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

武府曾擴建幾次,後院亭臺樓閣,池館水榭,山石古拙,溪池清澈,甚是雅緻。

都布跟在武元慶之後,繞過一座假山,忽見前方走來幾人,最前面是名女子,長挑身材,鳳目修眉,氣質高雅。

都布雙眼閃過熱切的光芒,朝旁邊的武元慶道:“武少卿,不知那位娘子是誰,能否替小使介紹一番?”

武元慶卻未答話,臉色蒼白的走了過去,臉上強擠出一絲微笑,朝那女子下拜道:“皇、皇后殿下,您怎麼來了?”

來人正是武媚娘。

她和李治離開金銀鋪後,二人一起來到武府。

李治並未進府,只說在府外茶樓等她。

武媚娘進府拜見母親時,喬裝的千牛衛在武府後院警戒,發現了都步,向她彙報。

武媚娘這才截了過來。

她冷冷望着武元慶,一言不發。

武元慶被她盯得額頭冒汗,他雖與武媚娘是兄妹,卻並非同母,且又苛待過繼母。

每次見到這位妹妹,心中都充滿畏懼,如今對方貴爲皇后,這份畏懼也越來越強烈。

武媚娘淡淡道:“母親過壽,吾自要回來一趟。”

她瞥了都布一眼,語氣轉冷:“此人是誰,爲何帶來後院?”

都布聽她是皇后,眼中光芒迅速黯淡,快步過來,行了一個吐蕃禮節。

“吐蕃使節,拜見大唐皇后。”

武媚娘並不看他,只凝視着武元慶,似在等他回答。

武元慶嚥了口吐沫,道:“回皇后殿下,他是來找東女女王的。”

武媚娘冷冷道:“東女女王?她又爲何在後院?”

武元慶趕忙道:“是母親派人請來的。”

武媚娘“嗯”了一聲,沒有再追問,終於轉頭看了都布一眼。

“你是吐蕃使節都布?”

都布微微一喜,道:“鄙人正是都布,皇后殿下也聽過鄙人名字?”

武媚娘眼中露出一絲嘲笑之色,淡淡道:“吾不過看過外使名單罷了。”

那表情彷彿在說:“憑你也配被我知道?”

都布望着她盛氣凌人的模樣,心中生出一股無名之火。

他沉着臉道:“將來本人一定會讓皇后殿下,再次聽到都布的名字。”

武媚娘卻彷彿沒聽到一般,朝武元慶問:“母親也請他了?”

“沒、沒有。”

“那就帶他去前院,不許再帶閒雜人等來後院,打擾母親清靜。”武媚娘臉色一沉。

武元慶忙不迭道:“是!”

都布忽然道:“在下是來找東女女王,還請皇后殿下行個方便。”

武媚娘掃了他一眼,森然道:“你在對吾發號施令?”

都布心中一驚,竟被她氣勢所懾,頓了半晌,硬着頭皮道:“本人找東女女王,是奉贊普之命,還請大唐皇后給予方便。”

武媚娘冷冷道:“你們贊普見了吾,也要跪在吾腳下行君臣之禮,你一個小小吐蕃使,也敢威脅吾,誰給你的膽子?”

都布咬牙道:“吐蕃雖是大唐屬國,卻也有數十萬精銳軍隊,大唐皇后不該羞辱我們吐蕃!”

武媚娘凝視着都布,道:“吐谷渾王派來使節,說你們吐蕃軍向巴隆河聚集,準備入侵吐谷渾,希望我大唐派兵援助。”

都布忙道:“您莫聽吐谷渾人的謊言,是他們駐軍白蘭城,與白蘭羌聯手,想越過巴隆河,攻我吐蕃!”

武媚娘淡淡道:“是嗎?可你剛纔又說,你們吐蕃有數十萬軍隊,吐谷渾又怎敢打你們呢?”

都布心頭一震,意識到自己犯下大錯。

他這次奉命來大唐有兩個目的,第一是尋找東女女王,查清她來大唐目的,再迫使她答應婚事。

第二是向大唐示弱,告訴他們吐谷渾準備侵犯吐蕃。

如此一來,就算吐谷渾也告狀,大唐難以分辨真假,很可能兩不相幫。

他剛纔一時義憤,沒有示弱,反威脅大唐皇后,違背了大相祿東贊交代給他的任務。

想到此處,都布清醒過來,跪在地上,叩首道:“鄙人剛纔一時得意忘形,自誇自擂,請皇后殿下莫怪。”

武媚娘俯視着他,暗道:“此人頗能隱忍,難怪陛下剛纔對他評價不低。”

武元慶忙道:“皇后殿下,這些外邦人一根經,莽撞衝動,您別跟他一般見識。”

武媚娘淡淡道:“帶他去吧,不許再帶外人來內院。”

武元慶忙道:“是,是!”

都布擡頭又偷偷看了武媚娘一眼,卻也不敢再多說話,只將她的模樣深深印在心裡,跟着武元慶飛快離去。

武媚娘回到後堂,繼續和母親、姊姊說話。

楊夫人是位七十多歲的婦人,因保養得體,並無多少白髮,瞧見女兒回家後,更是歡喜極了,面色紅潤,精神極好。

只武順得知自己誥命從國夫人降爲郡夫人,悶悶不樂。

一家人正說話,家丁來報,弘化公主在門外求見。

楊夫人是隋朝皇室出身,頗知禮儀,心想女兒微服出宮,不見外人爲好,便想讓武順去招呼弘化公主。

武媚娘握住她手,笑道:“母親,她既與我家有淵源,就讓她進來吧。”

楊夫人喜道:“你肯見她,那最好不過,請公主殿下進來吧。”

弘化公主在下人帶領下,進入屋中,向楊氏福了一禮。

楊氏起身還了一禮,笑道:“公主多禮了。”

弘化公主目光忽然轉向武媚娘。

她雖不識武媚娘,但她剛纔行禮時,堂中所有人皆起身,此女卻一動不動。

再瞧她神態氣質,弘化公主腦中亮光一閃,朝武媚娘下拜道:“李平拜見皇后殿下。”

武媚娘笑道:“你見過吾?”

弘化公主忙道:“妾並未見過殿下,不過以殿下如此風華氣度,天下脂粉英雄之中,也只殿下一人而已。”

武媚娘噗嗤一笑,道:“公主過譽了,快起來吧。”

弘化公主款款起身,武順過去扶她坐下。

武媚娘問起她在吐谷渾的生活。

弘化公主答了幾句,忽然流着淚道:“和平的生活,總是美好的,只可惜馬上就要被破壞了。”

武媚娘蹙眉道:“你說的是與吐蕃的事?吾聽過一些,你們邊境似有紛爭?”

弘化公主急道:“並非紛爭,而是吐蕃的二十萬大軍,即將踏上吐谷渾的土地!”

武媚娘鳳眉一凝:“二十萬大軍?”

“不敢有瞞殿下,那吐蕃二十萬大軍,已集結在巴隆河北岸,隨時進攻白蘭城。”

武媚娘道:“白蘭城不是白蘭羌的嗎?”

弘化公主道:“是的,正因白蘭羌害怕吐蕃入侵,才向我們求援。”

武媚娘沉吟半晌,道:“你跟吾說這些也無用,眼下我大唐無法助你們。”

弘化公主道:“我知道,大唐在向西突厥用兵,無暇多顧,我國只盼得到大唐支持!”

武媚娘道:“你想要什麼樣的支持?”

弘化公主左右看了一眼。

武媚娘站起身,說道:“母親,我出去一下,與公主說幾句話。”

楊夫人忙道:“你們在這說,我和順兒出去便是。”

不等武媚娘拒絕,拉着武順離開,還將下人遣走。

武媚娘讓張多海帶着幾個人守在門口,朝弘化公主道:“現下無人,有什麼話,儘可直言。”

弘化公主道:“殿下有所不知,我們已與白蘭、党項、東女國暗中聯手,準備一起對付吐蕃。”

“只不過党項和東女都提出要求,他們只願聽大唐調遣,希望大唐派一名將領,做聯軍主帥。”

武媚娘道:“你希望我們派誰做主帥?”

弘化公主忙道:“聽憑殿下和聖人做主便是。”

武媚娘凝思片刻,忽然問:“你們可知吐蕃虛實?”

弘化公主點點頭,道:“原先知道的也不甚清楚,幸得東女女王相告,才知曉吐蕃軍備。”

武媚娘道:“她如何知曉的,可準確?”

弘化公主道:“賓就女王曾親自潛入吐蕃,查探一年,損失數十名密探,纔得到這些情報。”

武媚娘點點頭:“倒也不容易。”

弘化公主道:“據她所說,吐蕃有軍隊三十二萬左右,騎兵六萬,裝備精良,披甲之人,十中有五。”

武媚娘心中一凜。

吐蕃兵多她不在意,大唐經常以少打多,五萬唐軍就能橫掃任何國家,憑的就是士兵勇猛、裝備精良。

唐軍甲兵十中有七,吐蕃差的並不遠,這比他們軍隊人數,更令武媚娘忌憚。

她站起身,道:“吾只能將這些話轉述陛下,陛下同不同意,吾也不能確定。”

弘化公主忙也起身,躬身道:“殿下願向聖人美言,李平已感激不盡。”

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
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