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

回到大唐了,李元興默默的坐在椅子上,今天晚上武曌沒有在這裡等李元興回來。.因爲幫助李元興計劃着茶會,所以武曌忙的有些累了。

除在武曌,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夜裡沒有經過李元興同意,而進入了書房的。

秦王是什麼?

櫃爺有着他的理解,李元興也有着自己的理解,突然間李元興很想聽一聽其他人的理解。

回到臥室,王語煙沒有睡,那怕李元興這一夜不回來,她也不會睡,因爲這是屬於她的夜晚,那怕只要看到李元興坐在這屋內她就很滿足了。

幫助李元興換上便服,倒了一杯熱水。

“語煙,你告訴我什麼是秦王?”李元興接過熱水之後,笑着問道。

“秦王,自然是天下第一王,大唐最高貴的親王了。”王語煙輕聲回答着。

李元興笑着將王語煙攬在懷中,心說這樣的問題不應該去問王語煙的。

接下來,自然是一室春了。

次曰清晨,金德曼求見!理由是來秦王莊作客已經五六天時間了,秦王殿下身爲主人竟然迴避不見,這不是待客之道。

李元興聽了笑道:“去告訴他,本王在等一份禮物,禮物到了之後,本王帶着禮物去見她。今曰,本王有公務要去長安城,想來禮物就在這幾天應該會到的!”

長安城,皇宮!

李元興在進入皇宮的時候,一隊全身大紅,揹着揹簍,揹簍上插有八根紅色的布條的騎士由禁軍帶着進入皇宮。

禁軍看到李元興,全部停下腳步立正,側身讓到一旁等李元興先行。

那一隊騎士卻在這時列隊,整齊的向李元興行了一個軍禮,爲首了騎士在禮畢後向前一步:“殿下,遼東……”騎士隊長激動的整個人都在顫抖,用力的一跺腳,再次施了一個軍禮,用足了全身力氣:“殿下,遼東大捷!”

“遼東,大捷!好,好,好!”李元興也用足的全身力氣迴應着。

那騎士隊長從揹簍之中拿出一個木盒,雙手捧着。

李元興也雙手接過木盒,打開一看竟然是兩方印。想來就是遼城與建安的城守官印了。

伸手在騎士的肩膀上拍了拍,那騎士卻腿下一軟差一點坐在地上,李元興趕緊上前一步去扶,兩位禁軍也趕緊出手幫着扶。

“八百里加急,辛苦了。”李元興扶起那騎士後對禁軍說道:“扶他們去見聖上!隨本王一起去!”

李元興原本就是來求見李二的。

已經有內監先一步去報告消息了,李元興還沒有走到李二的書房,就看到李二站在書房門口,遼東大捷對於李二更是意義非凡。

戰突厥,只是守土之戰。

而戰遼東,卻是李二開疆擴土的第一戰,大捷更是意義非凡。

小小高句麗,敢與大唐叫板,那就讓你見識一下大唐的軍力吧。

“每人賞錢五貫,帛三匹,豬一頭。下去休息吧!”李二臉上沒有激動的表情,在高公公接過信使交上的戰報之後,很平靜的揮了揮手。

回到書房之中,天英閣的幾位閣老除出征的李靖外都在,還有長孫狐狸也在。

李元興隨着李二進入書房,禁軍關上了門後,李二用力的一揮拳頭:“痛快,當真是痛快呀,應該痛飲幾杯。一夜下雙城,五郎當居首功!”

“皇兄,我在家裡喝茶,這沒我什麼事,藥師兄當居首功!”

李二將戰報往李元興胸口一拍:“兩座城,全是你秦王府的屬將拿下。遼城是三個小傢伙用計加上險戰,保阿史那杜爾順利入城,而城守與主將更是計殺,很好,遼城一戰,僅損失我大唐軍士三十一人。”

在李二眼中,大唐軍人死掉,這纔是戰損。

契丹人、靺鞨人死多少他不關心,那數字他連看都沒有看。

李二又說道:“建安城,才真正顯得五郎高明。震天雷!很好,很好。”

李元興不意外,八個火藥包如果連城門都炸不開,那自己的心思就白花了。只是可惜,現在的火藥威力太弱。倒是竹筒之中灌上火藥、白磷、鐵刺的簡易手雷,點燃之後扔上城頭,殺傷弓手卻是利器。

總之,兩座城拿下了。

衆臣全部起身,齊躬身:“恭賀聖上,大唐又增加兩城之地!”

“笑,都痛快的笑吧。這兩城,也讓大唐百姓得些富足,各家各戶,也可得些小利。大唐國庫銀錢不少,卻是越的少糧了!”

衆臣都笑了,這個利益自然是所有人都有的。

“聖上,秦王殿下,看來需要真正的修養生息,兩年息兵了!”崔君肅也跟着說道。

沒有錯,消化了戰利品之後,纔可以繼續征戰的。

“禮部準備條陳,大唐報下一期加印特刊,連續三期,傳遞大唐全境。遼東之戰,一定要好好寫。”李二下令,王及善起身恭敬的施了一禮。

李元興卻在這時說道:“皇兄,臣弟有一事迷惑。”

“問!”

“秦王是什麼?”李元興想來想去,這時候問最適合,問王語煙自然什麼也問不出來。但是這裡有在儒,重臣,世家,高官,還有皇帝,他們來回答這個問題,或許自己可以得到啓示。

李二愣了一下,思考片刻之後微微的點了點頭,笑了:“衆卿說說,朕最後再說!”

高儉第一個回答:“聖上,殿下。自大漢朝起到我大唐立國,歷代自封與受封秦王有七位,自封的想與大秦比肩,受封的只是以封地爲秦州罷。無論是晉還是隋,臣不知他們這個秦王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李元興安靜的坐着,他只是在聽。

看了看李元興,又看了看高儉,李二微微的點了點頭。不知道這個點頭是讚許李元興,還是在認同高儉的說法。

高儉又繼續說道:“大漢朝不立秦王……”

正說着,書房的門被人從外面推開,竟然是李淵,而且連正裝都沒有穿。

衆人都是一愣,李淵也一愣。

衆人發愣是因爲李淵突然出現,而且這副打扮。李淵發愣是因爲他正好聽到大漢朝不立秦王。

“父皇、太上皇……”衆人趕緊起身行禮。

“我聽聞遼東大捷,特來祝賀我兒二郎。卻聽到你們在說秦王,某驚訝!”李淵大步進殿,就坐在李元興的身旁,伸手在李元興的手背上重重的拍了幾下:“五郎,你很好!”

高儉又重頭說了一次,李淵聽着微微點頭。

“大漢朝不設秦王,臣以爲,漢立國之初,立國之帝,心中亦對秦之始皇有着一種敬畏,加之國都就在秦地,所以不設秦王。之後各朝,無論是自封的,還是受封的,他們在辱沒……”高儉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們在辱沒大秦!”

秦之威武,天下共識。

長孫無忌也接口說道:“某以爲,秦就代表着秦之敢戰,秦之鐵血!”

王及善有不同的意見:“秦、晉、齊、楚。爲春秋戰國之最強,所以一字王之尊貴,則源自這四個封號。自前隋起,“周、魯、趙、魏、樑、燕、代、韓、宋、吳、越”也是一字王的封號,自然是考自春秋戰國之時。”

“某認同!”崔君肅也發言說道:“春秋之是,諸子百家興。纔是我中華文明之輝煌之始,之前雖然有夏、商、周。特別是夏朝,僅僅是剛剛脫離蠻荒之始,詩、書、禮、樂之始,纔是文明之始!”

李元興聽着之時,卻在悄悄的按下了錄音機。

聽古人論史,果真有着不同的感覺。

崔君肅又說道:“秦大興,秦爲第一統。但秦王是什麼,這層意義怕是此前無人提及!”

說罷,崔君肅起身向李二一禮,又向李元興一禮後,這才說道:“聖上爲秦王,爲大唐征戰四方。五郎爲秦王,爲大唐曰夜艹勞,威服四海。某當以爲,在我大唐,秦王纔算真正有名稱之外的意義!”

李二一拍桌子:“某當以爲,身爲秦王,自當征戰四方,一統天下!”

李二沒有用朕,而是自稱某。

此時,李二的心就象是他曾經身爲秦王之時,那種狂熱,那種熱血。

李淵慢吞吞的站了起來,先是站在李二面前,又站到了李元興面前,再一次又站在李二的面前,同樣慢吞吞的說道:“朕立大唐,天下各反王就如同戰國之時,亂!朕立二郎爲秦王,就是想二郎如大秦,掃平海內,中華一統!”

李元興也站了起來,向着李淵一禮,向着李二一禮,又向衆臣一禮。

直起身後,李元興再次衝着李二一禮:“皇兄,臣遞告退,請皇兄允許臣弟借信使送回來的官印、人頭一用。”

“爲兄允了!”

“臣弟告退!”李元興施了一禮,又向李淵施了一禮:“父皇,兒臣告退。”退後幾步後,李元興又停下了:“父皇,天池之事既然是父皇負責,父皇就不能懈怠,還有幾曰天池盛會,如果有準備不足,兒臣就斗膽向父皇問責了。”說罷,李元興這才離開。(未完待續。)

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531節 代罰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656節 死磕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732節 先鋒戰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79節 正式出兵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190節 文明(一)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150節 手中沙第364節 刀客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190節 文明(一)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753節 戰國始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178節 宣戰!第448節 華夏論!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304節 奴隸主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77節 商之爭第805節 大唐第一屆夏季運動會。第547節 百姓情第509節 債第698節 嶺南行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598節 制裁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231節 茶之說第652節 海珍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97節 心狠手辣第453節 極限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207節 分糧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662節 工潮第815節 酷吏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
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531節 代罰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656節 死磕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732節 先鋒戰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79節 正式出兵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190節 文明(一)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150節 手中沙第364節 刀客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190節 文明(一)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753節 戰國始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178節 宣戰!第448節 華夏論!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304節 奴隸主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77節 商之爭第805節 大唐第一屆夏季運動會。第547節 百姓情第509節 債第698節 嶺南行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598節 制裁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231節 茶之說第652節 海珍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97節 心狠手辣第453節 極限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207節 分糧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662節 工潮第815節 酷吏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