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大理

“大昭寺是否願意配合大宋?”姚雄猶豫道。

任誰都清楚,大宋同時扶持唃廝囉,乃是大宋分裂吐蕃的舉措,大昭寺的高僧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恐怕不願配合大宋朝廷之策。

種樸冷笑道:“你我乃是從軍之人,自然清楚不願意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同理佛家也一樣,就算大昭寺不願意,不是還有小昭寺,以及其他寺廟的高僧願意。”

解決農奴還需要佛家的背書,大昭寺高僧不願意配合大宋朝廷,自然會有其他僧侶願意配合大宋朝廷,要知道在佛法盛行的吐蕃,能夠堪比大昭寺的寺廟並不在少數。

“貧僧扎卡見過二位將軍。”

很快,大昭寺的高僧應召而來,扎卡高僧一口流利的漢語,讓二人頗爲意外,更讓他們二人堅信選擇大昭寺作爲合作對象。

種樸看着一副苦行僧模樣的扎卡,直言道:“溪巴溫竊據唃廝囉之位,違背佛祖旨意,已經被宋軍斬殺,不知對於唃廝囉之位,扎卡高僧有何看法。”

扎卡臉色巋然不動,誦了一聲佛號道:“溪巴溫並非正統,該有此劫,以貧僧的意見,唃廝囉之位應該在吐蕃正統王室之後選拔,方可服衆。”

姚雄配合道:“大宋所認可的吐蕃正統王室只有松贊干布的後人。”

“松贊干布!”

扎卡高僧不由一頓,作爲大昭寺的高僧,他又豈能不知創建大昭寺的松贊干布,同時更明白這個雄主在吐蕃百姓心中的地位。

“兩位將軍說笑了,松贊干布早已經逝去數百年,其子孫早就不可考考據,如何繼任唃廝囉之位。”扎卡高僧苦笑道。

種樸傲然道:“松贊干布雖然逝去數百年,然而所有吐蕃百姓都是松贊干布的後代,皆可擔任唃廝囉之位。”

扎卡高僧聞言臉色一變道:“萬萬不可,若是如此,吐蕃定然會遍地烽火,再也寧日。”

要是每一個吐蕃百姓都認爲自己松贊干布的後代,都可以繼任唃廝囉之位,那吐蕃高原將再無寧日。

“所以這就需要扎卡大師的配合!”姚雄出言道。

當下,種樸二人將範正的邪方道來,扎卡高僧聞言頓時呼吸一促,連連搖頭道。

“萬萬不可如此,否則我就是吐蕃的罪人。”扎卡高僧連連搖頭道。

種樸傲然道:“不!扎卡大師也是吐蕃的聖人,佛家慈悲,扎卡大師此舉解救百萬農奴,定然一舉修成正果。”

扎卡大師不由呼吸急促,作爲僧人,他們自然對修成正果毫無抵抗力。

良久之後,扎卡大師悲呼一聲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姚雄配合道:“扎卡大師定然不會後悔今日的選擇。吐蕃必將成爲天下佛國,大昭寺將會成爲聖地。”

當下,在扎卡大師的配合下,宋軍召集一衆領主大會,當下,頒佈了新一任唃廝囉的選拔方法,同時宣佈解救農奴。

實力最爲強大領主嗤之以鼻道:“一派胡言,那些農奴乃是承受前世的業果,今生是來贖罪的,又豈能是松贊干布之後,當選唃廝囉。”

其他領主頓時鬨堂大笑,畢竟吐蕃一直宣揚農奴前來贖罪的,而他們則是前來享福的,宣傳久了,就連他們也對此深信不疑。

若是讓普通農奴家的兒子當唃廝囉,那豈不是騎到了他們這些老爺的頭上了。

種樸傲然道:“大宋官家乃是當今天子,代表上天的意志,聽聞農奴的苦難,心中憐憫不已,特意頒佈聖旨,赦免農奴所有的業果,讓其無需贖罪。”

一衆領主一片譁然,誰也沒有想到大宋天子不去拉攏他們,竟然去關注無人在乎的農奴。

羊同領主顫聲道:“這些農奴的業果滔天,又豈能讓大宋天子沾染此業果。”

“阿彌陀佛!”扎卡大師口中誦了一聲佛號,一臉肅穆道:“貧僧受到大宋官家的感召,日後農奴所有的業果皆由貧僧代爲承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大師慈悲!”

一衆大昭寺僧人高呼佛號。

“啊!”

一衆領主頓時大驚失色,他們就是利用佛家的業果控制農奴,如果農奴不需要受苦,那他們如何控制這些農奴。

而事實上他們想多了,大宋根本不會容忍他們再控制農奴,當下,種樸見狀立即宣佈道:“大宋官家有旨,從今日起吐蕃所有的農奴一律釋放,各自耕種的農田,放牧的牛羊皆歸自己所有。”

“什麼?那是我們的財產!”

一衆領主聞言大怒,如果是農奴的兒子當選唃廝囉讓他難以接受,更別說宋軍的行爲,直接剝奪了他們的財產爲農奴所有,直接絕了他們的命根子,這豈能讓他們甘心。

“大宋這是要卸磨殺驢麼?”羊同領主怒斥道。

在他們看來無論是誰當唃廝囉,還是宋人佔領吐蕃,都需要依仗他們,而他們纔是吐蕃真正的主人,誰能想到宋人竟然來個釜底抽薪,徹底斷了他們的後路。

更有一衆領主想要反抗,結果卻被宋軍當場斬殺,整個封賞現場一片血色。

“諸位若是配合大宋官家的解救農奴的旨意,大宋會給諸位保留財產和一部分土地,否則別怪種某無情!”種樸冷酷道。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吐蕃百姓皆是松贊干布的後代,又豈能世代贖罪。”扎卡大師宣稱道。

一衆領主頓時如遭雷擊,如今宋軍得到了佛門的支持,更是再得到九成農奴的支持,在吐蕃再無威脅,他們的反抗也無人追隨,他們大勢已去。

隨着宋軍宣佈大宋官家的旨意,赦免農奴,將農奴租種的土地和牛羊借歸自己所有,再配合扎卡大師代爲承受業果的宣傳。

整個邏些城頓時爲之轟動,幾乎所有的農奴一瞬間徹底倒向了宋人,唯有依靠宋人的武力,他們纔有可能從領主手中奪取牛羊。而如今幾乎所有的領主都被困在邏些城,各大領地羣龍無首,再加上農奴、佛家都倒向宋人,即便有零星的抵抗也倒在大宋的火藥之下。

吐蕃高原經歷整整兩個月的動盪,所有的農奴徹底的解放,順利的讓種樸都難以相信。

吐蕃的局勢就此穩定下來,種樸和姚雄終於可以抽出精力謀劃進攻大理之事。

“邪醫範正的邪方果然名不虛傳,在此之前,種某哪怕擊殺了溪巴溫父子,卻依舊枕戈待旦、夜不能寐,而如今吐蕃解放農奴,種某自認爲足以在吐蕃高原橫行無阻。”種樸感慨道。

曾幾何時他認爲大宋至少需要十萬廂兵坐鎮,恐怕才能控制住局面,而如今大宋並未派出一兵一卒的援兵,而他明顯感覺大宋對吐蕃的掌控更加的牢固。

姚雄傲然道:“別說從吐蕃抽調一半的兵力攻打大理,如今只要宋軍振臂一呼,定然會有無數農奴跟隨出征,糧草兵員根本無憂。”

僅僅兩個月,吐蕃的局勢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宋軍由原來的如履薄冰到現在的穩如泰山,只因爲邪醫範正的一道邪方。

而吐蕃方面,種樸和姚雄開始大量徵集糧草和將士,準備出征大理。

而在川蜀一帶,大軍同樣枕戈待發,經過將近一年的籌備,宋軍早已經完成了對大理的包圍。

大理國!蒼山洱海,風景美輪美奐。

不,應該是大中國。

就在數年前,大理國權相高升泰廢掉了大理皇帝段正明,逼迫段正明出家爲僧,自立爲帝,改國號大理爲大中國。

原本這個邊陲的西南小國根本無關緊要,然而大宋官家的一封聖旨,斥責高升泰亂臣賊子,責令高升泰還位於大理段氏,並負荊請罪,直接讓大中國成爲風雲之地。

“簡直是豈有此理,大理和大宋皆是兄弟之國,互不統屬,大宋官家有何資格管我大理之事。”

大理皇宮中,高升泰怒不可遏道。

他原本是大理權相,滅掉叛亂的楊家而立下大功,在大理權傾朝野,甚至在大理行廢立之事。

而當時大宋官家剛剛親政,吐蕃一盤散沙,這讓高升泰看到了機會,準備廢掉大理段氏,自己過一過皇帝癮,在最初的幾年都平安無事,可是誰知道四年後突然被大宋官家發難。

“父皇!當初孩兒就勸父皇謹慎行事,如今大宋官家突然爲段氏出頭,定然會引起段氏和其他諸部的異動,高氏一個不小心,恐怕會有滅族之禍。”其子高泰明憂心忡忡道。

大理畢竟是一個小國,高家父子剛剛篡位,立足未穩,再加上段氏皇族大多躲入佛門出家避禍,要知道吐蕃佛門勢力龐大,大理佛門的勢力同樣強大,哪怕是高家父子權勢通天,也不敢殺已經出家的段氏。

“莫非是大宋官家嫌棄我等朝貢的財物不多,你立即備上厚禮上表大宋以示臣服!就是大中國願意在原來大理國的朝貢上加一倍財物!”高升泰一咬牙道。

這一次,他準備破財消災,只要大宋退兵,不干涉大理國內之事,一切都好商量。

高泰明微微點頭道:“此方可以一試,不過父親要做好準備,據說高麗小皇帝的皇叔同樣爲大宋官家奉上厚禮,意圖讓大宋支持其奪權,卻得到了大宋官家的否定,其自持華夏正統,大宋又富甲天下,恐怕根本看不上我等的財物。”

高家既然篡權,自然格外關注大宋的動向,自然清楚大宋在高麗皇權之爭的態度。

“大宋素來有弱宋之稱,我大理據險而守,定然讓宋軍有來無回。”高升泰狠聲道。

高泰明無奈道:“父親,如今的大宋可不是曾經的弱宋了,其連續擊敗西夏,逼退大遼,同時先滅青塘,再滅吐蕃,最後又………………。”

高泰明仔細覆盤大宋的行軍路線,不由豁然一驚,從青塘到吐蕃,再到大理國,或許宋朝從一開始就設計好的這條路線。

“大宋狼子野心,打不過西夏和遼國,竟然圖謀我大理。”高升泰不由怒聲道。

他就說,大宋怎麼可能如此好心去幫助大理段氏復位,原來說早就準備謀劃大理,所有的斥責不過是藉口罷了。

高泰明心中一動道:“父親,既然如此,那我們何不找來段氏,對其說明大宋的狼子野心,大理上下齊心,定然能夠將宋軍擊敗。”

高升泰冷笑道:“就算段氏相信大宋圖謀大理,段氏也不會幫我高價,畢竟段氏恨我高氏更勝大宋,哪怕大宋攻佔大宋,還需扶持段家控制大理,更別說如今的段正明根本不會相信我等,畢竟我們纔剛剛從他手中奪取皇位,大宋滅了我高家,乃是幫段氏報仇。”

高泰明冷哼一聲道:“事到如今,無論段家願不願意,也必須照做,就算段正明不願意,其弟段正淳卻是一個軟弱好色之人,只要我們用其家人作爲威脅,定然能夠讓其配合我等。”

“也只有死馬當活馬醫了。”

高升泰嘆息一聲,忽然劇烈咳嗽起來,他不禁後悔不已,自己當初爲了鬼迷心竅,想要謀取大理皇位,否則哪有今日之禍。

大理國內!同樣是一片震恐。

如今的大宋可不是曾經的弱宋,連敗西夏早已經讓大宋威名遠震,更別說先滅青塘再滅吐蕃,更讓大理如芒在背。

“大宋無故圖謀大理,有違禮儀之國。”一些大理國內百姓大爲不滿道。

“高家亂臣賊子,謀朝篡位,活該遭報應,大宋乃是王者之師。”也有人對高氏頗爲不滿,暗中諷刺道。

整個大理國頓時分爲了兩派,對大宋出兵反對者有之,贊同者同樣也有。

正如範正所料,畢竟大理段氏剛剛丟國不久,段氏皇帝段正明還在寺廟出家,大理民心未失,此刻正是謀劃大理國最佳之時。

而在大理崇聖寺內,一個雍容華貴的僧人正在對着蒼山洱海禮佛,雖然佛法不凡,然而從其眉眼中依舊看出一絲絲不甘。

他就是大理國的末代皇帝,段正明,法號:本塵。

第242章 樑乙逋的野心第430章 螃蟹效應479.第479章 戰爭再起第407章 整頓青樓第292章 陳世美和王詵第188章 醫家作保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詛咒(二合一)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232章 邪術:巫蠱之禍第347章 簡體字第430章 螃蟹效應第373章 商部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201章 醫國誓言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舉人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369章 範相公第34章 李師師第162章第265章 開封火災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21章 治癒心疾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391章 母憑子貴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306章 滅遼毒藥人蔘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225章 天下皆賀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第61章 戀情暴露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283章 曲劇!第232章 邪術:巫蠱之禍第37章 變法小成第1章 名正方邪第406章 花柳病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第86章 逆反心疾第376章 熱射病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第225章 天下皆賀452.第452章 舊黨殺瘋了第67章 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第183章 輸血療法第160章 二十天築城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348章 醫方體第291章 《鍘美案》第131章 亡國之策,垂簾聽政第106章 雍王一敗塗地(1200均訂加更)第38章 醫燈長明第14章 蘇遁心疾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307章 人蔘的風波第67章 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第1章 名正方邪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391章 母憑子貴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326章 金融之戰第15章 酒治百病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161章 震天雷第112章 下旬離京(二合一)450.第450章 重啓慶曆新政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242章 樑乙逋的野心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機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63章 趙家算計第60章 起死回生第419章 龍尾關第330章 西夏鐵鷂子戰敗第55章 少年帝王趙煦第38章 醫燈長明第73章 趙挺之的毒計第46章 攜美遊汴京第399章 邪方:解救農奴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202章 變法的真諦在於‘變’第163章 範正:監軍平夏城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24章 齊聚太醫局
第242章 樑乙逋的野心第430章 螃蟹效應479.第479章 戰爭再起第407章 整頓青樓第292章 陳世美和王詵第188章 醫家作保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詛咒(二合一)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232章 邪術:巫蠱之禍第347章 簡體字第430章 螃蟹效應第373章 商部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201章 醫國誓言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舉人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369章 範相公第34章 李師師第162章第265章 開封火災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21章 治癒心疾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391章 母憑子貴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306章 滅遼毒藥人蔘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225章 天下皆賀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第61章 戀情暴露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283章 曲劇!第232章 邪術:巫蠱之禍第37章 變法小成第1章 名正方邪第406章 花柳病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第86章 逆反心疾第376章 熱射病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第225章 天下皆賀452.第452章 舊黨殺瘋了第67章 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第183章 輸血療法第160章 二十天築城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348章 醫方體第291章 《鍘美案》第131章 亡國之策,垂簾聽政第106章 雍王一敗塗地(1200均訂加更)第38章 醫燈長明第14章 蘇遁心疾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307章 人蔘的風波第67章 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第1章 名正方邪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391章 母憑子貴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326章 金融之戰第15章 酒治百病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161章 震天雷第112章 下旬離京(二合一)450.第450章 重啓慶曆新政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242章 樑乙逋的野心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機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63章 趙家算計第60章 起死回生第419章 龍尾關第330章 西夏鐵鷂子戰敗第55章 少年帝王趙煦第38章 醫燈長明第73章 趙挺之的毒計第46章 攜美遊汴京第399章 邪方:解救農奴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202章 變法的真諦在於‘變’第163章 範正:監軍平夏城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24章 齊聚太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