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請立太子

不得不說,術業有專攻。

文相公的那一套,在文官士人,官場宦海,是無往而不利,但是對付外人,尤其是用來開疆拓土,治理四夷,那是半點用都沒有。

按他的想法辦,只會事倍功半,天怒人怨。

好在文彥博也清醒過來,他挖得坑不但沒有埋了賈章,相反,賈章還踩着坑邊的土,爬得更高了。

老文心裡很不舒服,別看賈章還不算什麼,問題是這丫的背後站着王寧安和賈昌朝,一個老狐狸成精,一個屹立不搖的頭號權臣,這兩位肯出力,只要不是豬,都會爆發的。

王寧安不願意插手政事堂,但是不妨礙他培植自己的親信,狄青,王安石,包拯,司馬光,韓絳,這些人都是受王寧安賞識的,如果再加上一個賈章,久而久之,成了氣候,然後亂拳打死老師傅,他文相公真的可能實在沙灘上了!

唉!

聰明瞭一輩子,怎麼這時候犯糊塗!

怎麼就沒想到聯姻啊,竟然讓賈昌朝捷足先登了,真是可惡!

“爹,老賈不過是要把孫女給王寧澤,王寧安還有個妹妹呢!要不要把他的妹妹娶過門?”文及甫試着建議。

文彥博愣了一下,立刻搖頭,“晚了!”

娶親娶低,嫁女嫁高。

這是老百姓總結的經驗,爲了家庭和睦,娶媳婦的地位最好比家裡低一些,如果太高了,等於請回家一尊菩薩,上上下下都不好過,君不見歷代的駙馬婚姻幸福的沒幾個!

至於嫁女,最好嫁一個高門,姑娘能過更順心的日子,順便還能照顧一下家裡……顯然,這時候王寧安的地位比賈昌朝和文彥博都高一些,聖眷更是遠遠超過兩個人,賈昌朝嫁孫女,那是順理成章。

可文彥博想娶王家女兒,那就差着一些意思。

更何況文彥博還要臉呢,他不能跟在賈昌朝的背後,拾人牙慧啊,那多丟人!

他姓賈的有高招,我文寬夫就沒有嗎?

老文花了一個晚上,苦心焦思,還真別說,愣是讓他找出了破局之法。與其在不擅長的事情上面死磕,不如換一個更合適的戰場。

“啓奏陛下,老臣離京奔赴煕州之時,就有言官建議,陛下早定儲位,以安人心。”

趙禎皺着眉,“文相公,朕的心思你還不知道嗎?不過是等待合適時機而已,用得着立刻昭告天下嗎?”

文彥博忙笑道:“陛下,皇子趙宗垕,聰明睿智,馬上九歲了,已經不是小孩子。老臣以爲應當儘快立儲,等再過幾年,從皇家小學畢業,就跟隨陛下,學習治國之道,以殿下的睿智,稍加歷練,便可以繼承大統,成爲一代明君!”

趙禎吸口氣,他當然有心立太子,之前文彥博也提起過,只是那一次立太子,不過是想借着慶典,赦免天下罪臣,給韓琦和王拱辰找一條活路,趙禎當然拒絕。

這一次文彥博又提起了立儲,他究竟打什麼算盤?

老傢伙當然不是白癡,更不想同樣的地方,摔倒兩次。

首先,文彥博看得明白,趙禎疼愛趙宗垕,超乎尋常,立儲之心早就有了。

其次,他再度提出,正好向皇帝表明,他一直支持立儲,這樣也就間接給上一次的錯誤洗白,至少證明他不是完全爲了救韓琦和王拱辰。

再次,文彥博覺得當下沒什麼大事,恰逢平定青唐,拓土兩千裡,舉國大慶,如果再加上立儲,就是雙喜臨門,趙禎絕對會同意的。

“陛下近些年來,勵精圖治,我大宋國勢強盛,軍威赫赫,當次蒸蒸日上之時,早定儲位,安撫人心。讓臣工百姓,能夠盡心做事,實在是再好不過了。老臣斗膽提議,立儲大典,絕對不能含糊,要邀請所有國家前來觀禮,老臣準備撥出300萬貫,專門用於立儲開銷,務必辦得隆重大氣,令四夷懾服。”

趙禎怦然心動。

沒錯,他早就想立太子了。

而且也想大肆操辦。

可一旦花費太多,難免落人口實,偏偏文彥博跳出來,主動承擔罵名,趙禎實在是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文相公,既然要舉行大典,朕就不能在煕州久留,你也要立刻回京籌備纔是。”

“請陛下放心,老臣一定竭盡全力,讓陛下滿意,讓殿下滿意!”

“嗯,煕州的事情,就讓王卿處置吧,等處置完了,也要儘快回京,他可是皇兒的師父,如果大典沒有他在,皇兒會不高興的。”

……

“這個文彥博,真是無恥透頂!”

陳順之不忿道:“大人才是太子師父,定策之功,那是大人的,他文彥博算什麼東西,也敢搶?”

王寧安擺擺手,笑道;“正因爲殿下是我的學生,所以我纔不能亂說,恩自上出,皇帝可以給,我們卻不能搶!”

陳順之跟着王寧安許久了,也明白其中訣竅。

誰都知道王寧安是太子最依賴的師父,他要是催着趙禎立刻立儲,你是什麼心思?莫非是覺得皇帝對你不好,想要急着讓自己學生繼位,好當威風八面的天子師?

爲了不落人口實,誰都可以鼓動立儲,唯有王寧安不行。

不管從哪個方面看,文彥博提出立儲建議,其實是正正好!

只是讓這個老貨搶了先機,實在是讓人鬱悶吐血,有種辛辛苦苦燉了一鍋肉,結果讓人家給端走的趕腳……

“大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您應該立刻策動所有官員,一起上書,支持立儲,順理成章,絕對不能讓文彥博專美,不然老東西憑着定策之功,可就無人能及了……”陳順之是拼命鼓動。

王寧安聽得眉頭緊皺,“等會兒,我先問你幾件事。”

“大人請講。”

“文彥博和殿下之前有什麼關係?”

“沒有!”

“老文以往幫過殿下嗎?”

“沒有……事實上,在若干年前,文彥博是支持趙宗實的,而汝南王府,是想殺殿下的。”

“如果文彥博不上書,殿下的太子之位就會被搶走?”

“不會……陛下很疼愛殿下,殿下又是嫡長子,名正言順。”

王寧安哼了一聲,啪啪屁股站起來,往外面揚長就走。

“既然都沒有,還用得着着急嗎?”

陳順之呆如木雞,想了許久,才明白過來,還真是關心則亂,其實根本沒有那麼糟!

殿下對王寧安的感情是不用說的,和父子幾乎差不多。

殿下的位置也穩如泰山,多一個文彥博不多,少一個文彥博不少!

說穿了,文彥博的舉動對趙宗垕來說,就是個雞肋!

老傢伙要是真當他是定策重臣,可以呼風喚雨,爲所欲爲,那纔是找死呢!

想通了之後,王寧安的這邊,除了有點小鬱悶之外,別的倒沒有什麼,甚至樂觀其成。

當然,身爲太子師,王寧安還是舉足輕重的,至少他不能給殿下丟分。

當務之急,是擺平青唐的所有事情。

賈章乾得很不錯,他一面高舉屠刀,清理一切反對大宋的青唐貴胄,絕不手軟,另外一面,他把牧場,還有各個貴胄的家產,分給牧民百姓。

賈章做的事情,和王寧安在幽州乾的,幾乎異曲同工。

在這裡就很有必要說一個有趣的想象。

王寧安在幽州的作爲,纔不過三年的光景,就形成了兩種觀點,一派人讚頌王寧安善待百姓,施行仁政,民心歸附,漢人沐浴大宋恩德,悉數歸心,朝廷統治,穩如泰山。

另外一派,他們則是側重另一面,說王寧安鐵腕手段,懲處契丹貴胄,打擊士紳地主,抑制兼併,練兵禦敵,纔有幽州興旺繁榮。

看到沒有,這兩派觀點,幾乎針鋒相對,勢如水火。

假如不瞭解實情,就會被兩種觀點搞糊塗了,王寧安到底幹了什麼,誰也說不好了。

再設想一下,第一種觀點更符合儒家學說,假如寫史書的人都是儒家子弟,他們肯定會按照第一種觀點來寫,而且他們寫得,每一個字,都是正確的。

但是,問題出來了,如果真正按照第一種辦法做,幽州只會亂套,根本沒法收拾。

這就是所謂一半的真相,往往比錯誤還可怕,通過錯誤的手段,沒準能得到正確的結果,可是一半的真相,絕對推導不出正確的結論!

賈章才幹了一個月的知府,就悟到了這一點!

自己當初說軟硬兼施,剛柔並濟,其實這話沒錯,只是不是對所有人,他當初以爲要對每一個部落,聽話的就獎勵,不聽話的就懲處,收買人心唄!

可是經過王寧安的提點,賈章改變了措施,他對老百姓,普通的牧民,更加柔軟,讓他們能安穩過冬,許諾採購他們的牛羊,給予他們更多的土地。

對於那些貴胄頭人,他卻是更加強硬,只要稍微有不臣之舉,立刻嚴懲不貸!

其實,那些所謂頭人,並沒有那麼強大的勢力。

只要讓老百姓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誰也不是傻瓜!

想要牧場不?

想要牛羊不?

想要成家娶媳婦不?

想要吃得飽,穿得暖不?

族長頭人沒這個本事,相反,他們還會拼命盤剝,把大傢伙都變成奴僕!

只要朝廷,只有賈知府,纔會讓大家過上好日子,該怎麼選擇,一目瞭然。

隨着賈章的成功,大宋在青唐總算是站穩了腳跟。

王寧安終於能動身回京,此時的京城,已經被濃濃的喜氣充滿了……

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71章 楊九妹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506章 絕望的錢家叔侄第220章 皇室奇葩第308章 韓琦回來了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334章 比試升級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1101章 遷都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717章 把壞蛋都趕走第447章 兇猛的王寧澤第1017章 瘋了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29章 三顧茅廬第717章 把壞蛋都趕走第560章 倒閉潮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43章 野狼谷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106章 大財源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703章 裝瘋第410章 皇帝的意志第1062章 強勢通過第58章 一條漢子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1039章 復甦的開始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1026章 銀行不能倒第32章 線索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111章 裝完就跑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1047章 行省制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569章 演戲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157章 打贏了還有錯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
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71章 楊九妹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506章 絕望的錢家叔侄第220章 皇室奇葩第308章 韓琦回來了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334章 比試升級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1101章 遷都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717章 把壞蛋都趕走第447章 兇猛的王寧澤第1017章 瘋了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29章 三顧茅廬第717章 把壞蛋都趕走第560章 倒閉潮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43章 野狼谷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106章 大財源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703章 裝瘋第410章 皇帝的意志第1062章 強勢通過第58章 一條漢子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1039章 復甦的開始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1026章 銀行不能倒第32章 線索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111章 裝完就跑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1047章 行省制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569章 演戲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157章 打贏了還有錯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