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

吐谷渾使節名叫慕容信,他得知唐朝讓本國居宴會首位後,喜不自勝,來到一間屋子外,朝屋中之人拜了拜。

“王妃殿下,臣慕容信求見。”

屋中之人是吐谷渾王妃,也是大唐的弘化公主,李平。

因局勢危急,吐谷渾王慕容忠烈爲請得大唐援助,連妻子也派在使節團中。

“慕容將軍有何要事,就在外面說吧。”屋中傳來弘化公主的聲音。

慕容信道:“鴻臚寺剛剛派人傳來消息,明日有唐朝官員代替大唐天子,宴請各國外使,本國排在頭一席。”

弘化公主驚喜道:“當真?”

往年都是吐蕃坐一席,就算大食國使節來了,也只能屈尊二席,吐谷渾還要跟回紇爭第三席。

如今大唐天子讓他們坐一席,顯然是在釋放某種信息。

慕容信笑道:“絕不會錯,末將以爲,這是大唐天子打算出兵援助我們的徵兆!”

弘化公主卻沒有這麼樂觀。

她憑着舊日人脈,已探知朝廷眼下的局面。

唐軍正在征討西突厥,此戰結束前,只怕很難出兵相助吐谷渾。

話雖如此,就算唐朝不出兵,也依然有操作餘地。

唐朝每年的各國朝貢,不僅是唐朝與外邦的交流盛宴,也是各國趁機開展外交的機會。

平日各國使節很難見到面,就算見了,因主客關係,總有一方處於談判弱勢,很難談攏大事。

在長安就不同了,大家都是客,誰也佔不到便宜,更容易達成協議。

弘化公主輕聲道:“明日宴會之上,將軍可趁機再與黨項人談談,也許他們會改變主意呢。”

慕容信答應了。

另一邊,李義府被李治任命爲宴會使,心中極爲振奮。

他先去甘露殿找上李治,問了幾句宴會的事,摸清了天子的意思,心中有了底。

隨後他又馬不停蹄去了殿中省和禮部,與他們協商明日宴會的事。

禮部是許敬宗執掌的部門,還算配合,只是恭喜他時,多了幾分酸溜溜的語氣。

殿中省卻是世家派系的地盤,殿中監正是長孫衝。

他似乎提前算準李義府要去,也不知躲哪裡去了。

李義府只好與殿中省其他官員交涉,那些官員也不故意跟他唱對臺,只個個打太極,推來推去。

幸得李義府爲人精明,對殿中省流程很瞭解,若是個剛入官場的雛鳥,準被這幫人繞得迷迷糊糊,最後啥也幹不成。

第二天正午,宴會在昭德殿如期舉行。

李義府深悉李治用意,在宴會上很擡舉慕容信,拉着他的手,與其他使節敬酒。

吐蕃使節都布見了,只是冷笑,喝了兩杯酒便提前告辭離開。

宴會之後,慕容信回到外館,朝弘化公主回報了一天的收穫。

“王妃殿下,党項使節果然改變態度,表示只要唐朝支持我們,他們就肯出兵共抗吐蕃。”

弘化公主點點頭,道:“那就需獲得大唐支持纔好呢,縱然他們不出兵,最好也派一名將領,讓党項知道他們在支持我們。”

慕容信道:“您說的極是。”

弘化公主又道:“除去党項,就剩東女國最強大了,若能得她們相助,勝算又能增加幾分。”

慕容信皺眉道:“她們並非大唐屬國,無法進鴻臚寺,我費勁周折找到她們,那東女女王卻傲的很,根本不見我。”

弘化公主笑道:“不必擔心,賓就女王既親來長安,就說明東女國形勢也不好,總有機會。”

“可她不見咱們,如之奈何?”

弘化公主沉吟道:“她們來長安,也是想獲得大唐護佑。要想說服她們,還是得利用大唐來壓壓她們。”

慕容信道:“那就只能拜託王妃了。”

弘化公主道:“我祖母昔日有一友,原是個信佛的,後來還俗,生了個好女兒,如今貴爲大唐皇后。就不知這位老祖,肯不肯念幾分舊情。”

慕容信又驚又喜,道:“請王妃以大王爲重,以國家爲重,務必試上一試!”

弘化公主嘆道:“你不必多勸,我如今已是半個吐谷渾人,爲了大王,碰碎了頭也無妨。”

十二月初六,是武皇后之母楊氏的壽辰。

爲了搶着給楊氏拜壽,纔剛剛到初四,武府大門都快被擠破了,都想獲得一份請帖。

到了初五早晨,武順總算得了空閒,在母親楊夫人囑託下,又進宮來拜見武媚娘。

這次武順並未帶女兒,而是把兒子賀蘭敏之帶來了。

母子二人在後殿見過了禮,賀蘭敏之朝武媚娘甜甜一笑,道:“皇后姨母,外甥好想您。”

這孩子與李忠同年,今年十二歲,長的眉清目秀,很是惹人喜愛。

武媚娘笑道:“出去玩兒吧,我和你母親說幾句話。玉屏,帶敏之去秋謐園。”

一名宮人應了聲,拉着賀蘭敏之出去了。

武媚娘揮了揮手,屏退了其他宮人。

武順見武媚娘繃着一張臉,陪笑道:“哎,好妹子,我這次可不是來煩你,是母親有事讓我跟你說。”

武媚娘道:“母親有何交代?”

武順笑道:“那個出嫁吐谷渾的弘化公主,你可還有印象?”

武媚娘目光微閃:“哦,是她啊,她也來長安了嗎?”

“可不是嗎?跟着吐谷渾使節一起來的。”

“她怎麼了?”

武順見她面色緩和了一些,挨近她坐下,笑道:“母親做娘子時,與她祖母是手帕交。她如今找過來,求母親幫個小忙,母親抹不開面,所以讓我來問問你。”

武媚娘道:“她想求母親什麼?”

武順笑道:“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希望母親壽宴那日,請一位外國使節到咱府上,再給間房子,讓她們單獨說幾句話。”

武媚娘道:“她要請的可是東女國女王?”

武順吃了一驚,道:“妹子,你怎麼連這也知道?”

武媚娘微笑道:“你別多問,回覆母親,答應她便是。”

武順答應了。

她見妹妹心情轉好,便和她說了一會閒話,正要告辭時,宮人玉屏在宮外求見。

武媚娘命她進來了。

只見玉屏牽着賀蘭敏之走了進來。賀蘭敏之臉上有一道淤青,低着頭不說話。

武順吃了一驚,抱住賀蘭敏之,道:“我的兒,你臉上這是怎麼了?”

賀蘭敏之哼了一聲,不吭聲。

武媚娘沉聲道:“玉屏,你說。”

玉屏低聲道:“回殿下,小郎在秋謐園和人打起來了。”

武順又驚又愕,道:“敏之與誰打起來了?”這裡畢竟是皇宮,宮中的小孩可不比外邊。

那宮人道:“是高安公主和一名小內侍……”

原來賀蘭敏之在秋謐園玩耍時,碰到高安公主,便和她說話。

後來得知高安公主是蕭淑妃女兒,便罵蕭淑妃是狐狸精,兩個孩子便吵起嘴來。

高安公主哪裡吵得過他,兩人爭論沒幾句,高安公主就哇哇大哭。

賀蘭敏之更加得意,動手捏扯高安公主的臉,旁人見他是皇后外甥,都不敢管。

便在這時,小吉路過,瞧見高安公主被欺負,就過來幫她。

賀蘭敏之對公主尚且無禮,更不會對一個小內侍客氣,擡手就對他拳打腳踢。

小吉一開始頗爲忍讓,後來實在忍不住,反擊了幾拳。

賀蘭敏之自來長安後,嬌生慣養,從未受過欺負,被他打懵住了。

玉屏趁機拉他回來了。

武順聽是個小內侍與兒子動手,便道:“皇后殿下,你外甥被閹奴欺負,你管不管?”

武媚娘沉默了一會,朝玉屏問:“那小內侍叫什麼?”

宮人道:“是跟在聖人身邊的內主事小吉。”

內主事是內侍監九品官,王伏勝看李治喜歡小吉,就提拔他一個小官。

武媚娘皺眉道:“是他。”

武順聽說是皇帝身邊的人,一下就慌了,怕被皇帝知道此事,畢竟是自家兒子欺負公主在先。

“皇后殿下,我看這事就算了,可別鬧大,惹聖人心煩。”她陪笑道。

武媚娘斜了她一眼,道:“母親年老心軟,架不住孩子撒嬌,情有可緣。可你這做母親的要管,否則這孩子將來就要毀在你手中!”

武順陪笑道:“是是,回去我就管教他。”帶着賀蘭敏之匆匆離去。

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四十七章 幷州狄仁傑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九章 長孫無忌
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四十七章 幷州狄仁傑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九章 長孫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