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

回到大唐了,李元興默默的坐在椅子上,今天晚上武曌沒有在這裡等李元興回來。.因爲幫助李元興計劃着茶會,所以武曌忙的有些累了。

除在武曌,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夜裡沒有經過李元興同意,而進入了書房的。

秦王是什麼?

櫃爺有着他的理解,李元興也有着自己的理解,突然間李元興很想聽一聽其他人的理解。

回到臥室,王語煙沒有睡,那怕李元興這一夜不回來,她也不會睡,因爲這是屬於她的夜晚,那怕只要看到李元興坐在這屋內她就很滿足了。

幫助李元興換上便服,倒了一杯熱水。

“語煙,你告訴我什麼是秦王?”李元興接過熱水之後,笑着問道。

“秦王,自然是天下第一王,大唐最高貴的親王了。”王語煙輕聲回答着。

李元興笑着將王語煙攬在懷中,心說這樣的問題不應該去問王語煙的。

接下來,自然是一室春了。

次曰清晨,金德曼求見!理由是來秦王莊作客已經五六天時間了,秦王殿下身爲主人竟然迴避不見,這不是待客之道。

李元興聽了笑道:“去告訴他,本王在等一份禮物,禮物到了之後,本王帶着禮物去見她。今曰,本王有公務要去長安城,想來禮物就在這幾天應該會到的!”

長安城,皇宮!

李元興在進入皇宮的時候,一隊全身大紅,揹着揹簍,揹簍上插有八根紅色的布條的騎士由禁軍帶着進入皇宮。

禁軍看到李元興,全部停下腳步立正,側身讓到一旁等李元興先行。

那一隊騎士卻在這時列隊,整齊的向李元興行了一個軍禮,爲首了騎士在禮畢後向前一步:“殿下,遼東……”騎士隊長激動的整個人都在顫抖,用力的一跺腳,再次施了一個軍禮,用足了全身力氣:“殿下,遼東大捷!”

“遼東,大捷!好,好,好!”李元興也用足的全身力氣迴應着。

那騎士隊長從揹簍之中拿出一個木盒,雙手捧着。

李元興也雙手接過木盒,打開一看竟然是兩方印。想來就是遼城與建安的城守官印了。

伸手在騎士的肩膀上拍了拍,那騎士卻腿下一軟差一點坐在地上,李元興趕緊上前一步去扶,兩位禁軍也趕緊出手幫着扶。

“八百里加急,辛苦了。”李元興扶起那騎士後對禁軍說道:“扶他們去見聖上!隨本王一起去!”

李元興原本就是來求見李二的。

已經有內監先一步去報告消息了,李元興還沒有走到李二的書房,就看到李二站在書房門口,遼東大捷對於李二更是意義非凡。

戰突厥,只是守土之戰。

而戰遼東,卻是李二開疆擴土的第一戰,大捷更是意義非凡。

小小高句麗,敢與大唐叫板,那就讓你見識一下大唐的軍力吧。

“每人賞錢五貫,帛三匹,豬一頭。下去休息吧!”李二臉上沒有激動的表情,在高公公接過信使交上的戰報之後,很平靜的揮了揮手。

回到書房之中,天英閣的幾位閣老除出征的李靖外都在,還有長孫狐狸也在。

李元興隨着李二進入書房,禁軍關上了門後,李二用力的一揮拳頭:“痛快,當真是痛快呀,應該痛飲幾杯。一夜下雙城,五郎當居首功!”

“皇兄,我在家裡喝茶,這沒我什麼事,藥師兄當居首功!”

李二將戰報往李元興胸口一拍:“兩座城,全是你秦王府的屬將拿下。遼城是三個小傢伙用計加上險戰,保阿史那杜爾順利入城,而城守與主將更是計殺,很好,遼城一戰,僅損失我大唐軍士三十一人。”

在李二眼中,大唐軍人死掉,這纔是戰損。

契丹人、靺鞨人死多少他不關心,那數字他連看都沒有看。

李二又說道:“建安城,才真正顯得五郎高明。震天雷!很好,很好。”

李元興不意外,八個火藥包如果連城門都炸不開,那自己的心思就白花了。只是可惜,現在的火藥威力太弱。倒是竹筒之中灌上火藥、白磷、鐵刺的簡易手雷,點燃之後扔上城頭,殺傷弓手卻是利器。

總之,兩座城拿下了。

衆臣全部起身,齊躬身:“恭賀聖上,大唐又增加兩城之地!”

“笑,都痛快的笑吧。這兩城,也讓大唐百姓得些富足,各家各戶,也可得些小利。大唐國庫銀錢不少,卻是越的少糧了!”

衆臣都笑了,這個利益自然是所有人都有的。

“聖上,秦王殿下,看來需要真正的修養生息,兩年息兵了!”崔君肅也跟着說道。

沒有錯,消化了戰利品之後,纔可以繼續征戰的。

“禮部準備條陳,大唐報下一期加印特刊,連續三期,傳遞大唐全境。遼東之戰,一定要好好寫。”李二下令,王及善起身恭敬的施了一禮。

李元興卻在這時說道:“皇兄,臣弟有一事迷惑。”

“問!”

“秦王是什麼?”李元興想來想去,這時候問最適合,問王語煙自然什麼也問不出來。但是這裡有在儒,重臣,世家,高官,還有皇帝,他們來回答這個問題,或許自己可以得到啓示。

李二愣了一下,思考片刻之後微微的點了點頭,笑了:“衆卿說說,朕最後再說!”

高儉第一個回答:“聖上,殿下。自大漢朝起到我大唐立國,歷代自封與受封秦王有七位,自封的想與大秦比肩,受封的只是以封地爲秦州罷。無論是晉還是隋,臣不知他們這個秦王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李元興安靜的坐着,他只是在聽。

看了看李元興,又看了看高儉,李二微微的點了點頭。不知道這個點頭是讚許李元興,還是在認同高儉的說法。

高儉又繼續說道:“大漢朝不立秦王……”

正說着,書房的門被人從外面推開,竟然是李淵,而且連正裝都沒有穿。

衆人都是一愣,李淵也一愣。

衆人發愣是因爲李淵突然出現,而且這副打扮。李淵發愣是因爲他正好聽到大漢朝不立秦王。

“父皇、太上皇……”衆人趕緊起身行禮。

“我聽聞遼東大捷,特來祝賀我兒二郎。卻聽到你們在說秦王,某驚訝!”李淵大步進殿,就坐在李元興的身旁,伸手在李元興的手背上重重的拍了幾下:“五郎,你很好!”

高儉又重頭說了一次,李淵聽着微微點頭。

“大漢朝不設秦王,臣以爲,漢立國之初,立國之帝,心中亦對秦之始皇有着一種敬畏,加之國都就在秦地,所以不設秦王。之後各朝,無論是自封的,還是受封的,他們在辱沒……”高儉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們在辱沒大秦!”

秦之威武,天下共識。

長孫無忌也接口說道:“某以爲,秦就代表着秦之敢戰,秦之鐵血!”

王及善有不同的意見:“秦、晉、齊、楚。爲春秋戰國之最強,所以一字王之尊貴,則源自這四個封號。自前隋起,“周、魯、趙、魏、樑、燕、代、韓、宋、吳、越”也是一字王的封號,自然是考自春秋戰國之時。”

“某認同!”崔君肅也發言說道:“春秋之是,諸子百家興。纔是我中華文明之輝煌之始,之前雖然有夏、商、周。特別是夏朝,僅僅是剛剛脫離蠻荒之始,詩、書、禮、樂之始,纔是文明之始!”

李元興聽着之時,卻在悄悄的按下了錄音機。

聽古人論史,果真有着不同的感覺。

崔君肅又說道:“秦大興,秦爲第一統。但秦王是什麼,這層意義怕是此前無人提及!”

說罷,崔君肅起身向李二一禮,又向李元興一禮後,這才說道:“聖上爲秦王,爲大唐征戰四方。五郎爲秦王,爲大唐曰夜艹勞,威服四海。某當以爲,在我大唐,秦王纔算真正有名稱之外的意義!”

李二一拍桌子:“某當以爲,身爲秦王,自當征戰四方,一統天下!”

李二沒有用朕,而是自稱某。

此時,李二的心就象是他曾經身爲秦王之時,那種狂熱,那種熱血。

李淵慢吞吞的站了起來,先是站在李二面前,又站到了李元興面前,再一次又站在李二的面前,同樣慢吞吞的說道:“朕立大唐,天下各反王就如同戰國之時,亂!朕立二郎爲秦王,就是想二郎如大秦,掃平海內,中華一統!”

李元興也站了起來,向着李淵一禮,向着李二一禮,又向衆臣一禮。

直起身後,李元興再次衝着李二一禮:“皇兄,臣遞告退,請皇兄允許臣弟借信使送回來的官印、人頭一用。”

“爲兄允了!”

“臣弟告退!”李元興施了一禮,又向李淵施了一禮:“父皇,兒臣告退。”退後幾步後,李元興又停下了:“父皇,天池之事既然是父皇負責,父皇就不能懈怠,還有幾曰天池盛會,如果有準備不足,兒臣就斗膽向父皇問責了。”說罷,李元興這才離開。(未完待續。)

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753節 戰國始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89節 秦王威武第338節 悲慘之夜每544節受審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375節 瓷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後記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782節 博弈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151節 夜深沉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後記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429節 武(一)第792節 甘蔗園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861節 祿東贊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99節 秦王犯險第683節 掌控者!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690節 海匪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266節 催妝詩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592年兩個和尚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849節 戍軍(下)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707節 遺囑(下)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743節 獻禮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197節 重騎碾壓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324節 唐之輝煌不僅僅盛世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221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一)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299節 耀州紀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
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753節 戰國始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89節 秦王威武第338節 悲慘之夜每544節受審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375節 瓷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後記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782節 博弈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151節 夜深沉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後記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429節 武(一)第792節 甘蔗園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861節 祿東贊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99節 秦王犯險第683節 掌控者!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690節 海匪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266節 催妝詩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592年兩個和尚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849節 戍軍(下)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707節 遺囑(下)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743節 獻禮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197節 重騎碾壓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324節 唐之輝煌不僅僅盛世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221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一)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299節 耀州紀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