

沒藏黒木遲疑一下,他笑道:“司馬大人,看在咱們的交情上,5貫錢一石,我賣給你一萬石!”

司馬光冷笑了一聲,“所以說,你們還是有青鹽了?”

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218章 單刀赴會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1003章 被暗算的蘇軾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76章 攜手合作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874章 引蛇出洞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123章 流民圖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426章 比試第746章 兩個三元及第第1030章 貪墨真兇第862章 打臉不隔夜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947章 發飆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955章 摩尼教滅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422章 見祖宗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837章 產業升級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376章 知恥而後勇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241章 你不是韓琦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826章 趙曙的高招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171章 指鹿爲馬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195章 很尷尬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544章 奪得一城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番外 一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71章 楊九妹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998章 凱旋門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474章 猛士王韶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20章 無商不奸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38章 回村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1141章 清君側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
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218章 單刀赴會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1003章 被暗算的蘇軾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76章 攜手合作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874章 引蛇出洞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123章 流民圖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426章 比試第746章 兩個三元及第第1030章 貪墨真兇第862章 打臉不隔夜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947章 發飆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955章 摩尼教滅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422章 見祖宗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837章 產業升級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376章 知恥而後勇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241章 你不是韓琦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826章 趙曙的高招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171章 指鹿爲馬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195章 很尷尬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544章 奪得一城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番外 一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71章 楊九妹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998章 凱旋門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474章 猛士王韶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20章 無商不奸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38章 回村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1141章 清君側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