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六章 淨衣

就在剛剛,李恪一下子想到了很多。

現在他越來越堅信這一切的背後,應該就是那位姨夫的傑作了。

只是不明白他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手段,不僅僅搶劫了軍餉,還一夜之間全部搬走了。

然後還派人來刺殺自己,如果不是他聽從了當初姨夫宇文士及的叮囑,一定要培養自己的親信,並且注重自己的安危。

他還不一定會在這大都督府上藏着如此多的護衛,畢竟這些護衛的花銷就是一筆很大的錢財。

走到哪裡都需要這些護衛保護,多少有一些不方便,還要擔心自己的一些秘密被這些護衛知道,到時候被告發出去。

“給死去的護衛每人五萬錢,再把這些刺客的屍首送去府衙,告訴李明府,大都督府上出現了刺客,最後被你們給解決了。

一五一十全部講述出來,不得有半點兒隱瞞,也不用太過誇張。”

統領抱拳說道:“喏!”

很快,那些刺客的屍首就被人帶走了。

東院的火勢也得到了控制,一些傭人前來清洗地面,打掃整個院子。

自己被人行刺,這件事情自然要上報給長安朝廷。

不僅僅是自己的書信,還有李明府的書信,這樣加起來,纔是一個完整的證據。

所以在安排了一番之後,李恪開始給朝堂上寫信。

同一時間。

江南的李泰也在寫信,自己被人下毒,也是一種刺殺。

再加上現在多事之秋,有人在暗中作梗,必須要提醒父皇多加小心。

之後又給了大哥李承乾寫了一份書信。

上一次長春宮的事情,給大哥一些打擊,現在可能還算是有一些防備。

但是也要防止別人暗中行刺。

……

“嘭!”

李二陛下看完了李泰的書信之後,直接拍了桌子。

嚇得旁邊的內侍和宮女一個一個都顫顫巍巍,不敢作聲了,小心翼翼地侍候着。

“當真是豈有此理!”

長孫無忌等人站在一旁,見到李二陛下如此氣憤,魏徵上前說道:“陛下,暗中之人接二連三的佈局,必然是有目的,如今我們最好嚴加防範。”

“臣以爲,初入長安城的人都需要搜身,以防不軌之人。除此之外,還要巡查這些刺客,行刺親王,乃是大罪。

而且很有可能,這個人就是搶劫了軍餉,還有長春宮一事有關。”長孫無忌覺得事情有一些嚴重了。

對方這不僅僅是衝着太子李承乾來的,這是想要直接拉太子下水,然後殺了魏王李泰還有吳王李恪。

到時候,這東宮的位子是誰,就不一定了啊。

褚遂良卻站出來說道:“陛下,這長春宮乃是蕭瑀所爲,他現在已經死了,不可能還會去讓人刺殺魏王殿下和吳王殿下。

臣以爲,現在重中之重乃是保護幾位親王的安危,不能讓敵人再有可乘之機。”

“臣也以爲,這暗中之人很有可能還會有一些動作,一定要儘快找出這個人,還要加強防備。”房玄齡建言道。

李二陛下點點頭,說道:“那就加強守城將士們的嚴查力度,那些有一些嫌疑的人,不得進入長安城,除此之外,進入長安城不得攜帶利器。”

“還有,國師在益州,讓他再查一查,到底是誰刺殺李恪,或許還能夠爲軍餉被劫一案提供線索。

讓唐檢調查李泰被人下毒一事,一定要找到幕後之人!”

“喏!”

……

江楓已經查到了對方如何搬運軍餉的一些線索,馬龍山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當時押運軍餉的大軍正在馬龍山的官道上方半腰休息,當時剛好夜晚。

本來是要在資陽城中修整,但是因爲第二天一早渡河,索性就來到了馬龍山。

在大唐日漸強盛的時候,在很少有人搶劫軍餉的時候,押送軍餉的大軍並未意識到一些安危問題。

最終別人在這半山腰上給全滅了,沒有一個護衛活着。

而押送軍餉的馬車也因爲驚嚇,跑了幾輛,不過被找到了,剩下的還在原地待着。

只是車上的十幾箱軍餉卻不見了。

這些可都是真金白銀和開通元寶啊,有着一定的數量和重量。

想要運走的話,在這山地上,必然會留下一些痕跡。

可是對方完全就沒有車軌的痕跡,直接從空中把軍餉運走了。

“魏王殿下和吳王殿下被人行刺?!”

江楓看完了書信之後,多少有一些不意外,這個時候,敵人好想手段頻出。

這到底是爲了什麼?

如果是爲了奪嫡,那能夠想到這樣的謀劃的人根本就不多。

除了李承乾、李泰還有李恪這三個皇子在江楓看來,還算是有一些李二陛下的基因。

其他的皇子,比如李佑又或者是李愔都沒有那個能力。

可是現在先是太子李承乾,然後是魏王李泰和吳王李恪,這三個皇子都先後遭到了陷害和刺殺。

如果這三個人都下馬了,那最後會便宜了誰?

高宗李治現在也不過十歲的稚子,他不可能想出這樣的謀劃,更不會有這樣的手段。

對於這些陰謀詭計,江楓是最反感也是最無奈的,畢竟作爲一個科研學家,最喜歡的乃是直腸子。

旁邊的孫伏伽還有程處默,也是心中一動。

當真是多事之秋,當方這到底是想要做什麼?

怎麼有如此多的手段,還有如此大的能力,刺殺兩位殿下,還可能搶劫了軍餉?

這難道是想要謀反了嗎?

“孫閣老,這吳王刺殺一事,就交給你了。”江楓思索了一番,對孫附加說道。

孫伏伽施了一禮,然後說道:“喏!”

等到孫伏伽走了之後,江楓直接對程處默說道:“走,我們去看一看這個普賢寺!”

江楓在查軍餉的時候,突然看到了幾個身穿白衣的僧人。

再這樣繁華的大唐,見到身穿錦衣的僧人也不爲過,可是白衣的僧人就少了很多。

他們自稱來自於西域密宗,並且還是淨衣派。

這讓江楓突然想起來在前世看到的一些電視劇和電影,裡面有一個叫做白蓮教以及彌勒教的大反派。

也突然想明白了對方是怎麼把六百萬的軍餉搬運走了。

第九十六章 拳頭大就是硬道理第兩百六十五章 蒸汽時代第六百二十八章 多爾袞、我看你起高樓第六百二十章 大國丈、你的事情被告發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會煉丹嗎?第一百二十九章 學說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國師,太子就交給你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蠻夷,可惡至極第三百零三章 仙島之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四百三十九章 勇冠三軍第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一場史詩戰爭第兩百一十章 大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爲見仙各逞心機第三百六十八章 吐蕃求和親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三百六十六章 良言逆耳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上仙又使填鴨計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國師、我的進度條還差一步第一百九十七章 唐律第八章 好的壞的名聲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的敵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江上仙點金成將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兀朮月夜逃亡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國師,有趣的靈魂第三百四十一章 離開海島第兩百六十二章 假仁義第五百一十二章 黃天蕩之戰(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臥龍鳳雛第四百八十四章 讓謠言先飛一會兒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禎帝、我又被國師說教了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一百零八章 有情況!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五百四十四章 趙官家求仁求德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來蹭飯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人物之死第二十三章 小郎君之才,可爲相第四百八十二章 我只想討一個公道第六十章 長安街的偶遇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上仙出手保臨安第兩百零一章 征途第二十三章 小郎君之才,可爲相第兩百一十九章 李佑第六百一十六章 多爾袞、本王也很難啊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蠻入侵第兩百八十七章 設局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國師,請饒我一命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兩百五十八章 晉王第五百零四章 大宋要靈氣復甦了嗎?第五百一十六章 杜右相投金被拒第三百三十章 一道斜陽鋪水中第四百五十五章 盛世姻緣第四百零八章 老子要上戰場殺敵第兩百零六章 回唐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四百一十五章 被迫開始營生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五十章 皇家水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死戰不退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五百三十章 嶽鵬舉受召見上仙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五百九十五章 洪承疇,我想要尋求仙緣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清理,年齡大就該主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大的皇子要分家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史令的遺言第兩百二十六章 隔閡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厥使者的刁難第五百三十四章 劉光世的窮途末路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乾順異想天開第四百一十五章 被迫開始營生第六百六十九章 崇禎帝,國師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一百零九章 四面埋伏第五百五十九章 江上仙火燒報刊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五百九十二章 萬歲爺,俺們都是被迫的啊第六百五十章 黃宗羲、我的腦袋要爆了第兩百三十三章 新的線索第一百四十四章 聰明人的謀劃第兩百一十八章 後手第六百一十章 崇禎帝、我今天要吃肉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兩百一十六章 圍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萬歲爺,俺們都是被迫的啊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二十六章 王君廓VS李世民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大帥心憂天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一十八章 賊心不死第三百八十六章 詩魁與釣魚第三百零六章 再回長安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週刊、如何正確引導民意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國師,人的作用是非常多
第九十六章 拳頭大就是硬道理第兩百六十五章 蒸汽時代第六百二十八章 多爾袞、我看你起高樓第六百二十章 大國丈、你的事情被告發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會煉丹嗎?第一百二十九章 學說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國師,太子就交給你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蠻夷,可惡至極第三百零三章 仙島之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四百三十九章 勇冠三軍第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一場史詩戰爭第兩百一十章 大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爲見仙各逞心機第三百六十八章 吐蕃求和親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三百六十六章 良言逆耳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上仙又使填鴨計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國師、我的進度條還差一步第一百九十七章 唐律第八章 好的壞的名聲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的敵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江上仙點金成將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兀朮月夜逃亡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國師,有趣的靈魂第三百四十一章 離開海島第兩百六十二章 假仁義第五百一十二章 黃天蕩之戰(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臥龍鳳雛第四百八十四章 讓謠言先飛一會兒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禎帝、我又被國師說教了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一百零八章 有情況!第十二章 商人重利輕別離第五百四十四章 趙官家求仁求德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來蹭飯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人物之死第二十三章 小郎君之才,可爲相第四百八十二章 我只想討一個公道第六十章 長安街的偶遇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上仙出手保臨安第兩百零一章 征途第二十三章 小郎君之才,可爲相第兩百一十九章 李佑第六百一十六章 多爾袞、本王也很難啊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蠻入侵第兩百八十七章 設局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國師,請饒我一命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兩百五十八章 晉王第五百零四章 大宋要靈氣復甦了嗎?第五百一十六章 杜右相投金被拒第三百三十章 一道斜陽鋪水中第四百五十五章 盛世姻緣第四百零八章 老子要上戰場殺敵第兩百零六章 回唐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四百一十五章 被迫開始營生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五十章 皇家水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死戰不退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五百三十章 嶽鵬舉受召見上仙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五百九十五章 洪承疇,我想要尋求仙緣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清理,年齡大就該主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大的皇子要分家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史令的遺言第兩百二十六章 隔閡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厥使者的刁難第五百三十四章 劉光世的窮途末路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乾順異想天開第四百一十五章 被迫開始營生第六百六十九章 崇禎帝,國師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一百零九章 四面埋伏第五百五十九章 江上仙火燒報刊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五百九十二章 萬歲爺,俺們都是被迫的啊第六百五十章 黃宗羲、我的腦袋要爆了第兩百三十三章 新的線索第一百四十四章 聰明人的謀劃第兩百一十八章 後手第六百一十章 崇禎帝、我今天要吃肉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兩百一十六章 圍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萬歲爺,俺們都是被迫的啊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二十六章 王君廓VS李世民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大帥心憂天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一十八章 賊心不死第三百八十六章 詩魁與釣魚第三百零六章 再回長安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週刊、如何正確引導民意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國師,人的作用是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