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節 戰,戰,戰!下

什麼色澤,然後顏色,根本就沒有人在聽這些東西了。

櫃爺明爲要些東西,實際上卻是在訂下攻打高句麗的戰爭線,要知道高句麗的軍隊主力,以及人口多在半島,過了鴨綠江就再沒有多少實際的人口了。

而另一處人口衆多的,就是卑沙城了。

櫃爺的作戰目標非常的明確,掃平高句麗北部那些鬆散的地盤,拿下卑沙城,等同於斷了高句麗一條腿呀。這一戰如果達到了戰略目標,高句麗就等於被滅了三分之一。

“還有一個地方,櫃爺數次提到將會來是大唐的戰略要地。大同江東出海口那裡,需要一個軍港,大同江是一條非常好的江,二千料以下的蒸汽戰船可以自由的出入其中,卑沙城建軍港,大同江東口再建軍港,高句麗南北就被封鎖,海中有我大唐戰船在,由不得他們自在,已經沒什麼接下來了!”

“秦王殿下,如果高句麗請降呢?”王及善追問了一句。

在禮部看來,小邦請降就不可再戰,大唐也沒有理由再遠征高句麗了。

“他們不會有機會請降的,要請降也行。高句麗王族全部送入長安,貴族全部遷移到中原來,解除高句麗所有的軍隊,所有的州府的官員主官必須是我大唐戶籍。”李元興詭異的一笑:“但他們要有機會投降才行!”

“那五郎有何戰術?”李二追問了一句。

李元興拉下了李二書房的幕布,用小型投影儀放出了大唐的地圖。

“藥師兄!”聽到李元興喊自己,李靖起身離座向着李元興走去。李元興這才說道:“以藥師兄的指揮。本王請問。在戰勝之後,藥師兄需要多少兵力纔可以對抗高句麗的反撲,有多少兵力纔可以完全控制卑沙城?”

正向李元興走的李靖站住了,掉頭就往回去,然後衝着李二施了一禮:“聖上。臣無能。這問題臣兩天之後才能回答。”

“給個大概數字行不?”李元興心說李靖你能不能不要這樣的死板。

李靖用力的搖了搖頭:“大概也算不出。”

“那換個問題,你要多少兵?明天就出徵?”李元興是非要讓李靖說出一個數字來。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也在旁邊幫着李元興說話,他們可等不到兩天之後李靖拿出方案了,再過來重新討論。

李靖要過紙張,低着頭足足畫了一刻鐘,這才緩緩說道:“非三十萬不可。這僅僅是戰兵。”

“好,本王給你戰兵三十萬,輔兵三十萬,僕二十萬,夠不夠!”

“僕可以不用。高句麗人挺多,投降的爲平民,不降的爲奴。僕役雜工倒是夠多了。”李靖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人,特別是在打仗這一方面。

李元興又問道:“藥師兄需要多少糧草,每個月!”

李靖搖了搖頭:“數量巨大。在那裡維持一年當真是需要細算的。總不能只是軍士勉強吃飽,自然也要吃些好的。”

李元興又問崔君肅:“崔尚書,你認爲需要多少糧草?”

“主食差不多,一天兩萬擔。當兵的都是精壯的漢子,一餐一斤米不算多,甚至說勉強吃飽。我大唐是戰勝一方,如果我方軍士還吃不飽,吃不好的話,會讓天下人恥笑,好在大唐連續兩年豐收。一個月一百萬擔吧。”

崔君肅說完,向旁邊幾人低語幾句,在場的都認爲崔君肅講的沒有錯。

至少每個月一百萬擔軍糧,而且這僅僅是主食。肉食之類,只能在當地解決了。

李元興又問道:“運這一百萬擔軍糧,崔尚書怎麼說?”

崔君肅立即就反應過來:“某懂了,殿下一直不急着的開戰,而是在大力推動河東河北的農業,就是想讓這運糧的距離近一些。不過現在卻是不得不戰了,那麼,長安、洛陽、杭州三地調糧,這每個月僅是主食就要消耗十三萬貫,光是這些軍士吃喝,不算賞賜,差不多就是二十萬貫。”

二十萬貫,放在一年前保證在場的每個人都會面帶愁容。

可現在不會,只能說區區二十萬貫罷了,這點錢糧不在話下。

房玄齡這時也說道:“不過區區二十萬貫,對於遼東大戰來說,不足爲道!”

一年之後,遼東的收益可有這百倍。

“那成,高句麗一戰的軍士全部配雪鹽!”

聽李元興說了雪鹽,誰也沒當回事,只當是李元興在開玩笑。更何況就算真的配上雪鹽,也不是什麼大事。

“本王要說的就是,打高句麗不難,難在守,難在後勤的保障。這僅僅是吃飯,還有軍械,物資等,數量巨大。打高句麗還有海路過用,高昌呢,全憑人扛馬拉。本王倒想把鐵路修到高昌去,可這路上許多地方人跡罕至,鋼軌那是精鋼,被人偷了去修理可是非常麻煩的,所以大唐如何保障後勤,纔是日後征戰的重點!”

啪啪啪!

李二拍着手:“五郎果真是高明。”

“大唐成立交通、鐵道兩部。誰愛管誰管,但直道必須修,鐵路也必須修。怎麼保護鐵路本王不管,天英閣全是精英,本王最近在掉頭髮,瑩王妃說這是本王用腦過度了,所以需要休息。”

扯,真能扯。

在場的除了李二,那一個都是李元興年齡翻一倍還大呢。

說你李元興用腦過度,掉頭髮,這叫苦衆臣認了。但想博取同情,絕對是在作夢。

不過,交通、鐵道兩部之事,李元興不想管,天英閣也絕對不會說他們不管,這絕對是未來十年大唐最重要的兩部,而且很有可能將來能與六大部級別平等。商業部現在就幾乎與六部平等了。

有時候,權力的平衡也非常的重要。

“最後,再送皇兄一個神器。開戰之時也讓皇兄在長安城安心。”李元興走到書房門口,安排了幾句之後回到屋內:“皇兄,這東西搬不到屋內。大唐能夠製造的出來。但是個頭太大了,臣弟也僅僅是在天庭給自己弄了一個!”

一輛馬車進了皇宮內院。就停在李二書房的門外。

幾個身上穿着皮衣,帶着閃電標誌的軍士快速的架起了長杆,將一根足有五丈高的架子飛快的支了起來,然後將一根精鋼長棒架在頂上。

馬車已經被打開,四周架上了支架,有人專門負責連線。

兩個年齡也就是十四五歲的小太監坐在馬車前,然後將一個頭盔戴在頭上。

李二看的仔細,先是用兩個連着銅線的碗狀物扣在耳朵上,然後再戴上布帽子。接下來是一層組合起來的鐵架,鐵架之中有類似棉織物,最外層是皮,然後是竹編的外殼再戴上。旁邊兩名持刀護衛站在兩側。

另外幾人在組合着機器,很快馬車上那機器有個紅色的亮點出現。

“這就這個亮點。臣弟下了大本錢。用的是金線。外面封裝的玻璃,這就指頭大小一點,差不多要兩貫錢,真是貴呀。更不用那後面大塊頭的,裡面裝的是銀板,好幾斤銀子呢。”李元興嘟囔着。

金子、銀子製作的!

李二看的更多,這東西似乎用了不少的精鋼,而且還有赤銅呢。

“殿下,準備好了。”小隊長過來行禮。

李元興衝着李二說道:“皇兄,隨便說幾句話。讓他們傳到耀州去。”

“耀州?”李二疑惑的問了一句。

李元興笑着點了點頭:“隨便說,然後再派人飛馬去耀州,看臣弟是否說了假話。”

李二看着李元興笑了,下令道:“來人,蒙上五郎的眼睛。拿紙筆來。”

李元興哈哈一笑,讓李靖幫着用黑布包上了眼睛,然後自己進到了書房內,意識就是自己不作假。李二在門外快速的寫了幾句話,然後交給了那帶隊的小隊長。

小隊長將那幾句話交給身旁的一名文吏,文吏飛快的將那句話變成四個數字一組的代碼。再將代碼交給了兩個小太監。

其中一個小太監按在那發報按鍵上,快速的按動着。

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看着小太監的動作,聽着那滴滴滴,或長,或短。再細聽,就是滴與嗒兩種聲音,但節奏卻是完全不同。

很快,小太監完成了發送。

沒一會功夫,機器似乎又在響。

另一個小太監飛快的在紙上寫着同樣是四個數字一組的代碼,寫好之後有軍士收走,交給了那個文吏,文吏根本上面的數字寫下了相應的文字,在有幾組寫不出的時候,立即從身上拿出一個小本,查詢之後將字寫上。

李二看着那紙上的字,驚呆了。

因爲他發出電碼是在問,耀州城內今日那精工鐵匠坊的主餐是什麼,配餐是什麼。上面的回答竟然寫下了六個菜名,然後主食是大餅。

“五郎!”李二喊了一聲。

李元興拿到眼罩出來:“皇兄不要要派人去查問嗎?”

“不查了,爲兄相信這東西真的可以作到。只是問你,此方式可傳多遠?”

“耀州的工匠製作的不夠精製,僅僅只有一千一百里。當然,這是測算出來的,實際可能多,也可能更少些。再說這些人,兩個小太監就是訓練出來的發送與接聽的人,四個數字就代表一個漢字,收聽完整之後就可以組成一句話。”

李元興要來那個密碼本交給了李二。

ps:

今天是第三天加更,喜歡本書的朋友,請投月票給我。

順便說一句,有些全訂了的朋友,請領大神之光。

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843節 世上最高賭注的麻將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9節 軍神上門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742節 長安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453節 極限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216節 失算呀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627節 新聞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226節 殘軍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89節 秦王威武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601節 春曉園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364節 刀客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797節 租界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797節 租界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682城一條家宴第99節 秦王犯險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801節 超期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776節 一個機密的消息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630節 遣唐使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213節 黑對黑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299節 耀州紀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835節 整軍備戰
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843節 世上最高賭注的麻將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9節 軍神上門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742節 長安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453節 極限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216節 失算呀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627節 新聞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226節 殘軍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89節 秦王威武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601節 春曉園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364節 刀客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797節 租界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797節 租界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682城一條家宴第99節 秦王犯險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801節 超期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776節 一個機密的消息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630節 遣唐使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213節 黑對黑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299節 耀州紀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835節 整軍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