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皇帝的意志

“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這是晚唐詩人司空圖的一首詩,名字叫做《河湟有感》,說的是晚唐的時候,河湟之地淪陷到了吐蕃的手裡。

當地的百姓經過多年之後,早就忘卻了鄉音,反而成爲胡人的走狗,可悲又可氣!

這兩句詩,說的何嘗不是燕雲!

一百多年的分割,已經造成了不可彌補的裂痕。

當年太宗皇帝北伐,正是燕雲的漢人站在了遼寇一邊,才把大宋的軍隊打敗。趙禎一直想不通,同爲漢人,哪怕是兩不相幫,大宋也不至於慘敗。

現在他終於明白了,王祥給了他答案!

王勇僥倖逃生,流落遼國,一心念着大宋,他的兒子尚且能心懷故國,癡心不改……可是到了他的孫子,從小和契丹人一起長大,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接受的教育和法則,已經徹底泯滅了漢家之心。

哪怕他們知道自己是漢人,也不會太在乎了。

距離太宗北伐又過去了一個甲子還多,已經不是三代人,而是四代,五代,六代……燕雲再也沒有漢人了!

趙禎很憤怒,如果他身在京城,或者放在十年前,或許就會徹底打消收復燕雲的想法。

可是這一刻,站在河北的大地上,身邊都是大宋的熱血健兒,前鋒幾萬人馬已經進入了燕雲。趙禎也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鬥士,他不甘心,身爲帝王,大宋最有權力,最有能力的那一個!

他決不允許悲劇繼續上演,他要扭轉乾坤,力挽狂瀾!!

“傳朕旨意,即刻命令折繼閔率領人馬,襲擊遼國西京,迫使耶律仁先回援。記住,不要戀戰,只要拖住耶律仁先就行,如何打,由折繼閔說了算。”

最後這句話非常關鍵,趙禎早就看清楚了,不能讓文官再添亂了。

“再傳第二道旨意,命令楊懷玉和狄詠率領三萬禁軍,立刻北上大名府,隨時準備抗擊遼兵。”

趙禎又對着富弼說道:“傳旨三司使包拯,讓他即刻籌備200萬石軍糧,調動30萬民夫,全力備戰!再告訴濟陰郡王趙宗景,以皇家銀行名義,發3500萬貫戰爭債券,朕作爲表率,從內帑撥出180萬貫,購買債券。”

其實怎麼打這一場戰鬥,王寧安早就擬定了許多方略,比如藉着保護商民,進軍燕雲,這是最保守的一種,還有比較激進的,就是直接和遼國全面開戰。

趙禎這一次就是押上了全部的籌碼,除了沒有正式宣戰,可以說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即便打贏了,大宋也要傷筋動骨,損失不小。

富弼很猶豫,“陛下,是不是……”

“不!”

趙禎斷然否定,“富相公,朕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狄愛卿和王愛卿他們是前鋒,朕和王老將軍就是中軍,還有狄詠楊懷玉他們,朕相信自己的將士,相信我大宋億萬子民。此戰必須要打,而且一定要勝!”

趙禎深深吸口氣,“當年富相公和範愛卿他們一起主持慶曆新政,也是曾經滄海,朕深知愛卿並非鐵石心腸,更不是不懂大局……朕希望愛卿能竭盡全力,替朕,替天下人收復燕雲故地,功成之日,千秋史冊,也有愛卿的一筆。”

富弼渾身劇烈震動,他不是興奮,而是恐懼。

沒錯,趙禎沒有責備他一句,可是句句透着機鋒,分明在警告他,你敢不顧大局,扯後腿,添亂子,到時候史冊彪炳,你就是佞臣賊子!

真是想不到,自己在皇帝的心中,竟然已經黑到了這個地步……陛下啊,你也未免小看富彥國了,能收復燕雲,我又怎麼會猶豫!

富弼和韓琦比起來,顯然道德感要強許多,而且置身在河北,真的很難不被民衆的熱情感染。

所有軍械作坊,日夜趕工,各種原材料優先供應,各地的弓箭社,組織青年參軍,河北的人馬已經膨脹到了30萬,雖然可戰之兵只有10萬,但是新兵運輸輜重,加固城池,搶修道路,還是完全能勝任的。

最讓富弼驚訝的是六藝學堂,雖然本部搬到了京城,在滄州還有數千名學生,其中武學院的成員一個不差,提前兩個月,舉行了結業考試,他們一股腦投身到了軍中,沒有絲毫的猶豫。

那些最讓富弼鄙夷的商人,此刻也展現出不同尋常的一面。

當戰爭債券推出的一剎那,他們紛紛搶購,絲毫不客氣。

如果說是貪圖利潤,也就罷了,有很多小商人,賣到了債券之後,乾脆當街撕毀,他們是向朝廷貢獻軍費啊!

一切的一切,或許很卑微,或許無關輕重……可富弼看到了一個迥然不同的世界,沒有人是麻木的,他們都在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一個人很卑微,但是成百上千萬的人加在一起,就不在卑微,他們的力量,宛如驚濤駭浪。

而富弼就置身大浪之上,完全是身不由己。

富弼拿出了帝國宰相的超強行政能力,動員民夫,安置遼國的家眷,籌措軍餉軍糧,組織運輸,徵集牲畜……每一樣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直到這一刻,大宋從上到下,所有的戰爭機器都高速運轉起來,雖然還略顯稚嫩和單薄,可是王寧安折騰了近十年,大宋又承平百年,富庶無比。

這股龐大的力量終於調動了起來,宛如一隻洪荒巨獸,昂首嘶鳴,聲震寰宇!

……

“陛下終於下了決心,這一戰是要玩大的了!”

王寧安望着外面飛落的雪花,暗暗嘆口氣,他的人馬進入幽州,就遇到了大雪,眼下可不比後世,雪下得猛,風颳得狂,哪怕是成千上萬的人馬,遇到了暴風雪,也是寸步難行。

突如其來的大雪,讓戰鬥不得不停下來。

耶律洪基的主力已經進入檀州,正在修整當中。

而耶律仁先猛攻居庸關不克,採取繞道方式,準備襲擊昌平。

昌平可是京城西北的門戶,如果丟失之後,耶律洪基和耶律仁先的兩支人馬就能合流,20萬大軍,那是誰也擋不住的一股洪流!

“狄帥,看起來關鍵就在昌平了!”

面對着一個製作精美的沙盤,王寧安沉着臉說道,他對遼國,是真下了功夫,就拿眼前的沙盤來說,小到一個村子,一口井,一條街道,全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當重元父子看到之後,全都瘋了。

處心積慮!

王寧安,你可真是處心積慮啊!

不管這爺倆咋想,狄青沉吟道:“確乎如此,我們應該先擊潰耶律仁先,安定了側翼,纔好放手和耶律洪基一搏,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狄青和王寧安商量了一番,決定派遣楊文廣領兵,又安排了柳羽和慕容輕塵擔任他的副手,再有章敦出任參軍。

“那個……爹!”

王寧安滿臉的遲疑,楊文廣在嶺南的時候,受了傷,這幾年纔剛剛養好,讓他頂風冒雪出戰,實在是心裡過意不去。岳父畢竟不是親爹,要是王良璟,什麼話沒有,萬一楊文廣有了閃失,他怎麼向媳婦交代?

可是不派楊文廣,還有誰能去?

大宋的將領斷代太嚴重了,他把柳羽和慕容輕塵派過去,就是希望他們能保護岳父,又能跟着岳父學點本事,快速成長,趕快填補空缺。

“小子,你讓我領兵,就是心疼我了!”楊文廣嘆口氣,“身爲楊家子孫,爲了燕雲而戰,是祖宗天命!要是落在別人的後面,真該抹脖子了!”

楊文廣說着,飛身上了白馬,瀟灑笑道:“放心吧,不勝不歸!”

楊文廣舉起手中的槍,隨即大軍北上,直奔昌平而去。

這次出動的步兵有一萬五千人,另外重元也派了一萬人,還有5000靜塞鐵騎,由狄青親自率領,從另一路迂迴到居庸關,去截殺耶律仁先的退路。

等到真正出戰的時候,重元父子更吃驚的。

看看。

快看看!

宋軍玩出了什麼花樣!

兩根竹板綁在腳下,雙手握着手杖,用力向前,輕輕鬆鬆就滑出去了。面對兩尺厚的積雪,竟然和平地差不多。

他們騎着馬,居然沒有宋軍的速度快。

不光有滑雪板,還有雪橇,難怪他們進幽州的時候,帶了上萬條狗,重元還以爲宋軍喜歡吃狗肉呢!

哪裡知道,他們居然用狗運輸輜重。

還真別說,在雪地上,如同離弦之箭,重元父子看在眼裡,下巴都掉下來了。

沒有準備,能弄出這些裝備嗎?

王寧安啊,你打燕雲的主意,只怕不是一天兩天,甚至不是一年兩年!

真是難爲你了,還跑過來說什麼和平,你個不要臉的!

重元咬牙切齒,突然他又笑了起來,“也好,反正就讓他和耶律洪基小兒去咬吧,最好都死了纔好!”

……

大軍前行,距離昌平越來越近,柳羽率領着100騎兵,在前面探路。他突然發現遠處有幾個小黑點,停在了山崗上,隨後向着他們衝殺了過來。

“是遼寇!”

柳羽咬了咬牙,他沒有說話,而是舉起了手裡的馬刀,部下迅速分成兩隊,呈現一個扇子面的形狀,向遼兵義無反顧殺了上去。

宋遼大戰,就此展開!

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86章 爆發吧,楊家將第800章 情深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205章 官場屠夫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1122章 好多年前的坑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56章 我真是來刷聲望的第38章 回村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215章 反撲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72章 楊家槍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565章 查抄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945章 3000萬貫第58章 一條漢子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318章 惡人王寧安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708章 都抓起來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228章 培養買辦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1018章 拗相公吐血了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102章 不服氣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751章 宋相公悟道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24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39章 王家的旗幟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731章 找茬兒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
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86章 爆發吧,楊家將第800章 情深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205章 官場屠夫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1122章 好多年前的坑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56章 我真是來刷聲望的第38章 回村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215章 反撲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72章 楊家槍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565章 查抄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945章 3000萬貫第58章 一條漢子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318章 惡人王寧安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708章 都抓起來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228章 培養買辦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1018章 拗相公吐血了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102章 不服氣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751章 宋相公悟道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24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39章 王家的旗幟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731章 找茬兒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