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節 武曌圈地

肥田之寶,少則增產三成,多則一倍。

肥田之寶,果真是寶呀,真是應了長安城的傳聞,秦王殿下敢花錢買的,就一定是寶。

李元興說了一句讓崔敦禮安心的話:“此物,亦可傳給你們七家。至於庶人,日後再議吧!”

崔敦禮有些意外,不過心中卻也釋然,士與庶,看來在秦王心中還是有着本質區別的。

李元興玩了一個小花招,這是對士族特權階層與庶民的區別。

可事實上,糞有多少,田有多少?

大唐士族佔了多少田,庶民又佔了多少田呢。

農家肥在養殖業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肥是根本不夠用的。李元興現有封地,就是現在秦王莊所在的長安縣,這裡根據縣令杜子春的計算,不算秦嶺山區,光是平原有二百四十萬畝土地。

再除去河道,丘陵,還有幾處原之外,能用的耕地有一百三十多萬畝。

但其中荒地就佔了六成,沒有河水引渠的就有四十多萬畝,這些開荒都不容易。

而再減去秦王莊,還有秦王莊周邊。特別是秦王莊到長安城這中間,可全是不錯的田。這樣算下來,李元興現在能種田的地,也不過就是二十多萬畝。

可就是這二十多萬畝,李元興把長安周邊所有的農家肥都收集起來,僅僅只有五成田地可以好好的上肥,其餘的勉強給一點,不讓地太貧瘠就是了。

所以農家肥,普通的百姓就是想用,也沒有足夠的肥料。

崔敦禮不知道其中門道,可李元興與武曌卻是非常明白的。

崔敦禮作爲秦王府長史,老狼帶着他去巡視一下秦王莊周邊的地盤,包括農莊,還有沼氣池。以及前面的商會區。

李元興則和武曌回到書房,因爲武曌說她有一個提議,而且要求李元興一定要認真考慮。因爲這關係到秦王莊未來的發展。

書房之中,武曌用投影儀放出兩份地圖,一份現代的地圖,一份是大唐現在的。

地圖上建築羣自然是有區別的,但換成地理圖。區別有,但卻不大。其中數條河道有改道,無論是自然的,還是後世人爲的。

武曌在地圖上用紅色標出一大塊區域。

“這裡,要佔上!”武曌輕輕的拍了拍桌子。

嘶……

李元興真正是爲難呀了,這好大一塊地皮呀。其範圍足有兩個長安縣那麼大。而且李元興非常清楚的知道,這塊地皮的主人都是誰?

李氏皇族!

“必須佔!”武曌的語氣之中,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說話間拿出一份資料。

李元興拿起資料坐在躺椅上讀了起來,武曌竟然幫着李元興點上了一支菸,還說道:“不管有多爲難,也必須佔。”

李元興讀着資料。這是來自現代的一份資料。

耀縣!現代叫這個名字,而唐朝的時候也是這個名字,只是範圍有所區別。從前隋的時候,就已經在用這個名字了。

資料上非常的詳細,這耀縣是渭北高塬罕見的物種資源寶庫。已查明的植物種類800多種,森林覆蓋率達41.4%,境內年平均降水量,無霜期228天。年平均氣溫,晝夜溫差大,是頂尖中藥材的優生區。僅野生中藥材品種近400種。

“想有中成藥的基地,這裡必須佔!”武曌語氣堅決呀。

李元興默默的點了點頭,是呀,孫老道快回來了,那個道觀可以建在耀縣也不錯。而且聽說那裡還是孫老道的老家。這是榮歸故里呀。

武曌詭異的笑了笑,又是一份資料放在李元興手上。

這一看,李元興心都驚了。一份來自後世的煤炭儲量報告,八千萬噸。

八千萬噸代表着什麼?長安城光是用來取暖作飯。當真是夠用幾千年。

“想有足夠的煤,這裡可比你在涇河那裡的小礦區強多了!所以這裡必須佔!”這又是一個必須佔的理由。

李元興再次點了點頭:“是,這裡真的很有用!”

武曌又笑了,又是一份資料放在李元興手上,李元興深吸一口氣,想看看還有什麼更讓自己驚訝的。武曌卻在此時說道:“鐵礦、坩土礦、高嶺土礦、油頁岩礦、粘土礦,樣樣都儲量驚人,連天然氣都有,就是咱們挖不出來!”

李元興沒有讀詳細的資料了,把手中的三份資料扔在桌上:“還有什麼?”

武曌伸出二根手指:“石灰石,二億立方儲量,別告訴我你咱們那裡幾個水泥廠都不知道吧,石灰石加上煤,還有鐵,還有最出名的耀州瓷器。”

李元興在現代雖然學上的不怎麼多,但書讀的卻不算少。

特別是來自大唐之後,更是認真學習,讀的書可以說比自己學生時代多十幾倍。

耀縣是個好地方,這些礦區個個都極爲重要。

特別是那高嶺土,日後不管是造紙,還是橡膠都需要用到這東西。

李元興又點了上一支菸,靠在躺椅上,不緊不慢的問:“你知道,這地是屬於誰的?”

“查過了,這裡有七八個人。普通的百姓好說,咱們只要出錢,或者換地就行。可這裡有四位王爺,還有三個國公,一個伯爵。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武曌停了一下,李元興這時也開口說道:“他們都姓李,而且與本王不是兄弟,就是叔侄!”

武曌把資料往李元興身上一扔:“反正你看着辦吧!”

李元興將這些資料放在袋中,然後標上紅色標記,放在自己的書架上。這已經是第六個有紅色標籤的袋子裡。

紅色,就代表着必須辦,不得不辦。

“容我考慮一下,此事要如何去辦?”李元興算是應下這事情了。

武曌也知道李元興爲難,但相信李元興一定有辦法。這事情催也沒用,如果想不出好的解決辦法的話,與李氏皇族矛盾激化。就是大唐皇帝也會非常爲難的。

李元興閉上眼睛在用心思考着,要說礦區的話,這耀縣卻是最集中的。佔了這裡,三五年內所需要的就足夠了。如果不佔這裡,東佔一塊,西佔一塊,先不說運輸有多麻煩。管理起來也不容易。

更何況,分散去佔地也容易落人口舌,要面對的人也更多一些。

長安縣,最原先是隱太子的,佔的時候算是一塊無主之地了。

李元興真正是在用心思考,這需要思考的有利益。有得失,也有可能用到的辦法。甚至是如何讓步,如何去爭。

不知不覺,一個多時辰都過去了。

李元興一直閉着眼睛,眉頭微皺着在思考。武曌看着有些心疼,但卻沒有辦法。

耀縣,必須要佔。

“殿下!”老狼的聲音出現在門外。

“說吧!”李元興懶洋洋的回了一句。

“第一事。那長史寫了幾個條子讓他的親隨送回長安了,要不要派人查了一查?”老狼在門外說道。

李元興睜開了眼睛,坐直了身體:“你進來吧!”

秦王書房!禁地中的禁地,老狼得到的不僅僅有秦王李元興的吩咐,而且還有大唐皇帝的一份密旨,無論是誰,敢私闖秦王書房者,殺無赦!

能進入這個書房不僅僅是榮幸。這是秦王信任的極致。

老狼心中多了一份激動,輕輕的推開門進來了,然後又輕輕的將門關上。

老狼沒有擡頭,進屋之後只是低着頭,那怕他感覺到面前有光影在閃動,也沒有絲毫擡頭的意思。

“既然讓你進來,就沒有把你當外人。右側牆上那地圖,你看看!”

老狼直起身體,看到是由光影組成的地圖,他一伸手卻擋住了光線。地圖殘了。趕緊後退一步,他擋住的部分纔算消失。看清地圖之後,老狼說道:“殿下,長安以北二百里,耀縣!”

“去查吧,能查多少查多少,本王想要這裡。”

“是!”老狼不會問理由,秦王能下功夫研究的地方,一定要拿到。

李元興笑了:“老狼,你不問本王,爲何想要這裡?”

“殿下需要,老狼就去作!”

“拿下這裡,最長三年,最短一年時間。本王給你的刀,就能夠打造出來。這個理由夠了嗎?”李元興解釋完,老狼的拳頭緊緊一握,那刀,是絕世好刀。砍斷了十幾把突厥彎刀,也僅僅有少許的損傷。

阿史靈的死,一大半原因是死在刀上。

“關於崔敦禮的事情,不要太放在心中。有人去監視了七世家,但本王相信,他們得到的消息只是七世家願意讓人知道的。七世家不願意讓人知道的,未必能夠探查到,所以太相信打探到的消息,會害了自己!”

李元興更相信,消息僅僅是輔助,而不是絕對。

老狼躬行一禮:“老狼明白了!”

“室韋的使者是不是快到了?”李元興又問道。

“是,距離秦王莊還有十里,崔長史已經在莊王準備迎接了。”老狼回答道完,又說了一句:“殿下,室韋的使者帶了非常多的禮物!”

ps:今天依然四更。

先感謝書友們的熱情,再認個錯,高麗與高句麗是有區別的,這是不是筆誤,這是意識上的錯誤。

已經在後面的章節之中改進了。

再感謝每一個打賞的,每一次投票,還有贈送章節推廣本書的朋友。

祝每一個喜歡本書的朋友快樂。

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808節 地標第782節 博弈第265節 堵門!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357節 鬥!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216節 失算呀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707節 遺囑(下)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859節 深談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77節 商之爭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234節 耀州受阻第198節 秋之意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674節 耽羅國第295節 箭神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624節 壓歲錢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4節 又穿越了?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609節 死神之吻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499節 遼東行倒計時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178節 宣戰!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226節 殘軍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598節 制裁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232節 茶之道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242節 聘禮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296節 落月!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531節 代罰第815節 酷吏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198節 秋之意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344節 炫富門!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430節 武(二)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662節 工潮
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808節 地標第782節 博弈第265節 堵門!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357節 鬥!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216節 失算呀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707節 遺囑(下)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859節 深談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77節 商之爭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234節 耀州受阻第198節 秋之意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674節 耽羅國第295節 箭神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624節 壓歲錢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4節 又穿越了?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609節 死神之吻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499節 遼東行倒計時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178節 宣戰!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226節 殘軍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598節 制裁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232節 茶之道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242節 聘禮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296節 落月!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531節 代罰第815節 酷吏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198節 秋之意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344節 炫富門!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430節 武(二)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662節 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