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

宮會結束後,武媚娘拿出自己一半的器物,命江尚宮拿去賞賜給宮中的內侍和宮人。

她每年皆是如此,江尚宮便是被她如此收買,並不多問,立刻去辦理此事。

臨近正午,張多海匆忙來報,大朝會和宴會皆已結束,聖人傳詔,晚上在千秋殿宴請宗室。

武媚娘問:“遷調官員命婦的誥書,可送到了中書省?”

張多海道:“聖人前夜已全部御批完,誥書都送到了中書省,雖是正月初五宣讀,消息卻早已外流。”

武媚娘問:“母親和賀蘭夫人的冊封,可有變動?”

張多海道:“沒有。老夫人冊封爲一品代國夫人,賀蘭夫人封爲三品郡夫人。”

武媚娘點點頭,又問:“許敬宗呢?”

張多海道:“雖沒有冊封新職,卻也保住了禮部尚書。”

武媚娘“嗯”了一聲,走到椅子上坐下,拿起本書翻看起來,隨口問道:“還有哪些官員變動?”

張多海道:“李司空升爲尚書右僕射,劉仁軌升爲門下侍郎,李義府和劉仁軌都拜爲同中書門下三品。”

武媚娘點點頭,道:“那劉仁軌是清流一派,又年近六旬,陛下任命他爲宰相,應有深意。”

張多海低聲道:“殿下,要不要讓許尚書去與劉仁軌和解,把他拉攏過來?”

武媚娘橫了他一眼,道:“吾已是皇后,不可再像以前一樣行事,否則就是下一個王氏,你懂嗎?”

張多海忙道:“臣記下了。”

武媚娘道:“再說說其他人的官職變化。”

張多海道:“許圉師遷爲吏部尚書,上官儀遷爲中書侍郎,裴炎升爲給事中,薛元超升中書舍人……”

頓了一下,又笑道:“對了,當初彈劾褚遂良的那個韋思謙,也被聖人召回,擔任侍御中丞。”

武媚娘點點頭,暗道:“這些人多是清流派,看來陛下打算重用清流派,整飭吏治了。”

她朝張多海吩咐道:“派人給許敬宗、李義府他們提醒一下,就說陛下即將整治朝綱,讓他們端持品行,謹守本分。”

張多海笑道:“殿下,他們都是官場老狐狸,不用提醒,應該也知道吧。”

武媚娘淡淡道:“你不懂,一個人位高權重後,心態就容易變化,還是提醒一下爲好。再告訴他們,這是吾最後一次幫他們,讓他們以後不要再派人來找吾。”

張多海心中一驚,命令去了。

武媚娘來到偏殿,將小兒子李賢抱在懷裡,陪他玩耍了一會。

這時,一名宮人走了進來,低聲道:“殿下,兩位小公主求見。”

武媚娘鳳眉微蹙,道:“就她們兩個?”

宮人道:“是的。”

武媚娘道:“讓她們進來吧。”

不一會,義陽公主牽着高安公主進來了。

高安公主低頭垂目,不敢看武皇后,義陽公主卻迎着武皇后的視線,朝她福了一禮,道:“拜見母親。”

武皇后淡淡道:“起來吧,你們來找我有何事?”

義陽公主從懷裡取出一隻羊皮氈帽,小小一隻,巴掌大小,低聲道:“母親,兒給弟弟縫製了一頂小帽。”

武媚娘拿起來看了一眼,微微點頭,道:“難得你有心了。”

義陽公主道:“兒告退,不打擾母親了。”

武媚娘吩咐道:“玉屏,去將營州上供的狐皮,取出兩張,送去薰風殿和蓬萊殿。”

兩名公主太小,現成的狐皮披風兩人都無法穿,武媚娘直接送狐皮,便是讓兩殿宮人,專門爲二人縫製披風。

義陽公主朝武媚娘又拜了一禮,道:“多謝母親。”牽着妹妹離開了宮殿。

出宮之後,高安公主拍了拍胸口,笑嘻嘻道:“阿姊,你可真厲害,我見了母親都不敢說話,你一點不怕。”

義陽公主哼道:“誰不怕了,只是若讓她瞧出我害怕,她肯定會更不高興。”

高安公主奇道:“那是爲什麼?”

義陽公主道:“那些小內侍、小宮人怕我們時,你不也會生氣嗎?”

高安公主先是點點小腦袋,又揚起頭道:“不對,也有小內侍不怕我。不過也對,他不怕我,我就喜歡和他玩。”

義陽公主沒好氣道:“什麼不對又對的,話都說不清。你這一個多月,在鄭姨娘那過的還好嗎?”

高安公主嘻嘻一笑,道:“很好啊,姨娘不僅教我樂器,還找來很多好玩的東西給我。”

義陽公主默然不語。

高安公主見了,忙問:“阿姊,徐姨娘對你不好嗎?”

義陽公主忽然轉過身,朝身邊的宮女內侍吩咐道:“都離遠一點,別跟這麼近!”

她小小年紀,竟已有幾分成年公主的威嚴,衆侍從只好退遠一點。

義陽公主這才說:“徐姨娘對我很好,剛纔那小氈帽就是她讓我織好,送給六弟。”

高安公主奇道:“她爲何不讓宮女織呢?她們織的很好呀。”

義陽公主道:“我也不清楚,不過徐姨娘說這是爲我好,還特意讓我把你也帶上。”

高安公主點點頭,道:“徐姨娘那麼聰明,她說的話定不會錯。”

義陽公主“嗯”了一聲,忽然停下腳步,望着一座小池塘出神。

天氣寒冷,池塘都結冰了。

高安公主拉住她手,道:“阿姊,你怎麼了?”

義陽公主嘆道:“我只是想起阿孃了。”

高安公主一呆,慢慢低下腦袋,低聲道:“也不知阿孃怎麼樣了。要不然,咱們去求求父親,把阿孃接回來吧?”

義陽公主急道:“不行。”

高安公主道:“爲什麼?”

義陽公主搖頭道:“徐姨娘說了,這事很複雜,我們不懂,不能爲此事找父親,否則他會生氣。”

高安公主嘟囔道:“她們就愛說我們不懂,什麼也不肯告訴我們。”

義陽公主沒接話。

兩姐妹邁步前行,不一會逛到了南海池,高安公主忽然在池邊看到一人,欣喜道:“阿姊,快瞧,那不是阿耶嗎?”

阿耶在唐朝也是父親的一種稱呼,更加親切一些。

義陽公主笑道:“真是父親,快過去。”牽着妹妹的手奔了過去。

李治正站在池邊觀察冰面。

他今日忙了大半天,晚上還有一場宴會,便趁着中間休息時間,在後宮活動一下身體。

正當他望着冰面出神時,兩個暖融融的暖爐一左一右靠了過來,分別抱住他一條手臂,正是高安公主和義陽公主。

“父親!”“耶耶!”兩個小公主搶着叫道。

李治微微一笑,將兩人分別抱起,幸得他近來身體強健許多,若是以前,估計無法同時抱動兩人。

“這麼冷的天,你們倆怎麼不在宮裡待着?”

高安公主搶着道:“阿耶,我們怕弟弟冷,剛纔給弟弟送了氈帽,是阿姊親手縫的。”

李治笑道:“都懂得照顧弟弟了,不錯。”放下兩人,摸了摸兩人腦袋。

義陽公主看了池面一眼,道:“父親,您是在釣魚呢?”

李治笑了笑,道:“我就隨便瞧瞧,池邊冷,走,咱們去別的地方轉轉。”

牽着兩人的手,一邊走,一邊問起她們最近過的怎樣。

高安公主答了幾句後,畢竟憋不住話,說:“阿耶,我想阿孃了,她最近還好嗎?”

李治已聽王伏勝彙報過,蕭家和王家給兩女在家中修了道觀,兩女都已出家做道士了。

他沉默了一會,說道:“你阿孃過着清靜生活,衣食無憂,無需擔心。”

高安公主央求道:“我們能去看看她嗎?”

李治搖頭道:“現在不行,等你們再長大一些吧。”

義陽公主怕妹妹惹父親生氣,趕忙說道:“父親,女兒正在給您織手套,年後就能織好了。”

李治摸了摸她腦袋,笑道:“你真是朕的小棉襖。”

義陽公主眨了眨眼,不太明白這話意思。

便在這時,高安公主仰頭望着天空,欣喜道:“阿耶,阿姊,快瞧啊,下雪了!”

李治擡頭一看,只見雲朦朦的天空,雪花飄落,有如一顆顆珍珠般落下。

這是永徽七年的第一場雪。

大唐新的一年,即將開始。

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二十章 武皇后的警告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
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二十章 武皇后的警告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